
人们潜意识里会把钱分门别类的存在不同的心里账户里面。比如说:生活必要的开支账户,家庭建设,个人发展账户,情感维系账户,休闲娱乐账户等…
日常销售中,是不是经常遇到这样的难题?向客户推荐一个产品,你的产品客人也很认可,也需要。可是最后还是觉得很贵没成交?
他可能只是对你这个产品心动,但是很小气,对其他的东西很大方!
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小气,也没有所谓的大方。消费只是一个人对商品价值的判断。他认为你的商品值这个价格。买东西,买的是价值。
要弄清楚对方是否认为有价值,得知道他即将要花的钱,是存在哪个心理账户的,而钱在人心里是分门别类的存在不同的账户里面
非必需品购买的动机并不取决于你的商品有多好,而是你的商品对对方而言的价值。能否打动对方。
是否动用了他必需品的心理账户,会不会影响到他正常的生活开支。他值不值得这么做?
案例:改变顾客的心理认知
如果宣传300块钱的巧克力多好吃,大多数人还是不舍得买来自己吃的。
那么巧克力的套路都是会把自己形容成女人的最爱,爱情的代表,你想要获得爱情吗?只要300块钱就能迎娶人生白富美。那么这时候很多人就会为此买单啦!
小结:
心理账户,其实就是每一个人把同样的钱在心里面,分门别类地存在了不同的账户里。
因此销售,就是要改变顾客对你商品的心理认知,让他从不愿意花钱的心理账户转移到愿意花钱的心理账户。那么顾客就会变得大方了。至于客户小气,是因为你的这个商品,并不在他愿意为此付费的心理账户里。
客户的钱是按各种需求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有时候客户觉得贵,是因为你放错了他的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的日常套路,你Get到了嘛?
女人的愿意大方的心理账户是美丽。
病人,老人大方的心理账户是健康。
钻石,玫瑰的广告都是极具参考价值的案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