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蝎在流泪吧 关注:503贴子:68,076

回复:【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摘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以上18种真实色,又称完成色,它们是——元素色,即大种色:地水火风四界;五净色:眼耳鼻舌身净色;七境色,实际只有4种,分别为颜色、声音、气味与味道,但是说有7种是因为还有作为境色的触,即四界里的地、火、风三界;两种性根色是女性根色与男性根色;心色是心处色;加上命根和食素,共18种色法。
·这18种真实色又称“有自性色”。因为这些色法都是有各自的特性,...此处所说的自性,是指它能够表现出和其他色法不同之处。因为这些色法都是无常、苦、无我的,都具有无常相、苦相与无我相,因此称为“有相色”。这些色法又称为“完成色”,因为它们都是由业,或者由心、时节、食等诸缘所产生的。
·它们也称为“思惟色”,因为这些色法是修维巴沙那、培育观智的对象。这里的思惟是观智的 意思,而色法是观智观照的目标。在修维巴沙那的阶段需要观照这18种色法,观照它们的无常、苦、无我三相。
0.0.


IP属地:黑龙江17楼2016-11-22 20:44
回复
    第二、心生色
    ·有一类的色法是由心识产生的,除种无色界果报心以及双五识以外的75种心都能产生心生色。投生到无色界天的有情,他们的结生心、有分心和死心属于无色界果报心,它们只出现于无色界。由于无色界没有色法,所以无色界果报心不会产生色法。什么是双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称为五识。每一种识都可以分为善果报与不善果报,因此有五双共10种识。
    ·业生色是在结生那一刹那就开始产生,...等结生心灭去之后,接着生起的有分心在生时即产生色法,这种色法是由心产生的,称为心生色法。
    ·《大念处经》的义注里举了一个例子,好比一头牛拉着车,在车上坐着一个驾车的人。驾车人比喻心,牛比喻心生风界,无意识的车比喻身体。当驾车的人打那头牛时,牛就会走动,走动时拉动了整辆车,于是产生在世俗语言上的“车在走,车在停”。“人在行走”的概念 也是这样。
    0.0.


    IP属地:黑龙江20楼2016-11-25 21:43
    回复
      第三、时节生色
      ·时节即是火界,用现在的话来说叫热能或热量。
      ·名法在生时是最强的,色法则在住时是最强的。每一粒色聚里都有火界,火界是这一粒色聚的温度、冷暖,又称时节。每当色聚达到住时,其中的火界就能产生新一代的色聚。因为这些新色聚是由前面一粒色聚里称为“时节”的火界产生,所以称为时节生色聚。
      ·包括我们身体在内的物质世界,之所以能够存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好像是永恒的、不变的,就是因为这些色聚一代接一代地不断生灭。
      ·在有生命体的身体内存在时节生色,在身体外面也存在时节生色。所有没有生命的物质现象,包括太阳、月亮、星星、云、山、河、大海、岛屿、树木、花草、建筑物、桌子、杯子、汽车、手机等等,都只是时节生色。用观智辨识这些色法,将会发现所有这些无生命体的物质只是时节生纯八法聚而已,它们只是地水火风、颜色、香味、味道、食素,有些则再加上声音。因为这些色聚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密度组合,所以才构成了这个千变万化、千姿万彩的物质世界。从究竟意义上来说,它们都是有火界产生的时节生色。换言之,外在的物质世界只是由热能产生的世界。
      0.0.


