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吧 关注:599,418贴子:24,781,804

〖宣传〗世人误之深,谓我眷恋长安花巷【南昭二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封面

考核群号:196246724


1楼2017-01-18 17:06回复
    二楼目录

    未见END勿插楼


    2楼2017-01-18 17:06
    收起回复


      3楼2017-01-18 17:16
      回复
        楼下附文字版


        4楼2017-01-18 17:17
        回复
          翊和三十一年三月,帝因过度操劳国事,骤然病倒,同年四月,帝已病入膏肓,恐命不久矣,一时之间朝内暗流涌动,一派是以魏宰相为首,簇拥太子继位,另一派则是以大将军为首,觉三皇子才该继承皇位,两派实力相当,彼此都不敢轻举妄动。
          翊和三十一年五月,三皇子带领的军马成功赢得战役,同时收到大将军的密报,看清眼下情形的三皇子当下不做任何拖沓,立刻返回宫中。
          然太子生母乃是皇后魏氏,乃朝中魏宰相之妹,魏氏一门,位高权重多年,权倾朝野。三皇子虽有大将军的暗中帮助,却因生母于氏家族并无高位,又仅是妃,无话语权,虽明面上受宠,实则私下被皇后打压,于氏虽怀恨于心,却苦于位低一等,无法了却心中怨恨。于氏早年与皇后魏氏情同姐妹,一见如故,又因心思通透,故帝子也多照顾其几份,谁料皇后有孕不足三月,同传出了于氏有孕的消息,引起了皇后的不满。于氏诞下三皇子后,心知自己引起了皇后不满,便低调行事,只一心栽培的三皇子,虽不负自己的希望,却因帝为安抚皇后魏氏,被派遣去了边疆战场。
          翊和三十一年五月半,帝驾崩,全城上下,举国哀悼,继承者是太子无疑,令人生疑的是,先帝所留的遗旨上所写的继承皇位之人,竟是三皇子。魏氏一门自然接受不了事实,疑遗旨被暗中做了手脚,却苦于没有证据,眼看到手的皇位就这样要拱手送人,太子暗暗恼羞成怒,面上恭喜着三皇子,暗中早已命人备齐兵马,只等深夜一举拿下三皇子,夺回皇位。
          夜阑,太子带领兵马还未走出宫,就被三皇子的兵马反堵在宫中,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被三皇子制服,以谋杀新帝的罪名,流放边疆,魏氏一门惨遭牵连,株连九族。
          新帝改年号为乾旸。
          乾旸二年,新帝登基仅短短几月,便得众人爱戴,亦多了左丞相为心腹,半年后,敌国来犯,帝亲自率众兵上战场,三月后,大获全胜,凯旋归来。


