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心交易吧 关注:18贴子:1,891
南na无mo 释迦牟尼 世尊


1楼2016-12-23 20:33回复
    破障
    宇宙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就是一真法界,本来是不存在任何障碍的,是由于人们心理有障碍,才使六根、六触、六识产生了十八界,这些界就是自己心理所设的障碍。要想证到一真法界,必须先破除自己心理的一切障碍。
    障碍越多离道越远,破除一重障碍,你就向道靠近了一步,因此,修行的本身就是破障的过程。而这些障碍都是自己多生多劫以来,执着于自我的心理需求,在逐渐背离宇宙本性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养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气。长此以往,习惯成了自然,使自己已经完全察觉不到这些属于背道的东西,故非常难破。
    一、障碍在内不在外
    许多修行者,当自己修行中遇到各种障碍时,总爱眼睛盯着社会、家庭和别人。认为是社会、家庭和别人给自己设制的障碍,在阻碍自己修行。
    有些慧根较好的人可能有些小神通,常以神通显示自己。或常以神通来判断事物的对错、是非。正因为用神通来指导生活中的大小事物,似乎对自己有利,并有一定的准确性,还自以为了不起。其实,这是在以神通来搞分别,不知道神通是末而非本,等于自己的心时刻在随着末稍转。执着顺境,本身又是在培养自己的贪心,时刻都在背离本性,并在造三恶道之因,不仅加大了分别心,而且障碍自己的修行。相反,有些慧根较差的人总有一些自卑感,认为自己慧根差就永远赶不上别人。这种思想等于经常在给自己输入“自己慧根差”的程序。在分别“自己慧根差”的前提下又羡慕别人的慧根好,细查深究又属于嫉妒心,嫉妒又属于瞋恚心,同样是在造三恶道之因,其结果只能更加障碍自己的修行。如未明心细查,一般修行人很难透过表象查出这些背离本性的实质和细节。
    其实,一切障碍都来源于你自己的心。“万法唯心造”,那么,障碍肯定也是你自己心理所造,无论你是否承认,事实就是如此。你可能会不相信,我可以告诉你,这些都是我已经反复验证过的,你不必怀疑。即使你一出门偶然扭伤了脚,也完全是你自己心里事先输入了矛盾的程序所造成的。偶然和必然是一对阴阳,偶然和必然也是一不是二,因此,一切偶然之中定存在着必然。
    如果你遇到障碍总是强调客观,查找别人的原因,这就是本末倒置,这就是偏知偏见。这样找下去,你永远不可能破除障碍,这正是你修行无法精进的主要原因之一。
    甚至有些修行者,自己遇到了一些障碍,遇到一些小灾、小病时,常把责任推到师父和神佛身上。经常会说:“这是师父、佛在惩罚我”。其实,你又想错了。师父和佛从来不会惩罚任何人,他们是以大慈大悲之心和平等心在普度众生,哪有心思和精力去管你这些小事,他们是大超脱、大自在的圣人,绝不可能活得那么累,这只是你自己以凡夫之心度圣人之腹罢了。
    其实,在开悟者眼里是没有障碍的。所谓顺境、逆境也都是凡夫以分别心分别出来的。对自己有利的事就分别为顺境、好事;对自己不利的事就分别为逆境、坏事。而在开悟者眼里,已无我无他,何有顺逆?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一切境都是帮我修行的助缘,来者不拒,顺其自然。那些总想顺境的人,认为顺比逆好,其实还是分别心。从本性来讲,顺境和逆境完全是平等的,只是作用不同而已,并无好坏之分。只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助你修行,如果在顺境中把握不好,同样形成障碍,会使你栽大跟头。许多当领导的不正是在顺境中栽了大跟头吗?
    凡夫和圣人都生存在同一空间,同一环境里,所遇之境是同样的。为什么凡夫有障?而圣人无障呢?为什么凡夫有烦恼而佛菩萨无烦恼呢?关键在于自心,魔由心生,障从心起,一切源于自心。如果能够认识到障碍在内不在外,出现一切障碍都从自心找原因,这就是正知正见,如果出现问题总是强调客观,埋怨别人,总是找外面或别人的原因,就属于偏知偏见。许多修行人,心虽很诚,但正是由于知见上的偏差,越精进反而离道越远,其结果很可能修入地狱,实为可怜!可惜!可叹!
    因此,要想破障,首先要明白障碍都是自己心里设置的,不要向外找原因。然后从自己心里把它放下,一切障碍将会不破自除。其实,本来就不存在什么障碍,只是你没有悟道而已。


