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跻身全球金融中心前50 大宗商品等金融要素市场发展壮大
2016年9月26日,伦敦调研公司Z/Yen Group公布了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榜单,我市名次大幅跃升,名列全球第46位。首次超过大连,紧跟上海、北京、深圳,位列国内金融中心城市第4位。今年4月,青岛以第79位的排名首次进入该榜单,在5个月的过程中,青岛排名提升了33个位次,是本次榜单中全球各金融中心位次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
名次提升 得益于我市良好金融形象
作为一个综合性指标体系,GFCI指数涉及到营商环境、人力资本、美誉度、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等方面,全面反映着目标城市的综合发展实力和金融竞争力,具有较强的国际权威性。我市金融中心声誉优势拉动明显,在这一单项指数排名中超越中国香港、新加坡、东京、多伦多等,排名全球第二,此项反映一个金融中心受到全球金融领域专业人士的评价情况,这得益于我市良好的市场宣传推广和受访者对我市的总体印象,充分说明青岛作为新兴财富管理中心引起了国际金融业界的关注与肯定。
此次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特别下设了 “有望进一步提升影响力的15个金融中心排名”,青岛位列全球第二位,表明了全球专业人士对于青岛金融中心未来发展的关注和期待。
金融资源聚集效应凸显 大宗商品等金融要素市场发展壮大
近年来,我市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深入推进蓝色引领、全域统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中迈出坚实步伐。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9300亿元,全国排名第12,全市一般预算收入1006亿元,首次突破千亿。
山东“金改”三年以来,以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引领,在各方面发展成果的带动下,岛城金融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据获悉,上半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94.21亿元,同比增长8.5%,高于全市GDP增速1.1个百分点;金融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比年初提高0.2个百分点,达到6.5%;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比年初提高0.6个百分点,达到12.6%。我市金融资源聚集效应凸显,各类机构加速落户,金融机构总数达到230家;国际合作全面铺开,多次出访进行专项推介,带动多个优质项目加速汇聚青岛。
除此之外,岛城大宗商品建设情况也十分良好,在省、市政策扶持下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发展也日趋完善。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指出,加快各类市场建设,搭建金融发展平台;在《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培育新型市场体系。完善贵金属、棉花、橡胶、石、原油、水产品等商品交易市场,构建海洋特色的大宗商品交易体系;在《山东省金改22条》发布指出:建立各类要素交易平台,统筹规划要素交易市场建设。近日,在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批一周年之际,青岛市提出的35项创新政策获得11个国家部门批准或原则上同意开展,其中涉及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有多条。现如今青岛已建设一批类似于青岛华银商品交易中心等在内的优秀交易所,推动青岛金融发展作用明显。
“下一步,青岛将以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抓手,全面推进金融资源聚集、金融改革创新、金融开放合作以及全方位的营商环境建设,争取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城市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岛在建设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城市中又迈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
2016年9月26日,伦敦调研公司Z/Yen Group公布了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榜单,我市名次大幅跃升,名列全球第46位。首次超过大连,紧跟上海、北京、深圳,位列国内金融中心城市第4位。今年4月,青岛以第79位的排名首次进入该榜单,在5个月的过程中,青岛排名提升了33个位次,是本次榜单中全球各金融中心位次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
名次提升 得益于我市良好金融形象
作为一个综合性指标体系,GFCI指数涉及到营商环境、人力资本、美誉度、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等方面,全面反映着目标城市的综合发展实力和金融竞争力,具有较强的国际权威性。我市金融中心声誉优势拉动明显,在这一单项指数排名中超越中国香港、新加坡、东京、多伦多等,排名全球第二,此项反映一个金融中心受到全球金融领域专业人士的评价情况,这得益于我市良好的市场宣传推广和受访者对我市的总体印象,充分说明青岛作为新兴财富管理中心引起了国际金融业界的关注与肯定。
此次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特别下设了 “有望进一步提升影响力的15个金融中心排名”,青岛位列全球第二位,表明了全球专业人士对于青岛金融中心未来发展的关注和期待。
金融资源聚集效应凸显 大宗商品等金融要素市场发展壮大
近年来,我市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深入推进蓝色引领、全域统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中迈出坚实步伐。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9300亿元,全国排名第12,全市一般预算收入1006亿元,首次突破千亿。
山东“金改”三年以来,以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引领,在各方面发展成果的带动下,岛城金融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据获悉,上半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94.21亿元,同比增长8.5%,高于全市GDP增速1.1个百分点;金融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比年初提高0.2个百分点,达到6.5%;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比年初提高0.6个百分点,达到12.6%。我市金融资源聚集效应凸显,各类机构加速落户,金融机构总数达到230家;国际合作全面铺开,多次出访进行专项推介,带动多个优质项目加速汇聚青岛。
除此之外,岛城大宗商品建设情况也十分良好,在省、市政策扶持下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发展也日趋完善。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指出,加快各类市场建设,搭建金融发展平台;在《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培育新型市场体系。完善贵金属、棉花、橡胶、石、原油、水产品等商品交易市场,构建海洋特色的大宗商品交易体系;在《山东省金改22条》发布指出:建立各类要素交易平台,统筹规划要素交易市场建设。近日,在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批一周年之际,青岛市提出的35项创新政策获得11个国家部门批准或原则上同意开展,其中涉及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有多条。现如今青岛已建设一批类似于青岛华银商品交易中心等在内的优秀交易所,推动青岛金融发展作用明显。
“下一步,青岛将以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抓手,全面推进金融资源聚集、金融改革创新、金融开放合作以及全方位的营商环境建设,争取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城市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岛在建设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城市中又迈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