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吧 关注:9,820贴子:46,380

回复:《中国文化要略》复习资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十章
1、中国古代的典籍的构成主要有(简册)、(帛书)、(纸写本)、(刻印本),还包括(石刻书籍)。
2.简册:也称“简策”,可说是中国最早的书籍,它是用毛笔蘸墨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然后再一片片连接起来,成为一部书。
3.我国的纸写本书籍在(东汉)已经出现了。
4.我国现存最早的纸写本书籍是晋人写的(《三国志》)。
5.(唐代的《金刚经》)和(唐代的《陀罗尼经咒》)是目前我们所知较早的印本书籍
6.中国古代书籍的代称是(坟典)。
7.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8.五经:诗经、尚书、周礼、周易、春秋。
9.历代的读书和科举以(四书)为本,以(朱熹)的注为准。
10.十三经:《周礼》、《礼记》《仪礼》、《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诗经》《尚书》《周易》《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11.(明代)出现十三经的名称,是唐代所列的十二经加上(《孟子》)。
12.编年体:按历史编年分述历史事件,并杂以评论,借以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13.纪传体:纪传体以人为纲,穿插史实,并用专章记载典章制度。
14.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纲,按类组织史料,每一类记述一个大的历史事件,可以单独成篇。
15.实录:忠实记录帝王言行的史书。
16.我国最早的实录是南朝时出现的(《梁皇帝实录》)。
17.制度史的首创者是唐代史学家(杜佑)。
18.三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19.会要:记述一朝一代的典章,具有断代史的性质。(苏冕)首作会要。
21.(刘向)的(《列女传》),首开为中国妇女立传的先河。
22.类书:记录各个门类和某一门类的资料,经过编排供人查阅的工具书。
23.现存最早的类书是(虞世南)的(《北堂书钞》)。
24.唐代第一部类书是(欧阳询)的(《艺文类聚》)。
25.(《太平御览》)和(《册府元龟》)是宋代的两大类书。
26.明代最大的类书是(《永乐大典》)。
27.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是现存最大、体例最善、用途最广的一部类书。
28.文字学: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体例是先列篆文,然后解释意义,最后按照“六书”的方法来分析字形的结构,由此而建立了中国的“文字学”。
29.我国现存最早的韵书是(陈彭年、邱雍)编写的(《广韵》)。
30.尔雅是一部(训诂性质的)辞书,共(19)篇。
31.训诂:“训”是以比较通俗的话来解释词义;“诂”以今天的话来解释古语或以通行的话来解释方言。
32.(《尚书》)著作里面的(《禹贡》)一文,是我国地方志的雏形。
33.现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是东晋(常琚)的(《华阳国志》)。
34.(《大元一统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规模巨大的全国一统志,为明清两代编修大一统制提供了范例和模式。
35.方志学的代表人物是乾隆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章学诚),他的史学著作有(《文史通义》)。
36.方志的两大流派:
(1)历史学派:以章学诚为代表,主张方志是“一方之全史”,“志属信使”
(2)地理派:以戴震、洪亮吉为代表,主张方志主要记述地理状况。
37.地方志的作用:
(1)是社会制度之隐微不见于正史者,往往于方之中得其梗概;
(2)是前代人物不能登名于正史者,往往于方志中存其姓氏;
(3)是遗文佚事散在某部者,赖方志然后能以地为纲有所统摄;
(4)方志多详物产税额物价等类事实,可以窥见经济状态之变迁;
(5)方志多详建置兴废,可以窥见文化升降之迹;
(6)方志多详族姓之分和、门第之隆衰,往往可与其它史实互证。
38.汉代的三个藏书阁:石渠阁、天禄阁、麒麟阁。
39.周代的史官兼掌(记事)和(收藏国家文献)。
40.(老子)是史书记载的最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
41.二酉山洞在(今湖南省沅陵县)。
42.清代陆心源的(皕宋楼)向公众开放。
43.清代铁琴铜剑楼的(瞿镛)和(海源阁)的杨以增都是大藏书家,有“南瞿北杨”之称。
44.汉桓帝设(秘书监)一职,专管收藏艺文图书。
45.战国时期名辨家的代表人物(惠施)有书五车。
46.(天一阁)是现存最早的藏书楼。
47.清代官藏藏书阁
(1)内廷四阁:文津阁、文渊阁、文源阁、文溯阁
(2)宫外三阁:文汇阁、文宗阁、文澜阁)。
48.版本最初的含义是与(抄本)、(写本)相对而言的。
49.版本学:版本最初就是指用雕版印刷的书本,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图书典籍不断增加,不同时间、地点、纸张、字体印刷的同一种书大量出现,于是版本的含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内容包括了书籍抄印的时代源流、纸墨刀法、装帧形式以及书籍的优劣等。
50.善本三义:
(1)一要“足本”,即内容没有缺漏或删节;
(2)二要“精本”即经过仔细的校对和注释;
(3)三要“旧本”即时间比较老的本子。
51.善本三性:
(1)因年代久远而具有的“历史文物性”;
(2)内容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学术资料性”;
(3)印刷考究,装帧精美的“艺术代表性”。
52.(刘向)的(《别录》)是我国最早的目录学专著。
53.(刘歆)的七略中的七分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他们父子二人是我国(图书分类)和(目录学)的奠基人和开山祖,也是我国最早的古籍校勘专家。
54.经史子集:
经:包括儒家经典以及研究、解释这些经典的著作。
史:包括了所有的史书以及研究、评论这些史书的著作。
子:包括儒家经典之外的兵、法、农、医、天文、算术等各家
著作。
集:包括历代作家的文学作品,如诗、词、赋、曲、散文等。
55.目录分(史志目录)、(官修目录)、(私家目录)