    4楼2016-12-23 20:43
    回复
      初识宇宙概况
      宇宙无边无际,无始无终,无大无小,无生无灭,宇宙间的物质无增无减、无垢无净、无多无少。因为宇宙的本性是空。
      一、宇宙大小的无限性
      宇宙究竟有多大?它无边无际,不存在大小的概念。用每秒30万里的速度(光速),要飞出太阳系需要20万光年。象这样大的太阳系,仅在一个银河系中至少有3000亿个太阳系。象如此这样大的银河系,在河外星系中仅仅是一粒微尘。而在宇宙中又飘浮着这样无数个“微尘”。无边无际的宇宙,在“黑洞”中也仅仅是一粒粒微尘,在“黑洞”中又飘浮着无数个所谓的宇宙。
      宇宙无边无际,谁也无法形容它的大小,只有佛法称它为“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其小无内”是指宇宙中的物质是无限可分的。用现代科学手段可把物质分为分子、原子、电子、质子、基本粒子、中微子、光子等。当然,科学条件准许的话,还可以永无止境地一直分下去。上古时期道家曾言道:“一尺之杆,日去一半,永世不竭”。早在几千年前,释佛曾证到:一根羊毛立着分为七份,称兔毛尘;再立分七份为水尘;再立分七份称为金尘;再立分七份称为实聚微;再立分七份称色聚微;再立分七份称极微之微。一般的天眼层次只能看到实聚微,再往下分,现代高倍显微镜也看不见。但是,释佛早在几千年前就已验证,宇宙间的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近些年曾有一些有特异功能的人,从阴性的角度对宇宙物质进行了深入探索。甚至已经探索到时间和空间的10-220。同时并发现,当物质的长度“米”分到10-35时,称谓“一普米”,此时物质的长度又越分越大,当把一个所谓的“一普米”分开时,它会变成两个同样大小的“一普米。其结果是越分越多。如果把时间也如此分下去,当把一秒钟分到10-43的时侯,称谓“一普秒”,此时如果再往下分,一个“一普秒”就变成二个“一普秒”其结果也是越分越多。这正是遵循物极必反,阴极生阳的宇宙规律。但是,现代科学目前还远远达不到如此水平。
      二、宇宙物质的无限性
      宇宙的无边无际、无大无小,决定了宇宙物质的无限性。如果宇宙有边际,就可在其内计算出有多少星系,多少星球 。而对于一个无边无际的事物来说是无法计算的。它已经超出了人类数学的范围。
      先不谈宇宙间有多少星系和星球,仅我们地球上的物质,别说数量,就连物种也无法说清。肉眼可见的阳性物质都无法计算,何况占宇宙99%以上的阴性物质?我们的肉眼根本看不见它,它以各种波的形式存在,充满空间而又不占有空间,由此可见,宇宙间的物质也是无限的。
      三、万事万物变化的无限性
      宇宙间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变化。一个人躺在床上,表相似乎没什么变化,但是你的呼吸、血液、各器官、细胞都在不停地变化;气在体内不停地运行;细胞在不停地生灭;你就在这一点也看不出的变化中逐渐成长和衰老。如果你今年六十岁,那么五十岁、四十岁、十岁的你又在哪里呢?昨天的你,前天的你又在哪里呢?
      古人早就认识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万事万物又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永不停息地变化下去。
      四、宇宙的启示
      宇宙大小的无限性,物质的无限性,变化的无限性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它使我们证悟到:
      1、有限的事物,就存在有多有少的概念。有多有少就存在有增有减的概念。而宇宙是无限的,无限的就不存在多少和增减。由此使我们证悟到:宇宙的本性是不增不减的。
      2、如果有增有减,则导致出有生有灭。例如:一个人的寿命(从人的肉眼观察到的表相)如果有限定的时间期限,那么就有增有减,从表相上看就有生有灭。由于人的肉眼只能看到现在,看不见空间(四维)、时间(五维)的过去和未来。因此,错误地判断寿命有增有减,生命有生有灭。
      宇宙既然是无限的,是无始无终的,因此,宇宙既是不生不灭的。你所看到万事万物的所谓增减、生灭,只是事物变化过程的一个阶段表相,而非本性。
      3、万事万物无限地、永不停息地变化,使我们证悟到:万事万物只是显现它不同的作用,我们只能用它的作用,但是得不到它,因为它只是一种变化的假相。只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才是真的。那么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变化,说明它不是真的,只是一种能表现其作用而又实不得的假相。
      4、再进一步证悟:什么样的东西才能不增不减、不生不灭,而又实不可得呢?只有实质是“空”,而又什么东西也不是的宇宙本性。它无形无相、无声无息、无作无为、如如不动,它虽在宇宙及万事万物中,你却看不见它,也找不到它。既无法形容它,又无法描述它,它只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即使你有五眼六神通也看不到它,你只能在真正的清静入定中才能悟到它。它空的一无所有,就连“空”的痕迹也没有。但它能显现出一切相,显现出万事万物的不同作用,来供众生享用,佛法称它为“妙有真空”。众生只能看到它的表象,享用它的各种作用,但又得不到它。因此,佛家又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因为万事万物的本性是空,“体、相、用”三位是一体的,因此,它所表现出来的相和用也必然是空。既然体、相、用都是空,所以它实不可得。
      凡夫正因为不明白宇宙的真相,不知道宇宙及万事万物的本性是空。万事万物只是宇宙空性里变现出来的假相。更不明白这些假相只能显现各种不同的作用,而实不可得。迷惑颠倒地认为都是实有的、可得的。因此贪欲横生,无止境地追求,造成了种种烦恼和痛苦。
      觉悟者悟透了宇宙的真相及本性,既随缘起用万事万物的奇妙作用,而又丝毫不执着,不追求,一切都是顺其自然。
      既生活在世间,融合于世间,又超凡脱俗。是一种大超脱、大自在的极乐境界。这就是觉悟的人,觉悟者既佛菩萨,不觉者既凡夫。
      五、宇宙是阴阳物质在不同时空的组合
      宇宙是由阴阳两大物质的组合,但由于维层不同,所处的时空也不同,其运行速度也不同。
      宇宙太大了,没有人能看清它的形状,太阳系可以说是宇宙的微缩,我们可以通过太阳系的形状得知整个宇宙之形。在太阳系中,太阳是中心,相对来说,太阳是不动的,各行星都围绕着太阳旋转,如同一个巨大的立体车轮。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围绕太阳旋转一周,相对时间似乎越短,离太阳越远的行星,围绕太阳旋转一周,所需时间相对越长。比如,地球绕太阳一周需要365天,而离太阳较近的星球可能只需200天,比地球离太阳更远的星球可能需要500天。
      我们再分析车轮,车轮无论旋转的快慢,相对来说,中轴是如如不动的,是永恒不变的。在旋转过程中,最外边的时空旋转一圈,在最靠近中轴的地方也同时是旋转一圈,时间似乎相同,但是内圈与外圈的时间、空间又是不相等的。比如,绕太阳一周需200天与365天,都是绕太阳一周,但它们的时间差是0.825,就是说200天的一天,相当于我们地球运行的1.825天,由此可见,越靠近中轴的相对时间越长,反之则越短。
      再看宇宙,宇宙也同样可以视为一个不停旋转的立体车轮。与太阳系不同的是,宇宙这个立体车轮是无边无际的,是无限大的。宙心从表相看是如如不动的,紧靠宙心并能旋转的地方,与我们所处的银河系,有着人们意想不到的时间差,那个地方的一秒钟,相当于我们银河系的12亿8千万年。由此可导出以下结论:
      1、相对来说,宙心如如不动,越靠近外圈,相对的时间也越短。
      2、相对来说,宙心如如不动,无始无终,不生不灭。宇宙车轮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无论处在宇宙车轮的任何部位,也都具有宙心(中轴)的特性,也是无始无终,不生不灭的。
      3、从表相上看,越接近宙心,一天的相对时间越长,相对寿命也越长。相反,离宙心越远,一天的相对时间越短,相对寿命也越短。但这只是从表相上看,是维层的不同所决定时空的不同。比如:人的寿命约100年;而狗的寿命只有20年;而细菌在一天里就生灭几次。相反,在所谓的“北瞿卢洲”,人的寿命是一千岁;在兜率天,天人的寿命是56亿7千万年之久。这些不同时空变现的不同寿命也同样是一种表相。佛从本性的角度所看到的是一真法界,是不生不灭的宇宙真相。因此,寿命也是无限的。由此可见,我们各道众生所看到的有生有灭以及寿命有长有短,只是被肉眼所障的一种假相。
      4、修行者从以上结论应当悟到什么呢?越靠近那个如如不动的宙心(本性),其生命层次越高,寿命相对越长。如果把自己的心修入那如如不动的本性,见性成佛。因此启示我们,修行就是修清静无为、如如不动之心。这才是回归,这才是归依自己的本性,这才是最根本,最究竟的皈依。


