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宪吧 关注:143贴子:4,274

下定决心开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清吟杂梦寐 @萱草兰昕
先说一下,楼主历史知识有限,所以这是一篇半架空的文章,里面有些人物和事件是楼主自己编出来的,但大体的历史并没有太大改变,楼主还是尽量尊重史实的。
最后说一下,第一次写文写的不好,多多海涵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1-16 10:07回复
    题目:《兰烟梦》
    男主:当然是张宪了。。。
    女主:周潇(我编出来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1-16 10:09
    收起回复
      引言
      上元佳节,家家悬灯,户户挂彩,临安城内灯火灿烂。大街小巷尽是观欢声笑语,唯独是那个地方却无半点喧哗之声。
      一扇扇朱红的门紧闭着,一堵堵冰冷的墙,将佳节喜庆的温度,挡在了外面。 那个夜晚留给她的,只有那把寒光闪闪的宝剑和对那场金戈铁马、风花雪月的梦的无限追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1-16 10:17
      收起回复
        背景
        北宋政和五年(1117年),朝廷上下歌舞生平,一片太平景象,然而这个时候,在北方草原各部落暗流涌动为九年之后的靖康之难埋下了祸根。
        自宋辽澶渊之盟之后两国一直相安无事,宋辽在边境设立市场相互通商。因此辽国被中原文化影响,渐渐汉化再也不是那个驰骋疆场的马背上的民族了。辽国的战斗力大不如前,因此在辽国管辖下的部落蠢蠢欲动想要取代辽国作草原的霸主。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带领族人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取金不灭不坏之意定国号为金。金国建立后天祚帝派兵征讨,但连连失利无奈只得暂时作罢。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1-16 10:22
        收起回复
          先发第一章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1-16 14:55
          回复
            第一章:心病还需心药医
            政和五年初的春天,在相州首府邺郡的官道上来了一辆马车,车辕上坐着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他时不时撩开车帘往里看看。车里坐着一个眉清目秀的姑娘,姑娘的身边还放着把用织花缎子套着一把古琴。因为舟车劳顿,她正倚在车上安静的睡着,老人见她睡着了回身轻声吩咐车夫把车驾稳些。
            马车放慢了速度在大道上缓缓前进,忽然车里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老人连忙吩咐车夫把车停下,撩开车帘问道:“潇儿你还好吗,要不下来歇歇再走吧。”
            “不妨事的伯父,只是刚才喉咙有些干,喝些水就好了,快赶路吧,我能吃的消。”说完又咳嗽了一声。老人把水葫芦递过去又说:“既是你觉得还好那就接着赶路,一会儿到城里再歇息,再顺便找个先生好好给你看看。”说完回过头去吩咐车夫赶车继续赶路。车辕上坐着的老人是当时赫赫有名的老侠客周侗,字光祖。车里坐着的姑娘是他兄弟周衍的女儿,叫周潇今年十一岁,住在山西大名府。父母早逝,他父亲死前将她托付给她的叔父周侗照顾。
            晌午时分来到了邺郡城里,周侗找了一家干净的店房,车夫将车停在店房门前,周侗和周潇下车。周潇上身穿一件青白色绣绿萼梅的褙子,里面是一件豆青色的圆领中衣,下身穿一条竹青色的裤子,外披着白色绣兰花的斗篷,清丽脱俗,又不失伶俐活泼,只是在她的眉宇间透出了淡淡的忧郁与她现在的年龄很不相衬。
