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
一、小儿感冒
务必分清风热或风寒,
1、外感风寒型感冒
症状:发热轻,无汗,头疼,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时流清鼻涕,喉痒,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湿润。
方药:
(1)(王季儒,天津名医)(3岁小儿用量) 荆芥3 防风3 法半夏2 、陈皮2 、 忍冬藤5、 连翘5、紫苏3(后下)
(2)、加味桂枝汤(热症、口渴情况下不用此方)
桂枝3、 白芍6、甘草3、生姜3片、大枣5枚、陈皮6、制半夏9、紫菀6、莱菔子9、连翘5
注解:有过吊针史的孩子阳虚,桂枝可以温通经脉。
2、风热型感冒,症见身热较著,汗出不畅、头胀痛、咳嗽,痰黄、咽燥、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舌边尖红,舌苔薄白微黄)
治法:银翘解毒丸半个(喉咙痛甚者一个)或银翘解毒颗粒冲剂半包,解毒散用广东中山产的。
或用以下药方预防扁桃体发炎:小儿用量
生地8 玄参8 麦冬8 白芍 6 黄芩5 板蓝根4 牡丹皮6 浙贝母5 薄荷4(后下) 蝉蜕3.
----------------------------------------------------------
3、反复感冒,体虚
(1)、(8岁儿童)黄芪15、苍术8、白术8、茯苓15、薏苡仁10、党参12、白芍10、桂枝6、山楂8、广木香5、甘草5、鸡内金粉(冲服)
(2)、(8岁儿童)黄芪15、防风8、五味子6、大青叶9、淫羊藿6、牡蛎15、鸡内金8、茯苓15
二、、咽喉肿痛和扁桃体炎
如果分辨不出是咽喉炎或是扁桃体炎,则用吕同杰(中医儿科临床专家)的清咽解毒汤,该方治疗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属风热症的,效果显著。
(5岁小儿用量) 生地8 玄参8 麦冬8 白芍6 黄芩5
板蓝根4 丹皮6 浙贝母6 蝉蜕3 薄荷 4(后下)
如属风热型的咽喉肿痛,可以加服双黄连口服液。
方解:以生地黄、玄参、白芍、麦冬养阴增液,益水制火;黄芩、牡丹皮、板蓝根等泻火解毒,两组药配伍有相得益彰之妙,蝉蜕、薄荷等去邪于表。
注意:煲药时薄荷要后下,关火后将薄荷放入药液泡浸10分钟。
中医治疗扁桃体发炎
1、六岁小孩(婴儿要相应减小药量)第一阶段用
麦冬15克、生地10、玄参10、黄芩6、白芍6、
牡丹皮6、板蓝根4、连翘6、蝉蜕3、薄荷3(后下), 生姜1片.
方解:本方选自《中医临床诊治》,温热邪毒极易化燥伤阴,因此护阴宜早,否则水不制火则极易出现高热稽留的急重现象,生地、白芍、玄参、麦冬养阴增液,益水制火;黄芩、牡丹皮、板蓝根卸火解毒,两组药配方有相得益彰之妙,蝉蜕、薄荷去邪于表;
每日一剂,
高烧不退加羚羊角2克、生石膏8 。
-----------------------------------------------------------------
附注:羚羊角为名贵中药,有的医院或药店用黄羊角替代,购买时要注意。
羚角如玉有轮嵴,透见红斑与血丝,
角塞合槽通天眼,高热抽搐最宜使。
[来源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tatarica L雄兽的角。
[性味、归经咸寒,入肝、心经。
[功用平肝熄风,清肝明白,清热解毒。用于热病神昏痉厥,谵语躁狂,惊痫抽搐,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症。
2、每天隔3小时量一次体温,若见低热多在午后或夜间发生,早晨身热自退,称为“暮热朝凉”,犹如潮汐涨落有时,因此亦称“潮热”,则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用清骨散加减来清气透营、滋阴清热,药方如下:
银柴胡4 胡黄连3 白薇6 地骨皮6 浙贝母4 牡丹皮4
知母4 桑白6 麦冬15 生鳖甲12 甘草4
(注:本方味苦,小孩可以用棒棒糖送服,若没有出现潮热,不需要用此方)
本方出自《中医临床诊治》的孙允中医案,患者高热(39度)不退,午后尤甚,舌红苔黄。
注:清骨散出自《证治准绳》,是治疗阴虚发热的良方。吴鞠通曾立有青蒿鳖甲汤,并指出:“邪气深伏血分,混处血络之中,不能纯用养阴,又非壮火,更不得任用苦燥”。案中所用清骨散,即仿其意。
