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研究生吧 关注:116,259贴子:456,376
  • 4回复贴,共1

新传类全年复习计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专业课复习全年规划
1、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15年7月)
本阶段主要是考生根据教育部针对14年考生出的考试大纲找到合适的参考书,报考南大的考生可以选择新闻学和传播学的指定参考书目作为自己的参考书,然后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
2、强化提高阶段(15年8月-15年11月)
本阶段,考生要对所选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等针对15年考生的专业课大纲出来后要对大纲中新增知识点或者有所变动的地方进行掌握,背诵主要内容,并要把所报考院校副教授以上级别导师近两三年的论文看一遍,最好背诵一些主要观点。此阶段要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因为新闻与传播硕士还只有四年真题,所以可以做一些该院校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历年真题,以及其他几所名校近两年的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3、冲刺阶段(15年12月-)
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调整心态,保持状态,注意身体,积极应考。
二、参考资料
新闻与传播硕士必看的书目是丁柏铨的《新闻采访与写作》(新版本)、杜骏飞的《网络传播概论》(新版本)、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新版本)、陆晔和赵民的《当代广播电视概论》(2004年版)、蒋旭峰和杜骏飞的《广告策划与创意》(厚版本,薄的也可以买一下)、丁柏铨的《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学术硕士指定书目中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及《外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风笑天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2001版)或者李银河翻译的《社会研究方法》,作者是艾尔.巴比,这几本一定要仔细全面看,而今年学术型中其它指定参考书目也要看看,但可以根据考试大纲来挑重点看。
三、学习方法解读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 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3.真题的使用方法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四、各阶段具体学习计划
第一阶段:基础复习阶段(开始复习—15年7月)
阶段目标
对所选参考书目进行“地毯式”学习一遍,了解全书内容,理解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
注意事项
1.学习任务中所说的“一遍”不一定是指仅看一次书,某些难点多的章节可能要反复看几遍才能彻底理解通过。
2.本阶段学习重在理解,不需强制记忆,但一定要全面。
3.每本书每章节看完后最好自己能闭上书后列一个提纲,以此回忆内容梗概,也方便以后看着提纲进行提醒式记忆。
4.看进度,卡时间。一定要防止看书太慢,遇到弄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专业咨询师或本校老师。
5.看书过程中,有条件听课的一定要去听听目标院校导师的课。要是不方便的话,本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也可以去听一下。
复习
资料
周次
相关知识点的建议学习时间
学习内容(章节要求、知识点)
《新闻采访与写作》
第1周
12-18小时
2~3小时
绪论
本章主要内容是对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及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一个探讨,还有采访写作对记者素质的要求,这部分的内容可以出简答题。
3~4小时
注:有指定参考书目的考生,专业课复习时间可以适当调整。
第一章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
本章主要内容是新闻采访的含义、特点、本质以及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这章很重要,会出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也可能要拟定采访计划,就是实践性的操作题。在新闻学的真题当中这章是经常出考题的,12年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中也在这章出了一道20分的论述题,所以一定要好好掌握。
3~4小时
第二章 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
本章和第二章一样经常出考题。
要注意新闻线索、新闻敏感、报道策划既可以出名词解释,也可以出简答和论述,不同的出题方式答题方法也不一样。报道策划还可以与第二章的采访计划结合起来出实践操作题,所以看这章时要与第二章联系起来。
4~6小时
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
新闻采访的特殊方法
新闻素材的整理加工
这四章注重理解,需要记忆的东西不多,前两章一般不出名词解释,可能出大题,后两章可能出名词解释和简答,一般不出大题,这四章理解透彻就可以了。
第2周
12-18小时
2~3小时
新闻写作的共同规律
本章主要内容是对象主体的价值、新闻真实性原则、事实本身的作用以及新闻时效性与真实性的权衡,经常出简答和论述题,另外要自己归纳总结虚假新闻的成因,这个得看相关老师的论文。
2~3小时
因媒体而异的新闻写作
本章要联系《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和《网络传播概论》这两本书的相关章节一起整理笔记,主要是新老媒体优缺点的比较,通常出简答和论述题。
3~4小时
消息文体的写作(上)
消息文体的写作(下)
这两章最重要的是学会写消息,另外消息的含义、特点、结构、分类以及消息文本标题、导语、主体和背景的相关内容都要掌握透彻,会出名词解释和简答,也会出把消息与新闻评论、通讯进行比较的题目,还要特别注意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6~8小时
通讯文体的写作(上)
通讯文体的写作(中)
通讯文体的写作(下)