19楼2017-01-13 18:57
回复
    第十一章
    1.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1)被视为“旁门左道”
    (2)具有强烈的实用性
    (3)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
    2.二十八星宿:古代的天文家在观测天象时,选取黄道带及赤道带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观测的标志,其中每个星宿由若干颗星组合。二十八星宿又以东、北、西、南方位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与四方保护神苍龙、玄武、白虎、朱雀相配。古人认为二十八宿属于恒星,它们的方位是永恒不变的,因而可以用来作为观测行星的坐标。
    3.七曜: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知识中的重要概念。
    4.二十四节气:中国古代的历法把一年十二个月分成二十四节气,这是依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所处的二十四个不同位置制定的,它能反映不同月份的气温、物候和雨量变化,有利于安排农业生产。
    5.圭表:圭:是地面上南北方向平放的尺子;
    表:是直立于地面的杆子或柱子。
    圭、表两者垂直,日光照表,投影于圭,是中国古代观测日、月变化的方法
    6.天干地支:天干(10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12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们按照一定次序结合,组成 60个单位用的纪年。其组合时,以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双数,从甲子开始,至癸亥结束,称作“六十甲子”,分别代表六十年。之后再予以重复,如此周而复始,用以纪年。此外,也可以用于纪日。
    7.(《管子"地员篇》)可以看作我国最早的土壤分类学著作。
    8.《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阐述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了“不违农时”的生产规律。
    9.《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所著,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阐述了古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农学思想,根据北方农业生产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精耕细作、保墒施肥的方法,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
    10.《农政全书》: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所著,是一本集大成的著作,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农业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农业耕作、土地开垦、水利建设、食品制造、果树技艺等众多方面,系统集中的叙述了屯垦、水利工程和备荒为一大特色,是对宋代以来农桑经验和种植建设的全面总结。
    11.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的数值,比欧洲先进了(一千)年。
    12.刘徽在《九章算术》中第一次提出了(极限思想),并且运用(割圆术)计算出了圆周率的数值。
    13.北宋贾宪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提出的“贾宪三角”可以求出任意高次方程的数解值,这比欧洲早了(四百年)年。
    14.数学家(秦九韶)由于在(《数学九章》)中提出“大衍求一术”和“正负开方术”而被美国科学史家称为“所有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15.流行最广且影响巨大的是明代程大位所著的(《直指算法通宗》)。
    16.医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诊断)和(治疗)的整体观念。
    17.四诊:望、闻、问、切。
    18.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19.(《皇帝内经》)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20.“病入膏肓”和“讳疾忌医”两个成语都出自(扁鹊)治病的故事。
    21.(仓公)在中国医学史上首创病历。
    22.(扁鹊、仓公)两人一直是中国药王庙里供奉的鼻祖。
    23.《伤寒杂病论》:汉代名医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成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总结和创制的二百余种处方,贯彻了“理、法、方、药”一致的原则,治疗效果显著,至今仍为人们所应用。
    24.(华佗)首创中医病历,《三国演义》中为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写的就是他。
    25.晋代(王叔和)编写的(《脉经》)一书详细描述了脉象所反映的各种病状。
    26.隋代(巢元方)等人编写的(《诸病源候论》)专门描述病情、分析病理,对诸多病症确定了病名。
    27.唐政府编写的《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28.金元四大家(派别名称以及代表人物):
    (1)泻火派,代表人物:刘河间
    (2)补土派,代表人物:李东恒
    (3)攻邪派,代表人物:张子河
    (4)养阴派,代表人物:朱丹溪。
    29.针灸:用针、灸的两种方法刺激特定的穴位,以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消除病因的目的。
    30.针灸依据的理论是(经络学说)。
    31.(黄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世界上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32.明代三大针灸巨著:《针灸大成》、《针灸大全》、《针灸聚英》。
    33.(《尚书"洛诰》)记载西周初年在建造洛阳城时绘有洛邑一带的地图。
    34.(《管子"地图篇》)已经将山川、道路、城郭的位置与大小列入了地图绘制必备的内容。
    35.晋代制图学家(裴秀)确定“以一寸为百里”,把十进位应用于制图方面,中国人比阿拉伯人和欧洲人早了(一千年)。
    36.《徐霞客游记》对(西南地区)的石灰岩面貌进行了深入考察和描写。
    37.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38.蔡侯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等多种植物纤维造纸,并且大大提高了纸的质量,史称“蔡侯纸”。
    39.《管子"地数篇》中记载了我国人民发现的天然磁石吸铁的性质和指示南北的性状。
    40.司南:人们利用天然磁石的特性制成了最初的指南针“司南”其形状象一把小勺子,底部圆形,置于平滑的刻有二十四向的地盘上,勺柄就会自动转向南方,但因地盘与司南底部产生的摩擦,所以测方向难以准确。
    41.罗盘:人们将指南针于二十四方位盘结合起来,制成罗盘。
    42.(《梦溪笔谈》)一书记载了指南针并不完全指南这一事实。
    43.最迟在(唐代),火药已经被发现和利用。
    44.中国最早的印刷术开始于古代的(印章)和(石刻)文字。
    45.(唐代《金刚经》)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印刷品。
    46.(宋代)出现了很多以盈利为目的的私营书坊。
    47.胶泥活字(宋庆历年间毕昇)
    木活字(元代农学家王祯)
    铜活字(明代)
    铅活字(16世纪)


