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蝎在流泪吧 关注:503贴子:68,076

回复:【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摘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世界为火所坏】
  世间有生成,必定会毁坏,毁坏之后因缘和合又会再生成。所有世间就是这样不断地生而又灭、灭后复生。世界会被三种所毁坏:
  1.火所坏:当世界为火所坏的时候,光音天以下的初禅天和第二禅的少光天、无量光天,全部都被劫火烧尽。
  2.水所坏:当世界为水所坏的时候,遍净天以下的所有世间都被劫水所淹没、毁坏。
   3.风所坏:当世界为风所坏的时候,
  广果天以下的所有世间都被劫风所毁坏。世界是如何被毁坏的?
  在一段漫长的时间里,世界一直存在着,人类、众生也都生机盎然地生活着。当世界将要被劫火毁坏的时候,天空中开始生成劫灭的大云,并在一万亿个轮围世界下了一场大雨。
  人们感到满意、欢喜,纷纷拿出所有的种子来播种,但是当谷类长到可以给牛吃的程度,虽然雷声轰鸣,但是一滴雨也不下。
  因为这是世界的最后一场雨,从此以后,天再也不下雨了。正如世尊在《增支部.第七集.七个太阳经》中说:
  “诸比库,到了那时,有许多年,许多百年,许多千年,许多百千年,天不下雨。”
  由于天不下雨,依赖雨水生活的有情死后投生到梵天界,依花果生活的天神也是这样。这样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到处的水都干枯了,连鱼虾都死了,它们也投生到梵天界,连地狱的众生也投生到梵天界。
  有人会问:“没有禅那不可能投生梵天界。劫末的众生为饥饿所逼迫,怎么能够证得禅那?怎么能够投生到梵天界呢?”他们先投生到欲界天之后修习禅那,然后才投生到梵天界的。
  那时,有位名叫洛咖比郁哈的欲界天人,他知道再过百千年后劫将毁灭。于是,他披头散发,穿着红色衣服,哭着用手擦着泪,装着极怪异的样子走在人行道上叫喊:“诸位啊!再过百千年后劫将毁坏,这个世间将毁灭,大海将干枯,连大地和须弥山王都要被劫火烧尽而灭亡,直到梵天界的世间都将会灭亡。诸位啊,你们赶快修慈吧!诸位啊,你们赶快修悲、修喜、修舍吧!你们要孝顺父母,尊敬族中的长辈!”
  听到这些话,大部分人和地居天人都感到害怕,开始彼此生起柔软心,积累慈爱等福德。他们这样做后,死后投生到天界。在那里食用天界的美食,依风遍而证得风遍禅那,然后由欲界天投生到梵天界。其他的众生则以后后受业的缘故投生到天界,因为在漫长的轮回中,完全没有后后受业的众生是不存在的。他们也在天界证得禅那。如此,一切众生在天界证得禅那,并都投生到梵天界中。自从断雨之后,又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天空中出现第二个太阳。那个时候,大地干枯,所有众生都死了,大地上已经没有生命了。既没有白天,也没有黑夜,一个太阳沉没,另外一个太阳升起,大地不停地被灼热的阳光照射着。正常的太阳运行时,天上有云雾流动。但劫灭的太阳运行时,天上没有任何云雾,天空纯净得就像一面镜子,没有任何尘埃。除了五大河之外,其余的小河皆已枯竭。
  又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第三个太阳出现了。当第三个太阳出现时,连五大河都干枯了。
  又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第四个太阳出现了。因为第四个太阳的出现,连雪山中的所有大河源头也干枯了。又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第五个太阳出现了。因为第五个太阳的出现,大海也干枯了,连一滴可以滋润手指头的水也没有。
  又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第六个太阳出现了。因为第六个太阳的出现,整个轮围世界变成一团烟,烟吸干了一切水份。不仅是我们这个世界,乃至一万亿个轮围世界也是这样。
  又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第七个太阳出现了。因为第七个太阳的出现,整个轮围世界,乃至一万亿个轮围世界皆变成一团火焰,大地和须弥山峰等也被焚烧而毁灭消失在空中。火焰一直上升到四大王天,烧毁原来四大王天所居住的黄金宫、宝宫和摩尼宫。劫火继续往上烧,烧毁了三十三天、亚马天、喜足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然后又烧毁了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三个初禅梵天界,烧毁了第二禅的少光天、无量光天,一直烧到光音天为止。只要光音天以下的世界还有一微尘的物质存在,劫火就不会停止。直到一切物质都被完全烧尽,劫火才如烧酥油的火焰一般不留余灰地熄灭了。一切诸行皆归于灭尽,下面的虚空和上面的虚空皆成一大黑暗。
  从劫初的大云生成开始,到日月出现这段漫长的时间为一个无数劫,称为“成劫”。
  从日月出现开始,直到再起劫灭的大云这段漫长的时间为一个无数劫,称为“成住劫”。
  从劫灭的大云生成开始,直到世界被完全烧尽这段漫长的时间为一个无数劫,称为“坏劫”。
  从劫火熄灭开始,直到虚空出现劫初的大云这段漫长的时间为一个无数劫,称为“坏住劫”。
  这四个无数劫合为一个大劫。如此,成住坏空是世间的客观规律,而一个大劫即是一个世界从生至灭的周期。
0.0.


