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吧 关注:35,776贴子:482,033

回复:【读书笔记】20161029聊聊儒法融合,扯扯商鞅和孔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四:关于法家的失败

法家失败了吗?其实从秦的覆灭来看,法家失败了。造成秦速亡的原因有很多,但根本还是刘邦的那句,天下苦秦久矣。
这个天下苦的到底是什么?秦的徭役?秦的赋税?还是秦的法律?
个人认为三者都有,不过前两者都可以因为扶苏的上台得到改变,这也是为何有如此多的人对扶苏感到惋惜的原因。但第三条却很难做到,甚至是直接导致秦灭亡的根本。
之前已经说过,商鞅变法实践的是王权为根,官权为辅的管理模式。为了让官权取得大于族权的合法性,商鞅用法律代替了礼教。任何不遵循法律的官员都是没有合法性的官员,这就是官权的合法性问题,这本身也是极其正确和超前的。
可是法律作为一个有形的条款,它是能被操作和规避的。更重要的一点,法家基因中有一条被忽视的染色体,就是他们喜欢用政策来“调戏”百姓。最好的例子就是之前举例的用连坐告奸来拉仇恨的“小阴谋”。


IP属地:贵州19楼2016-10-29 18:21
回复
    之前已经说了,连做告奸是当时快速打破族权惯性思维,必须选择的一条道路。但这留下了隐患,那就是王权为了让自己的执行力不断增长,于是不断地开始推行有利于整个王权的法律。
    其实从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是好的,因为王权已经彻底抛弃了落后的族权,选择用官权来管理社会,并学会了用政策来调整社会的发展方向。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却会造成过分的局面出现。
    这就是秦国到了始皇帝后期时期所面对的局面,也是后世每一个强势皇帝都会遇到的局面。而法家对这种局面却是无能为力的,所以法家失败了。
    造成法家对这种局面无能为力的根源在于帝王之术的成熟。
    官权的运行需要一个无形的条款限制,而法家并没有提出这个条款,相反他们十分依赖有形的条款,这就导致法律在王权的手里可以被随意打扮,造成这个局面的最主要推动人就是韩非子推出的帝王之术。这个后面细说。


    IP属地:贵州20楼2016-10-29 18:23
    回复
      儒学无意中发展出的行为论为法家的官权提供了钥匙,官权的运行必须在这个行为论的范畴内,因为一旦于跃就会造成官权和其依附的王权彻底失去合法性。这里最好的例子就是李世民和杨广。
      这一对倒影一样的帝王都是将官权用到了极致的人,但李世民遵守了行为论,杨广无视了行为论,结果杨广被百姓所抛弃。
      行为论到底是什么?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目前得到的浅薄理解就是,行为论是官权保证民权利益,甚至是官权最终离开王权选择依附民权的灯塔。
      官权作为一个比较小的权利,他需要依附其它的三项大权:族权,王权,民权。而华夏的官权最后在行为论的引导下倒向了民权。当然这个过程很复杂,经历了整个中华近代史才完成。


      IP属地:贵州22楼2016-10-29 18:26
      回复
        除了客观的生产力限制,人均占有资源随着人口增长而减少这类原因以外,就是皇帝无意中导致了自己触犯了行为论。
        强势帝王可以很轻松地和官权形成良好的互动,李世民就是最好的代表。但弱势帝王却因为自己的无能,必须通过用帝王之术,使一派压制一派的方法获得主导权。这就导致了党争的形成,而党争的结局就是官权退化到了族权。
        官权的包容性,系统性,公正性都在退回到族权后彻底消失。为了自己的一派,官员无视系统性和公正性开始争权夺利,这就导致了大量的高层犯罪出现。此时的官权不但触犯了法律而且还触犯了行为论,退化为族权的官权开始失去合法性。同时被官权依附的王权也自然失去了他的合法性。
        那些所谓的中兴之主其实就是灭掉了斗争中的最大族权,获得了绝对地控制力,并弥合了因为族权斗争而造成的社会伤害的人物。可问题是,一旦这位中兴之主继续采用族权制衡的方法,内斗就会继续上演。老曹家从曹丕开始就是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司马家则把这一手玩得风生水起。


        IP属地:贵州25楼2016-10-29 18:28
        回复
          官与官之间会出现内斗吗?这是自然的,因为理念,追求的不同,官员间会有异见,可是只要王权作为一个合理的仲裁者就能保证这种内斗是良性的,互相促进的。相反,如果王权想通过官员间的内斗加强控制力,获得主导地位,就会必然用帝王之术使一派打压另一派,这样就会造成官权向族权的退化。
          一旦退化成族权就必然会因为族权的排他性导致内斗,甚至内战。


          IP属地:贵州26楼2016-10-29 18:28
          回复
            当然这又是另一个问题,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想了解更多关于王权,族权,民权,官权的问题,请参考这位大神的分析:http://tieba.baidu.com/p/4664251922?pn=1


            IP属地:贵州28楼2016-10-29 18:30
            回复
              害怕
              ——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
               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6-10-29 19:16
              回复
                好長先占樓


                32楼2016-11-09 16: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