      12楼2016-12-25 13:26
      回复
        修行须知基本原理


        20楼2016-12-26 11:51
        回复
          修 行 八 正 道
          修行八正道大致包括以下内容,粗略注解如下:


          23楼2016-12-26 23:05
          回复
            一、正见
            凡是合于规律,合于本性,合于中道的知见为正见。凡是以分别心来认识、判断、处理事物的知见,都属于偏知偏见。以分别心把一切事物分为善恶、好坏、是非、对错等,然后执其一边,排斥另一边,这既是偏见。如果反对和攻击另一边,则属于邪见。佛法是不二法门,看一切事物都是一不是二,没有对立的法门,也没有谁排斥谁,谁要消灭谁的事物。如果存在谁排斥谁,或谁要消灭谁的观点,既是偏知邪见。
            二、正思维
            合于正知正见的思维属于正思维。不分别、不攀缘、不执着、不烦恼的清静思维属于正思维。一切胡思乱想的妄念、邪念都不属于正思维。
            三、正语
            古人讲:“非礼勿言为正语” 。何为“礼”?符合道德为礼。在正知正见的前提下,凡是不符合正知正见的话不说。如大菩萨,不度众生不开口,开口必利生。具体讲,不说是非,不说人过失,不攻击毁谤人和事物,不说废语妄言,谓之正语。
            四、正业
            做利国利民,利益众生的职业为正业。凡是破坏环境和道德的职业为邪业。如开赌馆、吸毒、贩毒、贩卖牲畜、杀业、妓院、电子游戏、电脑赌博、贩卖黄色影视书籍、养畜生为卖给他人宰杀等,此类属于邪业。
            五、正命
            所作所为都是光明磊落,没有见不得人的行为,谓之正命。有五邪命:一是标异现奇(为图名利搞一些违反常规的名堂,如现在社会上、电视里推出的“挑战者”之类);二是说己功德;三是占相吉凶(给人看相算命);四是高声现威;五是说人供养。
            六、正精进
            在正知正见的前提下修行“五戒” 、“十善” 、“六度”等法,依八正道而精进修行为正精进。邪精进是修旁门左道,执着神通,执着修无益苦行,为有所求而精进等。
            七、正念
            时刻心系佛、法、僧(觉、正、净)既是正念。邪念是念偏见、念情爱、念私欲、念财、色、名、食、睡等。
            八、正定
            修四禅八定,一法不见,心如如不动为正定。邪定是执着定中境界,着相、着魔为邪定。


