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没想到,给毅哥的第一篇剧评本来是想给我大吏吏的,但不知怎么就是一直没写完。反倒是后来看了《勇敢的心》,来了灵感要给赵舒城写点什么。文章有点长,并且现在还没写完,分段连载哈~~
《勇敢的心》我到后面六十多集的时候,因为剧太长,也不喜欢男一(是就角色而言,和演员无关),于是开始跳着看,专挑赵舒城的片段。这个人物从人生轨迹到心理变化都极其复杂矛盾而痛苦,相信毅哥在代入人物之后应该会对自身状态有一定影响。
言归正传,赵舒城的出场,说实话比霍啸林出彩得多。舒城普一出场,便是一个留洋归来、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翩翩公子。并且有自己的理想抱负,并且也有一腔热血去执行。
关于他第一次回到西阳去打倒自己父亲这一段,霍啸林的看法是,因为赵舒城知道,就算他公然反对自己的父亲,父亲也不能拿他怎么样,而这样也正正满足了他当领导者的瘾头。
或许这是赵舒城的目的之一,但绝不是全部。其实就算是当初舒城再幼稚,也应该知道写两篇无头帖子是无法革他爹的命的。他爹在西阳盘踞二十年,手上有军队,上头肯定也有人,岂是贴两张纸煽动一下群众就能打倒的呢?所以舒城回西阳的目的,其实就是想找到他的“同志”霍啸林和他并肩作战,也顺便让西阳父老看看,他们歧视多年的“军阀儿子”如今已经是进步青年了,比他们先进、思想境界高,应该得到他们的尊重。
说到这里,其实也点出了赵舒城的人生追求之一:尊严。赵舒城在西阳生活多年,其实正如他自己所说,一直受歧视、一直受孤立。但他被歧视被孤立的原因恰恰是从他的血液中与生俱来的,是他无法改变的。时间长了,甚至连他自己都承认了这种原因下产生的歧视是合理的,他自己也歧视自己是军阀的儿子,但这个原因无法改变,所以他变得自卑而敏感。
直到认识了霍啸林,和他成为了朋友,他的自卑才稍稍减轻,才知道自己还没有被完全孤立。所以他才愿意和霍啸林结拜、拉着他帖无头帖子、拉着他在街头振臂一呼,甚至在自己的父亲要杀霍啸林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举枪指着自己的头要挟父亲放了霍啸林。因为在那个时期,霍啸林是他黑暗人生中唯一触手可及的光亮。以致到后来,他发现这点光亮离他越来越远的时候,他依然不忍心一手抹杀。
后来,赵金虎因他一句话杀了霍家满门,甚至还要对霍啸林赶尽杀绝。至此,赵舒城的人生真正起了变化。他无法改变嗜杀成性的父亲,以为自己最好的朋友被父亲所杀,人生沉入了谷底。但此时尙不忘理想的他,毅然和父亲断绝关系,踏上北伐的征程,寻找着人生的新支点。
《勇敢的心》我到后面六十多集的时候,因为剧太长,也不喜欢男一(是就角色而言,和演员无关),于是开始跳着看,专挑赵舒城的片段。这个人物从人生轨迹到心理变化都极其复杂矛盾而痛苦,相信毅哥在代入人物之后应该会对自身状态有一定影响。
言归正传,赵舒城的出场,说实话比霍啸林出彩得多。舒城普一出场,便是一个留洋归来、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翩翩公子。并且有自己的理想抱负,并且也有一腔热血去执行。
关于他第一次回到西阳去打倒自己父亲这一段,霍啸林的看法是,因为赵舒城知道,就算他公然反对自己的父亲,父亲也不能拿他怎么样,而这样也正正满足了他当领导者的瘾头。
或许这是赵舒城的目的之一,但绝不是全部。其实就算是当初舒城再幼稚,也应该知道写两篇无头帖子是无法革他爹的命的。他爹在西阳盘踞二十年,手上有军队,上头肯定也有人,岂是贴两张纸煽动一下群众就能打倒的呢?所以舒城回西阳的目的,其实就是想找到他的“同志”霍啸林和他并肩作战,也顺便让西阳父老看看,他们歧视多年的“军阀儿子”如今已经是进步青年了,比他们先进、思想境界高,应该得到他们的尊重。
说到这里,其实也点出了赵舒城的人生追求之一:尊严。赵舒城在西阳生活多年,其实正如他自己所说,一直受歧视、一直受孤立。但他被歧视被孤立的原因恰恰是从他的血液中与生俱来的,是他无法改变的。时间长了,甚至连他自己都承认了这种原因下产生的歧视是合理的,他自己也歧视自己是军阀的儿子,但这个原因无法改变,所以他变得自卑而敏感。
直到认识了霍啸林,和他成为了朋友,他的自卑才稍稍减轻,才知道自己还没有被完全孤立。所以他才愿意和霍啸林结拜、拉着他帖无头帖子、拉着他在街头振臂一呼,甚至在自己的父亲要杀霍啸林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举枪指着自己的头要挟父亲放了霍啸林。因为在那个时期,霍啸林是他黑暗人生中唯一触手可及的光亮。以致到后来,他发现这点光亮离他越来越远的时候,他依然不忍心一手抹杀。
后来,赵金虎因他一句话杀了霍家满门,甚至还要对霍啸林赶尽杀绝。至此,赵舒城的人生真正起了变化。他无法改变嗜杀成性的父亲,以为自己最好的朋友被父亲所杀,人生沉入了谷底。但此时尙不忘理想的他,毅然和父亲断绝关系,踏上北伐的征程,寻找着人生的新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