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之凉吧 关注:11贴子:555
  • 13回复贴,共1

天赋

收藏回复

  • 219.128.50.*
怎样发现天赋


1楼2008-10-12 19:07回复
    • 219.128.50.*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天赋,要发现自己的天赋,你必须要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在尝试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不断地反思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如此才能取之所长、避之所短,进而成就大事。

      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往往蕴藏着自己的天赋,但兴趣爱好不等于天赋。例如,你非常喜欢唱歌,但你不一定有演唱天赋。所以我们可以从自己众多的兴趣爱好中寻找自己的天赋,但我们不能把兴趣爱好当成自己的天赋。

      天赋通常表现为一种学习的能力。拥有某种天赋,你学这方面的东西就学得比一般人快,甚至是无师自通,这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悟性好”。例如,学习语言的能力就是一种天赋。比如学广东话,有的女孩,来广州1年,广东话就说得很地道,听不出是北方人;有的人来广州10年,广东话还说不好。


    2楼2008-10-12 19:07
    回复
      • 219.128.50.*
      1语言/言语智力:用文字思考,用语言表达及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

        2数理/逻辑智力:能够进行复杂计算,辨认和处理抽象的概念和关系,进行演绎和归纳推理能力。

        3视觉/空间智力: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外部空间世界的模式并能够运用和操作这些模式的能力。

        4音乐/节奏智力:区分、记忆和感受音调、旋律和节奏的能力。

        5身体/运动智力:能够巧妙地操纵物体、制造产品和协调身体运动的能力。

        6自我反省智力:善于制定计划,达成目标,建构正确的自我知觉,理解自己的情感、目的和愿望的能力。

        7人际交往智力: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行为,发现其他个体间的差异,与他人和睦相处及有效地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8自然观察者智力:对自然界的各种物体加以区分,识别动物和植物的能力,并且能在诸如打猎、农耕、航海等活动中有效地运用这种能力。


      3楼2008-10-12 19:09
      回复
        • 219.128.50.*
        多元智能的特点:

          1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8种智力,只是这8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即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

          加德纳认为学生与生俱来就各不相同,他们都没有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但学生都具有自己的智力强项,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如果考虑这些差异,如果考虑学生个人的强项而不是否定或忽视这些强项的话,教育如果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方式来进行,那么,教育就会产生最大的功效。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比较多地重视多元智能理论所谓的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面对多元智能中所谓的其他智力则很少涉及。学校教育被简单地等同于智育,智育又被简单地等同于以语言能力和数理能力为核心的能力,进而又被简单地和读书、考试、升学画上等号。这样,学校教育就成了以狭隘的知识教育为主,以升学为惟一目标的“精英”教育。“精英”教育极大地压抑了广大学生的多方面智力才能的发展,极大地埋没了社会所需要的各具才能的多方面人才,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2这8种智力都能够应用于发明创造,然而大部分人只在某个特定的领域施展天赋。例如,爱因斯坦虽然在逻辑/数理智力方面表现出卓越的天赋,但在语言/言语智力、身体/运动智力和人际交往智力上却没有能够显示出与之相媲美的天赋。事实上,多数人都只能在一两种智力上有出色的表现,但是任何人都能够培养和发展这8种智力。


        4楼2008-10-12 19:09
        回复
          • 219.128.50.*
          3每一项智力都有各种表现形式。例如,如果你具有言语/语言智力,你可能是个杰出的演说家,但写作能力一般。就写作而言,你也许喜欢写小说,不喜欢写议论文;你擅长写散文,不擅长写诗歌。如果你具有身体/运动智力,你可能是个游泳高手,却不擅长踢足球。

            4最大限度地发挥你最出色的智力,使之成为你的智力强项,同时注意提高其他方面的智力。在成功心理学看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成功,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天赋。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有400多种天赋。这些数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应该知道自己的天赋是什么,之后要做的则是将你的生活、工作和事业发展都建立在你的天赋之上,这样你就会成功。

            比如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我们发现他必须具备的一种天赋就是“体谅”,只有具备“体谅”这种素质或情感的人,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