IP属地:黑龙江116楼2017-03-27 20:40
回复
    【世界为水所坏】
      世界被劫火烧尽之后,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又再生成,之后又被劫火烧尽,这样连续七次被火所毁。
      当世界将要被水所毁灭的时候,同样地生成劫灭的大云等等,和为火所坏时一样。不同之处在于:当第二个太阳出现之时,在此则产生了劫灭的碱水大云。刚开始时只是下起细雨,慢慢地越下越大,乃至一万亿个轮围世界都被水所淹没。
    ...
    ...
    【世界为风所坏】
      当世间将要被风所毁灭时,同样地生成劫灭的大云等等,...
    ...
    ...
      如此,世界被火、水、风三种所坏。一个大劫分为四个无数劫,并连续七次为火所毁,第八次为水所坏。经过七次为水所毁之后,第八次为风所毁。如此,世界每经八个大劫为水所毁一次,每六十四大劫为风所毁一次。当世界为风所毁时,也毁灭了寿长为六十四大劫的遍净天界。
      只要有产生,就有存在;有存在,必定会有毁坏,这是世间万物的规律。世界也是这样,总是生成、存在,然后毁坏、灭亡的。不仅我们这个世界是这样,其他一切世界都是这样。根本不可能存在有生不灭、恒久常存的世界。正因如此,佛陀在谈到世界的毁坏时,说道:
      “诸比库,诸行无常!诸比库,诸行不坚固!诸比库,诸行无安!诸比库,仅此就足以要对诸行[感到]厌离、足以离染、足以解脱。”
    0.0.


    IP属地:黑龙江117楼2017-03-29 20:48
    回复
      第20讲 《行世间》
      ·“行”是有为、造作的意思。行世间包括:一切有情依食而住,名法和色法两种,三受,四生,五取蕴,六处,七识住...可以用不同的分类来分别行世间,例如色法、名法、心法、心所法、五取蕴(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六内处(眼、耳、鼻、舌、身、意)、六外处(色、声、香、味、触、法)等,因这些都是因缘造作、破散毁灭之法,故称行世间。...经教法中所罗列的诸行法,用“阿毗达摩”的论教法方式进行分析归纳如下:
      【依一切的分析法】
      一、五蕴
      ·佛陀在经中这样说:“诸比库!对一切不了知、不遍知、不离贪、不舍断,则不可能尽苦!”...佛陀在《相应部》中用了几种方法来解释“一切”,有时是指十二处,有时是指十八界,有时也专指作为世间法的五蕴。“蕴”(khandha)是堆、组或聚的意思。佛陀把众生分析为五蕴,即五堆东西。...一切行法可分为色、受、想、行、识五蕴。
      ·五蕴与四种究竟法的关系是:色蕴等于究竟法中的色法,受蕴、想蕴、行蕴等于心所法,识蕴是心法。因为受、想、行、识这四蕴是名法,合称为四名蕴。
      ·佛陀教导五蕴,是要我们去了知、如实知见。佛陀在《无我相经》等许多经典中这样强调:“因此,诸比库,凡任何色,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劣、胜,还是远、近,应当如此以正慧如实照见一切色:‘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我。”’
      ·“凡任何”:应当包揽无余、毫无遗漏。在修维巴沙那时,必须用十一种方式观照色法:
        1、过去:以现在为基准,凡是之前的、过去的、已灭尽的、曾经产生过作用的色称为“过去色”。
        2、现在:现在正住立、正存在、正在产生作用的色称为“现在色”。
        3、未来:还没有生起的、未产生作用的色称为“未来色”。
        《清净之道》教导应当用四种方法观照过去、现在、未来之色:⑴依世,⑵依相续,⑶依时,⑷依刹那。
        ⑴依世:一个人在这一生结生之前为过去,死心之后为未来,两者之间为现在。
        ⑵依相续:由同一时节或食生起的诸色为现在相续,由之前的时节或食所生起的为过去相续,之后的为未来相续。
        ⑶依时,在一须臾、早上、晚上、白天、黑夜等时间中相续生起的诸色,在当时为现在,之前的为过去,之后的为未来。
        ⑷依刹那:正处于生住灭三个小刹那的色法为现在,之前的为过去,之后的为未来。或正在产生作用的为现在,之前的为过去,之后的为未来。我们应当用这四种方法来观照过去、现在、未来的诸色。其中,第四种是最究竟的观法。
        4、内:自己的色蕴为“内色”。
        5、外:外在其他人的色蕴,以及无执取色——外在无生命的物质为“外色”。
        6、粗:地、火、风三界,眼、耳、鼻、舌、身五净色,颜色、声、香、味四境色,这十二种为“粗色”。
        7、细:其余十六种为“细色”。
        8、劣:由不善果报生起的色为“劣色”。
        9、胜:由善果报生起的色为“胜色”。
        10、远:细色以较难贯通其自性故为“远色”。
        11、近:粗色以较易贯通其自性故为“近色”。
      ·“应当如此以正慧如实照见 ”的“如实”:依照诸色法的自性相、共相等真实地观照,而不是用推理、逻辑、观想、猜测、假想等不如实的方法。
        “正慧”:包括观智的圣道慧。
        “一切色”:所有的十一种色法。只是观照现在的、当下的色,或者内在的色都是不够的。
        “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我”:随观诸色法为无常、苦、无我。
        对于受、想、行、识四名蕴也应如此照见。
        佛陀把一切行法分析为五蕴,除了这五蕴之外,我们还能从世间找到其他事物吗?不能!因此,佛陀通过五蕴法教导我们观照诸行为无常、苦、无我。
      0.0.