银柴胡:属石竹科植物,清虚热,除疳热,用于阴虚发热,常用量3至9克。
胡黄连:苦,寒,独入血分而清热,常用量2至9克。
3、可以用百合固金汤
百合12 麦冬12 玄参6 生地6 熟地6 白芍6 浙贝母5
桔梗6 当归3
三、 小儿支气管炎治疗
支气管炎症状: 有轻度畏寒、发热,鼻塞,咽痛,主要症状是咳嗽。临床上以风寒多见。
辩证:外感咳嗽每于受凉之后突然发生,伴有鼻塞,流涕,咽痒,恶寒,发热。夜卧咳嗽较剧,短气乏力者,多为气虚或阳虚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者多属燥热、阴虚。痰白而稀薄(鼻塞流清涕)者属风寒或虚寒。痰白而稠厚者属湿,痰黄而粘者属热。
注意:务必要分清风寒型或风热型才用药,否则会加重病程。服药期间忌食鱼虾腥味。
----------------------------------------------------------
1、外感初起,风寒征象或风热征象不明显,用此平剂宣肺化痰
治疗:(秦伯末,中医名家) 杏仁6 牛蒡子6 浙贝母6 胖大海4
橘红3 桔梗3 蝉蜕3 炙甘草2 炙麻黄2
加减:可加黄芩5克解表清里,或加寒热咳主药百部6 。
注意:麻黄一定要用蜜炙麻黄,有的药店没有炙麻黄用生麻黄代替,生麻黄药性强烈,小孩及老人最好不用。
-----------------------------------------------------------
2、(岳美中,中医名家,生前为毛主席的保健医生)
沙参8 山药8 杏仁6 浙贝母6 百部6 牛蒡子6
桔梗6 白薇6 枳壳4 橘红4 生甘草3
方解:沙参益肺气,山药补虚,牛子散结气,桔梗开肺排痰,枳壳下气止逆,橘红止喉痒,白薇通鼻塞。
加减:热甚者加鱼腥草10、黄芩5。
-----------------------------------------------------------
3、风寒型支气管炎:症见咳痰稀白,鼻塞流涕,咳嗽声重,气急喉痒,无汗、头疼。
治疗:小儿用量(风寒)炙麻黄5克,杏仁6,紫菀7,款冬花6,
荆芥5,桔梗5,白前6,陈皮3,百部7,甘草3
加减:咽喉痒加牛蒡子6、蝉蜕4。咳嗽音嘎、身热者加生石膏8(先煎)桑白皮8、黄芩5克解表清里。
-----------------------------------------------------------
4、寒咳:
橘红痰咳煎膏:治寒咳,主要成分:化橘红 百部 制半夏 白前 杏仁 五味子 茯苓 甘草
功能主治:理气化痰,润肺止咳。用于感冒 咽喉炎引起的痰多咳嗽。
--------------------------------------------------------------------
5、(岳美中)固本丸治:风寒型顽固性慢性支气管
党参12 黄芪8 茯苓8 补骨脂4 紫河车4 白术4
防风4 陈皮 3 法半夏3 甘草 3
6、锄云止咳汤(岳美中):治疗久咳不愈。
荆芥6、前胡9、白前6、杏仁9、贝母9、化橘红6、连翘9、
百部9、紫菀9、桔梗6、甘草3、芦根24、
-----------------------------------------------------------
风热型支气管炎: 鼻流黄涕,口渴,气粗或咳声嘎哑,痰稠黄,舌苔薄黄。
风热型支气管炎:太极牌 急支糖浆。主要成份:鱼腥草。
-----------------------------------------------------------
附录:内科名家严苍山药方(小儿用量):炙麻黄2,杏仁6,石膏5,甘草4,桔梗4,炙紫菀5,牛蒡子5,冬瓜仁5克
主治:宣肺止咳平喘,用于寒包火咳嗽,风热、风温、风燥咳嗽
方解:麻黄合杏仁宣肺降气,紫菀冬瓜仁理肺化痰,牛蒡子桔梗甘草以利咽止咳,石膏以清泻肺热。
四、小儿出鼻血:
1、阴虚肺燥型,治法滋阴润肺止血。
百合8 生地6 麦冬8 玄参6 当归4 白芍4 仙鹤草4
川贝3 旱莲草3 白茅根8 藕节8 桔梗2 甘草2
五、小儿厌食
1、 小儿脾胃虚弱、厌食治疗方(张守凤)
太子参7 茯苓7 薏苡仁(薏米)7 砂仁2 白术5 山药5
黄精5 扁豆5 苍术4 炙甘草3
六、小儿肺炎
一般症状:有发热、咳嗽,呼吸喘促,鼻翼扇动,喉中痰鸣、或有口唇肢端轻度紫绀;病情严重者,高热持续不退,喘促气急,脸色灰白,呼吸加速,每分钟达40---80次,颜面、眼睑或下肢水肿。 肺炎应尽快送医院救治。