      IP属地:黑龙江21楼2016-11-26 20:06
      回复
        ·在佛陀的教法中,并没有所谓的世界或者人被创造,造物主在佛陀的教法中是不成立的。如果一定要问生命是由谁创造的,那就是由业创造;外在的世界是由谁创造的,那就是由热能(火界)创造。假如真的有所谓创造世界的上帝,那也不过是热能(火界)而已!
        ·佛陀在《增支部》提到有4种光:一、月亮光;二、太阳光;三、火光,包括蜡烛光、灯光等等;四、智慧之光。
        ·智慧之光是在禅修的时候产生的,禅修者在两种情况下可以体验到光:一、修止,当定力提升时可以体验到光;二、修维巴沙那,在培育观智时也可以体验到光。
        ·智慧之光是由修xi止观时的心生色法和时节生色法产生的。
        ·禅修时产生的光感觉是有生命力的;外面的光只是物体发出的光,例如太阳光、灯光是没有生命的光,这两种光是不同的。
        第四、食生色
        ·当食物吞下肚子时,在消化之火与外来食素的支助下,体内的食物即能转化为食生色。
        0.0.


        IP属地:黑龙江22楼2016-11-27 20:39
        回复
          【二十三种色聚】
          ·在有生命的身体内,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和食生色这四因生色都存在。不过,外在没有生命的物质世界却只有一种色法,只有一种原因产生,即时节生色。
          ·究竟色法并不会单独、孤立地出现,所有的色法都是以聚(即组合)的方式呈现,称为色聚。一共有二十三类色聚。其中:
          业生色聚一共有9类,它们分别是:眼十法聚、耳十法聚、鼻十法聚、舌十法聚、身十法聚、心十法聚、女性十法聚、男性十法聚、命根九法聚。这九类色聚遍布全身所有六处和四十二身分的大部分,且只出现于有情体内。
          心生色聚一共有8类,分别是:心生纯八法聚、身表九法聚、轻快性等十一法聚、身表轻快性等十二法聚、语表十法聚、语表轻快性等十三法聚、入出息心生声九法聚、入出息心生声轻快性十二法聚。
          时节生色聚一共有4类,包括我们体内和外在一切无情的物体。分别是:时节生纯八法聚、时节生生九法聚、轻快性等十一法聚、声轻快性等十二法聚。
          食生色聚,只有2种:食生纯八法聚、轻快性等十一法聚。
          0.0.


          IP属地:黑龙江23楼2016-11-28 21:34
          回复
            【色法的转起】
            ·佛教常识:生命诞生的方式有四种: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湿生是指一些低等动物的出生方式。化生是指不需要父母亲,由于业报成熟而自然出现。)
            ·欲界包括地狱、畜生、鬼、阿苏罗、人、六欲天人。
            ·当一个人即将临终的时候,在死亡之前的第17个心识刹那的住时开始,业生色就不再生起。因为色法的寿命是心的17倍,所以在死亡前第17个心识刹那生起的色法能维持到死心的生起,并与人的寿命一切结束。随后,心生色和食生色也灭尽。所以,一旦人死之后,所剩下的尸体只是一堆时节生色而已。
            ·人的生命最初产生的是业生色,生命结束时最先灭去的也是业生色。时节生色是第二产生的,到尸体完全腐烂、消尽,时节生色才完全消尽。心生色是在第一个有分的生时开始生起,直到死心之后才消尽。食生色在人的生命初始阶段是最后生起的,但也是在死亡的时候结束。
            ·佛教把世间分为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其中的欲界和色界有情称为“五蕴有”。五蕴是色受想行识,“有”是生命,即欲界与色界的有情同时拥有五蕴。色界的无想有情天人是“一蕴有”。一蕴是指色蕴,他们的生命只是物质而已,没有其他四种名蕴。对于无色界梵天人,因为没有色蕴,只有受想行识四名蕴,所以称为“四蕴有”。
            【六处门色法】
            ·眼处门共63色:眼十法聚、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命根九法聚、心生八法聚、时节生八法聚、食生八法聚。
            ·耳处门、鼻处门、舌处门、心处门与眼处门同等,分别共63色。身处门没有眼、耳、鼻、舌、心十法聚共53色。
            0.0.


