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用心听安格的歌,每天都有新惊喜。始终相信若干年后,即使60后70后80后的FANS都已作古,安格的经典依然会延续,因为那是非他不可的童氏风格。
本想在一个贴中汇总所有音乐才华,可是发现每一项都值得长篇大论,于是分成三个贴,也算为咱吧作点贡献吧。
(三)创作能力篇
总体上华语乐坛缺乏创作精神。在欧美乐坛, 没有创作能力很难生存,80%以上的歌手自己做音乐,而以Paul Macatney,Rod Steward,Billy Joe等为代表的音乐人,艺术生命惊人的长,他们作品众多,风格鲜明,题材广泛,歌迷因为在他们的音乐中找到了共鸣而追随左右。反观华语乐坛,能够达到这种高度的人凤毛麟角,安格算其中一个。大部分能做出好音乐的歌手,或者昙花一现,或者转投幕后,而安格从未停止过对音乐理想的追求。他显然属于那种把音乐作为一种语言来表达、而不是作为一种商品来销售的人,偏偏讨巧地迎合了当时的市场。这样的音乐记录着历史,所以能够不朽。
安格的作曲能力毋庸置疑,偶在此特别提请童学们崇拜的是他的编曲能力:作曲给出的只是歌曲的骨架,编曲则是赋予其血肉。如果配乐是一种排列组合,找到最佳方案是需要直觉的,更何况还要以通晓多种乐器为基础,所以这是比单纯作曲还要难能可贵的天赋。对比早期作品和《其实》之后的,能够明显看到一个从校园吉他到管弦乐队的发展,那正是他的创作能力日渐成熟和丰满的过程。所以说,力宏尚未成功,杰伦仍需努力啊。
附带一句,偶在纯音乐方面是个俗人,始终认为安格写的歌,有了他的声音才有灵魂,也只有由他自己演唱,才最到位。没办法,谁叫演绎也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呢?
推荐作品:一言难尽,强烈建议研究《花瓣雨》《爱与哀愁》《听海的歌》中安格自己的编曲,那是顶峰。偶的最爱是《那一段日子》《香水城》《爱情终究是一场难圆的梦》,超唯美,郁闷的是这些都不是主打。
结语:安格的身上有太多巧合,曾经造就了一个完美的偶像。若干年后,即使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但音乐将如佳酿,历久弥香。
本想在一个贴中汇总所有音乐才华,可是发现每一项都值得长篇大论,于是分成三个贴,也算为咱吧作点贡献吧。
(三)创作能力篇
总体上华语乐坛缺乏创作精神。在欧美乐坛, 没有创作能力很难生存,80%以上的歌手自己做音乐,而以Paul Macatney,Rod Steward,Billy Joe等为代表的音乐人,艺术生命惊人的长,他们作品众多,风格鲜明,题材广泛,歌迷因为在他们的音乐中找到了共鸣而追随左右。反观华语乐坛,能够达到这种高度的人凤毛麟角,安格算其中一个。大部分能做出好音乐的歌手,或者昙花一现,或者转投幕后,而安格从未停止过对音乐理想的追求。他显然属于那种把音乐作为一种语言来表达、而不是作为一种商品来销售的人,偏偏讨巧地迎合了当时的市场。这样的音乐记录着历史,所以能够不朽。
安格的作曲能力毋庸置疑,偶在此特别提请童学们崇拜的是他的编曲能力:作曲给出的只是歌曲的骨架,编曲则是赋予其血肉。如果配乐是一种排列组合,找到最佳方案是需要直觉的,更何况还要以通晓多种乐器为基础,所以这是比单纯作曲还要难能可贵的天赋。对比早期作品和《其实》之后的,能够明显看到一个从校园吉他到管弦乐队的发展,那正是他的创作能力日渐成熟和丰满的过程。所以说,力宏尚未成功,杰伦仍需努力啊。
附带一句,偶在纯音乐方面是个俗人,始终认为安格写的歌,有了他的声音才有灵魂,也只有由他自己演唱,才最到位。没办法,谁叫演绎也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呢?
推荐作品:一言难尽,强烈建议研究《花瓣雨》《爱与哀愁》《听海的歌》中安格自己的编曲,那是顶峰。偶的最爱是《那一段日子》《香水城》《爱情终究是一场难圆的梦》,超唯美,郁闷的是这些都不是主打。
结语:安格的身上有太多巧合,曾经造就了一个完美的偶像。若干年后,即使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但音乐将如佳酿,历久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