      IP属地:黑龙江118楼2017-03-30 22:14
      回复
        二、五取蕴
        ·佛陀有时会以另外一种类似的方式来解释五蕴,称为“五取蕴”,它们是:1.色取蕴;2.受取蕴;3.想取蕴;4.行取蕴;5.识取蕴。
        ·“取”巴利语为执取、取著之义。作为有漏、贪爱与执著之目标的五蕴,称为“五取蕴”。
        ·佛陀在《相应部.蕴相应.蕴经》中说:
          “诸比库,我将说五蕴和五取蕴,谛听之!诸比库,哪些是五蕴呢?诸比库,凡任何色,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劣、胜,还是远、近,这称为色蕴。凡任何受……凡任何想……凡任何行……凡任何识,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劣、胜,还是远、近,这称为识蕴。诸比库,这些称为五蕴。
          诸比库,哪些是五取蕴呢?诸比库,凡任何色,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劣、胜,还是远、近,是有漏的、取著的,这称为色取蕴。凡任何受……凡任何想……凡任何行……凡任何识,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劣、胜,还是远、近,是有漏的、取著的,这称为识取蕴。诸比库,这些称为五取蕴。”
        ·蕴和取蕴的差别在于:以聚集之义名为蕴;以聚集和有漏之义名为取蕴。对于色蕴,一堆色法为色蕴;而作为众生所执取之对象的色法,称为色取蕴。一切能被众生、被心执取的目标都称为取蕴。
        ·一切色蕴都是色取蕴,但四名蕴既可以是蕴,也可以是取蕴。世间四名蕴是取蕴,但出世间四名蕴则不属于取蕴,因为出世间名法已完全超越了执取的范围,或者说它们不能成为执取的目标。
        0.0.


        IP属地:黑龙江119楼2017-03-31 19:25
        回复
          三、十二处
          ·十二处是依照净色、心识和所对应的对象来分别一切诸法。它们分别是:1. 眼处 2.色处3. 耳处 4.声处  5. 鼻处 6.香处  7. 舌处 8.味处  9. 身处 10. 触处 11. 意处 12. 法处
          ·当知以到达、扩大、带领等为“处”。又或者以居住的地方、矿山、集合处、产地、原因等意思为“处”。
          ·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称为“六内处”。前面五处是五净色,意处是指所有的 89 心。
          ·色声香味触法六种称为“六外处”。色处是颜色所缘,声处是声所缘,香处是气味所缘,味处是味道所缘,触处是地、火、风三界的触所缘。
          ·“法处”并不等于法所缘,法所缘包含的范围更广。这里的法处是不包括前面十一处的各种法,它不包括五净色、七境色,以及等于意处的诸心。当知“处”是从究竟法的角度来分析一切法,因此不包括概念法,但法所缘则包括概念法。因此,法处只包括 16 细色、52 心所和涅槃。
          四、十八界
          ·另一种分类法是十八界,它们是:1.眼界  2.颜色界 3.眼识界 4.耳界  5.声界  6.耳识界 7.鼻界  8.香界  9.鼻识界 10. 舌界 11. 味界 12. 舌识界 13. 身界  14. 触界 15. 身识界 16. 意界   17. 法界 18. 意识界
          ·以提供、保持、安排、跟随等义为界。如此以眼等每一种法都提供、保持等如其发生,或它们都保持着各自的特点、本质,故称为“界”。
          ·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是指五净色。
           色界、身界、香界、味界、触界是指七境色。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是指双五识——五不善果报根识和五善果报根识。
          ·意界包括三种心:五门转向心和两个领受心。意识界则是除了双五识和 3 意界心之外的 76 心。法界与法处一样,包括 16 细色、52 心所和涅槃。
          ·十二处和十八界的关系是: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颜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这十处相当于十界中的相应十界,意处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五界,以及意界和意识界,即所有 89 心。
          ·在此,五取蕴只是指世间法,五蕴则是包括了八出世间心在内的有为法,当知它们都不包括涅槃。十二处、十八界则是包括了世间法、出世间法、有为法、无为法在内的一切法。
          0.0.