            IP属地:黑龙江24楼2016-11-29 20:44
            回复
              第6讲 《遍一切心心所》
              【名法与心所】
              ·根据阿毗达摩,有四种究竟法,它们是色法、心法、心所法及涅槃。涅槃又称为无为法,只有一种;色法有28种;心法有89种或121种;心所法有52种。
              ·修xi色业处能认清物质世界的本质,去除对物质的贪著。
              ·名法可以分为心法和心所法两大类。心法不会单独生起,它的生起必定伴随着若干的心所一切生起。换句话说,心对外界作出反应的时候,并非单一心理在起作用,而是有很多的心理同时在运作。其中执行识知对象作用的是“心”,伴随着一起运作的其他心理称为“心所”。
              ·名法即是平时所说的心,心认知的任何对象,包括我们自己,都成为所缘。所缘包括看到的颜色、听到的声音、嗅到的气味、尝到的味道、触到的冷暖硬等触觉,还有所想到的任何东西。能够被想到、知道、感觉到的都是所缘,也就是心的对象、目标。...只要有名法,必定会有所缘;或者说只要有心,必定会有心的对象。
              ·心所,意为“属于心的”。即心识的成分、因素。心所有四个特点:1.与心一起生起;2.与心一起灭去。3.与心都取同一个对象。4.与心拥有同一个依处。
              0.0.


              IP属地:黑龙江25楼2016-11-30 21:21
              回复
                【五十二心所】
                ·心所法一共有52种,可以分为4组:
                1.七遍一切心心所:在所有心识里必然会出现的七个心所。
                2.六杂心所:这六种心所在有些心识中会出现,有些不会出现而且生起时不一定全部生起。
                (以上两种心所合称十三通一切心所。)
                3.十四不善心所:在产生恶的、不好的心念时,就是这些心所在起作用,例如贪、嗔、痴等。
                4.二十五美心所:巴利语是美好的、庄严的、善美的、清净的意思。美心所包括了善心所,但是不把美心所叫做善心所,是因为美心所的含义比善还要广。
                【触】
                ·巴利语是碰触、接触的意思,但是不应当认为是色法在碰撞身根。当心缘取任何目标的时候,必须通过它,心才得以解除目标,从而启动整个心路、心理的活动。这种心与所缘接触的作用就是触;换言之,就是心接触目标。
                【受】
                ·受即感受,是纯粹对某种体验的感受。
                ·三分法:苦受、乐受及不苦不乐受(也称“捨受”)。五分法:乐受、苦受、悦受、忧受及捨受。
                0.0.


                IP属地:黑龙江26楼2016-12-01 21:33
                回复
                  ·对修行人来说,必须学会身受与心受分离。身识体验到快乐的感受,这是由于善果报的成熟;善果报成熟,身体会体验到好的感受。身体的感受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心却可以对这些所缘保持中捨、平淡、如如不动,即使有些外来的诱惑,也有抵抗的能力,产生捨受。身识体验到苦受也是无法避免的,因为这是不善果报(身体的痛苦是无法避免的,就连佛陀也会生病。);当不善果报成熟时,要学会承受,并通过如理作意而不使忧受产生。因此,作为一名禅修者,一名佛教徒,要学会“身苦心不苦”。
                  ·忧受必定伴随着瞋心一起生起。佛陀不会伤心,不会悲伤,因此只有身体的苦受,不会有心的忧受。我们通过如理作意,也可以学习做到这样。例如身体遭受病痛或伤害的时候,通常的反应是怨天尤人,或者怨怪其他的原因;如果如理作意,明白这是我们的果报,该承受的就要承受。在受到别人不好的待遇时,平常的反应是排斥或者跟他作对。如果如理作意的话,虽然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但是内心仍然能够向对方散发慈爱,用包容、同情,或者用忍耐来承受这些待遇,内心就不会跟着一起受苦。
                  ·五分法的五种受当中,第一和第二种属于果报受,它们的本质只是果报,并无善恶。由于善业成熟,一个人可以体验到乐受;由于不善业成熟,一个人要承受苦受,它们都是果报身受。但是第三种悦受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不善的。...而忧受伴随着瞋心,所以必定是不善的。
                  ·心对新鲜的事物更容易黏著,更容易起贪爱;一旦占有之后,那种新鲜感会渐渐消退,但是内心还是会黏著,还是有贪爱,但感受会转为捨受。
                  ·我们应当培育善的悦受和捨受,不应当放任不善的。至于乐受和苦受,那不是可以培育的,但是要学会承受这两种感受。
                  0.0.


