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公义的角度,他的位置有维护法治的责任;
而处于私情,父亲如果得受刑戮,舜又有不忍之心。
所谓有所受之,孟子不好意思这样讲圣人,只能讲的客气,其实就是有所不受。
古人的行事,当然最好是公义私情都要兼顾,但实在权衡之下,公义私有两个方面实在很难兼顾时,就抛弃了公职,放弃了当皇帝,宁愿做乡巴佬。这是人最纯真的东西,自己做皇帝却杀了父亲,这其实是自私的欲望,因为要维护自己统治的面子嘛。
至于你说的纣王那个问题,其实父亲即使是大坏蛋,但是如果灾难过来,做儿子的责任就是救他。天下人可以屠戮他,做儿子的不能,必须救。因为有父子的关系在这里。反过来,儿子也有劝谏他使他改正的责任,比如比干,他那个位置必须这样做,他是辅臣嘛,有那个责任在,所以死得其所。而泄冶劝谏陈灵公而被杀了,孔子反而说他死而无益,便是因为泄冶和陈灵公之间的联系少,大概是贪图忠臣的名声之类。
再贡献一个故事:公叔座和商鞅。公叔座站在公的立场要杀商鞅,但是报告完魏王后,反过来又劝商鞅快跑。这就是立场的不同,行事方式截然相反,以现代人的观点看是两面派,其实这是古人公私分明的处事智慧。
所谓舍生而取义,其实就是哪一头更大的取舍关系,父子关系与个人功名富贵,父子关系与普通人民关系,在不得已之下的对比,需要权衡出哪一种方式更合适,便符合【义者,宜也】的要旨。
圣人宁取狂狷之士,而非乡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