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秦池取得了决定性的绝对成功,但是,是否可以认为秦池以后的市场状况会一直这样持续下去呢?是否可以肯定秦池已在
中国白酒市场
新一轮的竟争中占稳了脚跟呢?
让我们再来看看秦池经营模式的循环圈,秦池经营模式能形成良性循环的关键环节是投人的大量广告、宣传能否转变为现实的巨大市场需求,这是降低单位
产品广告
成本、赢得利润的关键。一旦这一环节发生中断,投入的大量广告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秦池将面临灭顶之灾。而秦池虽然在1996年广告铺天盖地,品牌知名度直线上窜,但与其他名酒,大厂相比秦池酒缺少稳固的市场美誉度。也就是说:一旦秦池
不做广告
,可以肯定的是销售业绩会直线下跌。而不会像“五粮液”、“杜康”等历史名酒一样虽长期
不做广告
但市场依然稳定,可以说:秦池的市场业绩是广告炒作出来的,不具备长期的市场导向功能。
认识到秦池的繁荣只是泡沫繁荣并不是肯定秦池将要面临必然的衰亡,笔者只是肯定1996年的秦池是本身发展在一段区域时间内的最高点,如果把握得好,秦池将会从顶峰适度回落,但仍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1996年底,秦池最突出的矛盾已不是市场开发能力的不足,而是秦池酒的生产能力的不足,即面临着改进生产工艺,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秦池酒内在质量的迫切问题,这时的秦池集团,本应在1997年标王争夺中激流勇退,将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