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武评里,吕布都是铁打的第一,关张马赵轮流排第二,作为一个羽迷,我认为跟吕布是铁打的第一一样,关羽就是铁打的第二,之所以关羽排不了第一,只是因为关羽有群殴吕布的经历,且在对敌中,从来没有享受吕布级别(被群殴)的待遇,所以虽然我是羽迷,但是我还是有自知之明,关羽还是不如吕布的,而黑关羽的人向来喜欢拿关羽30回合没有拿下纪灵,以及跟徐晃交手80回合结果还先鸣金来黑关羽,下面我对这两次交战来深入解析一下,诸位看看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首先:关羽对战纪灵,相比于张飞10合斩纪灵当然是要逊色不少,但是双方的交战情况有明显不同,关羽对战纪灵,是发生在刘备第一次讨伐袁术的战役中,此次战役是荀彧献给曹操的驱虎吞狼之计,而刘备也看出了这是曹操的计谋,原文是这么写的“糜竺曰:“此又是曹操之计。”玄德曰:“虽是计,王命不可违也。”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刘备不想打袁术,但是又迫于皇命难违不得不打,那么刘备此行的目的其实就很明显了,那就是做做样子,即不能跟袁术结仇,又不能落下抗旨不尊的罪名,而原文又刘备跟关羽说的话:“玄德曰:“吾早晚欲与尔议事,岂可相离?””此处说明,关羽作为一个跟刘备议事的人,必然也知道刘备的想法,那就是做做样子,不能跟袁术结仇,写到这诸位应该很明白了,杀了纪灵这个袁术手下数一数二的大将,那必然就跟袁术结下死仇了,所以关羽肯定不能杀纪灵。其实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的羽黑,他必然会无视这些前因,那么我们再看看两人交战过程吧,贴原文:“关羽出马与纪灵大战。一连三十合,不分胜负。纪灵大叫少歇,关公便拨马回阵,立于阵前候之。”过程很明显,就是关羽跟纪灵打了三十合后,纪灵无人鸣金且仅交战三十合的情况就大喊休息!正常情况下,任何一个武将都不会在这种情况下放过对手,而关羽这么傲的人竟然就乖乖地听话让纪灵回去休息了,而自己却站在阵前等候,这哪里是生死对战?这明明就是过家家吗?武将对决,哪有这边喊:别打了休息会!另一边就乖乖地让对手休息的?整部三国仅此一例,至于后来为什么又杀了纪灵的副将?很简单的道理,杀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即威慑了对手,又不至于跟袁术结死仇,想想也是嘛,袁术怎么可能会因为这么一个酱油货就去跟刘备玩命呢?所以结论很明显,关羽并不想杀纪灵,跟纪灵打三十合完全是在逗纪灵玩耍。
第二个是关羽对战徐晃,很多人因为关羽跟徐晃打了80合,而颜良只用20合就败了徐晃,来断定关羽不如颜良,斩颜良是靠马快偷袭,很多人也认为即使鼎盛时期的关羽也无法做到20合败徐晃,这里我想说的是,徐晃的实力被严重高估了,原因是徐晃有过两次50合平许褚的记录,事实上呢?连高览都能跟许褚打不少来回,关羽对徐晃的评价已经能显示出徐晃的武艺有多渣了:徐晃与吾有旧,深知其能,若彼不退,吾则斩之,以警魏将! 首先,大家都知道徐晃跟关羽关系很好,关羽也很敬重徐晃,所以关羽是不会故意去贬低徐晃的,所以关羽这句话说得应该是很实在的,其次,关羽说这句话是徐晃来救襄阳时说的,关羽还有箭伤,也就是说关羽认为当时自己在有箭伤的情况下依然能斩了徐晃,关羽虽傲,但也不是那种满嘴跑飞机的人,但是为什么关羽自己打脸80回合后还下风徐晃呢?原因很简单,关羽虽然有考虑箭伤,但是没有料到箭伤对自己的影响有多打,也没有考虑自己的年龄因素,一个接近6旬的人中了箭伤肯定无法跟20来岁时中箭伤相提并论,更何况接近6旬的关羽武艺本来就有下降,接下来我们只需要思考下箭伤和年龄到底对关羽有多大影响,全盛时的关羽能否做到20合败徐晃就可以了,原文写到关羽右臂少力,其实就是右臂使不上力,只能起个支撑武器的作用,这种状态下,我希望诸位看官能自己去试验一下,拿一把重一点的锄头或者镐之类的东西,你两只手都用全力试一下,然后再右手刻意不使力抡一下试试,这种状况根本不是少一个胳膊就少一半武力的事,这种状况恐怕连平时2成武力都用不出来,类似的情况,你让科比两只手运球他能运出花来,但是你让他一只手运球,恐怕一个高中生就能断了他的球,而这种状态的关羽仍然能跟徐晃大战八十回合,再结合之前兵力劣势的情况下战退许褚+徐晃的战绩,恐怕鼎盛关羽20合败徐晃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假如去了关羽跟纪灵徐晃的两场对决,我相信关羽排第二很少会有人有异议,而事实上,这两场对决都不能算是关羽的正常战斗,在整部演义中,论战绩也好,论他人评价也好,论赞诗也好,论书中地位也好,关羽没有一项排不进前二的,所以就跟吕布排第一是必然的一样,关羽排第二也是必然的,而张飞马超赵云,你们三还是乖乖地去争第三吧,最后欢迎各位来发表不同意见