    21楼2017-01-20 20:46
    回复
      不好意思最近有点忙,我陆续给大家发完~


      22楼2017-01-20 20:46
      回复
        第十二章
        1.在浙江省余姚市河母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隼卯结构),这种半穴居就是最早的房屋建筑。
        2.中国古代建筑的六大分期:
        (1)成型期:原始社会后期——春秋战国时期
        特点: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宫殿已成为高台建筑,大型建筑各自封闭而独立,并且已经形成一定的建筑制度,用以规范各种建筑的规模、方位和等级。
        (2)成熟期:秦汉——三国时期
        特点:宫殿建筑规模宏大,台榭楼阁建筑精巧,砖石结构的建筑也迅速发展起来
        (3)吸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
        特点:随着佛教的传播,佛教建筑大量出现,中国原有建筑形式吸收佛教建筑艺术,形成丰富多彩的寺、塔、石窟等佛教建筑。
        (4)高峰期:隋唐两代
        特点:城市和宫殿的规模空前宏大,布局和造型都有很高水平。
        (5)转变期:宋元两代
        特点:城市的建筑规模缩小,大型建筑也缺少隋唐时的那种恢宏气势,但是显示出某些变化。同时,为了适应商业经济的发展,大城市里封闭性街坊建筑格局被打破,活跃的城市商业建筑纷纷出现。
        (6)渐进期:明清两代
        特点:宫式大型建筑完全程式化、定型化,发展呈迟缓状态,可见体现在建筑形式中的封建意识已经沉淀为一种心理定势。但在同时,不同地区的民用建筑却在追求不同的艺术风格,南方的大型宅院和北方的四合院形成最鲜明的对比。
        3.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1)在建筑上普遍采用“木架构”,并且由此形成中国建筑的独特风格;
        (2)在平面布局上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再以单体建筑组成庭院,然后以庭院为单元构成组群建筑;
        (3)在建筑的审美意识上追求平稳、整齐、对称、讲求秩序、适合礼度;
        (4)在艺术造型上,中国建筑多采用庞大的出檐屋顶,即通常所说的“大屋顶”
        4.古代城池的含义及其具体建筑:古代的城市叫做城池,“城”指城墙,“池”指城外环绕城墙的河池,俗称“护城河”。
        5.春秋至隋唐时代实行(里坊)制度。
        6.近年在(河南省偃师县)发现的商代早期都城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代都城遗址。
        7.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古城是(隋大兴城)和(唐长安城),前者的总设计是宇文恺,全城由(郭城、皇城、宫城)三部分组成,其中的(明德门)最大,是全城的正门。
        8.明清的(北京),是封建社会后期全国最大的城市,分为(都城、皇城、宫城)三部分。
        9.现存面积最大的一座古城是明代建筑的(西安城),其次是(荆州城)和(平遥古城)。
        10.(秦汉)以后,宫殿成为帝王专用房屋的名称。
        11.汉三宫: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
        12.唐三宫: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
        13.(未央宫)是明清以前中国古代最大的宫殿。
        14.唐代帝王以(大名宫)为施政的场所。
        15.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大多发生在(兴庆)殿中。
        16.北京故宫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建造的。
        17.北京故宫的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18.北京故宫的内廷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19.中国的宫殿建筑,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其中以(殿顶)形式及其装饰表现最为突出。
        20.中国的殿堂大都采用(大屋顶),主要形式(悬山、硬山、庑殿、歇山、卷棚、攒尖)六种,(庑殿重檐)是最尊贵的形式,其次是(歇山),天安门城楼即取这种形式。
        21.吻兽或瑞兽,正脊两端的吻兽叫(鸱吻)。
        22.(周)时候始有封土出现,并按照帝王的爵位来决定封土的大小,那时把国君的墓叫(墓丘)。
        23.陵寝:国君的墓越造越大,大的如同山陵一样,因而帝王的坟墓就称为“山”或“陵”,加上陵前供死者灵魂起居的前殿和子孙祭祀用的祭殿等,和起来就是通常所说的陵寝。
        24.帝王陵寝的发展:
        周代:封土为坟
        唐代:以山为陵
        明清:宝城宝顶。
        25.方上
        :早期的陵冢叫“方上”,就是把封土垒成上小下大的方锥体,但顶部是平的,呈覆斗形,故称“方上”。秦汉时的帝王
        陵冢都采取这一形式。例:秦始皇陵、汉武帝“茂陵”
        26.宝山宝顶:在地宫上面建筑圆形或长圆形的砖城,然后在城内堆土,使封土成为圆顶,并略略高出城墙。是晚期陵冢,以明清为代表。
