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力量吧 关注:300贴子:1,948
  • 2回复贴,共1

孩子,愿你的前路不再孤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年3月,南方周末推出了《在一起——中国留守儿童报告》专题,如今南方周末希望把这一专题集结成书,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对中国6100万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思考中来。
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

▲山西吕梁岚县王狮乡敦厚村中心小学是寄宿制小学,学生们周一到周五都全天吃住在学校。在女生寝室发呆的小女孩。(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重庆合川区双江小学,朱粤浩,一年级,家住合川区云门街道双江村3社,父母都在广东打工,跟随婆婆爷爷在农村。双江小学实行寄宿制,每周一学生来到学校,每周五下午放学回家。(南方周末记者 张涛/图)

▲云南漾濞县的孙关雄,15岁,孙关飞,11岁,孙关燕,9岁,爸爸在西双版纳打工,妈妈在附近的县城打散工,他们自己在家生活。(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8岁的乔鹏辉最喜欢的玩具是自己用树木做的木剑。他是云南漾濞县的小学生,他的妈妈和继父都在外地打工,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这是一个怎样的发起人
以上照片拍摄于2016年3月。地点跨度从四川、重庆、云南的山区学校到山西吕梁的几所村庄,《南方周末》的几位摄影记者拍摄了十几所学校,十几个家庭。
留给《南方周末》记者翁洹感触最大的几个画面是:在云南漾濞县山区,乔鹏辉小朋友最爱的玩具是自己用树枝做的木剑。他的生父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了,妈妈只好在外面打工养家。张绍莲、张绍杰两姐弟相依为命,完全靠自己独立生活,放了学自己回家、自己喂鸡,一起爬上墙头看书。而在金堂县土桥镇一个麻将馆里,几个小孩子在麻将声里写作业。他们的父亲都在外面打工,他们由妈妈或是奶奶带着,所以要等她们打完麻将一起回家。
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第一次从顶层提出了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南方周末》派出十多位记者,心怀柔软,奔赴全国各地,直面一个个“孤岛”中的儿童。他们茕茕孑立的身影、木讷空洞的眼神刺痛着我们的神经,敲打着我们的心灵。他们的日记和书信里,满满都是对家人的思念、对亲情的渴望,让人忍不住落泪。和父母在一起,这是6100万农村留守儿童多么朴实而又奢侈的愿望。

2016年3月,我们推出了《在一起——中国留守儿童报告》专题,用28个版面的宏大体量,汇集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声音。这其中,有来自国家行动方面的顶层设计,有来自六个省份的地方样本案例,有记者对犯罪儿童和女童性侵等问题的特别关注,有马伊琍、廖伟棠等明星、作家的经历自述,有来自留守儿童的日记、书信和影像……


这一专题的推出,引起社会各界关于留守儿童这一话题的再次热议。我们觉得,为留守儿童,我们可以做的还有更多。
转自 中国力量网 http://www.chinafoto.cc/index.asp


IP属地:河北1楼2017-01-16 22:32回复
    中国力量网 传播正能量 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想!!
    http://www.chinafoto.cc/index.asp


    IP属地:河北2楼2017-01-16 22:34
    回复


      IP属地:河北3楼2018-03-01 13: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