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邢氏宗亲分布情况
一、市区
南高营村,原属正定县,约1000宗亲,明朝弘治二年(1489)自真定城南关迁来。世系完整,谱传详实。一支迁居小屯村,一支迁居位同村。
位同村,原属获鹿(鹿泉)县,约1000宗亲,至少唐朝时期就有邢氏定居本村,无谱。另:一支正定县南高营12世(邢来柱的高祖)迁来,一支来自元氏县。
塔谈村,原属获鹿(鹿泉)县,约600宗亲,明朝初期洪洞移民,曾有古碑,无谱,五大院。
东三教村,原属获鹿(鹿泉)县,约500宗亲,明朝初期洪洞移民,有部分支谱。一支迁徙正定大马村,一支迁徙获鹿东王村。
大马村,原属正定县,约300宗亲,三兄弟清朝中期从东三教搬来。有世系表。
东王村,原属获鹿(鹿泉)县,约400宗亲,清朝早期自东三教迁来,有新谱,世系完整。
大安舍村,原属获鹿(鹿泉)县,约150宗亲,明朝初期洪洞移民,从真定府搬来,有简谱。
二、鹿泉县(今鹿泉区,原获鹿县)
北铜冶村,约500宗亲,自井陉县南康庄迁来,有谱,世系清楚
西土门村,约100宗亲,据说自井陉县彪村迁来,无谱。
西胡申村,约200宗亲,自西土门村迁来,有5个家谱案,世系清楚。
三、正定县
西邢家庄村,约2000宗亲,明初山西洪洞迁来,兄弟二人分立东西邢家庄,后东邢家庄并入西邢。本县除新城铺村以外,其余诸村邢氏均为该村分支:西叩村、上水屯、西门里、北贾村、三角村等迁出户有准确记载;岸下、牛家庄、大孙村、新城铺一支能排清辈分;下水屯排不清辈分。
新城铺村,约300宗亲,明初自山西省洪洞县东临津(音)村迁来,无谱,有分支新乐县西岳村。另有小支:一支自西邢家庄,一支不明。
四、井陉县
南康庄村,约600宗亲,元朝从山西搬来,有谱,世系完整。分支去向:本县王庄、彪村;获鹿县北铜冶;阜平县。
五、栾城县(今栾城区)
邢家庄村,约300宗亲,清朝自南李村迁来。
南李村,约500宗亲,洪洞移民,无谱、无辈字。
故意村,约1000宗亲,据说从正定迁来,有部分世系表。
南陈村,约100宗亲,
北陈村,约100宗亲,
六、辛集市(原束鹿县)
新垒头镇范家庄村,约2000宗亲,
新垒头镇新垒头村,数百宗亲
王口镇某村(待考)
邢家庄村现在没姓邢的了
七、晋州市(晋县)
马于镇南辛庄村
马于镇马于村
东卓宿镇南田村
八、赵县
邢村,约600宗亲,洪洞移民,有老谱,
县城西门,约300宗亲,来自邢村,大约清朝中期迁移
西关,约200宗亲,来自邢村
段村,近100宗亲,来自邢村
大夫庄,约500宗亲,洪洞移民,与邢村大约同时搬来,
范庄,约300宗亲,洪洞移民,有一支迁往大东平村
九、高邑县
高邑镇五百村
大营镇东王村
方册村
十、元氏县
北褚乡西贾村
十一、赞皇县
巡检司村,数百宗亲
北邢郭村
南邢郭乡
十二、平山县
里庄,数百宗亲,
南甸镇邢家凹村,约300宗亲,清邢氏居此凹地立村。
温塘镇邢家沟村,约700宗亲,明洪熙年间(1424–1425)邢氏由北望楼迁此定居。
上观音堂乡邢家湾村,约200宗亲,明末邢氏先此定居
杨家桥乡羊圈垴村,约200宗亲,清道光年间建村。
北白楼,数百宗亲,
东回舍,数百宗亲,
十三、灵寿县
东合村(音:东阁村),约2000宗亲,明朝山西迁来。有谱,始祖邢府。已传第27代。
邢家湾,100多宗亲,据说自行唐迁来。
十四、行唐县
口头镇北岗底村,数百宗亲,洪洞移民
上碑镇南琅坝村,数百宗亲,
安香乡常香村,约100宗亲
城寨乡邢家庄村(没有姓邢的)
安香乡邢家庄已改名为磁河庄(没有姓邢的)
十五、新乐县
化皮镇西岳村,约100宗亲,自正定县新城铺村迁来。
十六、无极县
郭庄镇马村,约2000宗亲,洪洞移民,六大家族,新修散谱。
北汪村,约200宗亲,自马村迁来。
十七、深泽县
北冶庄头村,数百宗亲
大兴村,数百宗亲
十八、藁城县(今藁城区)
廉州镇尚书庄,数百宗亲
只照村,约100宗亲
南墩村,约100宗亲
小丰村,近百宗亲
注:石家庄包括市区和18县(按汽车牌照次序排列)。
欢迎纠正、补充!
