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f吧 关注:61,641贴子:152,607
  • 9回复贴,共1

十三年的坚守与创新,这档节目掀起了一股“武林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WLF武林风赛事运营
01-20 01:50
历经十三年的发展,《武林风》经历了从民间功夫到竞技武术的转变。在节目组看来,其长久不衰的原因在于节目团队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坚守,成就了辉煌。创新,我们永远在路上。”
“展现中国力量、弘扬民族精神、传播中华文化”,是河南卫视《武林风》坚持不变的主题。创办于2004年的《武林风》,如今不仅仅是河南的一张文化名片,同时也在推动中国竞技武术发展,与世界搏击格斗交流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武林风》第八次走进拉斯维加斯、第六次走进新西兰、第二次走进澳大利亚、首次走进希腊和非洲等。
1月14日,“武林风2017全球功夫盛典”在河南电视台举行,并通过河南卫视面向全球现场直播。
赛前,《武林风》联动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百度武林风吧、今日头条等形成全媒体矩阵。节目开始一小时酷云收视达到全国第二,随后稳居全国第一。同时,武林风全球功夫盛典也成为网络焦点,腾讯、爱奇艺等各大网站纷纷进行直播和文章转载,其中“武僧”一龙的比赛视频点击量突破两千万次,#武林风全球功夫盛典#话题获得新浪微博体育榜TOP第一,全国35中心城市同时段排名第5。
创新武术表达,提升节目影响
起步于少林、太极的故乡,早期的《武林风》是一个武术娱乐节目,有专业比赛,有武术舞蹈,还有传统功夫和百姓擂台。特别是2005年诞生的“百姓擂台”,算是当时最早的武术节目,一批可塑性的草根武术爱好者,通过“百姓擂台”成长为一个懂武德、知门派、会技巧、懂防身的草根英雄,平民的武术情结得以释放。
2006年,作为武林风“百姓擂台”的升级和延续,“武林群侠传”亮相荧屏,通过武侠排行榜打造了一批观众耳熟能详的民间功夫明星,期间拍摄的系列功夫短片成为中国电视行业较早的功夫微电影。
在打造民间功夫赛事的同时,《武林风》也开始探索中国职业搏击的发展之路,走进北大百年讲堂,决战长城居庸关,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人对中国职业搏击的关注和热情。
2007年,通过对赛制、场地、评判标准的改变和裁判制度的升级改造,节目组推出全新的《武林风》;2009年—2014年《武林风》相继推出“中国勇士”“新人王”“世界功夫之王”“WLF金腰带”“世界功夫王者”等系列赛事;2013年8月,WLF世界搏击理事会宣告成立,成为中国首个世界性搏击协会……
一个小众的体育竞技项目通过《武林风》的推动变成大众和资本关注的焦点,这虽然超出了《武林风》节目组最初的期许和设想,但也是节目不断推进创新的“必然”。
从以电视节目形态起步,十三年的时间,《武林风》以培养中国竞技武术人才为主旨,不仅挖掘打造了“武僧”一龙、“死神”方便、“中华英雄”王洪祥等众多功夫明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竞技武术市场的活跃度。
2015年6月6日“武僧”一龙与“泰拳王”播求的“世纪之战I”,仅腾讯视频的点击量已超过1亿次;2016年11月5日,“武僧”一龙与“泰拳王”播求的“世纪之战II”,再次引发了广泛关注,这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竞技武术的发展和大众的广泛参与。
跨国界传播,推动竞技武术走出去
《武林风》是一个电视栏目,同时又是一个拥有搏击组织、播出平台、赛制模式和选手资源的搏击赛事。通过WLF世界搏击理事会,《武林风》成了容纳世界搏击人才的一个窗口和各国交流合作的平台。
2006年,《武林风》以民间身份与日本K-1展开合作,打破了中国竞技武术多年来封闭的局面,为中国选手和中国的电视节目提供了一次直接与国际交流对话的机会。武林风七位勇士首次登上当时世界很具影响力的格斗组织——K-1的搏击擂台,《武林风》的节目也首次在日本富士电视台播出。与K-1的合作,在开启《武林风》国际之旅的同时,也让《武林风》在与世界先进组织、机构的合作中找到了差距,学到了东西。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武林风》的创新步伐稳步提升,节目的形态从一个搏击真人秀开始向职业搏击赛事转变。
此后的十年时间,《武林风》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哈萨克斯坦、德国、英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搏击组织,包括Glory、WBC、WMC、S-1、Krush等建立了协作关系,每年在国外举办的赛事超过10场,每年进行交流的国家和地区超过20个……《武林风》的频繁出访和中国勇士的优异表现,不仅让国外的普通民众了解了真实的中国,也让他们看到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与此同时,《武林风》自2007年以来,先后赴日本、委内瑞拉、墨西哥、古巴、智利、澳大利亚、瓦努阿图、新西兰进行武术文化交流活动,彰显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在其发展的十三年时间里,《武林风》不仅在中国推动竞技武术的发展,还得到了海内外观众的喜爱,这也成为这档栏目生生不息,创新求变的动力。
新机遇下的新挑战
从2014年开始,资本市场开始关注中国的搏击。资本的夹击给《武林风》带来许多挑战,从选手资源到制作成本再到宣传推广,《武林风》的资源被不断地盘剥。面对这一切,《武林风》全面开放自身平台,广泛吸纳选手,化解了资源危机,同时利用团队策划能力,不断给市场和观众以新鲜的看点和话题。2016年,贯穿全年的中日、中韩、中德、中西、中荷系列对抗赛,一龙播求的“世纪之战II”等,使《武林风》在夹击中有所突破。
“十三年的时间,有人离开,有人加入,有人坚守。人在变,但《武林风》的宗旨和团队的精神没有变,《武林风》兼容并蓄,始终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新事物和新思维。”节目组表示,2015年,《武林风》通过每月一次的180分钟直播再度提升了影响力和品牌美誉度。同年开播的青年选手选拔平台《武林风之拳新一代》已经成为武林风的后备人才基地。2016年在继续加大资源投入的前提下,河南卫视对重点精品赛事安排多档重播,使播出量和影响力不断放大。此外,卫视提前布局,开办了首档周播综合格斗栏目《武林笼中对》。
据悉,2017年《拳新一代》的二级赛事已经全面启动,河南卫视正在打造以《武林风》为龙头,《武林笼中对》《拳新一代》并驾齐驱的搏击生态圈。在抢占资源高地的同时,进一步丰富节目在竞技格斗领域的竞争力,持续推出的高端赛事或将成为《武林风》未来的一大看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1-20 10:27回复
    哥,你也在这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1-20 14:0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