          IP属地:黑龙江120楼2017-04-02 22:02
          回复
            【依烦恼的分析法】
            ·有 14 不善心所:无明、无惭、无愧、掉举、贪、邪见、慢、嗔、嫉妒、悭吝、追悔、昏沉、睡眠、疑,这是从阿毗达摩的角度来分析烦恼的。但是佛陀在经藏里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烦恼。
            一、四漏
            ·1.以流动之义为漏,即从眼流向于色,从耳流向于声,从鼻流向于香,从舌流向于味,从身流向于触,从意流向于法。2.从法来说,一直流到更改种姓智;或从空间来说,一直流到有顶——最高的生存地。3.古印度人把经久存放的谷酒称为漏,故又以久存之义为漏。4.又或以流向、引生漫长的轮回之苦为漏。
            ·所有这些解释都包含有烦恼的意思。有四种漏:1.欲漏;2.有漏;3.见漏;4.无明漏。
            ·欲漏是对五欲的贪爱,属于贪心所。有漏是对色、无色界的业有和生有的烦恼,或者说是对生命的贪著。
            ·这里的“有”是指生命。凡夫的轮回之苦是看不到尽头的。不仅如此,他们还经常有堕落地狱、畜生、饿鬼的危险。初果圣者已经断尽邪见、戒禁取和疑,他的生命最多不会超过七次,他的轮回之苦已经可以看到尽头。入流圣者所剩下的最多不超过七次的结生...
            ·佛陀曾说:“诸比库,犹如即使是极少量的粪便也是臭的。同样地,诸比库,我不赞叹即使是极少量的有,乃至只是弹指之量! ”...所以佛陀不赞叹轮回。
            ·“见漏”又称“邪见漏”。邪见包括有身见、常见、断见等。
            ·“无明漏”是指错知世间为常、乐、我、净,或不能如实了知苦、苦之集、苦之灭以及导至苦灭之道,即对四圣谛的无智、无知。
            ·依阿毗达摩来分析:欲漏、有漏属于贪心所(欲漏是对五欲之贪,有漏是对生命之贪);见漏属于邪见心所;无明漏属于痴心所。邪见漏在入流道被断除;欲漏在第三道被断除;有漏和无明漏在第四道被断除。
            0.0.


            IP属地:黑龙江121楼2017-04-03 20:37
            回复
              二、四暴流
              ·有时可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四漏——四暴流或四瀑流,它们分别是:1.欲暴流;2.有暴流;3.邪见暴流;4.无明暴流。因为这些烦恼能把有情拖进生死大海故,又以极难越渡故,称为“暴流”。
              三、四轭
              ·这四种烦恼又可称为“四轭”。轭是架或套在牛、马脖子上的器具。四轭是:1.欲轭;2.有轭;3.邪见轭;4.无明轭。因为这些烦恼紧紧套住众生,使之不能与所缘分离,也不能与苦分离,故称为“轭”。
              四、四系
              ·四系,又称四缚。它们是:1.贪身系;2.嗔身系;3.戒禁取身系;4.执持这是真理的身系。称为身系是因为这些烦恼能把心系缚于身,或者把今生之身系缚在来世之身上。
              ·“贪”是贪婪,是能够把众生牵扯向欲乐目标的渴爱或贪。“嗔”是嗔恚、愤怒,表现为厌恶目标。“戒禁取”的戒是指苦行。有些修行者认为苦行可以导向解脱,于是采取种种折磨身体的方法,例如摧残自己、拔头发、禁食、在烈日下曝晒、泡在水中等。禁是指遵行祭祀等仪式,例如拜祭天神、火供等。有些修行者认为遵循一定的仪式,通过持诵咒语、赞颂神的功德、敬奉供品,能够取悦诸神,从而实现各种愿望,甚至可以升天或解脱。例如婆罗门教徒相信通过这些仪式,可以导向升天、导向清净、导向解脱,称为“戒禁取”。“执持这是真理”是武断地认为只有自己所相信的才是真理,其他一切信仰、宗教及见解都是错的。几乎每一种宗教都会吹嘘自己是最好的,每种宗教中的各宗派又会吹嘘自己是最好的。例如许多人认为自己所接受的宗见是“最究竟、最了义、最圆满、无上乘”,就属于“执持这是真理的身系”。
              ·在这四种身系中,贪身系属于贪心所,嗔身系属于嗔心所,戒禁取身系和执持这是真理的身系属于邪见心所。
              0.0.


