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名人吧 关注:12贴子:263
  • 0回复贴,共1

三原名人之【高进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高进孝
字可愚,河南获嘉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任三原知县。其时,温纯居家,捐金倡议重筑北城;高进孝同时倡议补修南城。不数月,南北二城诸门重关、楼橹相望,焕然若金汤。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两城夹水,河水暴涨,隔如天堑,行人相聚骇叹。高进孝目睹民疾,发誓修建一座一劳永逸的石桥。他聘僧人福登巧思构基,计算出建桥需五七万两银。由僧人性经等为募化。当时有人提出责难,讥讽他修桥“捧抔土以填孟津”。高进孝与温纯谋商,得温纯大力支持。温带头捐银千两并草拟《募缘疏》以告远近。因温纯威望极高,三原居外官员及本地绅民纷纷欣然捐资。万历十兀年(1591)正式动工建桥。
高进孝修城修桥,邻近各知县有效法的,也有妒忌的。嫉贤者以流言蜚语告诸巡抚。巡抚奏议弹劾,高进孝含冤罢官而去。所幸后来的蔡知县(通州人)、张知县(猗氏人)、沈知县(苏州人)皆能相继经营,历时12载,石龙桥终于修成。百姓深念温公与高公之惠德,在北岸修温公祠、南岸修高公祠。
高进孝被罢官后,经查核有功无过,于是改任国学郎,后署庆阳驻节治兵。赴任时,三原士民数百人迎之省会,使便道三原。当时,南北二城观者万人以上,致龙桥几不能载。高至南桥头见生祠,忙谢罪不敢,急命毁像。诸父老说;“公若言桥可毁,则(像)毁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12-01 15:3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