            二人走进店房,店小二出来迎接把二人让进上房,周侗吩咐店小二准备饭菜,店小二答应一声出去备。吃罢晌饭,周侗对周潇说:“潇儿,你且在店房歇息,我去出去办事,去去就回你不要离开店房。”
            “伯父有事尽管去做,不必担心潇儿,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周潇对着已走到门口的周侗笑着说,周侗见周潇还好就出去办自己的事了。周潇看着周侗出了店门,回身把门倒带独自坐在床边眉尖微蹙,眼睛直直的盯着放在桌上的那把古琴,若有所思。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她站起身来长叹一声,轻轻摇了摇头,去一个包袱里取出一本诗集来,坐在桌前胡乱翻看。
            天近黄昏,周侗回到店房,轻轻地叩门,周潇打开房门请周侗进来。周侗进门宽下外衣,挂在衣架上,转身朝门外挥手叫来一个郎中,笑着对周潇说:“我请了这城里最好的郎中,给你好好瞧瞧,在这里多住几天好好调养调养在走。”
            “劳叔伯父费心了,叔父急着赶路潇儿的身体并无大碍,只是点小风寒不碍事的,我看就不用看了吧。”周潇这话时虽是笑着说的,但从她的眼里却流露出担心的神色。周侗看在眼里但并没说什么,叫郎中来给周潇诊脉。郎中诊过脉后皱了皱眉,起身看了看周侗说:“借一步说话。”周侗听后心里一阵的紧张,赶忙拉了那郎中到门外,郎中压低了声音对周侗说:“这位姑娘的病,原本并不是很严重的,只是拖延了这大半年的时间再加上一直心情郁结,要想痊愈至少得认真调养一年。我先开个方子,调理调理看看吧。不过心病还需心药医,老先生多多保重。”说完将药方递给周侗,转身离去。
            周侗接过药方愣愣的站在那儿,两眼发直的愣了半天,竟然连那郎中离开都没察觉,等他回过神来才发现那郎中已经走了。他回身进屋对周潇说:“那郎中说你的病没什么大碍,吃几副药休息休息就没事了,我去药铺抓药你先歇歇。”周侗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希望不被周潇看出来,因此他还未等周潇说什么就匆匆披上衣服走了。周侗离开之后周潇看着门口的衣架出神,诊脉时她看郎中的神色凝重,就知道自己的病怕是瞒不住了。后来周侗被郎中叫了出去,回来时虽然表面上看,和平时没什么两样,但眼神中透露出了焦急和不安,好像有什么事瞒着自己。她大概猜到了郎中对周侗说了什么,但周侗回来时的反应却让她琢磨不透。
            周侗离开了店房向十字街口的药铺走去,一路上他反复思索着:“潇儿怎么可能病了大半年?明明是半个月前才染上风寒的,难道是那个郎中医术不精诊断有误,难道是潇儿一直瞒着我她生病的事可她为什么要瞒着我呢?
            周侗到药铺里抓完药回店房的路上渐渐想明白了,为什么周潇会一直瞒着自己的生病的事情,同时他暗暗埋怨自己为什么不早点向周潇说明自己带她离开大名府的缘由,更令他惊奇的是周潇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心思。
            进了店房来到周潇房门口正要敲门,就发现门没有锁屋里静悄悄的没有声音。周侗推开门,看见周潇倒在地上,嘴角有血迹,在她手里还攥着一块手帕,他赶紧跑过去抱起周潇,把她放在床上不断呼唤着,好半天周潇才慢慢醒来。周潇无力地睁开眼睛看着周侗,张嘴好像要说什么。周侗以为周潇要喝水连忙从桌上的茶壶里倒了水端到周潇嘴边,喂她喝下。此时一是掌灯的时候,周潇喝完水又闭上眼睛歇了小半个时辰,才缓过来,睁开眼睛见周侗正坐在床头上。
            周潇刚想支撑着身体做起来,周侗见了忙扶住周潇,扶着她靠在床上说:“你身子很虚,服了药就赶紧躺着吧。”周潇伸手拉住周侗的衣袖,想要说什么却觉得喉咙发紧,剧烈的咳嗽了几声,又咳出血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1-16 14:57
            回复
              周侗伸手去擦周潇嘴边的血迹,周潇推开他的手说:“伯……父,潇儿……潇儿想问您件事情,请您一……定要回答我。咳咳.....咳”没等周潇说完周侗一把抓住了她的手说:“傻孩子,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你恨我在你爹去世尚不足一月就变卖了家产带你离开大名,未能给你父亲好好操办。”