              IP属地:黑龙江122楼2017-04-04 21:55
              回复
                五、四取
                ·四取的“取”是执取、执著的意思。它们是:1.欲取;2.见取;3.戒禁取;4.我语取。
                ·对欲乐的强烈执著称为“欲取”,即执取五种欲乐的目标——色、声、香、味、触,或者钱财、异性、权力、名誉等。“见取”是指执取任何在道德上属于邪恶的见解,例如认为造善造恶没有果报的“无作用见”,人的贫富贵贱没有业因的“无因见”,人死后什么都没有的“虚无见”等,或是执取任何有关“世界是永恒的,有灵魂、大我”等臆测之见。邪见本身也可以成为被执取的对象。“戒禁取”是执著遵行仪式或修苦行等可以导向清净、导向解脱。“我语取”是执取“有身见”,认为五蕴的任何一蕴是我或我的。经典中讲到有二十种身见,分别以四种方式执取五蕴的每一蕴,例如认为色蕴是我、我拥有色蕴、色蕴在我里面,或我在色蕴里面。对于受、想、行、识,也是这样。
                ·从心所来看,欲取是贪心所,邪见取、戒禁取及我语取都是邪见心所。
                六、六盖
                ·六盖分别是:1.欲贪盖;2.嗔恚盖;3.昏沉睡眠盖;4.掉举追悔盖;5.疑盖;6.无明盖。(其中前面五种是禅修时经常提到的五盖,加上无明盖成为六盖。)
                ·盖是障碍、障盖的意思。由于这些烦恼能障碍通往天界及涅槃之道,所以称为“盖”。根据义注,诸盖是指阻止未生起的善法生起,以及使已生起的善法不能持久的心所。前面五盖是证得禅那的主要障碍,第六盖则是生起智慧的主要障碍。
                ·在培育定力的过程中,如果禅修者心中出现五盖中的任何一盖的话,就很难证得禅那。佛陀在谈到禅那的时候,首先讲到“离诸欲、离诸不善法”。这里的“诸欲、诸不善法”就是指五盖。如果一个人的五盖很强,就不能证得禅那。
                ·“欲”是指欲乐目标;“贪”是追求、想要得到;欲贪即是追求欲乐目标。一个人追求欲乐、贪求欲乐,就会障碍禅修。追求欲乐能使心向下,而培育禅那能提升心,心是向上的。要证得禅那,心必须平静、清净、专注。如果人心被欲贪、贪爱所覆盖,他的心就很难平静下来。“嗔恚”是生气,心如同被烧开的水,怎么能平静呢?如果一个人生气、愤怒、憎恨他人,怎么能平静下来禅修呢?“昏沉睡眠”是指心所和心的软弱无力、懈怠。在禅坐的时候东倒西歪,心像泥浆一样不堪任禅修。“掉举追悔”:掉举是心的散乱不安、不平静;追悔是想着应该做的事没有做,或做了不应做的事,心没办法平静,这样也不能证得禅那。“疑”:怀疑现在这个时代还能不能证得禅那?我是不是修行的料子?如果你有很多怀疑,又怎么能踏踏实实地修行呢?“无明”是指愚痴,它能障碍善法和修行。通过培育观智能镇伏无明盖。
                ·这六盖包括八种心所:欲贪盖属于贪心所,嗔恚盖属于嗔心所,昏沉睡眠盖分别属于昏沉和睡眠两种心所,掉举追悔盖分别属于掉举和追悔两种心所,疑盖属于疑心所,无明盖属于痴心所。它们都是不善心所。
                0.0.


                IP属地:黑龙江123楼2017-04-05 20:08
                回复
                  七、七随眠
                  ·七随眠即七种潜伏性烦恼。这些烦恼潜伏在名相续流(心流)中, 每当具足因缘时就会浮现出来。
                  ·《无碍解道》注中解释:“随眠者,以何义为随眠?以潜伏之义。谁是这些潜伏着的名法?它实是以未断除之义而潜伏在彼彼相续流中的名法,所以称为随眠。”
                  ·烦恼有三种表现方式:1、违犯性烦恼:已经强烈到表现在身体行为、语言上的烦恼;2、困扰性烦恼:出现于意门的烦恼;3、潜伏性烦恼:还没有表现于身语意三门,只处于潜伏阶段的烦恼。
                  ·虽然一切烦恼都可以称为随眠,但是在这里特指七种最显著的烦恼。七随眠分别是:1.欲贪随眠;2.有贪随眠;3.嗔恚随眠;4.慢随眠;5.见随眠;6.疑随眠;7.无明随眠。
                  ·欲贪随眠是指对欲乐的贪爱及其未断除性的随眠,属于贪心所;有贪随眠是指对生命的贪爱及其未断除性的随眠,也属于贪心所;嗔恚随眠属于嗔心所;慢随眠属于慢心所;见随眠是指错误的见解,属于邪见心所;疑随眠属于疑心所;无明随眠属于痴心所。因此,这七随眠一共有六种心所,欲贪和有贪都是贪心所,其余五种属于各别的心所。
                  八、十结
                  ·有两种十结的分类法:经教法和论教法。经教法的十结分别是:1.欲贪结;2.色贪结;3.无色贪结;4.嗔恚结;5.慢结;6.见结;7.戒禁取结;8.疑结;9.掉举结;10.无明结。
                  ·“结”是捆绑、结缚、连结的意思,即以诸蕴连结诸蕴,以果连结业,以苦连结有情,故称为“结”。
                  ·欲贪是指对欲乐及欲界生命的贪著,色贪是对色界生命的贪著,无色贪是对无色界生命的贪著,嗔恚、慢、邪见、戒禁取、疑、掉举和无明已如前所说。
                  ·这十种结可以分为两类:五下分结和五上分结。五下分结是指能够把有情拉到欲界、下界的烦恼,它们是:欲贪结、嗔恚结、邪见结、戒禁取结和疑结。五上分结是指导致投生到色界、无色界的结,它们是:色贪结、无色贪结、慢结、掉举结和无明结。
                  ·这十种结分别被诸圣道所断除:初道入流道断除最粗的三结:见结、戒禁取结和疑结。这三结能使众生堕落到恶趣,如果断了这三结,就不会再堕落恶趣了。
                  ·第三道能断两种结:欲贪结和嗔恚结。欲贪结和嗔恚结能使有情投生到欲界,不来圣者已经断除,所以不会再投生到欲界。在经典中提到“灭尽五下分结,成为化生者,在那里般涅槃,不再从那世间回来”,就是指不来圣者。剩下的五结唯有阿拉汉道才能断除。
                  ·在这十结中,无明是生死轮回的元凶,一旦断除无明,就不会再轮回。
                  ·这十结包括七种心所:欲贪、色贪、无色贪三结都属于贪心所,嗔恚结属于嗔心所,慢结属于慢心所,见结和戒禁取结都属于邪见心所,疑结属于疑心所,掉举结属于掉举心所,无明结属于痴心所。
                  ·论教法的十结与经教法相似,只是侧重点稍有不同。它们分别是:1.欲贪结;2.有贪结;3.嗔恚结;4.慢结;5.见结;6.戒禁取结;7.疑结;8.嫉妒结;9.悭吝结;10.无明结。
                  ·欲贪结和有贪结都属于贪心所,欲贪结是指对五欲的贪著,有贪结是指对生命的贪著。嗔恚结属于嗔心所,慢结属于慢心所,见结和戒禁取结都属于邪见心所,疑结属于疑心所,嫉妒结属于嫉心所,悭吝结属于悭心所,无明结属于痴心所。因此,这十结包含八个不善心所。
                  九、十烦恼
                  ·十种烦恼分别是:1.贪;2.嗔;3.痴;4.慢;5.邪见;6.疑;7.昏沉;8.掉举;9.无惭;10.无愧。
                  ·烦恼源于动词“污染”。因为它们自己即是污染故,或者能污染相应法故,称为“烦恼”。
                  ·这些烦恼是佛陀从不同角度来分析的。我们学习阿毗达摩,学习了十四不善心所,再来分析归纳这些烦恼就很清楚。虽然佛陀从不同的角度讨论烦恼,但都离不开这十四不善心所。换言之,十四不善心所包括一切烦恼,一切不良的、负面的心理因素。对于这些烦恼和十四不善心所的关系。
                  0.0.


