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一个人,一边晾头发一边讲讲。
大三的应用文写作老师,年纪蛮大的了,真·博闻强识。上个照本宣科的课都能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服得我不要不要的。
这个老师是真的文史功底扎实,上课也喜欢教我们低调地装B,比如怎么调整字的间架结构,比如笑纳莞纳哂纳什么区别,比如以后投简历可以写个顺祝商绥……服得我五体投地。
然后,在他眼里,汉服就跟他们那个年代大学老师在口袋里别两根钢笔自矜身份一样是一件很不必要的事情。
完全无法反驳。
我能反驳啥?汉服能让人一眼认出来你是汉族人?现代环境根本做不到嘛,反倒是老师,听他说两句话,那个遣词造句就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人。
说汉服有内涵有意义?老师不穿汉服照样甩我们十八条街。
这个时候真的互相尊重就好。
就像我从来不跟他安利汉服如何如何,只是心平气和讨论讨论文史。他看见我穿汉服也不嗤之以鼻,能微笑着点点头说一句好看。
这样已经很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