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吧 关注:152,846贴子:2,282,921
  • 23回复贴,共1

中国在未来会不会研制分级燃烧氢氧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有后发优势,如果要做分级氢氧机,可以直接考虑上全流量循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11-10 23:36回复
    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就是为氢氧机量身打造的,唯一被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双预燃室增加了死重。但别忘了SSME也是双预燃室设计,其中氧泵还要用复杂的氦气腔密封,据说密封的技术困难直接拖慢了SSME研发的进度。既然分级氢氧机避免不了氢泵和氧泵分开,这种双预燃室何不用全流量循环。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11-10 23:37
    回复
      2025-05-21 23:24:43
      广告
      全流量机的优点:
      避免了泵复杂的密封技术,可靠性高。
      涡轮温度低,寿命长,可靠性高。
      热燃气导管温度低,用不着额外的冷却结构,减重顺便再增加可靠性。
      燃烧室震荡非常小,因为没有超低推进剂气化导致的不稳定性。
      它跟SSME相比并没有增加额外的结构,反而可靠性高得多。说不定还能减轻一些重量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11-10 23:38
      收起回复
        因为SSME已经相当成熟,有上百次飞行积累的经验,所以美国实在没有什么必要再去研发新的发动机,更何况还涉及没掌握的富氧预燃室。俄罗斯……大概还要吃RD系列的老本。中国的航天技术有后发优势,而且已经掌握了富氧预燃室技术,如果要研制分级氢氧机,完全可以不走这些老路。其实还可以避开密封技术,涡轮材料这些一直以来的痛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11-10 23:41
        收起回复
          SPX公司的甲烷机是全流量分级燃烧
          BE4甲烷机是富氧分级燃烧


          IP属地:福建5楼2016-11-10 23:54
          回复
            我们搞分级燃烧氢氧机恐怕时间会变长,还要爆炸几次研发成本成品成本都会增加。
            对了,那个开式膨胀在大推力氢氧机的应用前景如何。


            IP属地:福建6楼2016-11-10 23:56
            收起回复
              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的氢氧机涡轮泵之后的管道要相当之粗,压力非常大,也要有一定的耐高温能力,材料和工艺方面相当不容易做。而且节流和混合比等相关控制也比别的方式麻烦得多。所以我觉得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的优点很突出但缺点也非常难克服,性能提高有限,不是一个高性价比的选择。


              IP属地:广东7楼2016-11-11 00:17
              收起回复
                混合比的问题在设计时就可以解决,而且节流能力貌似比富燃机还强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11-11 01:23
                回复
                  2025-05-21 23:18:43
                  广告
                  富氧高压补燃和富燃高压补燃这里面有什么技术差别?


                  IP属地:福建12楼2016-11-11 21:0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