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莱坞吧 关注:164贴子:731

老喵咪线上分享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部合格的喜剧作品是怎样炼成的?
分享人 老喵咪


IP属地:上海1楼2016-12-06 11:33回复
    如何创作一部笑点满满的喜剧?这或许是每一个喜剧创作者长期的思考命题。
    从去年到今年,优质的喜剧作品频频出现,但喜剧创作在所有类型片的创作里依旧是最难的。角色塑造,台词,行为动作,密集的笑点安排……喜剧在为普通人带来阵阵笑声的背后,是一段时间的艰难创作与付出。


    IP属地:上海2楼2016-12-06 11:33
    回复
      2025-05-10 22:31:43
      广告
      上周,我们邀请了原创编剧老喵咪与我们分享喜剧的创作,他谈及了已卖出版权的喜剧剧本《小红花杀手军团》的创作经验,还以新作《男色时代》为例,分享了剧本人物小传该如何写,干货满满。如果你也对喜剧创作感兴趣,这篇干货贴不容错过。


      IP属地:上海3楼2016-12-06 11:34
      回复


        IP属地:上海7楼2016-12-06 11:35
        回复
          “我们的人生都在用同一套系统”
          (关于创作)根据我的经验来讲,很多人第一个问题就是太过注重理论、技巧,或者结构,我觉得这是一个陷阱,应该很多人都看过一本书《你的剧本逊毙了》,里边引用过一段话:“一个能引起共鸣(或者引人注目)的主人公发现自己身处于某种麻烦之中,他做了一些积极的努力试图摆脱麻烦,然而他每一次努力,只能让他陷的更深,而且一路是他遭遇的阻碍也越来越大。最后,当事情看起来好像最黑暗无望的时候,主人公好像就要玩完了的时候,通过他自己多力量、智慧,终于设法摆脱了麻烦。”这一段话就可以高度的概括、总结所有的电影故事套路,这些理论虽然是好的,它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专业化总结,这些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生活中本来存在的。
          首先第一句:“一个能引起共鸣的主人公发现自己身处于某种麻烦之中”。生活中永远是这样的,只要是一件值得你跟别人讲述的事情,哪怕是平常喝酒聊天:“唉我那天碰到一个事我闹心死了!”一个人身处麻烦之中。“哎你听说那谁出事了吗?”一个人身处于麻烦之中。只要值得讲的事情总是以此为开头。第二句“他身陷麻烦之中,试图做出改变,然后反而越做越糟”。其实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是这样的,你想打个车,拒载,用手机叫,没人接单,然后你跑到街对面等,刚才的位置过去一堆空车,最后你老老实实去坐地铁了。最后一句:“在最绝望的时候,找到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我们每个人生的关键阶段不都是这样吗?
          我建议大家千万不要在没有任何创作经验就学一肚子理论学,看很多相关的书(当然)好,但就我的经验而言,最好先自己尝试着做一下,写的不好没关系,等你发现自己经历过,你有不满,再回头去学这些,那时候的收获是不一样的。有不满就拿出这些前辈的理论、前辈的经验总结教训,去找到自己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千万不要在开始之前就先把自己困住,所以在技术、技法上,最重要的就是真的去观察,多去生活,多去经历人生、思考人生,这会对你的剧本创作有更多的帮助。


          IP属地:上海8楼2016-12-06 11:35
          回复


            IP属地:上海9楼2016-12-06 11:35
            回复
              “没有缺陷的人一定是虚假的”
              另外很多人忽视了一个创作前期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人物小传”。
              首先,一切都是从人物出发,所以人物小传在前期的工作中非常重要,尤其是资料的留存,要把人物小传的细节做细。尤其我做喜剧,最重视的是人物负面的这些,比如他暴躁、粗糙、不讲卫生,比如他自私,这些是人性最真实的部分,也能够让人物立体起来。很多作者舍不得让自己笔下的角色有缺陷,他觉得好像这样是对自己创作精神的一种伤害,不要这样想,人物一定要有缺陷,无论现实生活中还是作品中没有缺陷的人一定是虚假的。


              IP属地:上海10楼2016-12-06 11:35
              回复
                重磅炸弹来啦、!!!