七、小儿腹泻腹痛
1、加味葛根芩连汤治湿热泻(罗笑容):
组成:葛根10 黄芩6 黄连3 泽泻10 甘草3 茯苓12
厚朴7克
主治:因伤风夹积热,由于喂养不当,积食生热,或再兼肝暑邪,蕴结肠胃,内外相并而发为泄泻者。症见水样稀便,色黄气臭,腹痛即泻,暴注下迫,身热口渴,烦躁不安,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
方解:本方能解表清里,兼有利湿作用,方中葛根、黄连、黄芩能解肌清热燥湿,泽泻、茯苓以助其清热利湿,厚朴行气,使湿热从大小便排出。
-------------------------------------------------------------------
2、不明原因腹痛、腹胀:(乌梅败酱汤,出自中医名家路志正)
小儿用量: 乌梅8 、败酱草8 、 太子参8、 茯苓8、
白芍6、 白术6、 葛根6 木香6(后下)、
枳实 5、 当归4、 黄连2、
炙甘草3
方解:方中白术、太子参、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使脾健而行其运化水湿之职,不止泻而泻止;乌梅、白芍柔肝,缓急止痛,乌梅还擅长涩肠止泻,木香、黄连擅治泻痢;当归养血和血,败酱草微寒,擅解毒排脓,葛根升阳止泻;枳实抑肝理气。诸药合用,共奏健脾、抑肝、清热、利湿之功。
附评:乌梅的止泻作用是有历史典故的,太子参具有还具有暖胃作用,小朋友的脾胃不好,白术健脾,还取了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泻)中的葛根、黄连,路志正将它们用在一起,确实是高明啊;经试用,还确实很有效。注意黄连苦寒,易伤脾胃,要控制好黄连的药量,以免误伤孩子的脾胃。
八、退烧备用方
柴胡8、黄芩6、紫草5、 紫荆皮10、、青蒿8、射干8、生石膏15、生地10、白薇10、菊花8
一、小儿感冒
务必分清风热或风寒,
1、外感风寒型感冒
症状:发热轻,无汗,头疼,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时流清鼻涕,喉痒,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湿润。
方药:
(1)(王季儒,天津名医)(3岁小儿用量) 荆芥3 防风3 法半夏2 、陈皮2 、 忍冬藤5、 连翘5、紫苏3(后下)
(2)、加味桂枝汤(热症、口渴情况下不用此方)
桂枝3、 白芍6、甘草3、生姜3片、大枣5枚、陈皮6、制半夏9、紫菀6、莱菔子9、连翘5
注解:有过吊针史的孩子阳虚,桂枝可以温通经脉。
2、风热型感冒,症见身热较著,汗出不畅、头胀痛、咳嗽,痰黄、咽燥、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舌边尖红,舌苔薄白微黄)
治法:银翘解毒丸半个(喉咙痛甚者一个)或银翘解毒颗粒冲剂半包,解毒散用广东中山产的。
或用以下药方预防扁桃体发炎:小儿用量
生地8 玄参8 麦冬8 白芍 6 黄芩5 板蓝根4 牡丹皮6 浙贝母5 薄荷4(后下) 蝉蜕3.
----------------------------------------------------------
3、反复感冒,体虚
(1)、(8岁儿童)黄芪15、苍术8、白术8、茯苓15、薏苡仁10、党参12、白芍10、桂枝6、山楂8、广木香5、甘草5、鸡内金粉(冲服)
(2)、(8岁儿童)黄芪15、防风8、五味子6、大青叶9、淫羊藿6、牡蛎15、鸡内金8、茯苓15
二、、咽喉肿痛和扁桃体炎
如果分辨不出是咽喉炎或是扁桃体炎,则用吕同杰(中医儿科临床专家)的清咽解毒汤,该方治疗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属风热症的,效果显著。
(5岁小儿用量) 生地8 玄参8 麦冬8 白芍6 黄芩5
板蓝根4 丹皮6 浙贝母6 蝉蜕3 薄荷 4(后下)
如属风热型的咽喉肿痛,可以加服双黄连口服液。
方解:以生地黄、玄参、白芍、麦冬养阴增液,益水制火;黄芩、牡丹皮、板蓝根等泻火解毒,两组药配伍有相得益彰之妙,蝉蜕、薄荷等去邪于表。
注意:煲药时薄荷要后下,关火后将薄荷放入药液泡浸10分钟。
中医治疗扁桃体发炎
1、六岁小孩(婴儿要相应减小药量)第一阶段用
麦冬15克、生地10、玄参10、黄芩6、白芍6、
牡丹皮6、板蓝根4、连翘6、蝉蜕3、薄荷3(后下), 生姜1片.
