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吧 关注:223,020贴子:614,557
  • 18回复贴,共1

【国学】为学当立心,几人能立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突然感悟到学习一定要先立心,心有多大,学才能有多大,茫然的学,学的再多也始终不得入门。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10-21 12:58回复
    正是这样,这几日讲道统的多,凡是得道必然因为心正,而且并不呆腐,方能领会事物间的联系与变化。急功近利的学习,只能得到像教科书一样的答案。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10-21 13:21
    收起回复
      2025-05-21 10:13:44
      广告
      宋初时,儒家认为,天地无心而成化。因为天地生化万物,只是生生之德的自然流行,并非有意生出这样一个大千世界。所以是无心而成化。这是人对天地生生之德的具体理会,通过人的理会指点,天地生化万物的心便显立了。我理解,就是天地本来无所谓善恶,但人性向善,天地就向善了。注意我是孟儒,孟子认为人性不是本善是向善,是动态的,偶尔也会恶的。
      再说立心,后宋理学崛起,理学以人心为天心,大家都这么认为,事物就如是发展。所以后来儒家就走极端了,说这个太复杂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10-21 13:26
      收起回复
        大德无德自然之化,天地之心既为大道,大道为恒。我说的立心不是立天地心,而是学习的心,就是所说的立志,发愿。我更喜欢道,儒家入手比较好。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10-21 13:37
        回复
          学之一道,当先正心,心正方才贤,心不正,即使学的再多,那也不过是斯文败类,心一正,学之一道,方才正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10-21 16:07
          收起回复
            为学当立心,几人能立心,几人那不关你的事,做好自己。呵呵


            IP属地:山东6楼2016-10-21 16:11
            收起回复
              只有谦逊好似出于无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10-22 09:52
              回复
                心都不曾到达的彼岸,现实中是永远也穷极不到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10-22 11: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