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信神吧 关注:39贴子:1,853
  • 16回复贴,共1

佛教混乱的逻辑关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佛魔一如摘自:佛学大词典
最善之佛陀与最恶之恶魔,于表相而言,形成两个极端,然就实体本性言之,则佛中并无佛性,魔中亦无魔性;盖诸法本无自性而了不可得,故善佛与恶魔、顺相与逆相,皆属表相世界,实则佛与魔之本性始终一体不二,故称佛魔一如。


IP属地:北京1楼2016-11-08 21:56回复
    上文里的实体是什么呢?从承上启下的句子判断应该指的就是佛陀和恶魔,也就是说佛陀没有佛性,恶魔没有魔性,一体不二,原来佛魔一体。这跟大家平常的认识有出入,反正佛教一会儿说东是西,一会儿又说西是东。难怪好学的佛徒研究一辈子还感叹研究不透,研究不透不怀疑佛经有问题,而是表扬这佛经实在太高深了啊。和人辩论也是怪别人是凡人所以才看不懂,然后暗示只有高深人士才能看懂,暗指高深人士就是他自己,瞬间找到一点快感


    IP属地:北京2楼2016-11-08 22:06
    回复


      IP属地:北京3楼2016-11-15 11:55
      收起回复


        IP属地:北京4楼2016-11-15 11:56
        收起回复
          佛教常常强调真正的佛子如何如何,其实世界没有人是真正的佛子。但是人们常常指责反对自己的人不是真正的,只有那些拍马屁的好人主义才是真正的佛子。
          佛经洗脑洗的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佛教强调众生平等,可是这只是生存的平等,没有什么意义。相较生存平等更应当强调责任义务平等、利益平等,佛教的内部就不平等,佛都有三六九等,等级森严,人们不能质疑,否则就毁谤要下地狱,可以说中国民众缺乏抿住基因,与佛教的洗脑也有关联


          IP属地:北京5楼2016-11-24 10:32
          回复
            一个人越是觉悟越应该认为自己什么都不懂,因为知识的海洋没有穷尽。所以觉悟的人世上就不存在,既然认为觉悟,那就是本性迷了,本性迷,即魔即鬼即兽,所以佛魔一如,佛就是魔就是鬼就是兽!因为佛称觉悟的人,已经迷失了本性。


            IP属地:北京6楼2016-12-26 16:37
            回复
              真理具有排他性,真理的尖兵永远是少数人,所以只有少数人反对错误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12-31 10:03
              回复
                佛届大师说了,只要天天念佛就会见佛。简直放屁,我天天念狗屎,脑子里肯定都是狗屎。好一个佛大师啊,果然是大屎。如此明显地忽悠,那些投胎来中国的印度阿三居然说是对的


                IP属地:北京8楼2017-01-03 13:25
                回复
                  北宋 张载
                  1、佛教“一切唯心”“万法唯识”“以山河大地为见病”的主观唯心主义;
                  2、佛教“死生流转”的“轮回”迷信;
                  3、佛教“梦幻人世”“以人生为幻妄”的消极人生观;
                  4、佛教既不“知天”也不“知人”、既未“穷理”也未“悟道”的愚昧主义。


                  IP属地:北京9楼2017-01-09 22:45
                  回复
                    因为他不知道,又想扮演高人,所以弄出“不可说”这个条目。当然,为了粉饰,他们把这个“不可说”忽悠来忽悠去,反正你只能点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6-01 15:37
                    回复
                      与佛有缘的都是阿三投胎来中国的,因为出生的时候,阿三会像扒火车一样地扒满这些人的房前屋后