                IP属地:上海11楼2016-12-06 11:38
                回复
                  2025-05-10 22:25:43
                  广告
                  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人物小传的模版:
                  性别:
                  年龄:
                  外形(特征):
                  职业/爱好:
                  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
                  性格特征:
                  行为模式:
                  两性观念及婚姻观(婚恋史):
                  社会地位和收入情况及消费观念:
                  习惯性小动作:
                  逆鳞和禁忌:
                  语言习惯:
                  口头语及常用句:
                  人物关系:
                  剧情作用:
                  其他:


                  IP属地:上海12楼2016-12-06 11:38
                  回复


                    IP属地:上海15楼2016-12-06 11:39
                    回复
                      Q:创作时如何把握故事的节奏和发展方向,创作过程中如何真实鲜活地塑造不同类型的人物?
                      老喵咪:我个人的观点是一切的故事都是从人物出发的,一切的故事都是人物本身,它内在和外在的动因,促使他不得不做这样一个选择,所以,一定要从人物的细节去塑造这个人物,还有从人物的负面上塑造。比如说有个女孩和你一起走,这个女孩可能是你的一个暧昧对象,这时候路边有一个小流氓对她吹口哨。那下面具体怎么写,你只要设置好人物,下面就很自然展开。(如果)这个人物是暴躁的,上去就揍,后面很自然展开。这个人物是懦弱的,不说话,然后这个女孩对他找茬儿也展开了。


                      IP属地:上海17楼2016-12-06 11:39
                      回复
                        Q:拉片很重要吗?是否编剧的必修课?
                        老喵咪:拉片肯定是必修课,但是要避免为了去学习技术去忘记了我们看片子的享受过程。其实如果你喜欢一个片,反复的看3遍、5遍,甚至看了十几遍,我觉得这十几遍完全是完成了一个拉片的过程。所以说拉片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拉片对于每个工种都不一样的,我们编剧拉片肯定是剧情设置、台词,这些每个人的角度都不同。


                        IP属地:上海18楼2016-12-06 11:39
                        回复
                          Q:最后定稿时,对白时所标注的情绪、情感提示,全部去掉,是不是很必要,对不同的剧组会不会带来不同的影响?
                          老喵咪:我觉得因人而异,当剧本交到导演手里,很多导演可能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我个人的立场是如果导演有这样的要求,认为有些东西没必要,可以自己去改出一稿再和编剧商量。我认为这是导演的工作,不应该是交由编剧去做。做出一个完整的东西,然后再把它砍成半成品,我觉得会损伤创作的时候的本来的价值。
                          当然可能有的人对于情绪和情感的提示,在剧本里的展现方式不太对,所以我想提醒大家一点就是:所有的情感尽量用行为去表达,少用台词,尤其是旁白。另外,我觉得这是中国编剧培养的问题,很多编剧写的内容真的到了现场,情感的设置未必能达到,所准备的设想,可能反而是个干扰,这也是导演提出这个要求的原因所在。
                          中国编剧的培养里,90%的年轻编剧没有过跟剧组或者到拍摄现场的经验。我希望云莱坞能在对大家的帮助上提供这样的一个新的一个尝试,我觉得编剧其实也是很有必要走到现场去看一看,去学习一下。


                          IP属地:上海19楼2016-12-06 11:40
                          回复
                            Q:我想问现在要求植入品牌商很多,作为编剧要面对制片带来的很多植入要求,怎么才能不动声色有技巧的植入而又尽量不让观众讨厌呢?
                            老喵咪:我觉得要做植入设计,第一,要有广告服务的服务理念,你知道广告主要什么?第二就是说你要了解拍摄,你要有一定的导演思维。一个没有导演思维的编剧很难去做一个完美的设计,因为不能光从台词上设计,这样会很生硬。我觉得要多学习美剧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把这个设计道具化甚至角色化。


                            IP属地:上海22楼2016-12-06 11:40
                            回复
                              2025-05-10 22:19:43
                              广告
                              我以前给一部电影做过植入设计,当时给面膜做设计。电影里4个女孩学芭蕾,我当时设计的就是4个女孩练芭蕾很累,然后回到回到宿舍以后就直接累瘫倒在地上了。第一个女孩就躺在地上,面膜贴自己脸上了。我们知道抽烟的人有一个表示关系很好的动作就是你嘴里的烟,我直接拿出来抽,表示我跟你铁,不嫌弃你,然后我把这样的一个关系带入到了这个面膜里面,当时我就设计了,第一个女孩躺那贴了片面膜,第二个女孩直接躺在身边,把她脸上的面膜揭下来,贴自己脸上了,然后4个女孩一直这么做,她们4个躺的位置,就像是我们经常见女孩毕业照,头对在一起每个人像花朵的花瓣一样,依次抢这个面膜之后第一个女孩没办法,她又拿出几片面膜跟大家分享。这样人物的情感,都在这个面膜的分享过程中达到了,人物的性格全都展现出来,一点不影响展现给观众的,这种植入的服务性也完全到位,这样的植入我觉得才是一个无论是对制片方对广告主,还是对观众都是一个最好的交代。


                              IP属地:上海23楼2016-12-06 11: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