            24楼2016-12-26 23:09
            回复
              心物辩证,相互转化


              28楼2016-12-27 11:52
              回复
                物质是第一性的?还是精神是第一性的?这是哲学界唯心和唯物两大哲学观点,被哲学界喋喋不休地争论了几百年。凡是认为宇宙是物质的,精神现象不过是物质的影响作用,即物质是第一性的就是唯物论。凡是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心识变出来的,即精神是第一性的,就是唯心论。为什么两大阵营争论至今却不见分晓?其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各偏执一方,不明白心物之间是辩证关系,他们是阴阳互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并可以相互转化。
                其实,一般人所认识的物质和精神,实际上都属于物质的范畴。一般人所谓的物质属于阳性物质,具有一切阳性物质的特征。所谓的精神属于阴性物质,它具有阴性物质的一切特征。根据“阴阳根本律”中“阴阳互根”的原理,阴阳两大物质是互为存在,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缺一不可。根本不存在何方为第一性的问题。比如,物质是客观存在,是精神这个“识”感觉到物质的存在,如果没有精神去认识物质,又怎么知道物质的存在呢?相反,如果没有物质,那么精神又能感知到什么呢?由此可见,物质和精神是相辅相成的,也是一不是二。
                有不少人误认为佛法强调“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就是唯心主义,其实,佛法的“不二法门”就完全证实了佛法对心物统一的认识。“心物辩证法”直指佛性,直接道出了心和物是统一的辨证关系,是同一事物的两面,是一不是二。因此,“心物辩证法”其本身就是顿悟之法,只是大多数人没有悟道而已。
                物质和精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可以相互转化。例如:贪、瞋、痴属意业,多生多劫以来,人们贪、瞋、痴的习气是从哪里来的?不正是物质对意识的影响和作用吗?所谓的“饱思淫,饿思盗”,不也是生理的物质需求对心理的影响吗?如今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贪污、腐化,不也是物质对精神的诱惑所致吗?从上古时期的“人之初,性本善”,发展到今天末法时期的人心险恶,相互欺诈,不也是物质对人心的影响和作用吗?正因为物质对精神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人们的心随着物质的不断丰富,才不断升级自己的享受和贪欲。从佛家的观点来说,众生本来都有佛性,那么,为什么如今又被物质世界所染,变得迷惑颠倒,不明宇宙真相了呢?正是因为来到三维以阳性为主的物质世界,被肉眼所障,才被物质诱惑所迷。由此可见,物质对精神的确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和作用。
                相反,正是因为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精神这个心理意识同样可以作用和转化物质世界。无论哪一个修行宗门,都是以修心为要,来转化物质世界,转变你生存的环境,以及最终使你脱离六道这一生死环境。观察一下你的家庭和社会,哪一样东西不是由人心所想,而后制作出来的呢?我们这一代人,从上一世纪过度到这一世纪,亲眼见到社会环境日新月异地变化,哪一样东西不是由人心所设计?就连你自己如何梳装打扮,完全是按照你自心所想;家庭的如何装修、摆设,以及家具的颜色,也完全是按自己心理所设计;世界如何建设,如何改造,也完全是由人心所设计,而后再按图纸所施工的。万事万物为什么永不停息地变化?为什么变化的这么快?正是由于人心永不停息地在变化,人心变得更快所致。
                日本科学家对水分子研究发现,人的心理可以改变水分子的结构。在两个试管中装入同样的水,在一个试管上贴上“爱”字,在另一试管贴上“恨”字。20分钟后,在高倍显微镜下观看水分子,贴“爱”字的水分子结晶体,像雪花一样美丽,贴“恨”字的水分子结晶体却杂乱无绪,非常难看。然后把“恨”字去掉,也换上“爱”字,20分钟后再看,水分子结晶体也变的很美。这一实验,充分验证了心理对物质的作用力。
                当人心理生气发怒的时候,人体里会产生一种“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剧毒。经科学家验证,在人发怒的时侯往水杯里呵一口气,浓缩以后给小白鼠注射一滴,五分钟就会死亡。这种几分钟的生气发怒或烦恼,立即就会使自己中脉堵塞,造成百脉不通。甚至在梦中紧张、生气、发怒,也会使中脉堵塞。
                从以上两方面的论证可以证实,物质和精神(心理意识)是互为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物质第一及物质决定精神的论点,肯定是偏极一方的。但是,精神决定物质,精神是第一性的论点同样是一分为二,偏执一方,又忽视了物质对精神的反作用。
                佛法认为“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般人会误认为佛法是唯心主义,这里存在一个理解问题。一般人以及绝大多数未开悟的修行者,看到“唯心所现”,大多理解为唯心主义。其实,这里所谓的“心”,并非一般人所理解的“意识、心理、精神”之心。此“心”意为真我本性。万事万物都是真我本性的显现。从此角度讲,万物唯心所现,却也真实不虚。而唯识所变的“识”,才是指心理意识。唯识所变讲得正是心理意识对物质的作用和转化。在佛法的“唯识论”中讲到:“现行熏种子,种子起现行”,正是心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如果是上根器的人,仅一个“心物辩证法”就可使你顿悟,就可使你成就。成佛得道不正是心和物的转化作用吗?因此可以说,“心物辩证法”就是顿悟之法。
                要想正确地把握心物辩证的关系,不要把心物一分为二来看,心物本来就是一。在强调一方的同时,又不可忽视另一方。心和物各有各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心可以转境,境也可以转心,就看你如何把握。
                心随境转还是境随心转,是修行或不修行的分界线。不修行的人则心随境转,随波逐流,追逐物质利益,生命层次趋于下旋。而修行者则是把心定在本性上,身虽入境,但心不受物质利益所诱惑,心却不被境转。心若能定则境随心转。生命层次和生存环境皆趋于上旋。这正是千门万法修心为要的根本原理。
                当你认认真真地把“宇宙生命层次概况表”看完之后,你会发现,该表中有两项是十法界的共同特点。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既是“心”。所有的法界以及你在六道里的生存环境,都是随着你的心识所转化出来的。不同的心转化为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法界,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正报和依报。因此,修行必须修心。