方解:本方选自《中医临床诊治》,温热邪毒极易化燥伤阴,因此护阴宜早,否则水不制火则极易出现高热稽留的急重现象,生地、白芍、玄参、麦冬养阴增液,益水制火;黄芩、牡丹皮、板蓝根卸火解毒,两组药配方有相得益彰之妙,蝉蜕、薄荷去邪于表;
每日一剂,
高烧不退加羚羊角2克、生石膏8 。
-----------------------------------------------------------------
附注:羚羊角为名贵中药,有的医院或药店用黄羊角替代,购买时要注意。
羚角如玉有轮嵴,透见红斑与血丝,
角塞合槽通天眼,高热抽搐最宜使。
[来源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tatarica L雄兽的角。
[性味、归经咸寒,入肝、心经。
[功用平肝熄风,清肝明白,清热解毒。用于热病神昏痉厥,谵语躁狂,惊痫抽搐,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症。
2、每天隔3小时量一次体温,若见低热多在午后或夜间发生,早晨身热自退,称为“暮热朝凉”,犹如潮汐涨落有时,因此亦称“潮热”,则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用清骨散加减来清气透营、滋阴清热,药方如下:
银柴胡4 胡黄连3 白薇6 地骨皮6 浙贝母4 牡丹皮4
知母4 桑白6 麦冬15 生鳖甲12 甘草4
(注:本方味苦,小孩可以用棒棒糖送服,若没有出现潮热,不需要用此方)
本方出自《中医临床诊治》的孙允中医案,患者高热(39度)不退,午后尤甚,舌红苔黄。
注:清骨散出自《证治准绳》,是治疗阴虚发热的良方。吴鞠通曾立有青蒿鳖甲汤,并指出:“邪气深伏血分,混处血络之中,不能纯用养阴,又非壮火,更不得任用苦燥”。案中所用清骨散,即仿其意。
银柴胡:属石竹科植物,清虚热,除疳热,用于阴虚发热,常用量3至9克。
胡黄连:苦,寒,独入血分而清热,常用量2至9克。
3、可以用百合固金汤
百合12 麦冬12 玄参6 生地6 熟地6 白芍6 浙贝母5
桔梗6 当归3
三、 小儿支气管炎治疗
支气管炎症状: 有轻度畏寒、发热,鼻塞,咽痛,主要症状是咳嗽。临床上以风寒多见。
辩证:外感咳嗽每于受凉之后突然发生,伴有鼻塞,流涕,咽痒,恶寒,发热。夜卧咳嗽较剧,短气乏力者,多为气虚或阳虚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者多属燥热、阴虚。痰白而稀薄(鼻塞流清涕)者属风寒或虚寒。痰白而稠厚者属湿,痰黄而粘者属热。
注意:务必要分清风寒型或风热型才用药,否则会加重病程。服药期间忌食鱼虾腥味。
----------------------------------------------------------
1、外感初起,风寒征象或风热征象不明显,用此平剂宣肺化痰
治疗:(秦伯末,中医名家) 杏仁6 牛蒡子6 浙贝母6 胖大海4
橘红3 桔梗3 蝉蜕3 炙甘草2 炙麻黄2
加减:可加黄芩5克解表清里,或加寒热咳主药百部6 。
注意:麻黄一定要用蜜炙麻黄,有的药店没有炙麻黄用生麻黄代替,生麻黄药性强烈,小孩及老人最好不用。
-----------------------------------------------------------
2、(岳美中,中医名家,生前为毛主席的保健医生)
沙参8 山药8 杏仁6 浙贝母6 百部6 牛蒡子6
桔梗6 白薇6 枳壳4 橘红4 生甘草3
方解:沙参益肺气,山药补虚,牛子散结气,桔梗开肺排痰,枳壳下气止逆,橘红止喉痒,白薇通鼻塞。
加减:热甚者加鱼腥草10、黄芩5。
-----------------------------------------------------------
3、风寒型支气管炎:症见咳痰稀白,鼻塞流涕,咳嗽声重,气急喉痒,无汗、头疼。
治疗:小儿用量(风寒)炙麻黄5克,杏仁6,紫菀7,款冬花6,
荆芥5,桔梗5,白前6,陈皮3,百部7,甘草3
加减:咽喉痒加牛蒡子6、蝉蜕4。咳嗽音嘎、身热者加生石膏8(先煎)桑白皮8、黄芩5克解表清里。
