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汉服吧 关注:94贴子:1,669
  • 1回复贴,共1

【新闻】汉服登陆世界十字路口,纽约时代广场再添中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6年4月4日起,以“服章之美”为主题的汉服宣传片登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每天轮播20次,展示汉服的代表性款式,交领右衽,衣裾飘飘。庄重的直裾、端庄的袄裙、清逸的齐胸襦裙、简单干练的裋褐,短短的15秒努力展现着华夏衣冠之美。
  纽约时代广场(Times Square,又称时报广场),随处可见巨幅广告,是各大品牌开拓国际化市场的前沿阵地。2011年1月,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此播出,接着超过30个城市来此投放宣传片,国内知名企业也纷纷跟进,2016年春节期间就有百家中国公司集体投放春节祝福。对于争先恐后地来到时报广场“签到”的中国公司、城市和景区来说,在时代广场刊登广告所追求的主要是象征意义,不一定是为了吸引海外消费者,更多的是要把话题和影响力带回国内,促进形象提升,提高经济效益。
  而最近纳斯达克大屏上播出的汉服宣传片,则是中国民间纯公益文化运动登录世界舞台、获得全球瞩目的肇始,为纽约时代广场增添了更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对于汉服复兴运动来说,汉服宣传片登录纽约时代广场可以帮助汉服运动打造更好的文化形象,吸引更多的社会关注。





1楼2017-01-01 16:14回复
    汉服复兴运动兴起后,影响不仅遍及国内各地,也延伸到海外,根据《汉服运动大事记》的记载,早在2006年,身着汉服的赵里昱从美国回到国内,是第一个穿汉服回国的海外华人。诸多国家都成立了汉服社团,在纽约及周边地区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自发组成纽约汉服社,以弘扬汉文化为宗旨。当得知宣传片的播放时间,他们便身穿汉服,聚集在此,合影留念——在异国他乡,能够看到最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在眼前,心中的民族自豪感和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负责此次活动的纽约汉服社艺术总监弋心对作者表示:“汉服运动走到现在,大多是民间组织开展活动,这次汉服宣传片可以进入世界文化的十字路口--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是汉服运动开始走向主流的又一标帜,很荣幸可以亲临现场,为汉服复兴做一个见证者。”
      此次宣传片的制作主体:汉服春晚节目策划组
      此次宣传片的制作团队汉服春晚节目策划组的成员主要是一群90后,他们是由海外留学生和国内学生与媒体人组成的团体,自2010年起发起制作网络公益晚会——汉服春晚,至今已连续举办6届,通过将汉服与诸多传统文化结合,向大众直观展示华夏文化复兴的意义,让更多国人感受华夏文化炫丽多彩。汉服春晚的节目,由分布全球各地的参与者在当地分别录制:包括大陆,港台和欧美澳洲的众多华人文化社团。内容上以传统文化艺术为核心,尝试以现代的方式重新编排演绎古琴、汉唐舞、礼仪、诗词、茶艺等传统文化精髓。
      6年来,他们在不断努力中,渐渐得到了更多人的肯定和信任,此次参与宣传片的制作,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代理纳斯达克大屏幕广告的北京路途广告总裁高强先生主动找到策划组的主创,表示对汉服及传统文化非常有兴致,希望能够在国际平台上展现中国人的风采,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尽一份力,愿意提供免费播放的赞助。于是经过多次协商、剪辑、排期,历时2个月,以历届汉服春晚精彩节目镜头集合而成的宣传片终于顺利播出。
      正如纽约汉服社微信公众号一篇文章中所指出的,“这精致的视频,数日的循环播放,在世界的窗口向普天之下展示了华章夏礼之美。宣传片的每一秒,都凝聚了制作人的认真与执着,也凝聚了广大同袍的期望。”虽然只有短暂的十几个镜头,但镜头上“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华夏风采,使汉服复兴者们更加坚信“始于衣冠、达于博远”是他们努力的方向,终有一天华夏文化的灿烂光辉将照耀在所有炎黄子孙的心中。
      背景小资料:汉服——华夏文化的外在体现
      汉服,即中国汉民族传统服饰,由于清初剃发易服使汉服传承中断,使得今天人们对汉服普遍感到陌生。汉服拥有丰富的形制和款式,礼服褒衣博带,是中华礼仪文化的重要表现;常服、便服短衣小袖,人们因地制宜,依时着装,耕种、渔猎、成人、婚丧,都有适宜的服饰和相应的礼仪风俗。《春秋左传正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汉服与传统密切相融,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窗口体现。
      直到21世纪初,人们才开始通过影视剧、文史资料、学术研究、社团推广、商业经营和生活实践,逐步找回了汉服,在节庆日,各地纷纷举办传统民俗活动,庄重的礼仪活动如冠礼、笄礼、汉式婚礼等更是备受青睐。以年轻群体为主的汉服复兴和爱好者对汉服和传统文化抱有极大热情,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们,让这种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民族精神正能量在民间逐步扩大,使汉服运动成为无法被忽视的民族复兴力量。(撰稿:康嘉、嘉林)


    3楼2017-01-01 16: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