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1月20日发表的16分钟演说基本上是自己过往言论的一次重新组合。以“重建美国”开场,以“让美国再次伟大”结束,特朗普虽然没有引经据典、表达新理念,但是从他强调的执政工作重心可以看出,他上任后将首先注重国内经济与民生,而非像民主党政府那样对外宣扬“民主”,或彰显美国的霸权。
特朗普就职演说口吻缓和、略显专业,谈及的议题或问题都是他的老话题,比如就业、经济、边境等,各个“深入人心”。虽然演说只是重复此前的承诺,没有新意,但他这次以总统的身份说出来,颇有“大干一场”的意思。这可以从五个方面得以体现:
第一,特朗普强调“一切以美国优先”。通过强调爱国主义、上帝救赎,特朗普展现了一定的美国例外主义、排外和孤立思维。他此次所强调的“一切以美国优先”,不光聚焦经济领域,比如购买美国货、刺激国内就业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这种“优先”适用的领域有所扩大。比如,特朗普提到,关于贸易、税收、移民和外交事务的任何决策,都要首先惠及美国家庭和工人。
对外方面,特朗普强调不但会强化既有盟邦,也要结成新的盟友,团结文明世界抵抗极端伊斯兰恐怖主义。这里的新的盟友可能就包括俄罗斯,因为在特朗普看来,俄罗斯应该是在打击“伊斯兰国”(ISIS)恐怖势力方面的合作伙伴。这样的话,纠缠离任总统奥巴马5年之久的叙利亚问题在特朗普上台后也会迎刃而解。

第二,继续批判建制体系。在就职典礼这一国内外瞩目的场合,他开场不但批评民主党政府,也批评了共和党人在内的整个华府建制体系,认为他们疏远了美国人民或公民。他尤其提到了“被遗忘的人民”、 以及低收入人群,映射了政客与人民、建制体系和公民之间的对立关系、强调要将权力归还给人民。不过,从他任用的富人和高管内阁可以看出,特朗普要想清理华府淤泥绝非易事。在同国会的博弈中,特朗普首先要克服自己不符合传统保守价值理念的思维,否则,共和党内部的分歧将无法弥合,其施政也将举步维艰。

第三,特朗普展现特有的总统气势与形象。特朗普挥舞着拳头、比划着特有的手势,展现了一副斗士的姿态。这种姿态在他的言语和穿着方面都有所体现。从语言或文学层面看,特朗普就职演说凸显他一贯的语言风格,语句简单易懂,比较大众化。他的支持者、普通老百姓都能听得懂。特朗普将把这种演讲和公关风格带至世界舞台。从穿着看,特朗普就职演时唯一的亮点是他佩戴的鲜红色领带。
政客一般都喜欢佩戴红色领带,因为红色象征权势、激情和力量。但美国历届总统当中,尼克松和里根、布什父子、以及克林顿总统等,就职宣誓时一般都佩戴浅蓝、灰白或紫色领带。特朗普佩戴蓝色或红色领带较多。相比之下,蓝色领带一般象征着平和与冷静。奥巴马当年佩戴深红色领带突显同其他人或国家建立互信关系,展现高调自信的同时也显得内敛。但是,特朗普的鲜红色更突显出他的超级自信、强势与野心。
第四,拒绝向世界宣扬民主自由。特朗普就职演说没有强调“世界”或“全球”的概念,也没有提到民主、自由(Liberty)等字眼,更没有提及美国的“领导力”(leadership),反而更多是则是美国、美国人民以及美国梦,或者让美国再赋予、再伟大。整体上,通过对社会及政治裂化现状的包装,特朗普在就职演说中营造了一副国内衰败、民生凋敝的景象,这和奥巴马离任时美国经济复苏的基调不符,听上去有些消极。


特朗普就职演说口吻缓和、略显专业,谈及的议题或问题都是他的老话题,比如就业、经济、边境等,各个“深入人心”。虽然演说只是重复此前的承诺,没有新意,但他这次以总统的身份说出来,颇有“大干一场”的意思。这可以从五个方面得以体现:
第一,特朗普强调“一切以美国优先”。通过强调爱国主义、上帝救赎,特朗普展现了一定的美国例外主义、排外和孤立思维。他此次所强调的“一切以美国优先”,不光聚焦经济领域,比如购买美国货、刺激国内就业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这种“优先”适用的领域有所扩大。比如,特朗普提到,关于贸易、税收、移民和外交事务的任何决策,都要首先惠及美国家庭和工人。
对外方面,特朗普强调不但会强化既有盟邦,也要结成新的盟友,团结文明世界抵抗极端伊斯兰恐怖主义。这里的新的盟友可能就包括俄罗斯,因为在特朗普看来,俄罗斯应该是在打击“伊斯兰国”(ISIS)恐怖势力方面的合作伙伴。这样的话,纠缠离任总统奥巴马5年之久的叙利亚问题在特朗普上台后也会迎刃而解。

第二,继续批判建制体系。在就职典礼这一国内外瞩目的场合,他开场不但批评民主党政府,也批评了共和党人在内的整个华府建制体系,认为他们疏远了美国人民或公民。他尤其提到了“被遗忘的人民”、 以及低收入人群,映射了政客与人民、建制体系和公民之间的对立关系、强调要将权力归还给人民。不过,从他任用的富人和高管内阁可以看出,特朗普要想清理华府淤泥绝非易事。在同国会的博弈中,特朗普首先要克服自己不符合传统保守价值理念的思维,否则,共和党内部的分歧将无法弥合,其施政也将举步维艰。

第三,特朗普展现特有的总统气势与形象。特朗普挥舞着拳头、比划着特有的手势,展现了一副斗士的姿态。这种姿态在他的言语和穿着方面都有所体现。从语言或文学层面看,特朗普就职演说凸显他一贯的语言风格,语句简单易懂,比较大众化。他的支持者、普通老百姓都能听得懂。特朗普将把这种演讲和公关风格带至世界舞台。从穿着看,特朗普就职演时唯一的亮点是他佩戴的鲜红色领带。
政客一般都喜欢佩戴红色领带,因为红色象征权势、激情和力量。但美国历届总统当中,尼克松和里根、布什父子、以及克林顿总统等,就职宣誓时一般都佩戴浅蓝、灰白或紫色领带。特朗普佩戴蓝色或红色领带较多。相比之下,蓝色领带一般象征着平和与冷静。奥巴马当年佩戴深红色领带突显同其他人或国家建立互信关系,展现高调自信的同时也显得内敛。但是,特朗普的鲜红色更突显出他的超级自信、强势与野心。
第四,拒绝向世界宣扬民主自由。特朗普就职演说没有强调“世界”或“全球”的概念,也没有提到民主、自由(Liberty)等字眼,更没有提及美国的“领导力”(leadership),反而更多是则是美国、美国人民以及美国梦,或者让美国再赋予、再伟大。整体上,通过对社会及政治裂化现状的包装,特朗普在就职演说中营造了一副国内衰败、民生凋敝的景象,这和奥巴马离任时美国经济复苏的基调不符,听上去有些消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