                      IP属地:北京11楼2017-06-16 13:17
                      收起回复
                        佛教是人类思想上的毒瘤,凡是思想家、哲学家就没有不对其嗤之以鼻的,这是因为佛教文化与逻辑推理严重对立,你只要愿意深邃地思考就不难发现佛教的错误和危害。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批佛斗佛的诸多知名人士,然而反观现在却再也看不到批佛的专家学者,难道中国当今社会再也不出产思想家哲学家了吗?反而是我等草根民科?
                        楼下记录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反佛批佛的足迹。(方法:百度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然后再 百度他们对待佛教的态度),查找不易,佛棍吧务勿删
                        王夫之 (1619—1692)明清之际思想家。
                        王夫之认为佛教之害,在于与道教混杂一处,祸乱人心,荡而丧其志;:“今夫佛氏之说,浩漫无涯,纤微曲尽,而惑焉者非能尽其说也”。他视佛学为邪说,其为害在于坏人心,丧天理、乱天下。他主张要用仁义道德战胜它的谋私利的报应论,又要用强制的行政措施迫僧尼为平民百姓,征收赋税摇役,使之不得其利而逐渐归于消灭。
                        王阳明 又名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其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早年误入佛教,用他自己的话“苦于众说之纷扰疲共,茫无可入”,误以为圣人之学在此。不过这也为其后来批佛打下了基础。他用一句简短有力的话概括了佛教的“伪”,他说“佛氏不著相,其实著了相”。“佛怕父子累,却逃了父子;怕君臣累,却逃了君臣;怕夫妇累,却逃了夫妇;都是为个君臣、父子、夫妇著了相,便须逃避。”佛教泯灭情识,以为诸漏皆苦,以七情等为识,也是在断灭种姓。其实,喜、怒、哀、惧、爱、恶、欲,谓之七情,这七者都是人心所存有的。这七情顺其自然而流行,“皆是良知之用,不可分别善恶。”,正是因情所发,但同时不有所着。才能彰显良知,才能“复其体”,才能“勘得破”,方是“简易透彻功夫”。阳明之所以不否定情,便在于其认为不能否定世间心,这正是因心即理,若断灭了心,则理也无所挂搭,理变成了悬空的外在的理,所以他批判佛教说:“佛老之空虚,遗弃其人伦事物之常,以求明其所谓吾心者,而不知物理即吾心”。“释氏尽绝事物,把心看做幻相,渐入虚寂去了;与世间无些子交涉,所以不可治天下。”
                        黄宗羲 (1610—1695) 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学问极博,对天文、算术、乐律、经史百家以及释道之书,无不研究。史学上成就尤大,所著《明儒学案》,开浙东史学研究的风气。在哲学上,反对宋儒“理在气先”之说,认为“理”不是实体,只是“气”中的条理和秩序。作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大胆结论。
                        至于对待佛教的态度,我们可以从他对李贽等人人罔顾王阳明批判佛教的事实于不顾,将王阳明心学与佛教禅学混为一谈十分愤怒的言论可窥见一斑。黄宗羲对佛教极为反感,多处揭露佛灯、舍利、地狱等神道的虚伪性。他认为佛教的轮回说抹煞世间之伦理,断绝孝亲之观念,“伤害天理”,是邪说之首。
                        顾炎武(1613年—1682年),明朝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他声称自己“生来不读佛书”,以示不与言佛者同道。他骂李贽为“小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李贽承绪陆王,不仅倾向于禅,而且皈依佛门,溺于禅教。明万历间礼部尚书冯琦上言,称李贽“惑世诬民”,指责李贽“背弃孔孟,诽毁程朱,惟《南华》、西竺之语是宗是竞。以实为空,以空为实,以名教为桎梏,以纪纲为赘疣。以放言高论为神奇,以荡轶规矩,扫灭是非廉耻为广大。取佛书言心言性略相近者窜入圣言,取圣经有空字无字者强同于禅教。语道既为踳驳,论文又不成章。世道溃于狂澜,经学几为榛莽”。顾炎武对其大为赞赏。


                        IP属地:北京12楼2017-06-18 13:20
                        回复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做为佛教徒你认为谁对?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将证明佛棍们对佛教或者佛学或者佛法的理解深度,他们将不得不在现实还是虚幻中做出选择,从而暴露他们的无知----要么表明佛法是错误的,要么表明他们 严重脱离现实是虚幻主义的代表------尤其对那些大肆鼓吹佛教要与现实社会相结合的佛棍们好像对他们兜头泼了一盆凉水


                          IP属地:北京13楼2017-06-25 12: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