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批机器人来到了广东省东莞市,进入制造业生产线,东莞的用工由此出现许多新变化。机器人上岗以来,产品不良率从超过25%降至不到5%,而产能从每月每人8000多件提高到2.1万件。全市计划今年完成“机器换人”应用项目1000-1500个,到后年,东莞八成的工业企业将实现“机器换人”。
被国际财经媒体贴上“世界工厂”标签的东莞,利用蜂拥而来的农村廉价劳动力和当地廉价土地,形成覆盖上下游企业的产业聚合,具有全球产业链特点的规模经济,在东莞快速成长。许多电子产品,东莞的产量,足以满足全球需要。
当前工资成本大幅度提升,廉价劳动力供给逐步减速,而工业机器人使用成本仅为人工的23%,东莞迅速采用机器人,是要借助“机器人红利”,为东莞制造业注入新的动力,延续东莞的规模经济在全球产业链上的优势。
如何把这场“机器人红利”注入到整个“中国制造”领域,值得认真思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到明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将达到42.8万台,成为全球第一。同时,我们注意到《人民日报》最近对用工市场的调查反映,国内制造业的用工成本持续大幅度提升,各地企业纷纷引入机器人,以求降低成本
被国际财经媒体贴上“世界工厂”标签的东莞,利用蜂拥而来的农村廉价劳动力和当地廉价土地,形成覆盖上下游企业的产业聚合,具有全球产业链特点的规模经济,在东莞快速成长。许多电子产品,东莞的产量,足以满足全球需要。
当前工资成本大幅度提升,廉价劳动力供给逐步减速,而工业机器人使用成本仅为人工的23%,东莞迅速采用机器人,是要借助“机器人红利”,为东莞制造业注入新的动力,延续东莞的规模经济在全球产业链上的优势。
如何把这场“机器人红利”注入到整个“中国制造”领域,值得认真思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到明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将达到42.8万台,成为全球第一。同时,我们注意到《人民日报》最近对用工市场的调查反映,国内制造业的用工成本持续大幅度提升,各地企业纷纷引入机器人,以求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