            再如,一个学生如果对语文和数学都非常感兴趣,但他的逻辑推理能力不如他的语言能力,如果上大学非要学习数学,同样学习了4年,他在英语专业上可能会获得更好的成绩。

            一个人竭尽全力去做一件事而没有成功,并不意味着他做任何事情都无法成功。因为他可能选择了不合天性的工作,这就注定难以出人头地。洛威尔说:“做我们的天赋所不擅长的事情往往是徒劳无益的,在人类历史上因为做自己所不擅长的事情而导致理想破灭、一事无成的例子举不胜举。”除非你所有的才能都得到充分地发挥,你才会发现自己真正擅长的是什么。只有你的天赋与个性完全和手头的工作相协调,你才会干得得心应手;除非你爱自己的工作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否则,你肯定还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在某一段时间里,你也许不得不做一些不喜欢的事,并为此苦恼,但是,你要尽早使自己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英国散文家托马斯·卡莱尔说:“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要数那些说不清自己究竟想做什么的人。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适合他们干的事,简直无处容身。”


          5楼2008-10-12 19:10
          回复
            • 219.128.50.*
            莫里哀和伏尔泰都是失败的律师,但前者成了杰出的文学家,而后者成了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卡莱尔说:“发现自己天赋所在的人是幸运的,他不再需要其他的福佑。他有了自己命定的职业,也就有了一生的归宿;他找到自己的目标,并将执著地追寻这一目标,奋力向前。”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帮助你去发掘你的天赋,你要学会靠自己。从现实的情况看,无论是在家庭教育中还是在学校教育中,家长们和教师们最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最关注的是孩子能否考取好大学。因此,从小到大,你的天赋就被人们忽略了,被人们遗忘了。你的天赋就像一颗被蒙上尘埃的宝石,遗弃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静静地等着你来发掘。只要你能够找到合适的路径,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留意天赋留下的“蛛丝马迹”,你就能够寻找到打开天赋大门的钥匙。

              要找到自己的天赋,更多的时候还要靠自我发现。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才知道。朱德庸,台湾著名漫画家,25岁就红透宝岛,《双响炮》《涩女郎》《醋溜族》在台湾经久不衰,销量达100多万册;在内地,他的漫画也非常畅销。可小时候的他却是一个“差生”。

              


            6楼2008-10-12 19:11
            回复
              • 219.128.50.*
              在对天赋的认识上,荷兰著名印象派画家凡·高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定义:“在人际关系方面,我不具有天赋。”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他就把自己从世俗世界中拯救出来,忘情地投入到富有激情的艺术世界中。在那里,他的古怪性格,他的偏执心态,他的神经质,他的疯狂,都被赋予了一种意义,一种内在的合理性。他创作了包括《向日葵》等名画在内的许多富有独创性的作品。


              8楼2008-10-12 19:13
              回复
                • 219.128.50.*
                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的认识,而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语言/言语智力、数理/逻辑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自我反省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等8种智力构成,并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以及发展的潜力等。


                9楼2008-10-12 19:13
                回复
                  • 219.128.50.*
                  生命最大的目的,就是把自己的天赋发挥到极致。

                    在古希腊的一座神庙,一个每天都有无数人来顶礼膜拜的地方,墙壁上却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为了达成心愿,人们常常奔波万里去膜拜,寄希望于神灵,而人们心中所膜拜的那个神灵却在告诉他,希望之路不在神庙里,而在他自己的心中。“认识你自己”,这才是成功的真谛。所以说一个人想要获得大的成就,必须先认识他自己 
                   
                   
                  。只有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怎样的特性,有怎样的需求,有怎样的天赋,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最开心,需要在怎样的文化、地理、人际环境下,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感觉到如鱼得水,有激情、有力量地去创造新生的事物。

                    例如,我喜欢跟人打交道,看到人我就开心,我不喜欢孤独,我是一个典型的群居动物,在人群中我会有创意和灵感。我喜欢跟成功人士或要求上进的人交朋友;我喜欢繁华的大城市和风景区;我喜欢欣赏琳琅满目、昂贵豪华的商品,从服饰到家居、从豪华轿车到宽敞的别墅;我喜欢让自己的心灵装满一切美好的事物,更装满成功人士的模样;我喜欢书,有书看,我的生命就觉得充实、快乐、有希望、有力量。你呢?你喜欢什么?生命中有了什么,你便会觉得快乐呢?生命中有了什么,你便会有拼搏的动力呢?

