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河吧 关注:16贴子:393
  • 0回复贴,共1

家乡三教河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之感想【原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6-11-18 03:36:52| 分类: 原创 | 标签:家乡 |字号 订阅

那天 清晨打开手机看到昔阳老乡俱乐部中首条信息为”昔阳这6个村听好了!国家要对你们重点栽培!快看看有你家没?“抱着随便浏览的心态打开页面,一条激动人心的消息显露在自己的眼前:”家乡三教河村与大寨村、西南沟村、北岩村、楼坪村、东寨村这山西省昔阳县的6个村落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自己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仔细一看此消息的封面图片不正是自己的家乡三教河吗?它背依西山,坐卧在层层的梯田之中,我家的老屋清晰可见。随后在11月8日,住建部发布的《关于拟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基本情况的公示》中,显示此次全国有1602个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历史悠久,古建云集的山西有150个村落入选。而我的家乡三教河处于大山峡谷深处,交通闭塞,一向名不见经传。此次能在入选的全国千分之一的村落中占有一席之地,实属不易。
在随后的几天里由兴奋激动逐渐变得平静,就是入选传统村落后村子该怎样保护开发,焕发生机存活下去呢?其实在说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应该了解为何要保护传统村落,我在京学过《中国古建设计》专业课程,虽然自己没有从事这个专业,但深知作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的中国建筑在国际上的重要位置,那中国建筑的特点不就是分布在全国各村落里的榫卯木结构为骨架,瓦石泥土为血肉,油漆彩画做服饰几千年来国人生生不息居住过的砖瓦房吗?但现在你到农村里看看,高楼大厦才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低矮的传统建筑视乎是落后的表现,但在北京只有够级别中央的首长们才能住进有警卫把守的四合院,看看使馆区有高楼吗?事实上北京的四合院也越来越少,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计划生育,乡镇合并、撤校裁医一系列的政策使得国人居住了千百年的传统村落人烟稀少,日渐萧条,每天有上百个村落在消亡。去年春节前回家,回京时在村里坐客车,一直到丁峪乡政府车上坐车的人也没到十个,司机吸着烟无奈的唠叨着“这沟沟乃人客压把不沾啦啊,没人了......”。记得小时候坐客车挤得都转不过身来。现在整个龙岩大峡谷散落的村落炊烟稀疏,好不萧条,若此情景跑这里的客车停运也是迟早的事,有些村子正在走向的消失。
来一张村里老屋的照片,衰草枯颜中感受砖瓦苍凉的美,想象院主人当年的富足,人丁的兴旺。其实自己也早就知道会有这天,从09年开始就写了《我写我家乡》、《昔阳-保护古村落刻不容缓》、建立三教河吧来宣传家乡,保护家园。虽然大的趋势谁也阻挡不了,对于自己一个在外打工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干着朝不保夕的工作,做这些纯粹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但我想一个人不会知道自己最终走向哪里,但知道自己来之哪里。每个人都有寻根的念头,根在哪里?在故土在家园。我至今记得北京同村的长辈张常仅(总参老干部,红色传奇谍报人)在世时对我说:“我还是想念家乡的,清晨起来听听小鸟的啼叫,看看田园里碧绿的菜畦,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实在是好啊!”连他说话的情景都历历在目。我也能深深体会到贴吧里罗布泊晋看到生养自己的家乡被蹂躏的面目全非时的无奈心情。所以一个人不管你走多远,也不管你官多大,不忘本就好。
但我也坚信我的家乡三教河会发展的越来越好,首先是它独特美丽的地理环境,遥想当年明代北方文苑魁首昔阳籍山水文人乔宇到河北嶂石岩经过三教河村时一定为这里的奇山异水赞叹过,虽然只在他的碑帖里一笔带过,只是不知当年他度的那条河,问的村里个人?来到这里你也不难理解中央美院的教授,博导们为何会一次次带领师生们来此采风写生,这里人杰地灵,小小村庄里走出过军界要人,文联才俊,民间画家。“沉舟侧翻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家乡入选国家传统保护村落后必将开启新的一页。
在此我也希望家乡人民能做好如下工作:1、对村落整体建设保护作出长久规划,保护现有村落结构布局,修旧如旧,部分古建故居还要恢复,特别是东庄张常仅的故居、村里的古树、戏台等,逐渐铲除村里的水泥路恢复原来石板铺砌的村中石径街巷。2、旅游的发展建设高楼到村外开辟一处新地集中开展,与村子分开,不要拆村屋建新楼。3、理清(整合)村里土地房屋产权,便于统一管理开发。4、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引进外资。搞活乡村旅游,使村里的人富裕起来,在外的人回家有发展。总之要保护古村特有的风土人情,地域特色,不要模仿城市里的现代化,比现代化永远不是山村的强项,外来的人来这里就是要看不同,找稀奇,寻找一种大都市里找不到的宁静,祥和、古朴、自然健康的生活。最后说一句“革命尚未成功,我们一起努力”结束此文。 2016年11月18日夜3时于北京


IP属地:北京1楼2016-11-18 08:5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