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九歌吧 关注:161,494贴子:2,506,954

【短文合集】黍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韩非中心,多角度叙事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1-15 21:43回复
    【一】荀卿
    “仲尼,天下圣人也,修行明道以游海内,海内说其仁、美其义而为服役者七十人。鲁哀公,下主也,南面君国,境内之民莫敢不臣。仲尼反为臣而哀公顾为君。非怀其义,服其势也。”
    韩非昔年初来桑海之时,尚非荀卿门徒嫡授,虽为王孙,然小圣贤庄素无趋炎附势之理,且韩非自身也无意以公子自居,却是同诸生一般修习常业。教习言及“务行仁义可以王”之时,荀子堪堪便自门前经过,不意闻韩非此论,是时抚须颔首,语与旁人曰,“此子当为我荀况之徒。”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1-15 21:44
    回复
      自然,以荀卿脾性,此言他从未在韩非面前提及。
      年过古稀,荀子仍不时忆起斯人斯景,笑容朗朗,意气昂扬,言辞侃侃,珠玑藏锋,这是他所不曾在后继弟子如李斯张苍者身上寻到的明锐与臻粹。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1-15 21:44
      回复
        其实汲汲进取何过李斯,这个受鼠类启发的仓吏毅然决然地辞去官职,孤身远来求学。荀子彼时正俯首于一卷书简,见其来,淡淡抬眼道:“足下所为何事?”李斯一撩袍摆跪得果断,答得坦荡,“斯为学帝王之术而来。”那双浓如重墨的眉扬起,现出勃勃野心,“普天之下,唯有老师可授。”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1-15 21:45
        回复
          荀卿未置可否,却只澹然道了句“足下过誉。”慷慨激昂之语竟只得如此而已,落了李斯好大的尴尬,然其分毫未表,于荀子送客后礼数周全地拜别,而后起身离去。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1-15 21:45
          回复
            “依你之见,李斯此人如何?”屏风后转出一袭儒衫的韩非,他比李斯早来一步,先前正与师论道,后因其拜见荀卿而暂且回避。闻荀子此问,韩非唇角挑起一个戏谑的笑道,“师弟若此后发达,非或可请为其执鞭。”
            “好小子,竟以先师自比!”荀子一把将手中书简向韩非掷去。后者则连忙将书简捧于怀中,嬉笑道,“非岂敢,旦博老师一笑。” 听他一句“师弟”,荀卿便知韩非是明白自己心意的,李斯之为人由其举止言行便可窥测一二,韩非方才虽是戏言,却也并非没有道理。
            然而此时的荀卿不知,往后种种绝非是一个为之执鞭所能蔽的无可挽回。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1-15 21:46
            回复
              不明觉厉先顶个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1-15 21:47
              收起回复
                李斯去秦,韩非归韩,他向自己告别时荀卿便知,鹏鸟不可久居鄙仄,终须任他天高云阔,却未曾料他日后翼折于同门之手。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1-15 21:50
                回复
                  自他走后,小圣贤庄代代人往,代代人去,荀子再未收一入室之徒。
                  又是许久,李斯再度来访,昔日的书生白衣早已换了官服威仪,而那旧时笑自屏风后转出的青年亦早埋泉下,尘泥蚀骨经年。独留那垂暮的师者手中攥着书简,面前摆着一局永远也不会再下完的棋,保有着他一贯的固执与坚持——
                  “我只有一个学生,名叫韩非,而他已不在人世。”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1-15 21:51
                  回复
                    荀卿篇 完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1-15 21:52
                    收起回复
                      预测文贴秒沉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1-15 21:54
                      回复
                        可以插一楼吗混脸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1-16 16:43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1-16 20:08
                          回复
                            【二】岁岁红莲
                            姬无夜曾在我行刺失手后质问是何人指使,他以为是父王,我告诉他,倘若父王有那个胆量,我便不会被当作礼物赏赐。"那一定是你的哥哥韩非"他如此笃定,仿佛将我这一场刺杀背后的鬼蜮伎俩看得一清二楚。
                            其实他错得可笑,对弈多年,他从未了解过自己的对手,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何而赢。一是外因,二便是他的对手从不知不择手段为何物,他不会,也绝不容许旁人触犯法度。若哥哥还在,他也绝不会容许父王将我的婚姻作赏。
                            自然,前提是,他还在。
                            他于一月前死在秦国的大牢内,姬无夜并不关心他的死活,也未曾着意探查,因他自离韩那日起,他本人已对姬无夜毫无影响。
                            "那小子自以为是韩国的救世主……"
                            哥哥从未以救世主自居。
                            韩王怠政,悠游退逊,韩臣贪鄙,权挟君上,如此混沌,却不许有人梦醒。天下何时,竟有了这般道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7-01-17 00:35
                            回复
                              "为什么我就不能为了自己而杀你呢?"你毁了韩国,毁了我的一生,更毁了我……最后的想望。
                              "暗算如何,明算又如何?死人都是一样,又何必计较死法?"庄回来了,衣发皆血染,干脆利落地一剑刺入姬无夜后脊,毙命之伤。
                              曾经我存有些许期待,他归来,我们便可回到过去,一切都没有分毫改变。然而他当真归来,却不过是更为决绝地斩断我们与以往的牵连,令我无比清楚地认识到人生永无退返凝滞。这个梦,再也不会醒来。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1-17 00: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