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莱坞吧 关注:164贴子:731
  • 12回复贴,共1

新编剧就该名利双收不是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随便和任何一位有些经验的编剧聊聊天,都会多少听到这样的抱怨:
“不靠谱的活儿太多了。”
“没有署名权的编剧,实际就是枪手。”
“签了合同也没用,最后还是无疾而终。”
“谈好的价钱一拖再拖。尾款是什么?目前没见过......”


IP属地:上海1楼2016-11-16 15:19回复
    即便是写出《煎饼侠》的青年编剧苏彪,被问起当初入行时的情况,也只剩下一句:“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
    《煎饼侠》编剧 苏彪
    编剧是一部电影的诞生源头、一个荧幕故事的生产者,却似乎沦为“食物链最底层”。好不容易磕出的故事,稿酬却低得惊人;而基本尊重的缺失,也让编剧的话语权几乎归零。一个完整的剧本,各方都来指手画脚,最初的故事早已面目全非,到头来连编剧自己都不敢相认。
    “如果以‘工业’为定语,‘写出来’无疑最重要。买故事、管项目、写剧本的三拨人,诉求就不同。很多烂故事,都是多方撕扯、角力的结果。”工夫影业的开发总监田野如是说。
    在中国做编剧,似乎熬出头就是一线大咖,熬不出就是技术工人。再加之“熟人先行”的行业陋习,更让诸多不善交际的编剧人才因缺失有效机遇而被埋没。
    编剧行业需要一个公平公开的机会,让优秀编剧快速突围、名利双收。



    IP属地:上海2楼2016-11-16 15:22
    回复
      云莱坞·中国新编剧:一个公平公开的编剧发掘通道
      云莱坞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已聚集10000+写作者、500+版权机构、10000+影视人,成为国内最大最活跃的影视版权在线交易平台。几乎覆盖全行业的资源积累,让云莱坞在发掘行业人才,保护优秀作品,开发优秀项目上有着天然优势。
      云莱坞·中国新编剧,就是云莱坞发起并主办的编剧成长计划,与内最大的电影垂直媒体“毒舌电影”全程战略合作,邀请100位一线开发总监/制片人及著名编剧作为评审,并联合100家知名影视公司打造专业的剧本创投,帮助编剧快速进入电影工业。
      这场史无前例的编剧选秀运动,将分四个阶段历时365天不停歇地公开选拔职业编剧,最终层层票选,推出唯一年度冠军,给予无关版权交易、预购的100万纯奖金。


      IP属地:上海3楼2016-11-16 15:23
      回复


        IP属地:上海4楼2016-11-16 15:23
        回复
          用100万纯奖金,向中国电影编剧表达尊重和敬意
          与过去举办的任何编剧大赛最大的不同,除了冠军奖金100万人民币远远高于过往,另一点重要区别在于:这100万人民币是纯奖金。
          在云莱坞看来,一位优秀电影编剧的剧本至少能够价值100万,而向行业认可一位优秀编剧,就必须为此付出这个量级的奖金。
          “我们要举办一场完全纯粹的发现新编剧的赛事,而且并不想因为历时365天而耽误剧本的开发进程。100万纯奖金的奖励,代表了云莱坞对一位未来优秀电影编剧的市场标价。”“云莱坞·中国新编剧”发起人之一黄旭峰说。
          也就是说,在参赛的过程里,编剧可以任意处置自己的剧本,甚至可以在过程中将剧本卖掉、拍出来,都不会妨碍获得最终冠军。
          “特别实惠,特别简单,特别有效。”大赛评委之一、著名编剧张冀对此惜字如金的评价里,是满满的肯定。


          IP属地:上海5楼2016-11-16 15:24
          回复


            IP属地:上海6楼2016-11-16 15:25
            回复
              打破繁复的人际关系,中国新编剧只凭作品说话
              对于当下“熟人先行”的编剧合作现状,吴又表示:“人脉关系只是为了信息对齐,但人脉关系跟人物性格有关,而大多数写作者并不擅长,他们需要在更公正的职业体系中,把自己的才华以最小成本、最快效力被行业认知。”
              “云莱坞·中国新编剧”大赛将在人脉之外,为发掘编剧人才的开辟出一条专业通道:力邀100家知名影视机构、100位资深电影制作人及国内一线编剧,组成超强阵容评审团,全程参与评选,针对每部作品给予专业指导,并将与作者一对一交流。


              IP属地:上海7楼2016-11-16 15:25
              回复
                开发总监/制片人评委,来自万达影业、光线影业,华谊兄弟,安乐影业、合一影业、爱奇艺影业、企鹅影业、工夫影业等知名电影制作公司;著名编剧评委,如柏邦妮(《撒娇女人最好命》)、董润年(《老炮儿》)、顾小白(《人山人海》)、黄海(《嫌疑犯X的献身》)、焦华静(《烈日灼心》)、冉甲男(《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苏亮(《港囧》)、苏彪(《煎饼侠》)、汪启楠(《LOVE》)、任鹏(《催眠大师》)、张冀(《亲爱的》)、张小北(《匹夫》)、周荣扬(《大明劫》)、周智勇(《中国合伙人》)等。
                只要你是时代所需的中国新编剧,那么这一次,整个行业都将记住你。


                IP属地:上海9楼2016-11-16 15:26
                回复
                  好剧本应该被买走,好编剧应该名利双收
                  “编剧是个很难‘明星制’的工种,他们多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苦熬,或者默默无闻地赚大钱。但整体是默默无闻的。”大赛评委之一、工夫影业的开发总监田野继续对我们说。
                  然而默默无闻不等于无足轻重,好编剧不该因寡言而被遗忘。正如拉约什·埃格里在《编剧的艺术》中说的:“我们需要关切、需要被人记得、我们需要引人注目。”


                  IP属地:上海10楼2016-11-16 15:27
                  回复
                    参与“云莱坞·中国新编剧”的每一作品无论入选与否,都将在云莱坞app被推送给10000+影视人,进入快速准确的在线交易通道。在大赛过程中,云莱坞将举行4次大型季度创投,参赛作者将就作品版权及后续开发一对一与知名影视公司开发总监/制片人交流。很有可能在大赛还没有结束之前,优秀的作品就已经被购买、被拍掉。
                    真正的职业编剧,一定能靠笔吃饭。早有准备、实力超群的编剧人才,应该被发现、被挖掘、被尊重,笔下的故事被合理交易,专心靠写作养活自己,这才是他们应得的回报。
                    正如大赛评委之一、著名编剧周荣扬所说,“早该如此了,好的写作者就应该且必须名利双收。”


                    IP属地:上海11楼2016-11-16 15:27
                    回复


                      IP属地:上海12楼2016-11-16 15:28
                      回复
                        我再试试。实在不行交钱给别的网站申请版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9-20 12: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