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中心城市的争夺终于尘埃落地,西安等11座城市夺得这一称号,这也是西安继西部大开发、关天经济区、西咸新区、自贸区、统筹科技资源区和“一带一路”战略之后的又一个重大机遇。
“国家中心城市”蕴含的潜力和磁力,不可小觑。由于西安特殊的区位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自本世纪初,国家对于西安的扶持已多到让一些城市“羡慕嫉妒恨”。但机遇终归是机遇,如何拉动发展引擎,却并不是一纸政策那么简单。
那些年的机遇,西安,都抓住了么?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成都笑傲江湖
2000年,国家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西安本该是这项战略最大的收益者,但成都却因此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我特意查阅了西部大开发伊始西安和成都的GDP,以2000年为例:西安646.13亿元,成都1312.99亿元,两个城市的差距约不到700亿;但西部大开发十年后的2010年,西安的GDP上升到3241.49亿元,成都为5551.3亿元,相差2000多亿元!
二、“关天经济区”批复,郑州崭露头角
2009年,“关天经济区”批复通过,但在2012年,国家又批复了“中原经济区”。前脚还在西部大开发里和成都竞争的西安,又遇到了郑州这个对手。
上世纪90年代,两个城市基本处于同一发展水平:1995年,郑州GDP386.4亿元,西安330.35亿。但到了2016年,前三季度这两个城市的GDP为:西安4166.68亿元,郑州5638.5亿元。差距由原来的50余亿元,拉大到约1500亿元,30倍!郑州甩了西安好几条街!
陕西的中大城市规模和数量远远低于河南,导致GDP增速差距拉大。
三、“一带一路”战略,西安准备好了没?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起点,西安灿烂的历史文化确实可以“秒杀众生”。但要抢占丝路经济带上的先机,郑州成为西安绕不过去的“敌手”:同样的“内陆港”城市,“一带一路”辐射地。两个城市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货运班列便是一个典型。
西安的“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开通以来,已累计开行231列,合计运输货物34.8万吨;郑州的郑欧班列目前已达456班,总累计货值21.91美元,货重20.84万吨。虽然在累计货重上,西安超出了郑州,但西安的货物附加值太低,有份资料显示成都、重庆、武汉、郑州四个城市中郑州的货物附加值在4城中更高。
“一带一路”战略,西安能否抓得紧,着实揪心!
“国家中心城市”,西安能否打得赢?
此次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是西安又一得天独厚的机遇和挑战,且看这11个城市的分布:
东北地区:沈阳;西北地区:西安;华北地区:天津、青岛;中部地区:郑州、武汉;华东地区:杭州、厦门、南京;西南地区:成都、重庆。
如果将11城市从经济、人口、土地这因素对比来看,西安会处于哪个阶段?
11城GDP比较:西安增速较慢
西安的GDP近年来持续稳定增长,但增幅并不大,以2014-2015年为例:重庆增幅最高约1500亿元;西安不到400亿元居倒数第二,沈阳、厦门增幅约200亿元排最后。
GDP增幅从侧面说明的是一个城市的经济增长动力的大小。同样位于西部地区的重庆,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成都也是翘楚之一,其高新技术产业、互联网以及极其发达的实体经济可谓动力十足。而西安依托自贸区、交通枢纽等区位优势虽是稳步前行,但增速缓慢,劲头不足,在11城中略处下风。
人口红利:西安能否“留得住乡愁”?
人口红利给城市发展增添动力和活力,也是形成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影响因素。从人口增速上来看,天津、成都明显快于其他城市,这正是城市魅力、人文魅力和粘合力的一个体现。而西安虽然基数较大,但增速不快,始终过不了900万大关。西安作为省会,占据了各种得天独厚的资源,如果没有这些,西安发展能否“留得住人”?