              周侗的一番话正说中周潇心中的痛处,她抬头看着周侗不觉留下了眼泪。周侗接着说:“其实带你离开大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且这也是你父亲的意思,是你父亲不让我告诉你的。大名府的知府是个贪官,他早就觊觎你父亲的钱财。只是你父亲为人耿直,又不与权贵结交,他一直没有机会。你父亲过世后知府与清风山上的响马勾结,打算在你父亲出殡的时候动手杀人劫财。”
              周潇从小就是在父亲周衍身边长大的,因为她是家里的独女周衍对她格外宠爱。周衍从来不对周潇说那些外面的事情,他希望周潇小时候不要被外面那些俗事所困扰,因此周潇从小就是在家读书弹琴,过着文人隐士般的生活。周潇从不知道自己家里还有这琐事,也不知道父亲竟有这样的心事。周潇听完周侗的话靠在周侗的怀里哭了起来,周侗把她搂在怀里安慰她让她安心养病,并说等她好些了就带她去汤阴灵泉寺好好调养。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1-16 14:58
              回复
                写得好,楼主加油,爱你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7-01-17 00:55
                回复
                  楼楼快更文~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7-01-22 18:23
                  回复
                    好几天没更文,不好意思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1-23 13:44
                    回复
                      第二章:有缘千里仍相会
                      周潇在相州城住了十日,身体也好了许多,但要恢复仍需细心调理才行。周侗便带着周潇去了汤阴县永和乡附近的灵泉寺,找自己在京城为官时的好友,灵泉寺的主持道悦长老,让他为周潇好好调治。
                      周侗来到门前轻轻叩门,里面出来一位小僧人,对周侗深施一礼说:“施主有何事?”
                      周侗还礼后说:“麻烦小师傅进去通报道悦师傅说我要见见他。”
                      小僧人听后对周侗说:“家师不见外人,老先生还是回去吧。”说罢转身要走。周侗叫住了他说:“我是你师傅的旧友,你进去对你师傅说我叫周侗他定会请我进去。”小僧人听后答应一声便进去了,大约过了一柱香的时间里面迎出来了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僧人,见了周侗寒暄几句后便领着二人向里走。哪位老僧人就是道悦长老,他曾与周侗一同在军中任职,原名文诸,字月白后因看不惯奸臣当道辞官不做,云游四海后来出家为僧,法号道悦。三人进寺后先去大殿礼佛,之后道悦将周侗让进禅房,看着周潇问周侗说:“大哥你这些年过的不错吧?你这位千金有十岁了吧?”
                      周侗笑着摇摇头说:“月白贤弟真是太会开玩笑了,我福薄拙荆早逝膝下无儿无女。这孩子是我二弟周衍的独女,叫周潇他父母早逝就由我带着。”
                      道悦听完周侗的话后,上下打量了周潇一番。见周潇身着一件淡雪青色的儒裙,一根素银色的发簪斜插在发髻上,面上不施粉黛显得格外清秀,眉目之间透出山水间隐士一般的淡然,好似是不染凡尘的神仙一般。只是道悦看出周潇脸色略显苍白,似乎有病未愈,便问周潇说:“周姑娘可是有病未愈,让贫僧为你把脉可好。”
                      周潇还未答话,周侗就先笑着对道悦说:“贤弟的医术更加精进了,只是看看便可知道眼前之人有病。既然贤弟说潇儿有病,那你就给潇儿好好诊脉,若是诊错了可是要罚你的。”
                      道悦听后指着周侗,假意生气的说:“我还奇怪光祖兄 为何有空来我这里,原来是找我看病的,既是来求医诊金自不能少的。”说完伸出手来在周侗面前晃了晃,得意的一笑。”周侗抓住道悦的手说:“贤弟的脾气真是一点都没变,你既是要诊金我给就是了,只是你需先诊好病。”