          5楼2017-01-18 17:18
          回复
            楼下附文字版





            6楼2017-01-18 17:19
            回复
              乾旸二年,秀女大选。其中令人瞩目者要数通正史副使独女楚氏冬月,样貌虽中等,然品性温良,深得帝喜,短短数月便接连获得晋升,直至良媛位。贵妃杨氏虽有心除去其人,然楚氏处处谨慎,不留丝毫把柄。
              乾旸二年七月,宫中三位新秀突然暴毙,不知原因,宫中人纷纷传是闹鬼,却另有人说那晚在林子边听见有人叫喊“柳嫔”二字,本要上报至帝,却被宸妃压了下来,暗中调查无果。娴良媛趁机将此事与帝上报,帝震怒,将宸妃关禁闭半年,任何人不得探望。
              乾旸二年八月,帝日夜留宿于娴良媛处。八月底,娴良媛得孕。
              乾旸二年九月,选秀结束,帝念及与宸妃往日伉俪情深,将人解禁,并将家宴交于宸妃置办,家宴中,新秀云氏云想容表演才艺得帝喜,帝赐其主殿所居。后又晋宸妃为贵妃,授其皇后之礼,不日,宸贵妃亦得孕。
              乾旸二年十月,宫闱又出一新秀,简氏名涵,乃太傅独女,姿色属上乘,贵妃有意拉拢其,意让其日后能压楚氏一头,楚氏亦拉拢了新秀郑氏允妍,郑氏允妍性情活泼,反倒成为帝的新宠,一时之下权宠两派反而陷入僵持,后郑氏允妍动了心思,意给简氏扣上陷害之罪名,后二人双双落水,陷害却未果,帝为安抚二人先后封了郑氏封号“惠”,简氏封号“芊”,而后颜小仪莫名摔了秋千其本人也未请查,便没了结果。而诞下皇长女的柳嫔,此时已今非昔比,不再是宠派之首,当即决定与贵妃杨氏暗下结盟,两人目标皆是楚氏。简涵受宠被楚氏明里暗里警告,一状告到贵妃耳里,一怒之下找郑氏茬子关半年禁闭,不允人探望,后娴婕妤以孕中解闷为由向帝子求情放了郑氏,帝虽心中明了却也允之。
              乾旸二年十一月,新秀苏秣庸位美人初入宫闱便挑拨了苏婕妤与沈贵人,因此事与一干人人等结下梁子,而后一举晋升为贵人,芊小媛,惠小媛升为嫔。美人苏氏乃楚氏旧友,与楚氏一向交好,亦得帝宠,不免惹众人眼红,但苏氏始终也未表明立场。此时宸贵妃早有耳闻小小一贵人竟惹得不少高位却安然不无恙,初见苏氏,并有意警告。宫中皆传娴婕妤与颜小仪今日关系不可言喻,传入贵妃耳中,把小仪警告一通。现今颜小仪与宸贵妃,芊嫔二人都心生间隙,走向被弃子之态,一边拉绒宫中新秀,一边央贵人卫弋去贵妃面前说情。右丞相之女张氏初见帝面,晋小仪。
              乾旸二年十二月,贵人苏氏顺风顺水位至嫔位,惹众怒,欲群起而攻之,苏氏送帝一礼,得封号“德”,晋婕妤,原有意灭其威风之人也不免心有惶恐,却也有人暗中挑拨德嫔与楚婕妤手帕之交。而解了禁足的郑氏早已在帝侧不得喜,一应礼数还在,但颜嫔取代其研磨之幸,且得帝允带其出宫之诺,贵人张氏得帝伴读之荣。
              乾旸三年元月,芊婕妤诊出有孕在身一月,帝大喜,晋贵嫔。因孕宸贵妃对芊贵嫔有打压之意,一时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为自保芊婕妤私下拉拢位为德嫔苏氏顺挑拨她与楚氏,将楚氏作为告之,苏氏私下探查质问楚氏,二人产生隔阂。
              乾旸三年三月,帝亲征归来,未料想第一请见人之为德婕妤苏氏,心中感怀。
              乾旸三年四月,楚氏诞下龙凤双胎,帝封其为妃,又赐主殿。然德婕妤盛宠大不如前,宫中流言纷飞,颜婕妤有孕,苏氏为逞口舌之快于贵妃身前说了不敬之语,苏氏以照看贵妃为由请旨搬入贵妃宫中,暗中探望之人不在少数。
              乾旸三年五月,本在吃斋念佛的太后以生母与皇长子命格相克之由,与帝商议龙凤双胎安置之事,而太后侄女于氏前不久刚入宫,其意不言而喻,虽未明说,然真相也相差无几,无奈之下,帝只得允之,任太后择选适宜人选代养皇长子,为安抚楚氏,换其封号为明,然楚氏恳求帝让其携龙凤双胎前往国寺,又道让皇长子出家,帝虽有心安慰,仍怒之,未允,不日楚氏便自缢,请求将双胎落德婕妤苏氏名下,未果。郑氏亦遭受牵连,无心再争,亦跟着楚氏寻了短见。
              乾旸三年六月,帝因杂事仍对楚氏心有愧疚,醉酒后寻贵妃谈心,不料失手推了贵妃,导致其早产,堪堪保住一命,诞下一子,然日后再无机会有孕。颜氏玉玊又有身孕,同时婕妤苏氏名药,又成新欢,赐封号婉。
              乾旸三年七月,新秀温氏一举从选侍位至常在位,且未侍寝,众人纷纷觑之,不知为何。贵妃杨氏,因难产之事帝内疚之,故封其为后。
              后宫之中局势动荡,自娴妃自缢,宠派已然无首,更有没落之势。中立一派以祺昭容为首,然无任何举动。权派以懿仁皇后杨氏为首,看似一派和睦,然其中暗流涌动却不为人知。


              7楼2017-01-18 17:19
              回复
                主线们的蛋疼独白浓浓的忧伤
                皇后-杨初君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我他唯一的感情关联,伴君如伴虎,伴了数余年却仍抵不过那楚氏,诺大后宫空守着个权势,活的却不自在。出身将军之门,遭帝忌惮,帝每每避让不是不知,先前仗着家世嚣张跋扈可又得收敛着,爱的辛苦深沉啊。
                这红墙瓦砖这金碧辉煌看起来是人人所追求的,可这层辉煌之下又有多少的白骨硝烟堆积而成,它磨走了我的傲气,磨走了我的气焰,有的只是委曲求全不再傲气凛然。楚氏自缢本以为他能收了心,可楚氏又不止一人。虽是封后可却不曾得他半点宠爱,昔日的山盟海誓枕边情话怕是空话。
                母仪天下,雍容华贵,看起来风光无限,当中又存了多少苦楚,斗了大半辈子,争的就是那些许宠爱,自古帝王多无情,败的就是这一情字上,但也无怨无悔。
                若论世间男子多情却也绝情,他是帝王,我是帝后,可也多么希望他只是我的夫君,而我只是他的妻子。
                痴心了一辈子,不为权势不为荣华,只为儿时戏言却当了真“我的妻只有你杨初君一人,我也只爱你杨初君一人。”带有稚嫩却又坚定的声音仍萦绕在耳畔。


                8楼2017-01-18 17:21
                回复
                  芊贵嫔-简涵
                  家父在朝野居高位,我亦是独女,便注定了日后在这宫闱里的日子。无所谓采女选侍,只盼能安份虚度这年华,却不想被逼上梁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可对于他,多是陪伴成眷恋,在这宫闱中,忌倾心,只能独善其身。