                  IP属地:黑龙江27楼2016-12-02 20:01
                  回复
                    【想】
                    ·想是认知的意思。如佛陀说:“诸比库,什么叫做想?诸比库,认知故说为想。认知什么?认知青,认知黄,认知红,认知白。”
                    ·想的作用是对所缘作标记,以便再次体验相同的所缘时,知道“这就是这个”,即能认出以前曾经体验过的对象。想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现象,记忆也是想的作用。...想也有点类似于“经验”“记忆”。
                    ·想依其所缘可分为六种,即色想、声想、香想、味想、触想、法想,也可依其本质分为善想、不善想和无记想。
                    ·佛陀为了破除当时那些外道执著“想是我”,执著能回忆的是“我”,于是特别将想蕴提出来,强调要观照“想蕴无我”。
                    【思】
                    ·思,即意志、动机。思心所能够实现心认知的目标的目的,是很重要的心所。
                    ·思心所能集合、组织、配合、敦促俱生名法对所缘进行造业。思心所同时执行两项工作,在完成自己造业的同时(与善或不善心一起生起时,思心所能够造业),也敦促相应名法完成它们各自的工作。就好像一家公司的经理,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同时也要管好下属做好工作。思心所除了自己造业,同时也敦促其它心所一起作用。
                    ·对于思,佛陀在《增支部》中说:“诸比库,我说思即是业。因思而造作身、语、意之业。”
                    ·在一个心识刹那里虽然有很多心所,但是只有思心所在执行造业的作用。
                    0.0.


                    IP属地:黑龙江28楼2016-12-03 15:27
                    回复
                      【作意】
                      ·“作意”是巴利语的直译,意思是心意中的所作。英译为intention。
                      ·作意是能令心转向目标的心所,通过作意,目标才得以呈现在心中。作意类似于汽车的方向盘或者司机,类似船的方向舵或者舵手。
                      ·作意分为两种——如理作意和不如理作意。...如理作意与不如理作意是可以改变的。由于不如理作意,接着生起的是恶的;由于如理作意,接着生起的是善的。
                      ·如果不如理作意,很多东西都看不顺眼,很多事情都想不开;只要如理作意,很多事情都好解决。
                      ·在究竟意义上,不如理作意是作意对象是永恒的、快乐的、自我的或圆满的,即“常乐我净”,接着生起的是不善心;或者认为有我、我的,接着生起的是不善心;作意对象为无常、苦、无我,或者生起业果智,这是如理作意,接着生起的速行都是善心。
                      ·最好的、对修行最有帮助的心理因素就是如理作意。所以佛陀说:“如理作意的比库能捨断不善,培育善。”如理作意就像方向舵,可以把整个心路带向好的地方;若作意是错误的,后面整个心路都是错误的,都是恶的。
                      ·有修行的话,多专注自己的业处;有观智的话,经常观照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如此,即使遭遇不好的恶缘,也能如理作意,内心仍然在造善业。
                      ·没有修行的人的心理习惯是:好的生贪,不好的生瞋。...由于善果报成熟,会遇到好的所缘,心里产生贪,在造新的不善业;由于不善果报成熟,会遇到不好的所缘,心里生起瞋,又在造新的不善业,于是始终都在贪嗔痴里打滚。
                      ·学习阿毗达摩有一句话很重要:“果报如此,速行可变。”...关键在于如理作意。无论果报是善的也好,不善的也好,都要学习接受。...通过如理作意,认清所缘的本质,认清身心的本质,认清世间的本质,认清业果之间的关系,接着的速行心都是善的。如此,我们每一次都以积累善业,每一天都可以修善。
                      0.0.


