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恨绵绵----
《聊斋志异》中并非所有的爱情都以圆满告终,同样是美丽的女鬼, 辛十四娘为了能使冯生另娶禄儿为妻, 自己自虐而死。《公孙九娘》叙写一位书生夜入鬼村,与鬼女公孙九娘结成一段短暂的姻缘,因为人鬼两途,随即分离。纵使公孙九娘“续幽冥之录,诉弥天之冤”,仍不能达成心愿,最终此恨绵绵无绝期。
若即若离埋深意 爱恨交织男人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聊斋》可看做作者的心理自慰。30多岁就离家的蒲松龄,常年孤身一人在外坐馆,70岁才撤馆归家,40年的独身生活,使他精神上有着很活跃的心理需求,尽管写的是女性形象,还是不免站在男性角度上去关照、构思。
中国的男鬼从绝对数量上讲,远远多于女鬼,如水鬼、城隍、赌鬼、讨债鬼、无常鬼等。《聊斋》里的席方平、王六郎等也是不错的男鬼,但比起女鬼来说知名度还是不够。女鬼在美丽的外表之下包含着危险,这种双重并置,反映了文化中对她们爱恨交织的心态。《画皮》原著本身就有劝诫意味:善良的人常受到表面现象迷惑,不知道世界上不仅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更可能在美丽外表下隐藏致命杀机。越危险越刺激,不管是鬼女还是妖女,本质上都是男性意识中希望和幻想的载体,她们的存在不仅令婚恋小说更具魅力,也成为男性道德自律和性幻想的双重承载体,留给人们无限遐想和思索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