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吒吧 关注:22,098贴子:311,514
  • 2回复贴,共1

三界诸众生,少有闻此经-----《佛说出生菩提心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修多罗】 华译契经,契是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根机,经是线的意思,贯穿法义,使不散失。
【修多罗】 有五义:
一、“涌泉”,像泉水一样往外涌,这是讲佛经义趣无穷,很有摄受力,愈读愈有味道。世间典籍味道很淡,不浓。
二、“出生”,能生出一切微妙善法。读佛经之后,心善、行善,将性德引发出来。
三、“绳墨”,就是标准,是真妄、邪正、是非、善恶、利害之标准。
四、“显示”,能显示真理。
五、“结鬘”,“结鬘”是贯穿诸法,现在讲科判,章句之学,文字组织自始至终一脉相承,有条不紊,结构严整,思想体系清楚明了。
——出自释净空法师的《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功德一:
若复有人。当能转此发菩提修多罗者。于彼人所无有障碍。若诸天龙夜叉。若人非人。若魔魔子。若魔眷属。若水火刀杖。若恶行者。若诸恶兽。若身所恼。若意所苦。而有受者无有是处。何以故。彼善男子善女人。常为多人作利益事安乐故。常为多人作怜愍故。为诸天人等作覆护故。彼等诸善男子善女人慈行力故。应如是知。婆罗门。彼善男子善女人。不作身恶行。不作口恶行。不作意恶行故。彼等诸苦事。不逼其身亦不逼心。婆罗门。此因缘故能灭一切苦。尔时世尊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功德二:
 尔时迦叶婆罗门复白佛言。世尊。如是发菩提心者有退转不。是时佛告迦叶婆罗门言。如是发菩提心者。于解脱中无有退也。但就事别有三种菩提。何等为三。所谓声闻菩提。辟支佛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婆罗门。何者是声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教他发菩提心不令他住。亦不为说如是经典。不自受持亦不为人广说其义。亦有亲近是富伽罗。而不承事供养所须。若有来者及不来者亦不恭敬。而于彼所不生随喜。以此因缘心得解脱。婆罗门。是则名为声闻菩提。复次何者是辟支佛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自发菩提心。而不教他发菩提心不令他住。亦不为说如是经典。不自受持亦不广为他人解说。亦不亲近如是富伽罗。而不承事供养所须。若有来者及不来者。亦不恭敬亦不随喜。以此因缘心证辟支菩提。是故名为辟支佛道。复次何者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亦复教他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既令彼住。复为人说如是经典悉令受持。亲近如是富伽罗等承事供养。若有来者及不来者。亦悉恭敬亦生随喜。如此解脱自利利他。为多人利益故。为多人安乐故。怜愍世间利益安乐诸天人等故。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以何义故。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上更无有胜可求。是故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功德三:
 魔勤于此经  当欲坏灭之
  是故此经典  调御今为说
  令魔悉迷乱  丛聚坐战栗
  相视不能言  此恶行果报
  恐怖众生故  常怀作恶心
  颠倒而堕落  是故得现报
  慈悲和合者  喜心有所说
  平等说法时  恶心意悉散
  降伏诸魔王  及散魔军众
  夜叉诸鬼等  自然皆堕落
  彼力杖不害  水火不漂然
  言说咒诅毒  不能有伤害
  逼身及逼心  彼等不曾有
  常当所作誓  身口如是住
  闭塞诸恶道  远离一切难
  诸魔悉摧灭  为说此经故
  一切法巧智  若欲度彼岸
  须闻此经典  闻已即能学
  若能学此经  无畏诸菩萨
  最上觉菩提  是向菩提句
主文:
http://www.bskk.com/thread-2800965-1-1.html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1-21 17:43回复
    随喜赞叹


    2楼2017-01-21 20:45
    回复
      随喜赞叹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1-21 22: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