                  IP属地:黑龙江124楼2017-04-06 21:14
                  回复
                    【依菩提分的分析法】
                    一、三十七菩提分
                    ·在《大般涅槃经》中记载:佛陀曾经对自已一生中所教导的教法作过总结,他提到三十七种法,称为“菩提分法”。它们分别为: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和八支圣道。为什么称为“菩提分”呢?因为这三十七法处于以觉悟之义而得名为菩提的圣道旁边,故名菩提分。处于旁边即处于资助的状态。
                    二、四念处
                    ·念处依正念所建立的所缘分为四种,称为“四念处”:
                      1. 身随观念处,或称身念处;
                      2.受随观念处,或称受念处;
                      3.心随观念处,或称心念处;
                      4.法随观念处,或称法念处。
                    ·为什么称为念处呢?以进入、跳入那些所缘而住立故为处,念的建立处为“念处”。
                    ·四念处是依所缘来分的,即修*止观的所缘,且特别侧重于修观时所观照的对象。如果依禅修次第来分,则是戒、定、慧三学。
                    ·身念处以色法所缘为主。受念处是观照受心所,心念处是观照心法,法念处侧重于观照心所,例如五盖、五蕴、七觉支等。修观时离不开观照色法、心法和心所法,四念处即是佛陀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修观的所缘。
                    ·在《大念处经》中提到,四念处包括二十一种业处。其中,身念处有十四种业处:1.入出息念,2.四威仪,3.四正知,4.厌恶作意(即三十二身分),5.界作意(即四界分别) 6.九种冢墓观。,这十四种业处既包括修止(定),也包括修观(慧)的方法。受念处是一种业处。心念处是一种业处。法念处有五种业处,分别是:1.五盖,2.五取蕴,3.七觉支,4.十二处,5.四圣谛。所以,这二十一种业处是佛陀在《大念处经》中开示的完整的止观禅修方法,且特重于修观。
                    0.0.