                29楼2016-12-27 12:00
                回复
                  宇宙及万事万物的真相——真空妙有


                  31楼2016-12-27 12:09
                  回复
                    照见五蕴皆空


                    34楼2016-12-27 15:16
                    回复
                      二、五蕴使人们产生错觉
                      由于人们受五官三维的限制,在人们眼里所看到的万事万物这个“色”,认为是实有的,可以得到的,并可以享受的。因此,产生了后面的受、想、行、识都是一种错觉。
                      前面在“宇宙及万事万物的真相”中,已经道明了,万事万物(色)的本性是空,你只能用它表现出来的作用,但得不到它。但由于人们只看到事物的表相,而不知道它的本性,把缘聚缘散、实不可得的事物,误认为是实有可得的。由此产生的受、想、行、识,都是在追求那些实不可得的东西。无止境的欲望使人们贪心越来越大。当他认为,别人在阻碍他得到那些更大利益的时候,开始憎恨别人。当看到别人所得的利益比自己多时,就开始嫉妒别人,一系列的瞋恚心由此而生。贪、瞋之心又是由于不明白宇宙真相,迷惑颠倒的愚痴心造成的。而贪、瞋、痴的心理,又使你产生了无穷无尽的烦恼。因此,这一切烦恼之苦,都是由于五蕴的错觉。只看到事物的表相,并去追求表相,反而障盖了事物的真相和本性。由于这种错觉是长期的,多生多劫以来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概念和习气。因此,人们生生世世一直在这种错误认识中循环,才导致了生生世世在六道里轮回的结果。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了万事万物的本性是空,实不可得,就应该明白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既然色即是空,受、想、行、识都是对色而生,那么,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当然也是空。
                      三、“受”也实不可得
                      虽然在前文中道明了“色即是空”的原理,但是,人们还是难以理解。原因在于人们对各种事物都有亲身感受,认为这些感受是实实在在的,并不是空的,实际上这还是人们执于表相的一种错觉。
                      万事万物虽本性是空,但又显现各种不同的作用,而人们所感受到的也正是它的作用。这种作用也只是一种表相的存在,但是,哪样作用你又可以永远留住它呢?例如:当你吃苹果时,那种香甜的滋味只是在欺骗一下自己的舌头;又大又红的形状和颜色只是在欺骗你的眼睛;“好吃的苹果”这句话只是在欺骗你的耳朵;苹果的香味只是在欺骗你的鼻子。当你这一口苹果咽下去后,这一切色、声、香、味、触都荡然无存,什么也没留住,你在欺骗自己眼耳鼻舌身的同时,只是得到一种心理欲望的“满足”。但是这种心理欲望真的得到满足了吗?你可能会说:“满足了”,既然满足了,你为什么还有欲望?为什么欲望越来越大?说明并没有满足,就连这种暂时的心理满足也是一种虚空假相,在欺骗自己的心而已。
                      例如:狗啃骨头,骨头上一点肉也没有,狗却啃得津津有味,欺骗狗的只是骨头上的肉味。狗啃了半天,其实什么也没得到,只是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被欺骗的满足。
                      人也是如此,穷人每顿吃一碗饭,百万富翁也只能吃一碗,让他吃三碗,肚子受不了。可能认为比穷人吃得营养好一些,那只是食物的表相。骗了自己的眼耳鼻舌身及心理而已。反而可能会得更多的病。牛、羊、鹿、马吃的是草,不是长的比人还壮吗?也并未缺什么营养。每个人一生应吃的食物,以及应花的钱都是定数,吃得好,吃得多反而减少寿命。穷人夜里睡一张床,百万富翁也只能睡一张床,让他八张床轮换睡他受不了。你认为比穷人享受了,享受的结果保留住了吗?其结果仍然是实不可得。享受只能使人心理上增添欲望,堕落腐化,来世生命层次向下旋。你又真正得到了什么呢?只是在满足自己心理的占有欲,填补自己欲无止境的空虚。
                      人们把病和死都分别为最大的苦受,最害怕的就是病和死。其实,这也是你被五蕴错觉形成的一种假相所障。认为病和死是真的,不知道这种感受也是空,只是自己心理的一种分别而已,是你的分别心把病和死判定为一种苦受,因此才产生心理恐惧。
                      例如,爱好登山运动的人,在高山上又滑又冷,空气稀薄,又困又累,腰酸腿痛,还会冻伤或有生命危险。但他们却认为登山是一种乐受,而不是苦受。有些人虽不登山,但稍有腰酸腿疼就觉得苦不堪言,难以忍受。
                      其实,有病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有它特定的作用。是在提醒你,应该注意些自己的心理或行为,也许是提醒你该锻炼或休息了,或者提醒你该修行了。许多修炼者,不都是因为有病才被迫走上修行之路吗?那些养尊处优的享受者是很难走上修炼之路的,除非他是佛菩萨再来。
                      每个人都经历过病的折磨,但有些人却毫不在乎,不放在心上,病痛反而减轻。有些人非常害怕,心理压力很大,反而将小病养成了大病,加重了病情。这个关键问题还是在于自己的心,心若有受则苦,心若不受则无苦。《三国演义》中关公刮骨疗毒,刮骨声噌噌作响,血流成盆,关公难道不痛吗?首先,他为了疗伤,心理不认为是苦,心有所不受,没有分别苦的概念。第二,他在下棋,运用了精神转移法,思想不去接受刀刮臂膀的痛疼。由此说明,心不分别苦乐,心无所受,则受而不受。病痛也只是一种暂时的假相,在你无病之前是不痛的,病好之后也是不痛的,病痛只是生理变化的一个过程而已,它不是永久保持的,因此,它也是一种虚空假相。
                      当一些大因果现前的时候,往往也以病痛表现出来。如果你能悟透“受”也是空,则会以另一种心理对待病痛。
                      一是明白病痛是一种生理的自然现象,任何阳性物体都跳不出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因此,有病有痛是很正常的。真能如此想,病痛对你来说,已经减轻了一半。
                      二是明白病痛是因果现前,自己过去欠了债,如今该随缘还债。晚还不如早还,有何不好?过去欠债时就高兴,现在还债就烦恼,不是平常心,更不是平等心。应该发自内心地忏悔自己的过错。只有切身体会过去给别人造得如此之苦,才能升起慈悲心和平等心。同时又消除了自己过去的一个业障,无债一身轻,有何不好?心理果能如此转化,病痛也必能转化,这就又减轻了一大半。
                      三是,如能从根本上悟道,一切色受都是空相,无苦无乐,心无所受,何苦之有?佛菩萨也有过去的因果,他们也并非不落因果。但由于他们是觉悟者,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无苦乐之分别,虽落因果,但不昧因果。心无所受则无恐惧。无恐惧则度一切苦厄。这就是一种大超脱、大自在的心理境界。
                      人们对于死的恐惧是最大的,人们最怕的就是死。正是因为平时执着“有”,总是想贪得更多的物质利益,得到更多的爱情和物质享受等。认为人一死,一切都结束了,一切皆空,什么都没有了。有一种无限的失落感,这是人们恐惧死的第一种原因。
                      第二种原因是人死之后,灵魂离开肉体,在无边无际的太空中不着边际地飘荡,如同大海上飘浮的一粒海藻,身不由已地长期飘流,没有着落,总想抓点什么东西使自己停下来,但又很难遇上有缘的东西。这种过程非常恐惧,并深深地输在了自己的第八识中。正是由于身不由已的飘荡过程,使人产生难以忍受的恐惧,因此,人刚一出生时,手里总想抓点什么东西,而且不愿撒手。
                      其实,死只是生命变化过程中的一个表相。如水的一个波纹,浪的一次起伏而已。波纹、旋涡、大浪、平静都依然是水的本质。只是这种蛹动起伏的表相,使你错误地认为水是水,波浪是波浪。一次波浪的起伏过去后,波浪死了吗?它还是水的本质,水的特性。
                      人和万事万物都涵有宇宙本性,宇宙是无限的,不生不灭的,人和万事万物也是不生不灭的。你肉眼看到的生死,只是生命的某一次转化过程,如同一次波浪的起伏。小草冬天枯萎了,从表相上看似死了,第二年春风吹又生。一粒麦种长出麦苗后,麦种似乎是死了,到了夏天又结出麦穗,一棵麦穗又结出60粒麦籽。它也永远不会死,只是一次转化过程而已。人的肉体只是房子,并非真我,表相死的时候,只是房子旧了,主人再换一套房子而已。主人不生不灭,肉体化成灰仍然是基本粒子的组合,肉体和灰土都是基本粒子,只是变化了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科学也证实了物质不灭定律。
                      人为什么认为自己有生死?还是肉眼所障,肉眼只能看到今生,看不见过去和未来。在大脑里反复输入了这种错误的信息和程序。因此,人们最恐惧死的来临。大多数修行人都相信有六道轮回,但只是一种迷信。如果你真正相信有六道轮回,只有在悟透不生不灭之后才是真信。真正悟透不生不灭的人是不会怕死的,是无所畏惧的,你如果还怕苦怕死,说明你还没有开悟。
                      我们生生世世在六道里轮回,如果你只有一生就死了,那么在六道里一直轮回的又是谁呢?你曾多生多劫在地狱里,经历过下油锅、锯分身、割舌、挖眼等酷刑,你死了吗?你曾多世在畜牲道里,惊恐万状地被人和其它动物捕杀,你死了吗?你如果死了,今天的你又是谁呢?怕死的只是你的头脑,只是你五官反映给头脑的错觉,真我从来不怕死,从来就没有生死。因此,生是你的心理在生,死也是你的头脑心理在死,本我是永远不生不灭的。
                      人们认为有生有灭,是你自己的错觉形成的一种所知障,正是这种畏惧死的障碍,束缚你不能靠近真我。因此,必须超越你头脑思维中种种原定的概念。空掉你的头脑,道才能出现。否则道也被你那复杂的头脑给遮蔽了,被你那不停的错误思维给障盖了。
                      佛菩萨们就是证到了不生不灭,因此,他们敢于倒驾慈航,又回到六道里来渡化众生。证道以后,无论去哪一道都如同旅游一样,在哪一道里都不着相,都无所住。这就是灵的状态,这就是超越十法界。超越者已无界可言,心中无界,又有何界所障?
                      这就是从心理上,对病和死等等一切受与不受的觉悟,如果你有所受,就产生恐惧,如果不受,则是大超脱、大自在。这种解脱和超越,其根本是你心的解脱和超越。


