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操盘手吧 关注:356,232贴子:948,884
  • 0回复贴,共1
沪股通北上资金除了青睐银行等金融股外,似乎也十分喜欢“喝茅台和牛奶”以及“买房买车”,这对于深股通或许将有所启发
  深港通通车在即,作为已经落地实施两年的“同门师兄”,沪港通自然已经有很多市场心得可以向“师弟”传授。
  香港交易所(203.6, -1.20, -0.59%)已经将原本的“沪港通”数据频道更名为“沪港通及深港通”。从沪港通近期的交易数据来看,港股通南下资金对于内资银行为首的金融股十分青睐;而沪股通北上资金除了对于银行等金融股同样青睐外,似乎也十分喜欢“喝茅台和牛奶”以及“买房买车”,这对于深股通或许可以有所启发。
  深港通有望连通
  两地估值及理念
  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11月25日发布联合公告称,为促进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共同发展,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决定批准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正式启动深港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深港通下的股票交易将于2016年12月5日开始。
  从沪股通的经验来看,深港通正式运行后,对于两地的投资理念、估值体系的互联互通还是有望发挥相当大的影响力的。
(sinaads = window.sinaads || []).push({element: document.getElementById("Sina_Plista_AD")});  沪港通2014年11月17日通车,此前A股上市银行全面破净,估值较H股存在洼地;其后的一个月,当时的16家上市银行二级市场日均成交额合计为504.09亿元,为当年沪港通通车前上市银行日均合计成交额71.28亿元的7.07倍。其中的2014年11月28日,银行股出现集体异动,整个板块飙涨近8%:有6家银行涨停,另有1家银行几近涨停,此外涨幅最低的工商银行(4.78, 0.02, 0.42%)当日股价也上涨5.48%。沪深交易所11月28日的龙虎榜信息显示,当日光大银行、交通银行(5.98, -0.05, -0.83%)、平安银行、宁波银行的涨停背后都有机构资金做主要推手。
  沪港通数据揭示
  金融股交投人气最旺
  今年下半年以来,9家两地上市银行股的H股估值大多数时间处于H股较A股全面折价(已考虑汇率转换因素)的态势中。其中,折价率最高的超过40%。或许是由于比价天平的明显失衡,港股通的机构资金显然注意到了估值洼地中的内资银行股。
   “北上”的沪股通资金方面,10月份成交最活跃的包括贵州茅台、中国平安(43, -0.35, -0.81%)、中国建筑(12.5, -0.16, -1.26%)、恒瑞医药、伊利股份等(十大成交活跃股中的前五名,买入及卖出金额超过10亿元);9月份成交最活跃的主要包括中国平安、贵州茅台、中信证券、亨通光电、兴业银行、招商银行(19.22, -0.08, -0.42%)、建设银行、民生银行、海螺水泥(22.8, -0.15, -0.65%)、上汽集团(十大成交活跃股,买入及卖出金额超过10亿元);8月份成交最活跃的主要包括中国平安、贵州茅台、中信证券、上汽集团、伊利股份、兴业银行、海螺水泥、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建筑(十大成交活跃股,买入及卖出金额超过10亿元)。
  也就是说,除了在港股通同样受宠的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股外,沪股通资金主要集中于贵州茅台、伊利股份、上汽集团以及海螺水泥和中国建筑。这些公司基本面存在相似之处:大盘蓝筹、业绩稳健、股息率高。
基于“深股通”与“沪股通”具有相似投资主体的假设,通过分析过去一年沪港通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将有助于筛选深港通潜在的受益标的。随着深港通推出临近,深成指成分股中具有良好基本面,且估值合理、股息率较高的标的有望受益。此外,部分估值合理的行业龙头公司也容易受到青睐。
对于深港通开通后影响的板块,本人觉得应该从两地的稀缺板块中来寻找,比如香港投资者更青睐金融板块或者消费类,大陆投资者更喜欢地产。仓位轻的朋友可以关注:格力电器、中国交建、鞍钢股份、港股:福泽集团(08108)、福寿园


1楼2016-11-30 11:2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