                    成功开始于自我分析,只有认识自我才能发挥自我!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自我分析、激扬禀赋、超越梦想呢?让我们一起来寻求这个答案吧。

                    接下来,我要跟你分享的,就是一套这样的自我分析思考系统,它提炼了数十位世界著名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让你真正地了解自己,超越并改变自我进而创造出超凡的成就。

                    1发掘你的天赋,然后把它发挥到极致

                    每个人都有天赋,它一直潜藏在自己的体内。一个人的禀赋,通常是在6~8岁之前形成的。你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感觉和体验,发现自己的某些特质和专长。只有了解自己,才能很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才能让自己的天赋发挥到极致,活出最大的人生价值。

                    现在,为了帮助你更好地发掘自己的天赋,请回忆、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小的时候,是什么让你感到自己十分重要?感到倍受重视?感到开心、喜悦、有成就感?那个时候你在做什么活动呢?

                    (2)在你六七岁的时候,什么事情对你最有吸引力?做什么事情你最专注?让你可以忘记吃饭和睡觉?或是不知疲惫或是毫无畏惧?

                    (3)小的时候,你最热衷的是什么?你的兴趣在哪里?你遇到哪些事情时会使你感觉自己很棒!很开心!在哪些方面,你表现得最优秀、最杰出呢?每次回想起来的时候都会感到愉悦呢?

                    (4)小的时候你最擅长什么?你在哪些方面常常得到赞誉?你最向往的时刻是什么情景呢?你期盼什么事情发生呢?什么事情是你非常愿意去做,是你愿意为它付出代价的呢?


                  10楼2008-10-12 19:15
                  回复
                    • 219.128.50.*
                    透过对以上问题的回忆、思索与回答,你是否发现了你本来的自己?发现了你最擅长的领域或技能?那就是你的天赋!而我们人生的使命就是,把自己的天赋发挥到极致,成就最大的人生价值。

                      肯德基的创始人桑德斯,65岁才发现自己的天赋在餐饮连锁业;希尔顿,30多岁才发现自己的天赋在旅馆酒店业;著名推销员乔·吉拉德,34岁才发现自己的天赋在销售业;世界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17岁便发现了自己的天赋在于帮助别人解除心理障碍,唤醒他们心中的巨人。然而,你今天就可以借助对以上问题的思索去发掘出自己的天赋,从而使自己早日成就非凡。

                      每个人只有做自己最擅长、最喜欢做的事情,才能最大程度地唤醒心中的巨人,从而创造出最大的人生价值。只有驾驶你自己的天赋,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活力的领域和职业,才能迈向最为卓越的人生。

                      2.分析自己的优缺点

                      一个人要成功,就一定要改进自己的缺点,展示自己的优点。

                      现在请列出你所有的缺点,有多少就列出多少。然后,列出你所有的优点,再列出为了实现你的理想,你一定要培养的优点。之后,排列优先顺序,由简单的、容易做到的开始,逐一修正、培养和加强。

                      请认真完成下面的作业。这个作业看似很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也许你过去从来没有认真、深刻、全面地思考过自己的特点,你并非那么了解你自己。我个人在做这份作业之前,曾用拿破仑·希尔的17项成功法则来检视自己,当时我很沮丧,17项成功法则,我只做到了2项。而在做了这份作业的三个月之后,我再用拿破仑·希尔的17项成功法则来检视自己,结果却让我感到惊讶,因为我只差拟定详尽的计划这一项做得不到位了。开始时,我对事业感到非常困惑,可后来,当我按照缺点、优点和需要培养的成功特质,进行逐一修正、培养和加强之后,心里就豁然开朗起来,越来越有自信,越来越有成就感了,自己也变得越来越优秀了。

                      作业

                      认真地,好好动脑筋去挖掘一下,把它写下来:

                      我的缺点

                      1.


                    11楼2008-10-12 19:16
                    回复
                      • 219.128.50.*
                       作业

                        我所拖延的事情为什么 我还没有行动(理由) 排列优先解决的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帮助你克服拖延的七个黄金问题:

                        (1)我想要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2)为什么我还没有行动?

                        (3)不行动眼前会有什么好处?

                        (4)行动之后长期会带来怎样的利益?

                        (5)假如我现在就行动,需要面对怎样的挑战?

                        (6)我是否愿意为了长期的利益而面对眼前的挑战?

                        (7)我几时才行动?是十年之后,还是马上开始?

                        行动至上,拖延必败!

                        拖延的事情,必须要写下来,立即行动,一件一件地解决掉,你才能获得力量,才会感到生活的轻松和快乐。否则,事情会越堆越多,让你感到身心俱疲,压力越来越大。假如你是个拖延的人,你迟早会被拖延的事情所埋葬!

