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18日漏签0天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吧 关注:111,633贴子:3,848,085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3回复贴,共1页
<<返回焦作师范高...吧
>0< 加载中...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天真喊我瓶子
  • 覃怀榜眼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楼主是汉服同袍,接触汉服已经快两年了,所以想建一个帖子说说关于汉服的那些事儿(初衷:想让更多的人接触和了解汉服,熟知我们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


  • 天真喊我瓶子
  • 覃怀榜眼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成都加多粉教育咨询
正规学校-面试入学,现在报名可享助学金和贫困补贴,限额招生,毕业推荐就业,毕业高薪工作推荐,大专-本科
2025-05-18 04:40广告
立即查看
2025-05-18 04:40:24
广告
  • 天真喊我瓶子
  • 覃怀榜眼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如《马王堆三号墓遣册》关于“汉服”最早的记载:“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中的“汉服”是指汉朝的服饰礼仪制度,即《周礼》《仪礼》《礼记》里的冠服体系;而成书于唐朝的《蛮书》的记载:“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中的“汉服”指的则是汉人的服饰礼仪制度。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 天真喊我瓶子
  • 覃怀榜眼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汉服本身虽然清朝剃发易服等统治政策下消失了,但因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部分元素一直没有灭绝,直到现代汉族人信仰的道教、佛教以及一些边远山民,还有国内许多少数民族都还保持着汉服的特征,现代社会的一些重要祭祀、纪念活动、民俗节日等仍能看到汉服的部分元素。21世纪初,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人们开始审视自己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一些人通过考据汉服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复原了汉族传统服饰,同时通过恢复传统节日,恢复传统礼仪,祭祀先贤,推广传统学说,宣传传统乐器等重新宣导恢复传统汉服并身着汉服进行推广,并称之为汉服运动。


  • 天真喊我瓶子
  • 覃怀榜眼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形制类型
汉服的形制主要有“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上衣下裳”制(上衣和下裳分开)、“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朝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汉服的款式虽然繁多复杂,且有礼服、常服、特种服饰之分,但是仔细分析,根据其整体结构主要分为三大种类。


  • 天真喊我瓶子
  • 覃怀榜眼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一种是“上衣下裳”相连在一起的“深衣”制。上下连裳制最典型的就是深衣。因为它上下相连,“被体深遂”,称之为深衣。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裰、褙子、长衫等,这类属于长衣类。深衣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在腰部相连,形成整体;上下连裳,在裁剪上就是分别裁好上衣和下裙,然后再缝缀在一起,最后衣服还是一体的样式。衣服缝成一体是为了方便,但上下分裁则是为了遵循古制传统。深衣男女均可穿。即被用作礼服,又可日常穿着,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服饰。它也是君主百官及士人燕居时服装,燕居指非正式场合,属于休闲类服饰。深衣普及率很高,流传的时间有三千多年,从先秦到明代末年,并逐渐形成了深衣制。


  • 天真喊我瓶子
  • 覃怀榜眼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二种是“上衣下裳”分开的“深衣”制,包括冕服、玄端等,是君主百官参加祭祀等隆重仪式的正式礼服。顾名思义是分为上身穿的和下身穿的衣物。华夏服饰自古以来,崇尚上衣下裳,并规定“衣正色,裳间色”,也就是说,上衣是颜色端正而且纯一,下裳则色彩相交错。这种方式好比是“天玄地黄”,因为天是清轻之气上升而成,所以用纯色,地是重浊之气下降而成,所以用间色。


  • 天真喊我瓶子
  • 覃怀榜眼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三种为“襦裙”制,主要有齐胸襦裙、齐腰襦裙、对襟襦裙等,实际上也属于上衣下裳制,但是,这种方式没有很多的礼仪规定,一般是用于常服的。襦裙也是上下分裁的服制最大的反映。


2025-05-18 04:34:24
广告
  • 天真喊我瓶子
  • 覃怀榜眼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袄裙,是对中国古代女子上身穿袄,下身穿裙的统称。裙袄着装,从唐代开始就有衣物疏记录,一直到民国。现代一般谈论袄裙时候指的是明代的裙袄着装。有人对于袄裙定义为上衣穿裙子外为袄裙,实际是比较错误模糊的定义,因为有明一代,衫子也照样外穿,东晋十六国陶俑也显示此时代襦是穿于裙外的。所以不能以是否外穿定义袄裙,而应该以上身穿袄,下身穿裙的基本语境来定义袄裙一词。ps:楼主穿的这身就是袄裙,属于明朝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服侍


  • 天真喊我瓶子
  • 覃怀榜眼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袄,有衬里的上衣。袄从唐代开始大量出现在衣物疏内,替代襦成为日常的冬季御寒衣物,从后世宋明清等时代来看,袄的制作上一般保持长袖通裁开衩的特征,而开衩处多在两侧,唐到金代有单独开衩在身后的,则另称开后袄子,而相对的开衩在两侧称呼缺胯袄子,两侧后面都开的也有壁画显示存在。而女子用之于裙子搭配的多是两侧开衩的袄子。
袄子按长短可分袄子(又称短袄)、长袄两类。一般判定方法是沿用古代对“襦”的长度判定法,即不过膝盖为袄,过膝为长袄。
历代袄子按照领型可分为:直领大襟、直领对襟、圆领大襟、圆领对襟、竖领大襟、竖领对襟、方领对襟七类。这七类领型在明代都可以找到。



  • 天真喊我瓶子
  • 覃怀榜眼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齐胸襦裙是对隋唐五代时期特有的一种女子襦裙装的称呼。上襦下裙的打扮是汉族的传统,汉晋以来裙子的裙腰束于腰上,而隋唐五代时期裙子的裙腰束得更高,很多都在胸上,一些服装史上多称之为高腰襦裙,根据现在人们对它的考证,一般改称之为齐胸襦裙。



  • 天真喊我瓶子
  • 覃怀榜眼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早上好继续更~


  • 天真喊我瓶子
  • 覃怀榜眼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褙子,又名背子、绰子,绣䘿。是汉民族传统服饰的一种。其样式以直领对襟为主,腋下开胯,腰间用勒帛系束,下长过膝,逐渐成为后世女子的一种常礼服。
宽袖褙子,只在衣襟上,以花边作装饰,并且领子一直通到下摆。窄袖褙子,则袖口及领子都有装饰花边,领子花边仅到胸部。
宋代受程朱理学的影响,人们的审美观追求质朴,宋代男子的褙子常衬于公服内,很少外穿。女子的褙子则外穿,并成为典型的常服款式。
喜欢的褙子服饰镇



  • 天真喊我瓶子
  • 覃怀榜眼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最近入的一套汉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3回复贴,共1页
<<返回焦作师范高...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