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野马吧 关注:30贴子:668
  • 4回复贴,共1

野马的雄性杀婴行为[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野马的杀婴

野马属于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历史上分布于阿尔泰山以南、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玛纳斯河流域向东北至蒙古科布多盆地。野马感官敏锐,性机警、凶野、耐饥渴、善奔跑,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一种野生马。普氏野马在20世纪中叶在野外灭绝,依靠圈养繁殖并存活下来。普氏野马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极度濒危物种。

野马的家庭

野生的普氏野马生活在开阔戈壁或沙漠地带,野马矫健的身姿,赋予其大自然的灵性,三五成群,奔驰在广阔戈壁荒漠上。普氏野马在自然条件下形成两类群体:公马群和家族群。公马群是由一些没有机会或能力做为繁殖群头马的年青公马和战败的成年公马组成,由群序列最高的公马统领,全雄群中个体数量变化很大,经常有个体的迁入和迁出。而家族群是相对稳定的群体,一匹体力强状的成年公马作为家族群的首领,称之为头马,头马有着至高无尚的权利,它负责守卫群体,并担当在发情季节与雌马交配的角色,平时他总以高傲的姿态对待入侵者和天敌。群内有几匹成年母马为头马的“妻妾”,1-2岁马和幼驹为母马的后代,雌马在群体中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别,处于最高等级的一匹母马称之为“皇后”,“皇后”在母马中不但地位最高母马,她还具有超强的识别方向、寻找水源的能力。在家族群迁移时“皇后”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未成年个体和其它母马走在中间,头马断后。为了避免近亲繁殖,在群内出生的个体成长到2-3岁时被头马驱逐出所生活的家族群,头马驱赶自己的后代时显的异常无情,如同对待入侵者一样,但已经熟悉了这个“家”的小马,不想离开自己的伙伴,更不原意离开自己的母亲,但面对“无情”的父亲,不得不伤痕累累的离开已经生活了2-3的“家”,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家”。年青个体在离“家”的最初几天内经常的跟在家族群的后面,甚至偷偷的跑到群内,跑到自己的伙伴和母亲的身边,但面临着的却是做头马的父亲一次又一次猛烈攻击,母马根本没有能力来阻止头马的所做所为,忍痛看着自己的后代恋恋不舍的离开自己所在的群体。最后被驱逐出门的年轻公马加入全雄群,或者长到足够健壮的时候再组建一个新家族群,而雌马则寻求另一个家族群或被来自全雄群的一匹公马截获。家族群的头马在统治繁殖群时威风凛凛,有着至高无尚的权利,但不是意味永远继续下去,头马时刻面临着其它公马的挑战,家族群的头马要在3-5年内更换一次,并有新的头马产生,新头马产生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完全取代:通过激烈的决斗原有头马被挑战者击败,家族群由获胜的公马来接管,打斗过程非常激烈,在决斗时伤残是不可避免。(2)填充:原有头马由于某种原因死亡,缺少头马的家族群就会被其它强壮的公马接管。(3)分群:家族群的部分母马被其它挑战的公马掠夺走,使最初的一个家族群分成两个家族群。正是因为普氏野马有上述的社群方式,新头马产生后,普氏野马的繁殖群就出现了让人很难与野马联系到一起的行为这就是“杀婴”。




1楼2008-10-05 19:00回复
    雌性野马的护幼

     雄性杀婴行为对雄性个体可能有利,但对整个种群数量增长和雌性个体基因传递没有利处,如果后代被杀那就意味着雌性个体当年繁殖失败。当一个新出生的幼驹不幸夭折后,我们从母马悲伤的眼神中足以感觉到这个后代对她的重要性。新出生的幼驹被杀后,幼驹的母亲要长时间的守候的幼驹的尸体旁,在炎热的夏天宁可长时间不吃不喝也不肯离开已经死亡的幼驹。渴到一定的程度时才到水源地喝上几口水,然后又急切的跑回也经死亡的驹附近,继续守候。如果回来后发现驹的尸体不在,这时母马会发出急促的叫声,她要在自己最近到过的地方来回的奔跑,到处寻找幼驹,直到筋疲力尽为止,才会慢慢的平静下来。

    母马对待头马的杀婴不是完全被动的。为了保护自己的后代不被杀害,母马也有相应的防范公马杀婴的策略。在观察中发现,母马不会轻易让头马接近新出生的幼驹,如果头马有杀婴举动,母马会冒着受伤的危险攻击试图杀婴头马。对幼驹进行保护不止是幼驹的母亲,群内所有母马都会联合起来防御、干扰、攻击头马来保护幼驹。因此头马要想杀死幼驹并非易事,为了增加杀婴的成功率,头马主要采取对新出生、未能站立的幼驹进行偷袭。

    有些时候,虽然母马进行了顽强的反抗,体力好的母马有时候能护住幼驹,但有的时候也无济于事,不能够真正的保证自己后代的安全。为了真正的保证幼驹的安全,部分母马在头马发生更替后,分娩前要离群,单独活动。顺利产驹后的两周内,母马带驹单独活动,并躲避一切可能对驹产生威胁物体(包括繁殖群、公马群、车辆、人等)。这种方法对于防止头马的杀婴是最有效的对策。

    普氏野马的杀婴行为是在长期自然选择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是雄性野马之间相互竞争的结果。杀婴虽然是残忍,但在进化过程中得以保留下来,应该有其存在的道理。在野马放归的初期,首要的任务是迅速恢复野外的种群数量,特别是增加在野外出生并存活的个体数量。然而杀婴行为对野外种群数量的恢复是不利的,所以在放归的初期对野马杀婴行为的研究是十分必重要。


    3楼2008-10-05 19:00
    回复
      • 218.205.237.*
      很多野生的动物都有这样的杀婴行


      4楼2008-11-03 10:56
      回复
        • 219.139.130.*
        这是我写的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5楼2009-03-02 08:54
        回复
          • 218.80.201.*
          可以想象有多少小马死于杀婴


          6楼2009-03-26 03: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