                    IP属地:黑龙江125楼2017-04-08 21:19
                    回复
                      三、四正勤
                      ·四正勤是:1.精进地令已生起之恶法断除,或精进地断除已经生起的恶法;2.精进地令未生起之恶法不生;3.精进地令未生起之善法生起;4.精进地令已生起之善法增长。
                      ·为什么称为“正勤”呢?通过这些而精勤故为勤;善美之勤故为正勤,或以这些正确地精勤为正勤。或者说美即是没有那烦恼的丑陋,勤即是以能产生利益快乐故、带来最高的状态故、能作精勤的状态故,称为“正勤”。
                      ·这四种是修*精进的方法,它们只是一个心所——精进。
                      ·我们经常说的精进就是指这些:对于已经生起的恶法、不善法、贪嗔痴、烦恼等,致力于断除它们;对于还没有生起的不要让它们有机会生起。对于还没有培育的善法要培育起来;已经培育的善法要继续培育直至圆满。因此,我们精进的方向就是这四种。
                      四、四神足
                      ·四神足是:1.欲神足;2.精进神足;3.心神足;4.观神足。
                      ·神足,巴利语的直译。即成就的原因、成就的因素。《清净之道》中解释:以成就之义为神,以这相应法为先导之义,及作为果的前分之义,即成就之足为神足。
                      ·因为这四种是获得一切成就的基本条件,所以称为四神足。这里的成就是指证得禅那等世间成就,以及道果等出世间成就。获得这些成就的条件称为成就之因或神足。
                      ·一个人有很强的意欲要证得禅那或圣道果,他通过意欲而获得成就,称为欲神足。精进神足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奋斗而获得成功,所以精进是获得成功的原因。心神足是都把心放在第一位并致力于成就。观神足是指智慧,也特指证得出世间成就的观慧。智慧也是成就之因。这四神足的欲神足属于欲心所,精进神足属于精进心所,心神足属于心法,观神足属于无痴(慧根)心所。
                      五、五根、五力
                      ·五根,分别是:1.信根;2.精进根;3.念根;4.定根;5.慧根。信根是指对佛法僧等的信心;精进根是努力、奋斗;念根是正念;定根是内心平静;慧根是智慧。
                      ·以征服无信、懈怠、放逸、散乱、痴迷故,以作为征服的增上之义为“根”。
                      ·五根即是五种能在诸名法中起支配作用的心所:信根属于信心所,精进根属于精进心所,念根属于念心所,定根属于一境性心所,慧根属于无痴心所。
                      ·五根获得进一步加强称为“五力”。它们是:1.信力;2.精进力;3.念力;4.定力;5.慧力。
                      ·不被无信等所征服故,以不动摇之义为“力”。信对治犹豫不决;精进对治懈怠;念对治放逸;定对治散乱;慧对治愚痴。禅修过程中经常要平衡五根。五根包括两组:信根与慧根是一组,精进根与定根是另一组。信根偏于感性,慧根偏于理性。感性过强不好,理性过强也不好,唯有情理平衡才好。
                      ·精进根与定根也是一组,精进根偏于动态,定根偏于静态,过动不行,过静也不行,要动静相宜、动静结合。修行是要情与理、动与静恰到好处,这就是五根平衡。而念根是一切时都需要的。信根过强容易迷信、轻信人言;慧根过强则变成过度聪明、狡滑;定根过强容易懈怠、昏沉;精进根过强容易掉举、紧张。所以五根要平衡。
                      0.0.


                      IP属地:黑龙江126楼2017-04-16 20:54
                      回复
                        六、七觉支
                          七觉支是:1.念觉支;2.择法觉支;3.精进觉支;4.喜觉支;5.轻安觉支;6.定觉支;7.舍觉支。
                          导向正觉的因素称为“觉支”。
                          这七觉支中:念觉支属于念心所;择法觉支属于无痴心所,也特指如实知见名色法的观智;精进觉支属于精进心所;喜觉支属于喜心所;轻安觉支包括身轻安与心轻安两种心所;定觉支是一境性心所;舍觉支是中舍性心所。
                          七觉支也可以分为两组: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是一组;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是另一组。择法、精进、喜这三觉支偏于动态,与精进根相应;轻安、定、舍这三觉支偏于静态,与定根相应。通过提升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和喜觉支可以对治心的软弱无力;通过提升轻安觉支、定觉支和舍觉支可以对治心的散乱、不安。而念觉支于一切时都适合。
                          这七法之所以称为导向正觉的因素,是由于它们对禅修很重要。佛陀为什么不把其他因素称为觉支,而特别把这七法提出来呢?因为它们是修行时所要特别培育的内心素质。所以,我们修行时要拥有欢喜的心,要有轻安,内心要专注、平静、中舍,要精进、有智慧(择法觉支),还要时时保持正念。
                        七、八支圣道
                          八支圣道是:1.正见;2.正思惟;3.正语;4.正业;5.正命;6.正精进;7.正念;8.正定。
                          圣道的八种组成部分称为“八支圣道”。由于这八支圣道是一切出世间心,特别是道心同时拥有的,所以它们特指出世间心中的八种心所。
                          八支圣道一共有八种心所。正见属于无痴心所,正思维属于寻心所,正语、正业、正命属于三种离心所,正精进属于精进心所,正念属于念心所,正定属于一境性心所。
                          在世间的修行中,这八支圣道可以组合为戒定慧三学:正见和正思维是增上慧学;正语、正业、正命是增上戒学;正精进、正念、正定是增上心学。
                        0.0.


                        IP属地:黑龙江127楼2017-04-18 20:06
                        回复
                          第21讲 《业》
                          【四类结生】
                          ·有四类结生:1.恶趣结生,2.欲善趣结生,3.色界结生,4.无色界结生。
                          【十九种结生心】
                          ·因为结生心是由过去所造之业带来的果报,它本身不会造业,所以结生心属于果报心。结生心有十九种,它们是:
                            一、舍俱不善果报推度心——恶趣结生
                            二、舍俱善果报推度心——欲善趣无因结生(虽然善业的果报使他们投生为人或天,但是由于这种果报很低劣,因此所带来的生命也不会太殊胜。)
                            三、八大果报心——欲善趣有因结生(八大果报心都能带来欲界善趣的有因结生。)
                            四、五种色界果报心——色界结生
                            (投生到色界的梵天人,依照其前世培育的色界善心所带来的果报,分为五种:
                            1.初禅的三种梵天人都由初禅果报心投生。
                            2.第二禅的三种梵天人由论教法的第二禅与第三禅果报心投生。
                            3.第三禅的三种梵天人由论教法的第四禅果报心投生。
                            4.第四禅广果天的凡夫和有学圣者,由论教法的第五禅果报心投生。五净居天人由三果不来圣者投生,他们的结生心是第五禅果报心。
                            5.无想有情天属于色结生,他们没有结生心。)
                            五、四种无色界果报心——无色界结生(成就无色界定者死后,分别依其所造的无色界善业而带来投生到无色界梵天的果报,成为无色界梵天人,这种心称为无色界结生心。无色界结生心有四种:空无边处果报心、识无边处果报心、无所有处果报心和非想非非想处果报心。)
                          0.0.


