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统涛吧 关注:63贴子:704
  • 1回复贴,共1
正常脉象的特点(从次数、脉位、大小、力度及节律等几个方面分析,今后各脉象均按此规律)


1楼2017-01-04 10:35回复
    次数
    一息(一呼一吸)四至(次),闰(或)以五至,相当于每分钟70-80次(与西医的正常心率一致)。
    脉位
    不浮不沉,沉取不绝(迟脉不绝)
    脉形
    不大不小,寸关尺三部均可触及
    脉势
    从容和缓,柔和有力
    节律
    节律一致
    中医脉学将正常脉象的特点称为有胃气、有神、有根。
    胃(胃气)
    表现为脉位不浮不沉,脉率不快不慢,脉力不强不弱,脉形不大不小,脉势和缓,从容流利。

    脉贵有神,柔和有力,节律整齐。

    脉之有根关系到肾。表现为尺脉有力,沉取不绝
    (二)脉象的生理差异
    脉象会随着年龄、性别、形体、生活起居、精神情志和周围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各因素的影响。
    1.年龄
    脉象随年龄不同有一定的差异
    次数:
    胎儿(胎心率140次/分)
    婴儿脉搏120次/分
    幼儿脉搏90-110次/分
    脉势
    随年龄增长脉象逐渐和缓
    儿童较软
    青壮年有力
    老人弱多弦
    2.性别
    女性脉象较男性濡细而略快
    妊娠脉象多滑数
    3.形体
    肥胖者脉象多沉细,消瘦者脉较浮大。
    身材高大者脉象较长,矮小者脉象较短。
    4.季节
    “春微弦”、“夏微洪”、“秋微浮”、“冬微沉”
    5.精神情志
    喜则伤心脉缓,怒则伤肝而脉急,惊则气乱而脉动;(whfyzy.com因此诊脉前要让患者平复心情)
    6.劳逸
    剧烈运动后脉急,入睡后脉迟缓,脑力劳动者脉弱于体力劳动者
    7.饮食
    饱餐、酒后脉多滑数有力;饥饿时脉来多软弱
    8.地理环境
    南方人脉多虚浮,北方人脉多沉实
    9.脉位变异
    尚有寸口不见脉搏,而由尺部斜向手背,称为斜飞脉。若脉象出现于寸口的背侧,称为反关脉。


    2楼2017-01-04 10: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