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电影评分八问
2015-12-18 17:07 豆瓣
阅读 11万+
文 / 阿北
这是篇长文,没空的话,看下大意:豆瓣电影评分在过去十年里一直中立地还原观影大众的平均看法,影视市场的爆发正给这一工作带来更大的外部压力,我们会继续满怀诚意地保护公众对豆瓣评分的信任。
我是豆瓣的创始人,也一直是豆瓣的CEO。我还写过计算豆瓣评分的最早的几版代码(不难,加起来除下人数)。
除了最早的几年之外,我不直接负责豆瓣电影。但电影评分的大原则和策略,包括和商业独立的原则最早的时候是我定的,后来一直也没变过,期间少数个案也会被捅到我这里拍板。所以以下说的你可以认为是我的个人看法,也可以看作是豆瓣的“公司意志”。
因为用户的力量,豆瓣的电影评分在影视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两年电影的商业体量激增,评分的影响也跟着变得重要。无论雨点大小,“水军”的雷声越来越大。我们收到的威逼利诱也多起来,诸如“不开个价给水军放行,就找媒体黑你们”之类的。这些让我们觉得,不管愿不愿意,豆瓣的评分会更频繁地被推到风口浪尖。
我们一直认为提供一个真正可信的服务就好了,不需要整天说自己。但现在看起来保护公众对豆瓣评分的信任变成另一个工作,我们需要清楚明确地表达豆瓣的原则和做法,避免可能会出现的误解,让豆瓣评分对影视行业的成长继续有积极和健康的贡献。
一:豆瓣评分是谁定的?
很多评奖的场合有“专家评审团”和“大众评审团”。豆瓣没有专家评审,但有一个一亿多人的大众评审团。
豆瓣的注册用户看完一部电影,心情好的话会来打个一到五星的分(有时候心情不好也会来)。比方说一部电影有42万用户打分。我们的程序把这42万个一到五星换算成零到十分,加起来除以42万,就得到了豆瓣评分。这个评分会自动出现在豆瓣各处,中间没有审核,平时也没有编辑盯着看。每过若干分钟,程序会自动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见包括进来。
那42万用户里可能包括资深电影评论家,可能包括你、你的亲戚、你的小学同学、早晨卖你油条的那个人,也可能包括阿北我个人。但每个人都是一票。这个是“大众评审团”应该的含义:不是说团里的人全都大众,而是说和大众一样一人一票。
豆瓣的工作人员偶然收到“我明明给这个片子打了五星,为什么评分一点没变”的投诉的时候,除了心里嘀咕一下“哎,你拿这些红人/独生子女/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数学不好的人怎么办”以外,会(或者应该)这样耐心解释:评分实际是变了,只是在小数点后四位,被四舍五入掉了,但如果有几千个人和你一样都打五星的时候,分数就会变。
“一人一票”唯一的例外,是豆瓣的程序判断是“非正常打分”的帐号。这些打分会被排除在外。具体下面会说到。
豆瓣电影评分的主旨和原则,是“尽力还原普通观影大众对一部电影的平均看法”。这个主旨过去十年没变过,将来也不想变。
它并不是专家、影视从业人员或者资深人士对电影的看法,虽然这些看法会被豆瓣算在“普通观影大众”之内。所以有次听到“豆瓣电影评分不专业”的说法的时候,我的反应这是在说“大众不专业”,应该怪语文才是。个人认为汇总专家意见会是另一个很有价值的服务,但这个确实不是豆瓣评分的宗旨。
2015-12-18 17:07 豆瓣
阅读 11万+
文 / 阿北
这是篇长文,没空的话,看下大意:豆瓣电影评分在过去十年里一直中立地还原观影大众的平均看法,影视市场的爆发正给这一工作带来更大的外部压力,我们会继续满怀诚意地保护公众对豆瓣评分的信任。
我是豆瓣的创始人,也一直是豆瓣的CEO。我还写过计算豆瓣评分的最早的几版代码(不难,加起来除下人数)。
除了最早的几年之外,我不直接负责豆瓣电影。但电影评分的大原则和策略,包括和商业独立的原则最早的时候是我定的,后来一直也没变过,期间少数个案也会被捅到我这里拍板。所以以下说的你可以认为是我的个人看法,也可以看作是豆瓣的“公司意志”。
因为用户的力量,豆瓣的电影评分在影视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两年电影的商业体量激增,评分的影响也跟着变得重要。无论雨点大小,“水军”的雷声越来越大。我们收到的威逼利诱也多起来,诸如“不开个价给水军放行,就找媒体黑你们”之类的。这些让我们觉得,不管愿不愿意,豆瓣的评分会更频繁地被推到风口浪尖。
我们一直认为提供一个真正可信的服务就好了,不需要整天说自己。但现在看起来保护公众对豆瓣评分的信任变成另一个工作,我们需要清楚明确地表达豆瓣的原则和做法,避免可能会出现的误解,让豆瓣评分对影视行业的成长继续有积极和健康的贡献。
一:豆瓣评分是谁定的?
很多评奖的场合有“专家评审团”和“大众评审团”。豆瓣没有专家评审,但有一个一亿多人的大众评审团。
豆瓣的注册用户看完一部电影,心情好的话会来打个一到五星的分(有时候心情不好也会来)。比方说一部电影有42万用户打分。我们的程序把这42万个一到五星换算成零到十分,加起来除以42万,就得到了豆瓣评分。这个评分会自动出现在豆瓣各处,中间没有审核,平时也没有编辑盯着看。每过若干分钟,程序会自动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见包括进来。
那42万用户里可能包括资深电影评论家,可能包括你、你的亲戚、你的小学同学、早晨卖你油条的那个人,也可能包括阿北我个人。但每个人都是一票。这个是“大众评审团”应该的含义:不是说团里的人全都大众,而是说和大众一样一人一票。
豆瓣的工作人员偶然收到“我明明给这个片子打了五星,为什么评分一点没变”的投诉的时候,除了心里嘀咕一下“哎,你拿这些红人/独生子女/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数学不好的人怎么办”以外,会(或者应该)这样耐心解释:评分实际是变了,只是在小数点后四位,被四舍五入掉了,但如果有几千个人和你一样都打五星的时候,分数就会变。
“一人一票”唯一的例外,是豆瓣的程序判断是“非正常打分”的帐号。这些打分会被排除在外。具体下面会说到。
豆瓣电影评分的主旨和原则,是“尽力还原普通观影大众对一部电影的平均看法”。这个主旨过去十年没变过,将来也不想变。
它并不是专家、影视从业人员或者资深人士对电影的看法,虽然这些看法会被豆瓣算在“普通观影大众”之内。所以有次听到“豆瓣电影评分不专业”的说法的时候,我的反应这是在说“大众不专业”,应该怪语文才是。个人认为汇总专家意见会是另一个很有价值的服务,但这个确实不是豆瓣评分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