                      道悦哼了一声起身来到周潇面前,抓起周潇的手诊脉。周潇一惊脸上泛红,不禁上下打量面前的人。见他一身僧人的打扮,面色红润,虽年近半百却显得很精神。周潇再仔细看道悦的脸面,竟觉得十分熟悉亲切,周潇心中奇怪自己明明与他素不相识怎会有这般熟悉的感觉。道悦诊完脉后,双手合十说道:“善哉善哉,姑娘的病因烦恼而生,如今烦恼虽去病却难走。世间诸多烦恼,却不如出家了干净自在,姑娘是有佛缘的何不出家,落得六根清净”
                      周潇听后似是自言自语的说:“有事未了,岂能出家,若真是厌烦了俗世的烦恼,何不如靖节先生那般隐入山水之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1-23 13:47
                      回复
                        楼主学生党,没时间所以更文很龟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1-23 13:48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2-25 14:51
                          回复
                            周侗听着二人的对话,觉得十分不找边际,一把拽住道悦说:“你这个大夫不好好看病,却只管胡说。你若是诊不好病便直说,干什么说这些神神叨叨的话吓唬孩子。”听周侗这么一说,道悦觉得自己刚才说的话的确有些不合适,自己也奇怪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便转了个话题,说到周潇的病情。周潇的病虽不重但因拖延了很长时间,病的邪气已经侵扰了经络需要长期调理,静养才能恢复。因此道悦想留二人在寺里住下,好方便诊治。
                            周侗假意不肯便肯说:“今日不过才见面,贤弟便要潇儿出家,若是住在寺里,那我岂不是也要做和尚了,这如何使得。”说完周侗拉上周潇向外就走。道悦忙说:“大哥留步,适才是我说话莽撞,今后我再不提此事了。”
                            周侗笑着转会身说:“既是贤弟诚心相留,大哥我也不好推辞,只是先前说的诊金只当是给潇儿赔礼了,就别要了。哈哈哈......”
                            道悦摇摇头,指着周侗说:“想不到大哥不但武艺高超,这赖账的本事也不小。我早就知道要不到诊金,不给也罢。”说完道悦叫人去为周侗和周潇安排住处,二人便在此住下。
                            此后周潇每日服药、针灸调理经络,学习一些简单的拳脚强身健体,闲暇时读些诗词,有时也看些医书打发时间。不觉过了一个多月,周潇的身体已经基本恢复。
                            这天周侗下山,去汤阴县城里置办日常用的东西。回来的路上走到永和乡,正好到了用午饭的时候,周侗就进了乡里,想找个地方吃点东西再继续赶路。他走到乡镇的中心,看见两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在路旁的一家店铺门前打了起来。周侗本以为是两个小孩子胡闹并没有在意,但走近了一看发现那个穿着赤色直裰的少年懂得些武艺,与他动手的少年身着月白色的襴衫像是个文人,被逼的步步后退,脸上带着伤痕。周侗见那个红衣少年仗着武艺欺负人,便上前去拦住想问明情况帮二人和解。可是那个红衣少年不听劝阻竟然与周侗动起武来。周侗一气之下将他擒住,本想好好教训他一下,但自己与这两个少年素不相识又不明缘由,这样做未显得有些鲁莽。周侗正在考虑怎么办好,一位五十岁上下的员外来到周侗身边,对周侗施礼后问道:“请问老先生尊姓我,不知犬子如何得罪老先生了,我在这里替他向先生赔礼了。”
                            周侗见那位员外十分和气,连忙还礼说到:“在下周侗,字光祖。路过此处见贵公子与人斗殴上前来制止,实在无意冒犯。”
                            那位员外听后拉住周侗的手说:“光祖兄可还记得我,在下王明,字之靖。”