                      36楼2016-12-27 20:19
                      回复
                        四、如何照见五蕴皆空?
                        前面阐述了色、受是空的道理,但要想明白并非易事,必须亲自照见。
                        何谓“照见”?并不是我们五官及肉眼的观察所见,也不是大脑思维的想象。相反,真正的照见,首先要关闭五官和大脑的思维。因为五官和大脑的思维正是障碍你真智慧显现的五蕴。“照”,是以无上般若智慧所观照,是指真智慧的显现。“见”,是以无上般若智慧灵悟和证悟到宇宙真相,证悟到五蕴皆空。因为宇宙的本性是空,五蕴也是本性显现出来的作用,因此,五蕴也是空。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五蕴只是一种作用,也不分好坏。只是你在悟道过程中应当先关掉五蕴,启用真智慧,才能入道。如果是平时做事,还必须运用五蕴的作用,离开它还不行。但是,要想靠近道,必须先关闭它,才能使真智慧显现,只有真智慧才认识道。
                        何谓空?众生对空有各种理解,大致分为以下五种:
                        1、顽虚空:就是我们平常人所谈的有、无之空。东西得到了就是有,没得到就是空。这个空是相对有之空。
                        2、断灭空:有些初修行之人对佛法的误解。以为佛法是消极的,要想修行,就是把一切东西都空掉,把“放下万缘”,错误地理解为“空掉一切东西,什么都不要,什么事也不做”。这是未开悟者和世上某些人的一种偏解。他们认为,人活时还是有的,人一死什么都没有了,白忙一场。所以活着也不用追求了。是一种对物质的所谓空。
                        3、析法真空:是小乘罗汉所修。就是把万事万物分析到最后,全没有了,空了。这种认识虽然也悟到了空,但又属于偏空,不能起任何妙用。认为色是色,空是空,色和空是二不是一。
                        4、体法真空:是大乘初门菩萨所修。他们虽然知道当体即空,但却不知色相本身就是本性的显现。把性、相分离了,所以仍是偏于空的一边。
                        5、妙有真空:是大乘佛法所主张的。虽然认为万事万物的本性是空,实不可得,但妙用无穷。故曰“有而不有,空而不空,妙有非有,真空非空,谓之妙有真空”。彻悟到本性的“体”与万物的“相”是一不是二。万事万物的相正因为内涵着真空本体,故实不可得。而真空之体正是通过万事万物的作用,才证实有真空本性的存在。见性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作用上见。既然有作用,当然是有相,有相才能用,所以体不离相。相体如水和波的关系,水就是波,波就是水,是一不是二。所谓妙有,就不是实有,因为它的本性是真空,妙有只是本性中显现、变化出来的无穷作用。
                        《金刚经》中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就是说,我们无论见到任何事物之相,心理很明白这些相都是假相,而显现这些相的本性是真空,这个真空才是真实不虚,永恒不变的。只有透过事物表相,照见里面的本性才是见性,才是见如来。所谓见如来,并不是见到身外和万事万物之外的某尊有形有相的佛,而是见到我们的真我本性,即宇宙和万事万物的本性。佛曾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这里所说的“我”,既是本性。


