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段考复习资料
一. 范围:第一,二单元。
二. 形式:开卷闭卷相结合(前25分钟闭卷,后30分钟开卷,中间5分钟收发试卷)。
1.闭卷题目有:选择题;连线题。
2.开卷题目有:判断题;填空题;识图填充题。
三. 复习内容如下:
(一)课本知识点及课后一些思考题,具体内容下:
第一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
1.自然界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非生物是指无生命的物体。
2.地球上的植物约有(3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
3.将生物分成三大类:(动物、植物、微生物)。微生物有三种:(细菌、真菌、病毒)。
4.生物体共有的生命现象:(给一个例子要能够判断出属于哪一生命现象,可出选择题,连线题)
(1)除了(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体都能够由小长大。
(3)生物体都能够新陈代谢。
(4)生物体都能够遗传变异。
(5)生物体都有应激性,即对外界作出一定的反应。
(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5.课本第6页自我评价1,2小题。
6.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包括(阳光、水分、温度、空气、土壤)。
7.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8.课本第10页自我评价1,2两小题。
9.我们把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做(生物学)。
10.世界面临的五大危机:(人口剧增、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这些危机的解决都离不开生物学。
11.课本第15页自我评价1,2两小题。
第二章 探索生命
1. 中学常用的显微镜是(单筒式光学显微镜)。
2.依据课本第18页图2-1认识显微镜,能够填写出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3.物象放大倍数为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4.调节光线与(反光镜,遮光器)有关。当外界光线弱,需要用(大光圈,凹面镜);当外界光线强,需要用(小光圈,平面镜)。
5.正确使用显微镜的顺序 :
(1)选择目镜。
(2)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4)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5)(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出现一白亮视野。
(6)将做好的(临时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住。
(7)移动载玻片,使要观察的目标位于载物台上(通光孔)的中央。
(8)先调节(粗准焦螺旋),使低倍物镜与载玻片靠近。这个时候眼睛要看着物镜下降。
(9)之后,通过(目镜)观察,再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10)转换高倍物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6.使用显微镜后,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即成八字形向外),并将镜筒下降到最低处。
7.将实验所用器具分类如下:
(1)观察器具:放大镜,显微镜。
(2)解剖器具: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
(3)计量器具:量筒,天平。
(4)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
(5)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滴管,钥匙。
8.课本第22页,23页自我评价1,2小题;思维拓展1,2小题。
9.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实验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10.我们进行探究的时候,通常要进行两个实验,其中一个叫做(实验组),另一个叫做(对照组)。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以外,其他量都与实验组相同。
11.课本第27页,28页自我评价1,2小题;思维拓展第1小题。
第三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一. 范围:第一,二单元。
二. 形式:开卷闭卷相结合(前25分钟闭卷,后30分钟开卷,中间5分钟收发试卷)。
1.闭卷题目有:选择题;连线题。
2.开卷题目有:判断题;填空题;识图填充题。
三. 复习内容如下:
(一)课本知识点及课后一些思考题,具体内容下:
第一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
1.自然界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非生物是指无生命的物体。
2.地球上的植物约有(3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
3.将生物分成三大类:(动物、植物、微生物)。微生物有三种:(细菌、真菌、病毒)。
4.生物体共有的生命现象:(给一个例子要能够判断出属于哪一生命现象,可出选择题,连线题)
(1)除了(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体都能够由小长大。
(3)生物体都能够新陈代谢。
(4)生物体都能够遗传变异。
(5)生物体都有应激性,即对外界作出一定的反应。
(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5.课本第6页自我评价1,2小题。
6.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包括(阳光、水分、温度、空气、土壤)。
7.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8.课本第10页自我评价1,2两小题。
9.我们把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做(生物学)。
10.世界面临的五大危机:(人口剧增、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这些危机的解决都离不开生物学。
11.课本第15页自我评价1,2两小题。
第二章 探索生命
1. 中学常用的显微镜是(单筒式光学显微镜)。
2.依据课本第18页图2-1认识显微镜,能够填写出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3.物象放大倍数为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4.调节光线与(反光镜,遮光器)有关。当外界光线弱,需要用(大光圈,凹面镜);当外界光线强,需要用(小光圈,平面镜)。
5.正确使用显微镜的顺序 :
(1)选择目镜。
(2)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4)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5)(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出现一白亮视野。
(6)将做好的(临时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住。
(7)移动载玻片,使要观察的目标位于载物台上(通光孔)的中央。
(8)先调节(粗准焦螺旋),使低倍物镜与载玻片靠近。这个时候眼睛要看着物镜下降。
(9)之后,通过(目镜)观察,再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10)转换高倍物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6.使用显微镜后,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即成八字形向外),并将镜筒下降到最低处。
7.将实验所用器具分类如下:
(1)观察器具:放大镜,显微镜。
(2)解剖器具: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
(3)计量器具:量筒,天平。
(4)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
(5)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研钵,滴管,钥匙。
8.课本第22页,23页自我评价1,2小题;思维拓展1,2小题。
9.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得出结论)。实验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10.我们进行探究的时候,通常要进行两个实验,其中一个叫做(实验组),另一个叫做(对照组)。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以外,其他量都与实验组相同。
11.课本第27页,28页自我评价1,2小题;思维拓展第1小题。
第三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