                            周侗仔细打量王明,想起自己早年去京城寻求功名曾住在王明家的客店里,认识了王明。此后周侗在京城为官时,也经常来与王明饮酒。但周侗辞官离京后,便在没有了音信。今日在此偶遇自是喜不自胜,想起往日的时光,不禁感慨万千。
                            周侗看着站在一旁的红衣少年问王明:“原来这是之靖的虎子,我刚刚太鲁莽了,还望见谅。” 王明叹一声,对周侗和那个身着襴衫的少年说:“这里讲话不太方便,请二位到寒舍一叙。”又吩咐仆人去请那个少年的父亲。
                            到了王明家里,周侗王明分宾主落坐,王明又请刚刚被打的少年坐下,给周侗引荐。这位少年叫张宪,字循礼。张宪的父亲叫张静,字安明是读书人,曾做过县令官期任满后来此住下,结识了王明两家成了好友。这时张静也来到王明家,王明先给周侗和张静互相引荐,又叫儿子王贵(字志贞)上前去赔礼,之后王贵和张宪退出正厅。
                            王明请周侗、张静落坐吃茶,王明说起王贵不用功读书到处惹事生非,请来教书的先生都被他气的来找王明辞职,想让周侗和张静帮自己想想办法。
                            张静劝王明说:“志贞虽然顽皮,但也不是不懂道理,请个厉害的先生好好管教就是了。”
                            这一说提醒了王明,于是他请周侗留下来教王贵读书。周侗迟疑了半刻便应下来,又对王明讲明周潇的事情,请王明替周潇安排一下。王明十分高兴,派人雇车送周侗回灵泉寺,并与周侗相约十日后派人去接周侗和周潇。周侗回到灵泉寺对周潇讲明永和乡的经过,十日后周侗和周潇辞别了道悦,去了永和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10-24 22:42
                            回复
                              第三章:一段巫山一段云(上)
                              周潇随周侗来到了永和乡王明的家里,王明前厅设宴招待周侗,王明的妻子冯夫人带着周潇先去王家的别院安顿。
                              周潇跟着冯夫人穿过两进院子,从后面的花园的角门出去,走过一段幽静的小巷,来到一座小院的门前。这座院子在永和乡的边上,临着一条小溪,是个十分清净的所在。院门旁载着两株丁香树,门上挂着一块未上漆的木匾写着“书院”二字。院子分为两进,前院正对着院门的正房是周侗授课的地方,在正房的右侧有间书房用于读书或小憩。前院当中十分宽大周侗可以在园中练练武艺活动筋骨,院子西南角有几棵槐树,树下摆着一张石桌和几把石凳,闲暇时坐在树荫下烹一壶茶打发时间是最好的。
                              周潇在前院的正房简单看了看,屋内陈设不过是些桌椅和几个高大的书架。离开正房,冯夫人领着周潇走过正房西侧的月亮门,到第二进院子安顿住处。第二进院子是周侗和周潇生活起居的地方,属于内宅外人不能随意出入。因此在月亮门的后面载着一排竹子以作屏风,绕过这排竹子便能看到院子里的景象了。后院房屋的布置相比前院显得比较随意,有些后花园的感觉。院子的东北角有一小片水塘,水塘边上载着一些花草。水塘南面几十步的地方有间屋子,依拖着院子的东墙而建,周潇就安顿在这里。水塘的西面近百步的地方是周侗的房间,离周潇的房间不远方便照顾。后院西墙并排有两间房,是下人住的地方和厨房。院子中间有一块空地,放着石头条案和几个石墩,周侗和周潇可以做在此闲谈。
                              冯夫人领着周潇到自己的房里安顿下来,叫了两名丫鬟让她们分别负责周潇的起居饮食和房里的杂活。周潇怕太过麻烦,与冯夫人推让再三,最后留下一个叫墨菊的丫鬟做些杂活,另一个跟着冯夫人回去。冯夫人和周潇谈了一阵便起身告辞,周潇送到门口冯夫人嘱咐周潇若缺少什么尽管派人来取,不要见外,周潇又谢过冯夫人的盛情。冯夫人走后周潇回转身回到院里正要关门,听到门外好像有人叫她,便走出来站在门前观看。见院门旁的丁香树后躲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正对着自己这边招手。
                              周潇小心的走上前去,问道:“公子在是在叫我吗?”
