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回一片记忆:
重庆日报》:西政女生穿汉服行成人礼
作者:记者 路易 摄影 周舸 阅读:370 次 时间:2006-5-22 来源:《重庆日报》2006年5月18日
百度搜索附图:
http://202.202.80.1/xinwen/UploadFile/ea_2006522231034.jpg
昨晚7时,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毓秀湖畔。
琴声幽幽,香烟缭缭,一个身着白底蓝花汉服的少女跪在竹席子上,不断向周围的人作揖、行跪拜大礼。她旁边,站着10多位跟她同样宽袍大袖的青年男女。
这不是拍古装电影。少女成年了,正在按传统的“笄礼”,纪念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
跪拜的女子是西政行政学院大一学生瞿艳丹,网名苏枕书,刚满18岁。出席她汉服成人礼的,是她的老师、同学。
瞿艳丹是江苏南通人,自小在诗词歌赋熏陶下长大。今年年初,她迷上了汉服,加入汉服QQ群,还一口气置了4套。节假日、上课、学校集会,她都要穿汉服,并随时纠正那些喊她“大长今”的人,“看清楚,它和朝鲜服装不同,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汉服。”
瞿艳丹的成人完全是按照《朱子家礼》设计,总共有16个步骤。共计动用竹席两张、香炉一只、汉服三套。
仪式开始。瞿艳丹“父母”汉装登场,他们立于东侧,迎接宾客,互行揖礼———宾主都是客串的,“母亲”是教古代文学的老师刘小玲扮演,而父亲和来宾,则由同学充当。宾客就位,此时,梳着小辫,脑后还盘了个发髻的瞿艳丹在同学簇拥下出场,她先向观礼宾行揖礼,然后跪坐席上,由仪式中的赞者(姊妹伙)梳头盘发。接着,正宾(德才兼备的女性长辈)开始诵读祝词,然后跪坐为瞿艳丹梳头加笄……
瞿艳丹先后换了三身衣服,一套是白底蓝花,象征豆蔻少女的纯真,一套是花色艳丽的红色大花汉服,象征花季少女的明丽;礼成时的一套,则是大红色大袖长裙礼服,象征女子的雍容大气,典雅端庄。
整个仪式,瞿艳丹不停作揖,跪拜,展示服装,接受祝贺、聆听“长辈”训话。除了按传统礼仪拜过父母、正宾,她甚至还面向国旗行拜礼,表达传承文明,报效祖国决心。
瞿艳丹说,他们希望借此推广汉服,传承中华文化。在她周围,至少有10多个志同道合,立志复兴汉服的同学,“通过我们的宣传,更多的人已经发现了这种传统服装的美。”
重庆日报》:西政女生穿汉服行成人礼
作者:记者 路易 摄影 周舸 阅读:370 次 时间:2006-5-22 来源:《重庆日报》2006年5月18日
百度搜索附图:
http://202.202.80.1/xinwen/UploadFile/ea_2006522231034.jpg
昨晚7时,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毓秀湖畔。
琴声幽幽,香烟缭缭,一个身着白底蓝花汉服的少女跪在竹席子上,不断向周围的人作揖、行跪拜大礼。她旁边,站着10多位跟她同样宽袍大袖的青年男女。
这不是拍古装电影。少女成年了,正在按传统的“笄礼”,纪念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
跪拜的女子是西政行政学院大一学生瞿艳丹,网名苏枕书,刚满18岁。出席她汉服成人礼的,是她的老师、同学。
瞿艳丹是江苏南通人,自小在诗词歌赋熏陶下长大。今年年初,她迷上了汉服,加入汉服QQ群,还一口气置了4套。节假日、上课、学校集会,她都要穿汉服,并随时纠正那些喊她“大长今”的人,“看清楚,它和朝鲜服装不同,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汉服。”
瞿艳丹的成人完全是按照《朱子家礼》设计,总共有16个步骤。共计动用竹席两张、香炉一只、汉服三套。
仪式开始。瞿艳丹“父母”汉装登场,他们立于东侧,迎接宾客,互行揖礼———宾主都是客串的,“母亲”是教古代文学的老师刘小玲扮演,而父亲和来宾,则由同学充当。宾客就位,此时,梳着小辫,脑后还盘了个发髻的瞿艳丹在同学簇拥下出场,她先向观礼宾行揖礼,然后跪坐席上,由仪式中的赞者(姊妹伙)梳头盘发。接着,正宾(德才兼备的女性长辈)开始诵读祝词,然后跪坐为瞿艳丹梳头加笄……
瞿艳丹先后换了三身衣服,一套是白底蓝花,象征豆蔻少女的纯真,一套是花色艳丽的红色大花汉服,象征花季少女的明丽;礼成时的一套,则是大红色大袖长裙礼服,象征女子的雍容大气,典雅端庄。
整个仪式,瞿艳丹不停作揖,跪拜,展示服装,接受祝贺、聆听“长辈”训话。除了按传统礼仪拜过父母、正宾,她甚至还面向国旗行拜礼,表达传承文明,报效祖国决心。
瞿艳丹说,他们希望借此推广汉服,传承中华文化。在她周围,至少有10多个志同道合,立志复兴汉服的同学,“通过我们的宣传,更多的人已经发现了这种传统服装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