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长江下游军事重镇。原属扬州丹阳郡丹徒县。东汉建安(196~219)中,孙权治此,称为"京城";及迁建业,改名"京口"。东吴建国,隶典农校尉。西晋属扬州毗陵郡。东晋南渡,曾为侨徐州及侨东海等郡治所。义熙六年(410),收复徐州旧地;宋永初二年(421),改侨徐州为南徐州,侨东海郡为南东海郡,仍为治所。刘裕发迹于此,宋时称为"北京"。故城在今江苏镇江市。
京口地处长江下游,北临大江,南据峻岭,形势险要,为兵家所重。其地为江南运河的北口,过长江与江淮运河相联。东吴在此置卒戍守。东晋南渡,征北、镇北、安北、平北等将军府及北中郎将府常设于此,因有 "北府"之称。东晋末年北伐,疆土扩至淮北,京口的军事地位始渐下降。南齐永明二年 (484)桂阳王萧铄为南徐州刺史,罢京口军府,梁末侯景之乱,江北沦陷,在京口复置重兵。
东晋之初,京口居民多为幽、冀、青、徐、并、兖诸州侨民。民风勇悍,五月五日为斗力之戏。京口、晋陵侨民常征战于江淮间,桓温谓京口"兵可用"。太元 (376~396)初,谢玄镇守广陵,召募江淮劲勇,京口及晋陵郡侨民纷纷应选,组成著名的北府兵。肥水之战,东晋依靠北府兵,大败前秦。
京口扼水陆津要,交通便利。《隋书地理志》说: "京口东通吴、会,南接江、湖,西连都邑,亦一都会",都城建康所需生活物资,主要由之转运而来。京口作为军事重镇,其安危常决定偏安朝廷的存亡,统治者极为重视。东晋镇守京口者多为朝廷心腹,但仍难防止王恭、刘牢之的倒戈。刘裕自京口起兵,消灭桓玄,篡晋建宋(见宋武帝刘裕),遗诏规定:"京口要地,去都邑密迩,自非宗室外戚,不得居之。"齐、梁、陈沿以为制。京口居民从军者多,户口减少,宋元嘉二十六年 (449),徙民数千家,以保证繁荣。南朝帝王即位之初,多亲临京口,安军抚民,因而南朝时京口局势比较稳定。
京口地处长江下游,北临大江,南据峻岭,形势险要,为兵家所重。其地为江南运河的北口,过长江与江淮运河相联。东吴在此置卒戍守。东晋南渡,征北、镇北、安北、平北等将军府及北中郎将府常设于此,因有 "北府"之称。东晋末年北伐,疆土扩至淮北,京口的军事地位始渐下降。南齐永明二年 (484)桂阳王萧铄为南徐州刺史,罢京口军府,梁末侯景之乱,江北沦陷,在京口复置重兵。
东晋之初,京口居民多为幽、冀、青、徐、并、兖诸州侨民。民风勇悍,五月五日为斗力之戏。京口、晋陵侨民常征战于江淮间,桓温谓京口"兵可用"。太元 (376~396)初,谢玄镇守广陵,召募江淮劲勇,京口及晋陵郡侨民纷纷应选,组成著名的北府兵。肥水之战,东晋依靠北府兵,大败前秦。
京口扼水陆津要,交通便利。《隋书地理志》说: "京口东通吴、会,南接江、湖,西连都邑,亦一都会",都城建康所需生活物资,主要由之转运而来。京口作为军事重镇,其安危常决定偏安朝廷的存亡,统治者极为重视。东晋镇守京口者多为朝廷心腹,但仍难防止王恭、刘牢之的倒戈。刘裕自京口起兵,消灭桓玄,篡晋建宋(见宋武帝刘裕),遗诏规定:"京口要地,去都邑密迩,自非宗室外戚,不得居之。"齐、梁、陈沿以为制。京口居民从军者多,户口减少,宋元嘉二十六年 (449),徙民数千家,以保证繁荣。南朝帝王即位之初,多亲临京口,安军抚民,因而南朝时京口局势比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