                  9楼2017-01-18 17:22
                  回复
                    祺昭容-于娴绾
                    既是入了宫便是那宫中得金丝雀.断了那情念.为了家族得繁荣“愿得一心人白首不分离”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这深宫.这半生时光却像那笼中鸟.飞不去逃不走.如宫外三生罢了.亦是无缘那平淡日子.想在闺阁时便憧憬这那平淡得日子..不料还是拗不过官家女子得命运.入了深宫成了那笼中鸟.一朝入宫得封昭容这是多少人求也是求不得可谁又知我心中苦楚.入了宫三番两次得陷害也让我险些进了那冷宫.“爱也好宠也罢自己入宫要的便是那保住我于氏一族得一世繁荣”


                    10楼2017-01-18 17:22
                    回复
                      德婕妤-苏秣庸
                      未入宫时母亲常教导做人有善心就会结善果所以尽自己的可能去帮助别人;初入宫时位美人,数不尽的高位,看不过来的美人,那时楚姊还在,她人都道我与她关系匪浅必定为宠,可只有我和她知道我从未选择过她,甚至是亲手葬送了她一程。每一步走的如履薄冰,孤胆一人!还好沅君知我,信我,我愿哪怕位低只要他肯守就什么都不怕;后来啊,一同入宫姐妹慢慢都有了恩宠,我也还算一枝独秀。
                      记忆中最漫长的便是他亲征,每每夜色漫长,就抚着裙边等他,身边、枕下总是放着匕首,若真有一日定随了去。还好他大胜归来,日思夜想得见,未料想只有我一人去祝了他,我想我定与她人不同。
                      渐渐不知怎么了,他不常来玫苏殿,但也不总是来后宫,宫里拜高踩低的人真多啊,多的我心烦,慢慢知道了自己终要博一把,但我只想要一子,守一人,知我心!
                      “庸儿一直在这,前途艰险,沅君可愿信我?”


                      11楼2017-01-18 17:23
                      回复
                        颜婕妤-颜玉玊
                        夜色浓.凉如水.独坐暖榻.柔夷拿起身侧小几上史书.阅之.久久未翻页.心思.初时.亦不愿入这深宫似海.纠缠这白浪滔天.
                        进宫时间不长不短.只身一人无倚靠.幸得那宸贵妃愿抛橄榄枝拉拢自己与其为伍.从此为她马首是瞻.奈何人心险恶竟遭人陷害.使得那宸贵妃生疑.好在其愿给机会.让事情澄清.一步步无不危机重重.一次次的化险为夷从初封的小仪坐到现今的婕妤.此后.又承蒙皇上宠爱些时日.有了身孕.让众姝羡慕仇恨.本以为过了危险期.只要自己小心翼翼.腹中孩儿就会相安无事.可事事就是这么的不尽人意.越是期盼在意.灾难越是出现.泛舟导致滑胎.他还未见到这世界.就这么离去.每每思及至此.心就犹如万蚁噬心的痛.
                        现在想想也罢.孩子.总还会有.现如今.皇后杨氏得一子.简氏一女.于氏代养龙凤胎.苏氏又颇受帝宠.想此处.心中生闷.后宫局面对自己颇为不利.皇上为千妃之君岂能独宠.为今之计.只有再得盛宠.才可在偌大后宫存活下去.


                        12楼2017-01-18 17:23
                        回复
                          婉婕妤-苏药
                          君臣宴,君臣宴,不过是我葬送年华的开始。那一舞倾城,入了他眼,从此我便是王的女人,带着那憧憬悸动入这九重宫阙,好一片锦绣啊。我日日承欢于他,眉眼皆是春意,哪知寂寥是何,我欢喜啊。
                          如常待召,却盼不到他,我明了花无百日红,新欢替旧爱。独守枯寝,红泪缀成相思,知是夜长醉,踏不得两行泪,走不出冷单衣,谁人今夜伴君旁,三更不曾寐,百盏为一醉。鬓簪不复,蓬头谁人会!
                          堕落几日余,日日被人欺。我心中浸着这破冬的恨,那夜夜的断魂曲诉着我的愤。我明了深宫不缺怨女,不过瘗玉埋香罢了。取炭画眉展朱颜,花香蘸水理青丝,莫不可容销金镜。这朱墙琉璃瓦将我棱角磨得锋利,我便不再温润如初!
                          心既死,忆成痴,你是王,谁心亡?


                          13楼2017-01-18 17:23
                          回复
                            主线招募
                            瑜嫔-齐氏
                            为邻国公主,出身皇室,容貌上等,性格却是跋扈张扬,瞧不起人,入宫封嫔赐号。帝对其虽宠但却不给予六宫权。


                            14楼2017-01-18 17:25
                            回复
                              敏嫔-顾氏
                              原为府中女官,自小于帝身侧照侍起居,为人稳重,心思通透,得帝之喜,太后喜其性,固抬其为帝之妾室。平时不张扬,不与任何人示好,也不交恶。


                              15楼2017-01-18 17: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