这三章通常出论述和简答题,但不会要求写通讯,背诵的东西其实也不多,主要是理解记忆,只要理解了就很好背,经常与消息进行比较,另外要注意书本中举例用到的优秀通讯文章,这些例子在答论述题时可以用,不然出论述题时干巴巴地答题得不到高分。
第3周
6-10小时
1~2小时
深度报道的写作
这章通常出名词解释,背诵一些概念性的知识点,注意深度报道中记者立场和倾向的表露,理解记忆。
4~5小时
新闻评论的写作(上)
新闻评论的写作(下)
这两章和消息那两章一样,最重要的是学会写新闻评论,注意新闻评论与一般议论文的异同,还要注意新闻评论文体与消息和通讯文体的比较。
1~2小时
新闻写作的创新
这章就是理解记忆几个要点,新闻文体的发展规律,新闻写作方法创新的原则、精确新闻以及新闻评论发展的六个阶段。
注:按以上的时间安排把我在参考资料中提到的必看书目在七月中都要认真仔细看一遍,七月下半月看下学术型的指定参考书目中有而我所提的必看书目中没有的书,另外每看完一本书都要花一两个小时来自己回顾该书的框架或者自己默写该书的大纲。
第二阶段:强化提高阶段(15年8月—15年11月)
阶段目标
对前面所提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
分清、整理、掌握重难点,练习写消息、新闻评论、广告文案和报道策划等。
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整理真题答案。
看导师论文,对论文中的核心观点要做好笔记,然后记忆。
注: 7-8月 要关注新出台的2013年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看与往年有无变动,变动往往就是出题的重点所在。
9-10月 研究生开始网上报名,谨慎填报志愿,牢记自己的报名信息。
10-11月 研究生考试报名确认工作开始,考生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现场确认,缴费并照相。
(一)参考书深入复习计划
注意事项
将参考书中的概念、原理要注意理解记忆,书后有习题的要在书中找到答案。
课后的实践性题目,特别是《广告策划与创意》那本书,一定要练习写广告文案和广告策划。
3.把书上可能考到的名词解释、问答、论述等都整理在笔记本上。
4.将全书的重点归纳成一系列的知识点,一定要有系统性。这样做的好处是加深印象,并且对知识有更加系统的理解。
复习资料
周次
相关知识点的建议学习时间
学习内容(章节要求、知识点、习题)
《新闻采访与写作》
第1周
15-22小时
3~4小时
绪论
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
1、新闻采访: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新闻传播与人际传播的异同、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的异同等)
2、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
3、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
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新闻采访的目的、新闻写作的目的)
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真实性、丰富性、深刻性的制约)
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
新闻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发现异常、价值判断、不一味搜异猎奇)
2、勤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发挥想象力、有效联想)
3、长于沟通:具有与人交流的能力(与各色人物沟通、发现线索、碰撞出思想火花)
4、精于表达: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语言简洁、准确、生动)
5、不畏艰辛:具有战胜困难的能力
3~4小时
第一章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
第一节 新闻采访的含义和特点(几种不同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1、新闻采访是一种信息互换活动、社会交换活动
2、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
第三节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采访者和采访对象)
1、采访者的三重角色
2、采访记者的必备素质
3、采访对象的分类(当事人、知情人、目击者、有关人士)
3~4小时
第二章 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
第一节 获得线索:采访的起点
1、新闻线索的含义与特点 2、新闻线索的作用及来源
第二节 新闻敏感与新闻线索
1、新闻敏感含义及内容 2、新闻线索的捕捉
第三节 采访与新闻报道策划
1、报道策划的含义 2、策划对新闻报道的意义 3、新闻策划的规律
1~2小时
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新闻采访前的资料准备(意义、内容和原则)
分析采访对象的心理特点(个性心理层面和社会心理层面)
拟定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意图目标)
想法设法创造采访机会
在合适场合中创造采访机会 2、在强硬交锋中创造采访机会 3、在侧面迂回中创造采访机会
4、在多次接触中创造采访机会 5、在转换身份后创造采访机会
3~4小时
第四章 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方法、倾听方法、观察方法、记录方法)
第五章 新闻采访的特殊方法
第一节 新闻记者的隐性采访(含义、类型、方法和程序)
第二节 利用网络作在线采访
第三节 悄然兴起的精确新闻采访
第六章 采访素材的整理加工(整理采访素材的意义、步骤,对采访素材的分析取舍)
1~2小时
新闻写作的共同规律
充分体现对象主体的价值(发现价值、判断价值并凸显价值)
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与真实性相关的因素、真实性对写作实践的要求)
注重发挥事实本身的作用(有价值的事实、摆事实与讲道理)
在真实的前提下追求时效性(时效性与拼抢意识、新闻敏感、真实性等的互相影响)
1~2小时
因媒体而异的新闻写作
文字符号与视听符号(各自功能、异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1-18 14:54回复
    楼主真棒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1-18 20:49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2-26 01: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