        例:明十三陵、清东陵。
        27.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在中国帝王墓中极其罕见。
        28.从明代的北京十三陵开始,形成(陵墓聚集制),只统一建一个大陵园,园内各陵自成体系,功臣不再陪葬,只允皇族葬于园内。
        29.长城的修建早从公元前(七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了,据文献记载,最早修建长城的是(楚)国,当时叫(方城)。
        30.由长城得出的认识:
        (1)长城是一个防御性的军事系统工程,它所反映的战略是防御性的,而不是进攻性的;
        (2)长城是大一统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像万里长城这样宏伟艰巨的工程,单靠小农经济的分散意识,是根本不可能
        完成的;
        (3)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力与智、灵与肉铸成的美的实体;
        (4)长城是民族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见证)。
        31.关隘:长城的关门的建筑凭借险要,往往建于两扇狭隘之处,故称为“关隘”。关是(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产物,最早的关用于(贸易),检查(货商出入)因此称为关卡。
        32.成语鸡鸣狗盗出自(孟尝君)的故事。
        33.我国最早的吊桥是(李冰父子)建造的。
        34.我国桥梁的四种主要形式(梁桥、浮桥、吊桥、拱桥),其中(拱桥)成为桥梁建设的主要形式。
        35.我国古代桥梁的主要特点:
        (1)地区性:即各种不同的桥形、构造及其用料,都因地区不同而不同;
        (2)实用性:即古人造桥,讲究实用,注意发挥桥梁的最大效益;
        (3)社会性:即为全社会共同享用。
        36.我国桥梁艺术风格的表现:
        (1)造型优美多姿,有的如长虹、有的弯如新月、有的轻巧欲飞、有的雄壮厚实、各种造型都体现出不同的审美趣味;
        (2)桥梁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使人宫建筑与自然风光融合,这正是中国艺术的特点所在;
        (3)桥梁的附属建筑和雕刻,都表现了中国特色的民族风格,并且往往与当地的风俗、闽清和历史有关。
        37.河北省的赵州桥原名(安济桥),是李春建造的,是全世界最大的(敞肩)拱桥。
        38.(卢沟桥)是经《马可 波罗游记》介绍到西方的第一座中国
        石拱桥。
        39.唐代建于江苏省常州市的(宝带桥),是我国最长的石拱桥。
        40.南宋建于福建省晋江是的安子桥,俗称(五里桥),是我国现存最长的古桥。
        41.我国桥梁最多的城市是浙江省的(绍兴市)。
        42.(壮丽的宫殿、雄伟的长城和曲折多变的园林)是中国建筑文化中的三大瑰宝,并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调。
        43.中国的园林有(皇家园林、私宅园林、寺庙园林和公共园林)四种,其中(皇家园林)出现的最早。
        44.私宅园林始于(西汉)。
        45.现存最大的寺庙园林是山西省太原市的(晋祠)。
        46.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
        (1)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融合。
        (2)注重体现人的意趣和精神追求。
        (3)在造园手法上含蓄、曲折、变化,反对僵直、单调、一览无余。
        47.现存最早的的古代园林遗址是山西省新绛县的(“绛守居园池”)。
        48.历史上文明中外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包括(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部分。
        49.现存完好的三大皇家园林是(北京三海、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其中(避暑山庄)面积最大。
        50.苏州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
        51.广州四大名园:可园、余荫山房、清晖园、十二石斋。
        52.(豫园)被称为东南名园之冠。
        53.河北省保定市的莲花池建于(元)代,是北方少有的历史名园。
        54.米万钟的(勺园)和陈元龙的(安澜园)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两大私家园林。
        55.大约在(秦汉)以后,亭的政治作用消失,成为人们远行送别的场所。
        56.全国最大的一个亭子是十七孔桥上的(廓如亭)。
        57.(秦汉)以后,因朝廷的许多办公机构多建于台上,因此把台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的名称。
        58.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