一、市区
南高营村,原属正定县,约1000宗亲,明朝弘治二年(1489)自真定城南关迁来。世系完整,谱传详实。一支迁居小屯村,一支迁居位同村。
位同村,原属获鹿(鹿泉)县,约1000宗亲,至少唐朝时期就有邢氏定居本村,无谱。另:一支正定县南高营12世(邢来柱的高祖)迁来,一支来自元氏县。
塔谈村,原属获鹿(鹿泉)县,约600宗亲,明朝初期洪洞移民,曾有古碑,无谱,五大院。
东三教村,原属获鹿(鹿泉)县,约500宗亲,明朝初期洪洞移民,有部分支谱。一支迁徙正定大马村,一支迁徙获鹿东王村。
大马村,原属正定县,约300宗亲,三兄弟清朝中期从东三教搬来。有世系表。
东王村,原属获鹿(鹿泉)县,约400宗亲,清朝早期自东三教迁来,有新谱,世系完整。
大安舍村,原属获鹿(鹿泉)县,约150宗亲,明朝初期洪洞移民,从真定府搬来,有简谱。
二、鹿泉县(今鹿泉区,原获鹿县)
北铜冶村,约500宗亲,自井陉县南康庄迁来,有谱,世系清楚
西土门村,约100宗亲,据说自井陉县彪村迁来,无谱。
西胡申村,约200宗亲,自西土门村迁来,有5个家谱案,世系清楚。
三、正定县
西邢家庄村,约2000宗亲,明初山西洪洞迁来,兄弟二人分立东西邢家庄,后东邢家庄并入西邢。本县除新城铺村以外,其余诸村邢氏均为该村分支:西叩村、上水屯、西门里、北贾村、三角村等迁出户有准确记载;岸下、牛家庄、大孙村、新城铺一支能排清辈分;下水屯排不清辈分。
新城铺村,约300宗亲,明初自山西省洪洞县东临津(音)村迁来,无谱,有分支新乐县西岳村。另有小支:一支自西邢家庄,一支不明。
四、井陉县
南康庄村,约600宗亲,元朝从山西搬来,有谱,世系完整。分支去向:本县王庄、彪村;获鹿县北铜冶;阜平县。
五、栾城县(今栾城区)
邢家庄村,约300宗亲,清朝自南李村迁来。
南李村,约500宗亲,洪洞移民,无谱、无辈字。
故意村,约1000宗亲,据说从正定迁来,有部分世系表。
南陈村,约100宗亲,
北陈村,约100宗亲,
六、辛集市(原束鹿县)
新垒头镇范家庄村,约2000宗亲,
新垒头镇新垒头村,数百宗亲
王口镇某村(待考)
邢家庄村现在没姓邢的了
七、晋州市(晋县)
马于镇南辛庄村
马于镇马于村
东卓宿镇南田村
八、赵县
邢村,约600宗亲,洪洞移民,有老谱,
县城西门,约300宗亲,来自邢村,大约清朝中期迁移
西关,约200宗亲,来自邢村
段村,近100宗亲,来自邢村
大夫庄,约500宗亲,洪洞移民,与邢村大约同时搬来,
范庄,约300宗亲,洪洞移民,有一支迁往大东平村
九、高邑县
高邑镇五百村
大营镇东王村
方册村
十、元氏县
北褚乡西贾村
十一、赞皇县
巡检司村,数百宗亲
北邢郭村
南邢郭乡
十二、平山县
里庄,数百宗亲,
南甸镇邢家凹村,约300宗亲,清邢氏居此凹地立村。
温塘镇邢家沟村,约700宗亲,明洪熙年间(1424–1425)邢氏由北望楼迁此定居。
上观音堂乡邢家湾村,约200宗亲,明末邢氏先此定居
杨家桥乡羊圈垴村,约200宗亲,清道光年间建村。
北白楼,数百宗亲,
东回舍,数百宗亲,
十三、灵寿县
东合村(音:东阁村),约2000宗亲,明朝山西迁来。有谱,始祖邢府。已传第27代。
邢家湾,100多宗亲,据说自行唐迁来。
十四、行唐县
口头镇北岗底村,数百宗亲,洪洞移民
上碑镇南琅坝村,数百宗亲,
安香乡常香村,约100宗亲
城寨乡邢家庄村(没有姓邢的)
安香乡邢家庄已改名为磁河庄(没有姓邢的)
十五、新乐县
化皮镇西岳村,约100宗亲,自正定县新城铺村迁来。
十六、无极县
郭庄镇马村,约2000宗亲,洪洞移民,六大家族,新修散谱。
北汪村,约200宗亲,自马村迁来。
十七、深泽县
北冶庄头村,数百宗亲
大兴村,数百宗亲
十八、藁城县(今藁城区)
廉州镇尚书庄,数百宗亲
只照村,约100宗亲
南墩村,约100宗亲
小丰村,近百宗亲
注:石家庄包括市区和18县(按汽车牌照次序排列)。
欢迎纠正、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