                        37楼2016-12-27 20:24
                        回复
                          二、法门平等
                          修行路上,佛、道、医、儒、武等宗门诸多,佛教中分禅、密、净土、天台等宗。至于修行的法门更是多如牛毛。仅佛教就称谓八万四千法门。近些年,为适应现代人的修炼,仅国内就出现了上千个气功门派。观其所修炼的内容,皆不外乎佛、道、医、儒、武的范畴,只是变化后的方便法门而已。其它国家也有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依斯兰教、印度教等千门万法。全世界修行人虽宗教不同,法门各异,但是,都是为了同一目标,都是在寻找那个真我本性,都是在各条道上向着本性回归。
                          各宗各派,千门万法,都是法身本性的显现,皆是同一个法身。如同大车轮上的诸多车条,都来自同一个中轴,又都在围绕着同一中轴旋转。条与条之间不仅不可分割,而且有着相互支撑,互为依存的关系。无论少了哪一根条,车轮就不能正常旋转。条与条有何分别?有何好坏?有何不同?
                          世界上为何生出千门万法?为什么要设八万四千法门?由于众生的国家、民族、语言、信仰不同,一个宗教是无法满足众生修行需求的。所以,应缘而生,自然就形成了许多宗教。如同教学一样,需设立门类不同的各专科学校,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又由于众生的慧根不同,慧根是指前世修行的基础,以及心理靠近道的程度。因此,在修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法也不可能相同。如同在一个学校里,根据学历不同,要分出不同的年级,使用不同的教材。你能说数学好,语文、历史、物理都不好吗?你能说大学好,小学不好吗?分出八万四千法门,正是佛的大慈大悲,恒顺众生的不同根器。如果只设一宗一法,只能适应一种信仰、一种根器的人,则不能普渡众生。
                          这些不同的宗教和法门是怎样产生的呢?如同各种各样的植物,是因地、因时、因缘、因各种不同的气候和地质环境而自然生成,全世界不可能只生同样的一种植物,一种植物是不可能适应一切众生的。全世界的人都只吃同一种食物也是不可能的。这就不是恒顺众生,更不可能普度众生。
                          各个宗教法门也是如此,无有好与不好之分,都是真我本性的显现,平等无别。你攻击其他法门,就等于攻击你自己。但是,自从有宗教门派以来,由于各门信徒中那些尚未开悟者,还有我执,分别有我有他及门户之见,站在自我小团体的立场上,不明白千门万法是同一法身,因而相互轻视。随着长期的发展,逐渐转化成轻视或仇视。宗门派别之间相互攻击,相互抵毁,表相上都是在自赞毁他,但实际上都是在破和合僧,在造地狱果报。
                          基督教与天主教虽同读一部圣经,却互相抵毁。在本教内部又分化出上千个大小宗派,都说自己传的是正法,别人传的是邪法。佛教内部也是如此,净土宗的某些人不理解密宗的一些密法,则出言毁谤。宗门内部也相互攻击,甚至搬着经典来攻击对方。
                          近十几年内,我国同时出现了上千个气功门派,让群众从健身入门,以“气功”为方便法门,并逐渐引导一部分有缘人,从健身逐步走上修行之道。这正是佛法的随缘和便通。但有许多佛教徒或基督教徒根本没有接触过气功,并不知道里面所修的内容,只看“名字”表相而不知其中博大精深的内涵,则大肆攻击气功都是外道。其实,大多数气功门派都是以修心为主,并性命双修的。气功界在初期度人的时候,为了方便度人,以示法的形式表演过一些特异功能。有些修佛者则攻击气功就是为了出神通,是外道、邪法。
                          许多基督教的信众,也不知道佛教的内涵,只执着圣经中“不要拜众泥胎偶像”一句经文,就攻击佛教是“拜泥胎偶像”的迷信邪法。甚至劝说佛教徒把佛像砸毁。如此等等现象,都是分别心和攀缘心的扩大。其实,主耶酥所谓的“不要拜众泥胎偶像”,其寓意是指“对万事万物不要执着其表象”,其中的“众”字正是指的万事万物,而非单指“泥胎偶像”。是基督徒们的理解之误而恰恰又落入了对“文字像”的执着。又如,圣经里主耶酥对亚当和夏娃说:“不要吃善恶树上的果,一吃必死”。此处的真实含义是不让众生起分别心,不要分别善恶、是非,只要一生分别心,就脱离不了生死。而绝大多数基督徒们都不理解这句话,还是在执着本门的同时又抵毁他门,其所作所为正与主耶酥的教导相违背。既然一切法都出自同一本性,因此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你无论攻击哪一法,都是在攻击佛法,都是在攻击自我本性。因为佛法是不二法门,你心里还在分别二、三,本身就已经背离了佛法,背离了本性。
                          只要还有门户之见就是大分别心,只要对其他门派指手划脚,轻视毁谤,就是大瞋恚心。还在造三恶道之因,不是在修道,而是在造业。这些都是尚未开悟的表现。打着信奉基督的旗号反基督,打着修佛的幌子攻击佛法,这正是末法时期魔法横行的象征。
                          真正的开悟者没有分别心。虽修某宗某法,但心里却已无门户之见。他心胸豁达,站在宇宙本性的层次上,哪有你我?何为他门?都是一个整体,即使连内外之道也是方便讲,内外本来就是一不是二。如果你不接近门外,又怎能进入门内?因此,在开悟者眼里,不分内外,皆是一体两面的显现,如同一个硬币,是不可分开的两面。
                          佛在经中说过:“大菩萨宁可死,也不说别人的过错”。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说别人的过错是在断自己的慧命,如果被你攻击的那个人已经修成罗汉或菩萨果位,你攻击他,如同鸡蛋碰石头,自己反而被撞下地狱,一下地狱就是千万劫,远远超出你一生的生命,大菩萨很有智慧,所以宁可死也不说别的过错。
                          其实,在开悟者眼里,千门万法都是真我本性的显现,只是为了适应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慧根的众生而已。即使是吃喝拉撒、喜笑怒骂,也都是本性的显现,都与佛法是一不是二。如果把佛法变化一下你就不认识了,甚至去攻击毁谤它,说明你还没悟透佛法,还未明心见性。如果真正达到明心见性,无论佛法如何随缘变化,你都会见到那个真我本性,都会在无言之中“拈花微笑”。