                      IP属地:黑龙江30楼2016-12-05 20:55
                      回复
                        第7讲 《杂心所》
                        六种杂心所是:寻、伺、胜解、精进、喜、欲。
                        【寻】
                        ·寻心所的寻即寻思,意为思考。寻心所使心导向于所缘,或者把心安放在对象上。
                        ·平时所说的逻辑、推理,也是这种心所在起主导作用。
                        ·如果心有条理地思维着一些事情,思考这个,考虑那个,这是寻;如果心在胡思乱想,没有条理性,妄想纷飞,漂浮不定,这是掉举心所。
                        ·好的寻也就是正思维,分为三种:1.出离思维,是出离恶法,出离不善法,出离欲乐。出离思维把心从欲乐中抽离出来,投入于善法。2.无瞋思维,是让心从瞋恚中抽离出来,把心导向于修慈,祝愿一切众生快乐。3.无害思维,是让心从对自他的伤害中抽离出来。不好的寻也就是邪思维,分为三种:1.欲思维,是把心投入欲乐目标。2.瞋恚思维,是心投向自己不喜欢的目标,陷入瞋恨。3.恼害思维,是心怀伤害,恼害众生。
                        ·修行过程中,寻是很重要的,它能让心完全地投入目标。
                        【伺】
                        ·伺是心走向所缘,或一再地思维所缘。
                        ·当寻把心投入所缘之后,伺则继续维持心停留在同一地方。...如敲钟,刚敲的那一下比喻寻,余音缭绕比喻为伺。...把心投入到禅相中为寻,之后心继续维持在禅相中为伺。
                        【胜解】
                        ·“胜解”是巴利语直译,意为决定。意思是殊胜的、增上的、更好的,解放、放开。这里的“解”并非理解之意,而是解放。所以,胜解在字面意思是“把心放开,让它进入目标”。
                        ·胜解能使心摆脱摇摆不定的状态,对目标作出“就是这个”的结论。它被譬喻为像石柱一般不动摇地决定所缘。在面对所缘时,肯定就是这个,这是胜解的作用。平时所说的决定、发愿、下决心,也是胜解在起主导作用。
                        ·决意对达到世俗的和禅修的成就都很重要。禅修时善用决意对修行很有帮助。一旦下了决意之后,就不要动摇,不要轻易改变,否则决意会无效。
                        0.0.


                        IP属地:黑龙江31楼2016-12-06 21:19
                        回复
                          【精进】
                          ·精进源自巴利语(英雄),英雄本色为精进。
                          ·精进是为追求目标付出努力。普通人努力地追求名利,这也是精进。佛弟子需要有精进是为了禅修、为了断除烦恼、为了证悟正觉所付出的努力与奋斗。
                          ·世间人也很辛苦,他们也是在精进,精进的目标是为了得到钱财、名利、权位、情色等。佛弟子的精进是为了断尽烦恼,为了息灭贪嗔痴。为了这个目标所付出的精进才是正精进。
                          ·佛陀曾教导八种能够激发悚惧感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对生死、对世间感到害怕,就会激起精进来修行。八种悚惧事为:1.生苦。2.老苦。3.病苦。4.死苦。5.堕落恶趣之苦。(佛陀说初果圣者是“不退堕法”,即是说初果圣者不可能再堕落恶趣。)6.以过去轮回为根基之苦。7.以未来的轮回为根基之苦。8.现在以觅食为根基之苦。
                          ·佛陀在《大念处经》里说:“诸比库,什么是正精进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为了未生之恶、不善法的不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恶、不善法的断除,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未生之善法的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善法的住立、不忘、增长、广大、修xi、圆满,生起 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诸比库,这称为正精进。”
                          ·佛陀所说正精进的四项内容:1.未生之恶令不生。2.去除已生之恶。3.使未生之善生起。4.培育已生之善至圆满。
                          0.0.