首先:关羽对战纪灵,相比于张飞10合斩纪灵当然是要逊色不少,但是双方的交战情况有明显不同,关羽对战纪灵,是发生在刘备第一次讨伐袁术的战役中,此次战役是荀彧献给曹操的驱虎吞狼之计,而刘备也看出了这是曹操的计谋,原文是这么写的“糜竺曰:“此又是曹操之计。”玄德曰:“虽是计,王命不可违也。”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刘备不想打袁术,但是又迫于皇命难违不得不打,那么刘备此行的目的其实就很明显了,那就是做做样子,即不能跟袁术结仇,又不能落下抗旨不尊的罪名,而原文又刘备跟关羽说的话:“玄德曰:“吾早晚欲与尔议事,岂可相离?””此处说明,关羽作为一个跟刘备议事的人,必然也知道刘备的想法,那就是做做样子,不能跟袁术结仇,写到这诸位应该很明白了,杀了纪灵这个袁术手下数一数二的大将,那必然就跟袁术结下死仇了,所以关羽肯定不能杀纪灵。其实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的羽黑,他必然会无视这些前因,那么我们再看看两人交战过程吧,贴原文:“关羽出马与纪灵大战。一连三十合,不分胜负。纪灵大叫少歇,关公便拨马回阵,立于阵前候之。”过程很明显,就是关羽跟纪灵打了三十合后,纪灵无人鸣金且仅交战三十合的情况就大喊休息!正常情况下,任何一个武将都不会在这种情况下放过对手,而关羽这么傲的人竟然就乖乖地听话让纪灵回去休息了,而自己却站在阵前等候,这哪里是生死对战?这明明就是过家家吗?武将对决,哪有这边喊:别打了休息会!另一边就乖乖地让对手休息的?整部三国仅此一例,至于后来为什么又杀了纪灵的副将?很简单的道理,杀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即威慑了对手,又不至于跟袁术结死仇,想想也是嘛,袁术怎么可能会因为这么一个酱油货就去跟刘备玩命呢?所以结论很明显,关羽并不想杀纪灵,跟纪灵打三十合完全是在逗纪灵玩耍。
第二个是关羽对战徐晃,很多人因为关羽跟徐晃打了80合,而颜良只用20合就败了徐晃,来断定关羽不如颜良,斩颜良是靠马快偷袭,很多人也认为即使鼎盛时期的关羽也无法做到20合败徐晃,这里我想说的是,徐晃的实力被严重高估了,原因是徐晃有过两次50合平许褚的记录,事实上呢?连高览都能跟许褚打不少来回,关羽对徐晃的评价已经能显示出徐晃的武艺有多渣了:徐晃与吾有旧,深知其能,若彼不退,吾则斩之,以警魏将! 首先,大家都知道徐晃跟关羽关系很好,关羽也很敬重徐晃,所以关羽是不会故意去贬低徐晃的,所以关羽这句话说得应该是很实在的,其次,关羽说这句话是徐晃来救襄阳时说的,关羽还有箭伤,也就是说关羽认为当时自己在有箭伤的情况下依然能斩了徐晃,关羽虽傲,但也不是那种满嘴跑飞机的人,但是为什么关羽自己打脸80回合后还下风徐晃呢?原因很简单,关羽虽然有考虑箭伤,但是没有料到箭伤对自己的影响有多打,也没有考虑自己的年龄因素,一个接近6旬的人中了箭伤肯定无法跟20来岁时中箭伤相提并论,更何况接近6旬的关羽武艺本来就有下降,接下来我们只需要思考下箭伤和年龄到底对关羽有多大影响,全盛时的关羽能否做到20合败徐晃就可以了,原文写到关羽右臂少力,其实就是右臂使不上力,只能起个支撑武器的作用,这种状态下,我希望诸位看官能自己去试验一下,拿一把重一点的锄头或者镐之类的东西,你两只手都用全力试一下,然后再右手刻意不使力抡一下试试,这种状况根本不是少一个胳膊就少一半武力的事,这种状况恐怕连平时2成武力都用不出来,类似的情况,你让科比两只手运球他能运出花来,但是你让他一只手运球,恐怕一个高中生就能断了他的球,而这种状态的关羽仍然能跟徐晃大战八十回合,再结合之前兵力劣势的情况下战退许褚+徐晃的战绩,恐怕鼎盛关羽20合败徐晃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假如去了关羽跟纪灵徐晃的两场对决,我相信关羽排第二很少会有人有异议,而事实上,这两场对决都不能算是关羽的正常战斗,在整部演义中,论战绩也好,论他人评价也好,论赞诗也好,论书中地位也好,关羽没有一项排不进前二的,所以就跟吕布排第一是必然的一样,关羽排第二也是必然的,而张飞马超赵云,你们三还是乖乖地去争第三吧,最后欢迎各位来发表不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