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高新国际教育...吧 关注:13贴子:81
  • 0回复贴,共1

科大高新国际化教育|放眼德国学校教育,取长补短育人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德国的经验显示,在评价一所学校是否优秀时,不能只是看它能否将尖子生教好,还要看它能否把各方面条件不理想的学生也教好。只有把这些“差生”也教好,才是真正的好学校。此外,在对“好”的定义方面,当然不能仅仅把学习成绩好当作好的标准,还要看其他的标准,例如:学校有没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独立自主,学会团队合作等。因为这些都是他们在未来多元化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
与德国相比,我国总是倾向于用简单的方式应对复杂的教育问题,例如把学校分成不同的等级,把学生分入不同的班,生成一个均质性群体,以便实行统一化的管理和教学。但社会现实是复杂的、多元的,任何简单化的处理方式都是对现实的一种生硬切割,必然带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当然,德国在评定最好的学校时,除了上面提到的应对多样性挑战之外,还要看:
(1)教学成就,即学校在核心教学科目、艺术、运动领域或其他领域所取得的学生培养成就(以其自身的起点来衡量);
(2)课程质量,即看学校是否让学生独立负责其学习,是否促进深度理解式学习和以实践为导向的学习,是否持续性地改善课程等;
(3)责任,即看学校是否让学生在课内外民主参与决策、独立提出倡议、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
(4)学校氛围、学校生活和校外伙伴,即看学校是否有良好的校园氛围,充满激励的校园生活,学生、父母和教师是否乐于去学校,学校是否与校外机构和个人建立起积极的合作关系;
(5)学习型学校,即看学校是否实行民主领导和管理,鼓励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师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持续性地进行自我改善。
国内的传统教育评价继续以考试成绩自相矛盾与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传统学校教育在根基上就产生了偏斜。而在一个偏斜的根基上,在孩子们的世界里能摆正任何东西吗?科大高新国际化教育放眼德国学校教育评价,取长补短,真正的做到为中国学生减压的同时培育出国际人才! 我们的学校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考试,而是为了让学生适应未来的生活。


1楼2016-12-26 16:2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