                        赶快行动起来吧,明日自有明日的事情,今日事今日毕,凡事马上行动!

                        亲爱的朋友,认清自我,是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是对自己的人生方向上决策性的指导。假如人生走错了方向,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只有做好自我分析,全方位深刻地了解自己,才能找出自己最大的竞争优势,创造出人生最大的价值。

                        庸庸:记得我第一次去应聘的时候,面试官问我有什么特长和爱好。我怎么也想不出自己有什么特长,我也没有什么爱好。

                        成成:上帝不会创造一无是处的人,你一定有自己的天赋,只是目前你还没有发现而已。

                        庸庸的心灵觉醒:我要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到底是为什么?我拥有怎样的天赋?我人生的使命——应该是把我的天赋发挥到极致。我的天赋到底是什么?我一定有天赋的,那到底是什么呢?……(思考)

                        生命追求的最终目的,乃是获得爱与被爱的能力。


                      13楼2008-10-12 19:17
                      回复
                        • 219.128.50.*
                        景仰李欣频老师出色的广告文案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初读《十四堂课》,看着如工具书般列举出的一系列书单,平时阅读量稀少的自己有点呆了。曾经,我老觉得其实知识少一点,见识短一点,学历低一点,职位低一点,薪酬微薄一点,都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因为社会上总是有这样的角色存在的。存在就是合理的。往更深处思考呢,这的确不丢人。然而,实际上又是为自己的不思进取找了借口。既然我们可以做的更好,那为什么不去努力和争取?忽而觉得原来还有那么多书本是自己必须要翻阅的。不为生存,也得为自己的灵魂考虑考虑。 
                           
                          头一回在豆瓣发不是书评的书评。不知说点什么好。下面贴些整理的比较喜欢的句子,当是笔记,与各路广告人共勉。 
                           
                          1.我期许自己是一个不轻易对学生做好坏评断的老师,打分数是我非常不愿意做的,因为好坏标准都在他们自己身上,没有人有资格去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所有的价值都随着时空而变、因人而异,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影响他们,虽然讲课本来就很难避免主观,但我希望有一天,如果我还会再教书,我会让学生自己设计这一学期的课程,自己设定教学目标与评核标准,自己在环境中找学习教材,自己打分数,做老师的只是咨询者,没有权力,没有权威,只能给建议而已。 
                           
                          2.老天给每个有才华的人一把刀,会用的人,就像艺术家,拿刀来雕刻石木,化平凡的材料为神奇的作品;但刀在不理性人的手上也很容易伤人伤己,造成无法挽回的生命悲剧;一把刀无善恶,全看你怎么用。 
                           
                          3.自己永远是自己最重要的贵人,但同时也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4.马库斯·白金汉和唐诺德·克利夫顿提到的:“如果某人天生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一种天赋;迷人,是一种天赋;有恒心,是一种天赋;有责任感,也是一种天赋……当你发现自己对某件事物有特别的渴望,能快速学习,完成后自我满意度很高时,那就是你天赋之所在。”(引自《现在,发现你的优势》) 
                           
                          5.我必须说,过去在学校里根本没想过关于“自己”的事,直到与外界碰撞,才开始迷惑人生究竟为何、自己是谁、我能做什么……这些很基本的问题,我整整花了八年的时间,直到二十八岁才找出一点端倪; 
                          


                        14楼2008-10-12 19:18
                        回复
                          • 219.128.50.*
                          6.我醒来不是又老了一天,而是又发现了一个新生的自己,一个与昨天又很不一样的自己,所以我一点也不担心老,因为每过一天,就多了一天的生命质地,我越来越喜欢与自己相处。 
                             
                            7.你们花越多的时间了解自己、开发自己,你就会发现自己是一个开挖不尽的巨大的矿坑,而不是人家给你什么、你就吃什么的垃圾场。 
                             
                            8.不要做没有知觉的人。人生难得,请珍惜你所有的可能性,用你的感官走最远的边境,看最多的好奇事物,尽可能地扩大你的感知范围,饱足你的灵魂性命。 
                             
                            9.所以要建立自己的风格与专业,把自己当做一项事业,当成个人品牌在经营,创造自己名字的价值,帮自己建一个别人拿不走的身份,而不是社会价值下的职位。至于将来你是哪个公司的主管、哪家企业的老板其实都不重要,因为别人认的是你的专业、你的风格、你的名字,即使有一天你没有工作了,别人仍然认可你的能力,到时候你想转换到哪个跑道都不难,这就是拿不走的身份,因为专业能力永远跟着你走,但头衔不会是一辈子不变的。 
                             