                              那少年先向四周看了看,见四周没有人,才小声说:“我叫王贵,字志贞。姑娘可是周潇,院子里没有别人吧?”周潇被他问得有些不知所措,一时不敢回答,站在那里打量王贵。王贵长得浓眉大眼,皮肤微微有些黑,穿着一身玄色直裰上面用朱红色的线绣着喜上眉梢的图案,显得十分精神。周潇见他没有恶意,又与自己年龄相仿,想起伯父与自己说过来此教的那位公子好像是叫王贵,忙上前施礼道:“想必你就是王伯父的公子吧,在下正是周潇,我伯父不在,你有什么事?”
                              王贵听了从树后窜出来,向院里跑去,边跑边对周潇喊:“有话进来说。”
                              周潇忙跟了过去,两个人进了院里坐在槐树下的石凳上,王贵笑嘻嘻的从怀里掏出两包点心放在石桌上,打开纸包从里面拿一块递给周潇,周潇接先过来尝了一小口,接着把整块点心塞进了嘴里。周潇费力的咽下点心,拉住问王贵说:“这点心叫什么名字?我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点心。”
                              王贵得意的说:“这种点心只有我们这里有叫杏仁酥,而且这次我拿了最好吃的来给你。”王贵说完故意小声嘀咕了一句:“好容易求纤云姐姐做的,还没吃几块就给你拿来了。”周潇听了还没来及说什么,王贵就又接着说:“我有事想请周姑娘帮个忙,你吃了我的点心就得帮我。”
                              周潇先是一皱眉说:“早知道吃了点心还得帮忙我就不吃了。”接着有对王贵俏皮的一笑说:“可是既然已经吃了点心,那你就说吧想让我帮你什么,只要我能做到的就一定帮你。”
                              王贵听后向前凑了凑,神秘的说:“我爹给我找的先生,好像很凶的样子,前几天差点把我打一顿。先生是你伯父,周姑娘帮我说说好话吧。”
                              周潇问王贵周侗为何要打他,王贵便对周潇讲了那天他与张宪在街上打架,周侗去劝架的事。周潇知道周侗一定是认为王贵仗着会武艺欺负人,才上前阻止,同时周潇觉得张宪多少有些窝囊。周潇让王贵放心她一定会在周侗面前替他说好话,王贵见周潇答应了起身告辞。
                              周潇送他出去,临走时周潇笑着对王贵说:“以后叫我周潇就行了,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周潇顿了顿又补了一句“别忘了带点心。”
                              见王贵走远了周潇转身进了院子把门关好,坐在石桌旁发呆,想着怎样对周侗说王贵的事情。这时冯夫人留下的那个丫鬟跑到前院跪在周潇的眼前,哭着向周潇赔罪,说是自己不小心碰掉了周潇带来的那把古琴。周潇一听说古琴有了闪失,还没等丫鬟说完便向后面跑去,来到屋里忙揭开琴上罩着的布,仔细检查了一遍。所幸古琴是的琴身没有太大的损伤,只是右侧的白玉雁足被摔碎了。周潇松了一口气,因初来乍到也没有怎样责怪那个丫鬟,只是嘱咐她以后做事要小心。周潇吩咐她到前院去把桌上的点心拿来,再去厨房取个盘子把点心摆好了端到院子里的石案上。周潇从随身的行李中找出一个精致的木匣子,捧着它来到了石案前坐在石凳上,把匣子打开取出一套茶具,摆在石案上。周潇刚将茶叶放入茶碾,周侗便进了院子。他见周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10-24 22: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