✿✿✿✿✿✿✿✿✿✿✿✿✿✿✿✿✿✿✿✿✿杨小北邻巷口铭辉商行,松子榛子开心果碧根果夏威夷等各类坚果果干,滋补酒保健茶,各类花茶,东北黑木耳蜂蜜等东北陕西特产。微信15397181290
--铭辉商行18792590797
“国家中心城市”蕴含的潜力和磁力,不可小觑。由于西安特殊的区位优势和历史文化资源,自本世纪初,国家对于西安的扶持已多到让一些城市“羡慕嫉妒恨”。但机遇终归是机遇,如何拉动发展引擎,却并不是一纸政策那么简单。
那些年的机遇,西安,都抓住了么?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成都笑傲江湖
2000年,国家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西安本该是这项战略最大的收益者,但成都却因此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我特意查阅了西部大开发伊始西安和成都的GDP,以2000年为例:西安646.13亿元,成都1312.99亿元,两个城市的差距约不到700亿;但西部大开发十年后的2010年,西安的GDP上升到3241.49亿元,成都为5551.3亿元,相差2000多亿元!
二、“关天经济区”批复,郑州崭露头角
2009年,“关天经济区”批复通过,但在2012年,国家又批复了“中原经济区”。前脚还在西部大开发里和成都竞争的西安,又遇到了郑州这个对手。
上世纪90年代,两个城市基本处于同一发展水平:1995年,郑州GDP386.4亿元,西安330.35亿。但到了2016年,前三季度这两个城市的GDP为:西安4166.68亿元,郑州5638.5亿元。差距由原来的50余亿元,拉大到约1500亿元,30倍!郑州甩了西安好几条街!
陕西的中大城市规模和数量远远低于河南,导致GDP增速差距拉大。
三、“一带一路”战略,西安准备好了没?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起点,西安灿烂的历史文化确实可以“秒杀众生”。但要抢占丝路经济带上的先机,郑州成为西安绕不过去的“敌手”:同样的“内陆港”城市,“一带一路”辐射地。两个城市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货运班列便是一个典型。
西安的“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开通以来,已累计开行231列,合计运输货物34.8万吨;郑州的郑欧班列目前已达456班,总累计货值21.91美元,货重20.84万吨。虽然在累计货重上,西安超出了郑州,但西安的货物附加值太低,有份资料显示成都、重庆、武汉、郑州四个城市中郑州的货物附加值在4城中更高。
“一带一路”战略,西安能否抓得紧,着实揪心!
“国家中心城市”,西安能否打得赢?
此次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是西安又一得天独厚的机遇和挑战,且看这11个城市的分布:
东北地区:沈阳;西北地区:西安;华北地区:天津、青岛;中部地区:郑州、武汉;华东地区:杭州、厦门、南京;西南地区:成都、重庆。
如果将11城市从经济、人口、土地这因素对比来看,西安会处于哪个阶段?
11城GDP比较:西安增速较慢
西安的GDP近年来持续稳定增长,但增幅并不大,以2014-2015年为例:重庆增幅最高约1500亿元;西安不到400亿元居倒数第二,沈阳、厦门增幅约200亿元排最后。
GDP增幅从侧面说明的是一个城市的经济增长动力的大小。同样位于西部地区的重庆,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成都也是翘楚之一,其高新技术产业、互联网以及极其发达的实体经济可谓动力十足。而西安依托自贸区、交通枢纽等区位优势虽是稳步前行,但增速缓慢,劲头不足,在11城中略处下风。
人口红利:西安能否“留得住乡愁”?
人口红利给城市发展增添动力和活力,也是形成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影响因素。从人口增速上来看,天津、成都明显快于其他城市,这正是城市魅力、人文魅力和粘合力的一个体现。而西安虽然基数较大,但增速不快,始终过不了900万大关。西安作为省会,占据了各种得天独厚的资源,如果没有这些,西安发展能否“留得住人”?
✿✿✿✿✿✿✿✿✿✿✿✿✿✿✿✿✿✿✿✿✿杨小北邻巷口铭辉商行,松子榛子开心果碧根果夏威夷等各类坚果果干,滋补酒保健茶,各类花茶,东北黑木耳蜂蜜等东北陕西特产。微信15397181290
--铭辉商行18792590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