                          IP属地:黑龙江128楼2017-04-19 20:42
                          回复
                            【什么是业?】
                            ·由什么来决定有情的结生呢?由业。  对于佛弟子来说,“业”应该是最熟悉不过了。佛弟子要相信四件事,哪四件呢?一、佛陀;二、法;三、僧;四、业果法则,也称因果律。业果法则很重要,因为生命的运作取决于业果法则,佛陀所揭示的世间法就是由业果法则贯穿,称为缘起。
                            ·业,源于巴利语,字面意思是做、行为、造作。  任何身、语、意方面有意志的行为(好或不好)都是业。
                            ·表现在道德上称为善业或不善业。在胜义谛上,业是指善与不善之思。在一种心里,唯有思心所才能够造业。佛陀在《增支部》中说:“诸比库,我说思即是业。因思而造作身、 意之业。”
                            ·思心所的作用是造业。它不仅自己造业,而且可以组织其他心所一起造业,就如公司的经理一样,既要自己工作,又要督促其他职员工作。同样,思心所不仅自己执行认知对象的作用,还要促使其他心所一起运作。因为有了思(动机、意志),才有身体的行动、语言的表达、心的思惟等。
                            ·除了佛陀与诸阿拉汉之外,任何思都是业。
                            ·佛陀与诸阿拉汉的心念里虽然也有思心所,但是由于他们已经断尽了烦恼,所以既没有善速行,也没有不善速行,他们的速行心只是唯作心。既然是唯作,就不会留下业。换言之,佛陀以及一切漏尽者虽然有身体的行为、语言的表达、心的思惟,但纯粹只是造作而没有业,不会留下任何业的种子(业力)。对于凡夫和有学圣者来说,速行心不是善的就是不善。无论善与不善,都属于业。
                            ·无意的、无念的、无心的行为并不构成业,因为没有造业的重要因素──思。  这是判断有没有造业的一种方法。一个人走路时无意中踩死条虫子,因为他没有意图(思)要把虫子踩死,所以他既没有造杀生的业,也没有违犯杀生学处。甚至开车时因为鲁莽撞死人,在法律上可能要追究责任,但是在业的范畴里,因为不是故意撞死人,所以并没有造杀生的业,也没有违犯杀生学处。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杀人的思。  在《律藏》里讲到:有很多比库在进行建筑,其中一位比库因为不小心,失手掉下一块石头,砸死下面的一位比库。佛陀说因为没有杀心,所以不违犯杀人学处。  因此,若没有恶的、不善的意图,就不会构成恶业、不善业。
                            0.0.


                            IP属地:黑龙江129楼2017-04-21 20:17
                            回复
                              【业的定律】
                              ·业的定律可以概括为:“一切有情都是业的所有者,业的继承者,以业为起源,以业为亲属,以业为皈依处。无论所造的是善或恶之业,都将是它的承受者。”
                              ·“一切有情都是业的所有者”:业是所有众生自己的财产,众生是自己所造之业的主人。“业的继承者”:众生是业的继承人,业是他们的遗产、财富,每个人所造之业最终是由自己来继承、自己来承担。“以业为起源”:业是众生的起源、根源,生命也是由业带来的。“以业为亲属”:业是众生的亲戚眷属。“以业为皈依处” 业是众生的皈依处、依止处。无论众生所造的是善的或恶的业,都将是这些业的承受者。
                              ·用通俗的话来说,业的定律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善恶到头终有报。”
                              ·业的定律包含两层意思:
                              一、同类相应定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陀在《增支部》中说:“诸比库,无有此事,绝不可能,若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能产生可爱、可乐、可意的果报,无有此事!诸比库,乃有此事,若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能产生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意的果报,乃有此事!诸比库,无有此事,绝不可能,若身善行、语善行、意善行能产生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意的果报,无有此事!诸比库,乃有此事,若身善行、语善行、意善行能产生可爱、可乐、可意的果报,乃有此事!”
                              二、因果相续定律——自作自受。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造的业负责。负责造业的是名法里的思心所。一旦造下了业,就会在名色相续流中形成一种行为影响力,称为“业力”。一旦遇到因缘,业力就会发生作用。犹如一棵苹果树,只要没有拔除它的根,遇到因缘成熟就会发芽、成长、结出苹果。这棵苹果树的苹果既不会长在梨树或桃树上,也不会长在其他苹果树上,必定是长在这棵苹果树上。又犹如你撒在自己田里的种子不会在别人的田里长出来。...了解业的定律后,就要明白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体验到不好的果报时,自己要敢于承担,甘于承受,不要推卸责任给别人、推卸责任给外在的东西。
                              0.0.


                              IP属地:黑龙江130楼2017-04-22 21: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