        59.宗教祭祀建筑的主要种类有(寺、观、祠、庙、塔)五种。
        60.中国三大古代建筑群:
        (1)嵩山中岳庙
        (2)曲阜孔庙
        (3)北京故宫
        61.塔有(楼阁式、密檐式、喇嘛式、花塔、金刚宝座塔)五种造型。
        62.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塔是济南市历城县的(四门塔);
        63.现存最早的砖塔是河南省登封县的(嵩岳寺塔),属于(密檐)式;
        64.现存最高的砖塔是河北省定州市的(开元寺塔),属于(楼阁)式;
        65.现存最早最大的的木塔是山西省(应县木塔),属于(楼阁)式;
        66.现存最早最高的琉璃塔是(开封铁塔),属于(楼阁)式;
        67.现存最高的铁塔是山东省(济宁市铁塔)。
        68.中国古建筑外围的装饰性建筑:华表、牌坊、碑阙、照壁。
        69.(东汉)时开始以(石柱)作表,立在墓道前作为神道的标志。
        70.碑起源于(先秦)时代,有(宫碑、庙碑、丰碑)三种。
        71.碑碣:古代的碑分长方形和上圆下方两种,前者叫“碑”,后者叫“碣”。
        72.(山西省西安碑林)和(山东孔庙碑林)是古碑荟萃之地。
        73.现存最大的墓碑是江苏省苏州城外的(灵岩山的韩世忠墓碑)。
        74.阳山碑才指为(朱元璋墓)准备的。我国现存古阙最多的是(四川)省。
        75.衙门:古代将军领兵在外,树大旗以表示营门。由于旗上装饰象牙,这种军旗便称为“牙旗”,因而营门被称为“牙门”。后来文官的办公处也习称“牙门”。因“牙”与“衙”二字同音,后世通称“衙门”。
        76.会馆:即聚会之馆。
        77.会馆从实际用途可分为(“同乡会官”、“同业会馆”)两种,会馆里有演出,目的有(娱乐)和(酬神)。
        78.(李冰)主持都江堰;郑国修建的郑国渠在(陕西省泾阳县);秦将(史禄)开凿的灵渠,在现在广西省壮族自治区兴安县。
        79.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内陆运河。


        23楼2017-01-20 20:48
        回复
          1262316911@qq.com感激不尽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7-01-24 23:30
          收起回复
            楼主我1464719382@qq.com可以发我吗?谢谢您


            来自手机贴吧25楼2017-02-01 09:40
            收起回复
              楼主辛苦了🙏🙏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给我发一份吗 邮箱838192423@qq.com 非常非常感谢您💕💕


              来自iPhone客户端26楼2017-02-06 16:56
              收起回复
                求844977785!!!谢谢啦


                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7-02-08 14:09
                收起回复
                  3125575318@qq.com求楼主发一下,谢谢。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7-02-15 14:06
                  收起回复
                    908719771@qq.com谢谢楼主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7-02-16 21:59
                    收起回复
                      981211755@qq.com楼主,谢谢你的辛苦。麻烦给我传一份。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7-02-16 22:50
                      收起回复
                        690328281@qq.com 谢谢搂主


                        31楼2017-02-17 08:17
                        收起回复
                          836385625@qq.com谢谢楼主 考研党真的心力交瘁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7-02-18 12:05
                          收起回复
                            1451468308@qq.com感谢


                            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7-02-19 21:49
                            收起回复
                              求文档 1264312781@qq.com谢谢楼主


                              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7-02-20 09:0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