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孩子吧 关注:1,700贴子:237
  • 3回复贴,共1

[每日育儿公益课]2017年12月27日公益课之改变思维,才改变根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彦妈G12]主讲
先说个反面的例子吧。
妈妈带着女宝宝玩耍,
这时,不知从哪里,来了一条毛毛虫。
妈妈下意识地,浑身抽搐了一下,
随之大叫——啊~~~
这个动作,
不是妈妈有意这样子做的。
完全是自然而然的表现。
但是你知道,
人生如梦,
人生如戏,
你这样子做,
已经传递给孩子,什么信息?
你已经成功地完成了一次教育。
明确的告诉了宝宝,
这个世界,是恐怖的。
尤其是看到带毛毛的,会动的,
那就意味着灾难,意味着浑身发抖。
这个告诉,还不止是停留在学——觉。
更完成了习——孩子全程体验过了。
这种教育,不管你懂不懂教育,学没学过师范专业,
这种传承,却完美地完成了。
从此,这个女宝宝,就会养成害怕的习惯。
这个,就解释了,
为什么妈妈带的男宝宝,
常常会变得怯懦,
见人不敢说话,
做事,磨磨蹭蹭。
所谓磨蹭,实际上,是因为讨厌,或者恐怖,或者为了逃避,
下意识地,心思没在这事上,
这个事,怎么可能做得好呢?!
结果呢,换来的是父母的呵斥,
或者打骂,
从此,这个事,更是做不好了。
常随老师在问,怎么办呢?
今天,先不说怎么办。
给大家提示出来,
开始重视这种现象,
大家必然会思考,也会想办法,
这对于改变现状,已经就是进步了


IP属地:广东1楼2016-12-27 11:09回复
    再说一例:
    我们的宝宝,是不是经常,有偏食的现象?
    今天,我们要学会一种思维:
    凡有现象,这个是结果。
    学会追问,这个结果,产生的因缘,是什么呢?
    这个,就是我们学易经,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因果思维。
    解决问题,
    如果不找到正因,
    只是解决果,
    也就是只是在现象上用功,
    会劳而无功。
    而一旦查清因缘,
    顺因缘而调整之,
    好比是根深叶茂,
    解决问题,就会轻松而高效。
    开花,结果,
    我们最喜欢的事。
    但是更要关注扎根。
    偏食,是怎么来的呢?
    我也不知道。
    但是据我观察,
    有的妈妈,
    见某菜一上桌,
    马上露出,
    厌倦的神情。
    甚至会把嘴一撇,
    吐一口口水,
    这个口水,不是馋出来的,是恶心出来的。
    我们大人,会清醒地分辨得出来。
    孩子开始见那种食物时,奶奶说:这种东西黑呼呼的,有点恶心,后面孩子见到那种食物时,就不吃了
    而另一道菜上桌,
    爸爸双眼放光,
    垂涎欲滴,
    马上想办法搞到手,然后大吃大嚼。
    这样的现象,大家见过没有?
    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现象里,透视着什么因果呢?
    孩子的偏食,与父母共餐时的表现,有特别重大的关系。
    也有的偏食,
    是到姥姥家串亲戚时,
    大舅的言行影响。
    总之这一切,与儿时的经历,
    有密切的关系。
    以上两例,
    都是在日常生活中,
    成人,尤其是父母,一些不经意的言行,
    已经对孩子,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今天,
    我们能够警觉,
    就是进步了。


    IP属地:广东2楼2016-12-27 11:13
    回复
      关于能否对孩子进行早期经典教育?——下面的时间润泽妈和大家共同学习文字课程。
      主讲[润泽妈]


      IP属地:广东3楼2016-12-27 11:14
      回复
        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能否进行经典教育很是迷茫,不知道是应该还是不应该。
        在这里我告诉正在迷茫的爸爸妈妈们,完全可以对孩子进行经典教育。
        因为经典教育是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对孩子进行经典教育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能改变孩子的性格、行为、道德、个人品质等,还能使孩子变得更加的聪明,学习更上进。 对孩子进行经典教育的关键点是:心灵智慧、学习能力、行为习惯、道德品质。
        有些父母可能会认为现在的孩子太小,学习压力太大。读经典的著作可以等以后有时间的读,或者大点的时候再读也不晚!
        其实我告诉爸爸妈妈们,孩子等到13岁以后再读就晚了。就我们现在再去读那些经典之作已经晚了。因为孩子的大脑发育是过程在0---13岁就已经结束了。
        0---3岁的孩子大脑的发育已经完成了60%,3---6岁孩子的大脑发育又完成10%,6---8岁又完成10%,
        8岁后孩子的大脑发育逐步减慢,8--13岁孩子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敏感期就结束了。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如此。
        关于如何把握孩子的敏感期,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育学家--王财贵说:0--13岁这个期间,让孩子需要的最重要的东西放进肚里,不重要的东西不用管,他自己的都会。
        孩子读完《易经》《老子》《大学》《老子》《中庸》《论语》孩子就能掌握大概300000汉字,达到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水平。
        总之,经典教育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奠定优美人格,提高孩子专注力、开发孩子智力,提升孩子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对孩子一生都将是受益匪浅。
        一切语言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触,而文化教养最直截的方法也是多「熏习」而已。每个婴儿与生俱来,你只要有心以恰当的方法去把它发掘和开发出来,一直维持到长大成人,那么你的孩子就是天才!
        人脑可储存50亿本书的信息,相当于世界上藏书最多的美国国会图书馆(1000万册)的500倍。 就是自然的右脑记忆功能。处于激活状态下的人脑,每天可以记住四本书的全部内容。
        未受早教训练的孩子右脑的能力在三岁后慢慢由左脑能力所替代而消失。您还在等待。
        我的观点是,对孩子教育的最佳时间,也是最关键的时间是13岁以前!从婴儿开始,孩子本来就是世界上都用功学习的人,只是家长的引导方式有误,每一个孩子小时候都有旺盛的求知欲!也有极强的学习能力!这是自然规律。
        《大学》上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当你的孩子面对着很多要学习的东西时,你就得一定要认真想好,哪些应该先学,哪些应该后学,哪些应该学,哪些不应该学,
        因为有些学习的能力是在很小的时候才有的,机会稍纵即逝。
        6岁前是自然的右脑记忆,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都不在有声的环境下,当然会被左脑代替,我和您一样都是妈妈,我和儿子读经典两年五个多月之后,我的真实的感受分享给你:
        1、和孩子一起读书并一起成长,参与学习,成为朋友!
        2、遵循孩子六岁前自然右脑学习的自然规律!
        3、养成一个阅读的好习惯!
        4、让孩子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不动就不叫孩子,但是孩子能玩得同时,培养孩子的定力,静心,注意力。
        5、从小读经典,启迪智慧。
        6、重视美德培养,德性是容器,知识是水,容器小了,知识就搁不下,容器破碎了,知识就会泛滥成灾。
        有益的学就是玩,有益的玩就是学。
        能否对孩子进行早期经典教育?润泽妈和儿子的学习感受,分享到这里。
        祝福大家!


        IP属地:广东4楼2016-12-27 11: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