                          IP属地:黑龙江32楼2016-12-07 21:29
                          回复
                            ·道智属于出世间智,唯有通过出世间智完全断尽一切烦恼,才称为圆满。圆满是三学圆满、戒定慧圆满。无更上之法需要修xi,无更上之法需要培育,这个时候才叫圆满戒定慧,才叫无学。尚未圆满者还是有学。如果连一样都没有培育,那是凡夫。
                            ·精进需要中道的精进,不能够偏离中道,不要过度,也不要不足。“中道”是离开极端,也即是在修行的时候要五根平衡。(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精进根和定根要达到平衡,精进根是指努力,定根是指心保持平静。...过度精进会使心躁动不安,无法平静。...定根太强而精进不足,会变得懒洋洋、懈怠、无精打采,心沉滞不前,...要平衡就是在稳中求进。
                            ·信根和慧根也需要达到平衡。信根过强容易迷信。慧根过强也不行。好像有些学者,懂得佛学知识很多,但就是不信,...好像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讲,就是做不到。
                            ·《清净之道》中说:“信强而慧弱则成迷信,信于不当之事。慧强而信弱则偏于虚伪一边,犹如由药引起的病般不可救药。唯有两者平等,才能信于正当之事。”
                            ·培育七觉支也要达到平衡。觉支,又称正觉支,是导向完全觉悟的要素,导向正觉的条件。
                            ·“念觉支”是把心完全沉入所缘,不忘失禅修的所缘。
                            “择法觉支”是智慧,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修行时要有择法觉支。择法觉支以正见为前导,知道这样的修行是好的、对的,这样的心态不会偏于一边,不会过度或不足。
                            “精进觉支”是为达成目标而付出努力、奋斗。
                            “喜觉支”是内心对所缘有兴趣,对修行的目标有兴趣,也就是喜欢禅修。
                            “轻安觉支”是身心的轻快、轻安、舒适,不会修出一大堆问题。
                            “定觉支”是定,是平静、心一境性,心的单纯。
                            “捨觉支”是身心的平等、中捨,不偏于任何一边,不会极端,不会过度,修行恰到好处。
                            0.0.


                            IP属地:黑龙江33楼2016-12-08 20:39
                            回复
                              【喜】
                              ·喜,即欢喜。喜也是修行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心对于所缘没有兴趣,感到枯燥、无聊,心就变成钝钝的,变得软弱无力,容易昏沉。所以,禅修的时候要将这种喜提升起来。
                              ·《清净之道》中说:“有十一种可导致生起喜觉支:佛隋念、法、僧、戒、捨、天隋念、寂止隋念,避开粗俗之人,亲近柔和之人,省思信乐的经文,志向于它。”
                              ·喜属于五蕴中的行蕴,乐属于五蕴中的受蕴。喜是高兴,乐是心的快乐感受。喜和乐在五禅支中分别属于两种禅支。可以用譬喻来形容它们之间的区别:好像一个长途跋涉的旅人,走在茫茫无边的沙漠中,烈日当空,却没有水。突然间发现前面有一片绿洲和水,此时他的心很兴奋,这种高兴、兴奋就是喜。等他到了绿洲之后,尽情地喝水、洗澡,洗完澡之后躺在树荫下休息、享受,这叫做乐。...有喜必定有乐,但是有乐不一定有喜。第三禅就有乐没有喜,因为喜是心的兴奋、高兴,到了第三禅的时候,喜消失了,只有平静的乐。
                              【欲】
                              ·欲,是想要做某件事情的意思。欲望本身并没有好或不好之分,它只是追求东西,是中性的。
                              ·只要懂得善用,欲可以使我们一直保持冲劲,保持一份对善法的追求,对解脱的追求,对出世间法的追求。我们应当克服贪欲,培育善法欲。
                              0.0.


                              IP属地:黑龙江34楼2016-12-10 20: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