                            10.年轻历练不足,思考本来就不深,可用的词汇也不多,但好的诗可以给你新的文字表达灵感,小说则是借故事刺激你的情节想象,让你在设计图像作品时有引人入胜的主题思考。如果你惯以图像思考,平常就应该多读文字,打造出一条文字思考的路径,等文字思考能像图像思考般顺畅后,这两个路径可以交流成一个创意不止的圆,就像左右手、左右脑都能灵活运用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一定比一般人更丰富。反之亦然,如果你平时以文字为主,就要帮自己多锻炼图像、影像思考的途径,有助于你打破现有的框架,大幅跳跃。 
                             
                            11.我现在每天都要求自己做好今天该做的事,没有马虎,即使今天睡了明天不再醒来,也没有遗恨。 
                               
                            12.老师永远只能教过期的知识,因为时代分秒在变。等你们离开学校后,接下来就只剩下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无止境的,有的人十年后心智还是停在原地,有的人已经向前进展到很远的地方了,一天差一点,十年就是天壤之别。你们唯有现在开始养成一颗与众不同的灵魂,吸取第一手原始未被加工的创意、材料与养分,才能在未来漫长的挑战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13.我总是一个人孤伶伶地站在世界边缘的港口,独自打开知识货柜,收获其中的惊喜。 
                            当我迷失自己,当我怀忧丧志,当我在人际或是爱情上挫败时,我就会去找书来解困,要不是这些书,我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这就是身为人可贵之处:动物心情不好,没有前人的智慧为心灵开药方、为情绪疏困,但身为人,坐拥书城千万本知识智慧,都是过去数万人以生命、以创痛、以惊喜所留下来的灵魂记录。在我们眼前的问题,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线索与灵感,我们怎能住在人类文明巅峰的宝山之中,还哭穷喊寂寞呢? 
                               
                            14.亨利·米勒说:“我们旅行的目的地,从来不是个地理名词,而是为了要习得一个看事情的新角度。”(引自《旅行,重新打造自己》)我透过旅行,学会看地图、认方向、独立、应变,这些都是学校没法教的——比方如何规划行程,如何辨认方位,在异国如何向人问路、问事,如何克服恐惧,如何大胆且稳定地解决各式各样突来的问题与麻烦?这些都是除了增广见闻之外,训练我临场反应、考验我智慧与勇气的最好场域。 
                               
                            15.旅行让你心胸开阔,让你谦卑 
                               
                            世界很大,到处都有新鲜事发生。这辈子不要只满足生活在当地而已,把握年轻的时间、体力和财力,去探访最大面积的地球,就像影片《迁徙的鸟》里的候鸟,飞过沙漠、冰原、枫树、雨林、巴黎铁塔、塞纳—马恩省河、村庄小镇、长城。它们极长程的飞行,让它们看到最丰美的地表风景,它们虽然不属于任何地方,但却拥有全世界。 
                               
                            16.旅行会让人谦卑,你会知道世界之大,永远有着与你截然不同的人、事、物在地球的彼端发生;见的世面广了,也就不会把自己局限在小格局里,不再愤世嫉俗、与人为敌。所以,旅行永远是最好最有效的心灵治疗。 
                             
                            PS:我多么想积极认真地生活,时刻保持虚心进取的状态,不颓,不愤青。


                          15楼2008-10-12 19:19
                          回复
                            • 219.128.50.*
                            在对天赋的认识上,荷兰著名印象派画家凡·高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定义:“在人际关系方面,我不具有天赋。”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他就把自己从世俗世界中拯救出来,忘情地投入到富有激情的艺术世界中。在那里,他的古怪性格,他的偏执心态,他的神经质,他的疯狂,都被赋予了一种意义,一种内在的合理性。他创作了包括《向日葵》等名画在内的许多富有独创性的作品。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提出于20世纪。该理论打破传统的将智能看成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的认识,而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语言/言语智力、数理/逻辑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自我反省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等8种智力构成,并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以及发展的潜力等。


                            16楼2008-10-12 19: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