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女皇吧 关注:67贴子:1,528
  • 9回复贴,共1

香港的女儿称号由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1-07 06:54回复
    “香港的女儿”这一称呼,最早见于2003年的香港主流传媒。2003年春,粤港地区爆发了“非典”疫情(SARS),一时人心惶惶,众多医护人员临危受命,奋战在疫情第一线,并有多位医护人员不幸染病殉职。
    其中一位香港屯门医院胸肺科内科女医生谢婉雯,因事迹突出,2003年5月13日在非典时期殉职后被媒体赞为“香港的女儿”。同年,香港著名歌影巨星梅艳芳,为协助受SARS影响市民,发动演艺界人士,举行1:99 演唱会,为患者筹款,唤起大众齐心抗炎的信息[1]。2003年,由 《明报》及香港电台合办的 「抗SARS杰出奖选举」,梅艳芳在「非医护科技 人员组」入选首第五位,以第三名票数获奖[2]。
    2003年底,梅艳芳却不幸病逝,因其巨大的艺术成就和独特个人魅力与坚强形象,以及对社会的贡献,代表了奋斗不息的“香港精神”,被媒体赞为“香港的女儿”。
    中文名
    香港的女儿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香港特别行政区
    相关人物
    谢婉雯、梅艳芳
    相关事件
    2003年非典疫情时期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1-07 06:55
    回复
      梅艳芳(1963—2003),生于香港,祖籍广西合浦,少时因家境拮据,四岁半已登台演出,是大中华地区的乐坛和影坛巨星。梅艳芳以浑厚低沉的嗓音和华丽百变的形象著称,曾获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和中国金唱片奖“艺术成就奖”,是华语女歌手全球演唱会场次最高纪录的保持者。电影方面凭借《胭脂扣》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金龙奖和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亦凭《男人四十》夺得中国长春电影节和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影后,是华人社会颇具影响力的歌影双后。此外,她还是香港演艺人协会的创办人之一及会长,被称为香港演艺界的“大姐大”。2003年12月30日凌晨病逝,终年四十岁。
      共3张
      梅艳芳
      2004年初,梅艳芳葬礼在香港举行,治丧委员会向出席嘉宾分发纪念册,上书“别矣,香港的女儿”,此后这一称呼被媒体广泛引用和认可。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1-07 06:55
      回复
        人物生平 听语音
        梅艳芳
        她一生历经坎坷,从遭受欺凌的底层歌女到备受尊重的一代歌后,梅艳芳凭借自身的不懈奋斗取得巨大成功,其形象如同香港这座城市成长成功的缩影。“梅艳芳是香港成功的典范”,这是香港首任特首董建华对她的评价。她与香港人一同成长,在香港最为繁华的80年代大红大紫,香港人对她的怀念,某种程度上就是对那个令港人引以为豪的黄金年代的无限追思。
        香港电台纪录片《不死传奇——香港的女儿》和美国有线电视bio.传记《梅艳芳》,分析了梅艳芳得此殊荣的原由。作为表演者,她以独特魅力、无限创造力和专业敬业精神影响着歌坛、影坛,突破了舞台上男与女的传统禁忌,开创先河;作为艺人领袖,她以巨大的勇气引领公众正义感,团结同行,成为一代草根创业者心中的真正英雄;作为“香港的女儿”,她代表了“香港精神”,从短短的四十年传奇生涯中展现了一个香港人爱国爱港的缩影。
        香港回归前夕,许多人移居国外。梅艳芳一早站出来表示,香港是自己的家园,中国是自己的祖国,决不会离开这片热土,去做别国的“二等公民”。随后梅艳芳推出了一张庆回归的唱片,其中主打《火凤凰之舞》寓意香港会如“凤凰涅槃重生”,踏入新时期后重振昔日雄风。在当年香港的全球直播回归晚会上,她高歌此曲,鼓舞香港人的士气。
        作为演协的会长,梅艳芳2002年后多次率代表团到北京争取祖国对香港电影的支持,鼓励内地艺人加入香港演协,推进两地文化交流。对于一些仍在国外移民的娱乐圈人士,她也多次呼吁他们积极回港发展,为华语电影冲出世界多做贡献。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她就公开支持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支持民主改革;而在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之后,她也号召演艺圈鼎立支持,并因香港作为马术比赛场地而激动地接受采访。
        虽然她的“真性情”令其遭受多次事业坎坷,但却赢得众多情谊。她对前辈尊重、对后辈提携、对朋友坦诚、对爱人执着、对歌迷倾心;还有她的敢爱敢恨、她的血性、她的侠骨仁心。这一切都注定她成为艺坛的不朽传奇!
        2003年12月底,在距离新一年不足40小时的凌晨,梅艳芳在众好友的陪伴下静静离开。影星成龙在公布消息时透露遗言“希望大家不要哭”。梅艳芳的葬礼是香港十分隆重的一次,不仅有两岸三地的演艺人,还有政治、商业、传媒和文学界人士出席。此外还有海外民主人士和团体致送花圈。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1-07 06:57
        回复
          可见,香港的女儿称号始于谢医生,被广泛认可的是梅艳芳!
          包括现在,星光大道的铜像,也是上书香港的女儿梅艳芳!
          这是社会和公众对梅艳芳精神的认可!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1-07 06:59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1-07 11:53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01-07 12:37
              回复
                永遠的香港女兒!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7-01-07 12:37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01-08 14:47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7-01-08 17: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