-----------------------------------------------------------
4、寒咳:
橘红痰咳煎膏:治寒咳,主要成分:化橘红 百部 制半夏 白前 杏仁 五味子 茯苓 甘草
功能主治:理气化痰,润肺止咳。用于感冒 咽喉炎引起的痰多咳嗽。
--------------------------------------------------------------------
5、(岳美中)固本丸治:风寒型顽固性慢性支气管
党参12 黄芪8 茯苓8 补骨脂4 紫河车4 白术4
防风4 陈皮 3 法半夏3 甘草 3
6、锄云止咳汤(岳美中):治疗久咳不愈。
荆芥6、前胡9、白前6、杏仁9、贝母9、化橘红6、连翘9、
百部9、紫菀9、桔梗6、甘草3、芦根24、
-----------------------------------------------------------
风热型支气管炎: 鼻流黄涕,口渴,气粗或咳声嘎哑,痰稠黄,舌苔薄黄。
风热型支气管炎:太极牌 急支糖浆。主要成份:鱼腥草。
-----------------------------------------------------------
附录:内科名家严苍山药方(小儿用量):炙麻黄2,杏仁6,石膏5,甘草4,桔梗4,炙紫菀5,牛蒡子5,冬瓜仁5克
主治:宣肺止咳平喘,用于寒包火咳嗽,风热、风温、风燥咳嗽
方解:麻黄合杏仁宣肺降气,紫菀冬瓜仁理肺化痰,牛蒡子桔梗甘草以利咽止咳,石膏以清泻肺热。
四、小儿出鼻血:
1、阴虚肺燥型,治法滋阴润肺止血。
百合8 生地6 麦冬8 玄参6 当归4 白芍4 仙鹤草4
川贝3 旱莲草3 白茅根8 藕节8 桔梗2 甘草2
五、小儿厌食
1、 小儿脾胃虚弱、厌食治疗方(张守凤)
太子参7 茯苓7 薏苡仁(薏米)7 砂仁2 白术5 山药5
黄精5 扁豆5 苍术4 炙甘草3
六、小儿肺炎
一般症状:有发热、咳嗽,呼吸喘促,鼻翼扇动,喉中痰鸣、或有口唇肢端轻度紫绀;病情严重者,高热持续不退,喘促气急,脸色灰白,呼吸加速,每分钟达40---80次,颜面、眼睑或下肢水肿。 肺炎应尽快送医院救治。
七、小儿腹泻腹痛
1、加味葛根芩连汤治湿热泻(罗笑容):
组成:葛根10 黄芩6 黄连3 泽泻10 甘草3 茯苓12
厚朴7克
主治:因伤风夹积热,由于喂养不当,积食生热,或再兼肝暑邪,蕴结肠胃,内外相并而发为泄泻者。症见水样稀便,色黄气臭,腹痛即泻,暴注下迫,身热口渴,烦躁不安,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
方解:本方能解表清里,兼有利湿作用,方中葛根、黄连、黄芩能解肌清热燥湿,泽泻、茯苓以助其清热利湿,厚朴行气,使湿热从大小便排出。
-------------------------------------------------------------------
2、不明原因腹痛、腹胀:(乌梅败酱汤,出自中医名家路志正)
小儿用量: 乌梅8 、败酱草8 、 太子参8、 茯苓8、
白芍6、 白术6、 葛根6 木香6(后下)、
枳实 5、 当归4、 黄连2、
炙甘草3
方解:方中白术、太子参、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使脾健而行其运化水湿之职,不止泻而泻止;乌梅、白芍柔肝,缓急止痛,乌梅还擅长涩肠止泻,木香、黄连擅治泻痢;当归养血和血,败酱草微寒,擅解毒排脓,葛根升阳止泻;枳实抑肝理气。诸药合用,共奏健脾、抑肝、清热、利湿之功。
附评:乌梅的止泻作用是有历史典故的,太子参具有还具有暖胃作用,小朋友的脾胃不好,白术健脾,还取了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泻)中的葛根、黄连,路志正将它们用在一起,确实是高明啊;经试用,还确实很有效。注意黄连苦寒,易伤脾胃,要控制好黄连的药量,以免误伤孩子的脾胃。
八、退烧备用方
柴胡8、黄芩6、紫草5、 紫荆皮10、、青蒿8、射干8、生石膏15、生地10、白薇10、菊花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