                          40楼2016-12-27 20:51
                          回复
                            四、佛魔平等
                            有些佛教徒可能刚看到这个题目就开始有异议了。魔是佛的对立面,佛与魔怎么能平等呢?其实,佛与魔也是一不是二。
                            妙善在未开悟之前也和许多修佛人一样,认为自己是在修佛,凡是外界干扰障碍我的都是魔。甚至家庭亲属不支持自己修行的,也认为是魔,是外界的魔来帮自己磨性,开悟之后才知道是自己错了。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魔是从哪来的,魔由心生,魔与佛一样,都是宇宙本性里的自然显现。魔与佛也是同一事物的两面。我们每一个人既是佛又是魔,当你的心清静无为时,符合了佛性,此时你既是佛。当你的心烦恼、执着、偏执一方、瞋恨发怒时,此时你又是魔。因此,佛与魔都是你本性的显现,完全取决于你的心。既然魔与佛都来自你的心,是一体所生,当然是平等无分别的。如果从真我本性的角度来讲,佛魔都是心里生出的一种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既然都是虚妄假相,又有何分别呢?从这个角度上讲,佛魔也是平等的。
                            继而分析佛与魔的作用,当然他们也是相互衬托、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的作用。修行人常讲“小魔成小佛,大魔成大佛,无魔不成佛”。可见要想修成佛,必须魔来磨。每个修行人都可以回忆一下,如果没有病魔、灾魔、烦恼魔、生死魔来磨你,你能被迫走上修行之路吗?在你修行路上,哪一分清静的产生,哪一分定力的成就,不是魔来助你的?相反,在你修行路上,心魔逐渐被降伏,在减少,又何尝不是佛对魔的度化。魔与佛都是你的心在相互转化,当你中道行的时候,即显现为佛,偏左偏右的时候即显现为魔。当一个人修行到较高层次的时候,心如果稍偏一点,则会产生更大的魔力。因此,古大德所谓的“德高才能功高”,是非常有道理的。当你功高而又德不稳定的时候,心稍偏一点,造业极大,又抵消了你所修的功德,这正是修行中所谓的“火烧功德林”。所以说:“德高才能功高”。
                            《西游记》虽是描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实际上是在描述一个修行者的修行过程。修行路上九九八十一难,难难都有魔来挡道。你仔细想想,那些魔都是从哪来的?都来自于佛的身边,寓意着佛与魔同出一处,本心所现。同时又寓意着“无魔不成佛”的深奥之理。
                            如能悟透此理,修行路上再遇魔时,就不会埋怨外境,明知魔由自心而生,心若平静魔自灭,心若执着魔自生,一切都是自心的变现。另一方面,当外界有干扰时,心里很明白这是帮自己修定的助缘到了,不动心,不动念。如能把握好助缘之机,则未辜负魔的作用。此时,魔转为佛,在你眼里,他是佛菩萨来度化你,而不是魔来干扰你,还会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修行路上,正是这一次次地由魔转佛的过程,才使你靠近了佛的本性。当你眼里看到人人都是佛,物物都是佛的时候,此时,你就是佛。此时你心中无魔,魔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当你眼里看到人人、处处都是魔的时候,此时,你自己就是魔。当你心理达到无佛无魔、无分别的境界时,才能真正证到平等心。因为分别和平等本来就是互为存在的一对阴阳,是一不是二。
                            怎样才算达到平等心呢?当你再看到所谓的“好坏、是非、善恶、对错、丑美”等一切事物时,自心如同镜子,只反映事物的本象,而不再分别好坏、是非、善恶等。在你眼里,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是正常的,自然的,无分别的。不仅要这样断掉分别心,而且还要在无分别的基础上,断掉取舍和捡择之念。如无取舍捡择之念,还有何求?如无所求,还动何念?果能如此,你的心自然就会清净下来。因此,只有修出平等心,才能真正修出清净心。才能真正证到清净法身佛和平等报身佛。


                            42楼2016-12-27 21:26
                            回复
                              生命的奥秘
                              除了觉悟的佛菩萨以外,各种生命都害怕死亡,那是因为众生不了解生命的真相。生命如同宇宙奥秘一样,使人们难以探索和破译。


                              43楼2016-12-27 21: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