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武吧 关注:175贴子:9,493
  • 3回复贴,共1

何谓大成?大功告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浙江1楼2017-01-25 19:58回复
      何谓大成?
      在金庸小说中只有大的成就与完善两个解释。

      一、形容武林人士对武学秘笈的修炼进度,伟大的成就。
    我们不妨先举一个例子。两名段家高手,前者把一阳指练到极致肯定是大成,后者把一阳指练到七八成,或许在金庸眼里也是大成。
      『于是我潜心专练《七伤拳》的内劲,两年后拳技【大成】,自忖已可和天下第一流高手比肩。我师父若非另有奇遇,决不能再是我敌手。』
      『张翠山等三人走过去看大树的斜剖面时,只见树心中一条条通水的筋脉已【大半震断】,有的扭曲,有的粉碎,有的裂为数截,有的若断若续,显然他这一拳之中,又包含着数股不同的劲力。张殷二人【大为叹服】。张翠山道:“大哥,今日真是叫小弟大开眼界。”』
      『他走近一看,不由得张大了口合不拢来,但见树干断处脉络【尽皆震碎】,正是七伤拳【练到最深】时的功夫,忍不住道:“这正是七伤拳了!”』
      把七伤拳练到最深处的表现是一拳把大树的筋脉打得尽皆震碎,张无忌肯定达到,谢逊应该只练到一拳把树脉大半震断的层次。即使不算这处细节比较,也有『谢逊练七伤拳时为求速成,当年便已暗受内伤,【拳力中原有缺陷】』的旁白定位。
      谢逊自负把七伤拳修炼到大成,可实际上修炼七伤拳的进度,应该明显不及用乾坤速学七伤拳的张无忌,与七伤拳的极限无缘。
      按照谢逊的个人标准,谢逊是大成,张无忌也是大成。大成是大致的范围,并且按每个人的标准不同,有所改变。裘千仞自认为第二次华山论剑时,自己的铁掌造诣已经大成,也不能证明他已经把铁掌练到最高境界,只是表明裘千仞对铁掌造诣颇有自信。
    二、形容武学高手的武艺之强,伟大的成就。
    『周伯通十余年来一直给囚在桃花岛,【此前武艺未有大成】,除了顽皮胡闹,也没做过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江湖上名头不响,但众人见他海上骑鲨、提鲨上船,神通广大,实是非同小可,原来是全真七子的师叔,无怪如此了得,互相低声交谈了几句。』
      出桃花岛的周伯通精通左右互搏,并通过睡梦中研习《九阴真经》,武功已经胜过黄药师等人一筹。在旁白叙述时,金庸已经认为周伯通武艺大成。但是这里的大成,也是指大的成就,并且是一个范围,周伯通在神雕之时,武艺比起射雕时期肯定有进步。
      夺得田径赛世界冠军是大的成就,能成为国家一级运动员也是大的成就,大的成就非常宽泛。修炼武学秘笈大成,或人物的武艺大成也是类似的情况。大成不能引申为武学或个人武艺练到极限。
      三、形容武学秘笈的完善,集合前人的学说或主张,形成完整的体系。
      『韩家铁琵琶手至韩五娘而臻【大成】,除掌法外,兵器用的是一只精铁打成的琵琶。这琵琶两边锋利,攻时如板斧,守时作盾牌,琵琶之腹中空,藏有十二枚琵琶钉,一物三用,端的厉害。』
      『谢逊将口唇凑在她耳边,说道:“我传你一套内功心法,这是我在冰火岛上参悟而得,可说是集我毕生武学之【大成】。”』


    IP属地:浙江8楼2017-01-25 21:45
    回复
        何谓大功告成?
        在金庸小说中是指大工程、大功业宣告成功。

        出谷前的张无忌自认为修炼《九阳真经》已经大功告成,是指他用大概五年的时间,把四卷的经书全部研习完。此时张无忌的内功造诣,按照旁白只有九阳神功的三四成功力,距离一般意义上的大成恐怕都差得老远。
        『他在练功之时,每日里心有专注,丝毫不觉寂寞,这一日【大功告成】,心头反觉空虚,兼之神功既成,胆气登壮,暗想:“此时朱伯伯便要再来害我,我也已无惧于他,不妨去跟他说说话。”』
        张无忌经历乾坤一气袋奇遇,把最后一个大关打通后,修炼《九阳真经》已经大功告成,是指他修炼九阳神功已经完毕。具体达到何等水平还未知,只能说张无忌疑似达到九阳神功的十成功力。
        『张无忌练完第二卷经书,便已不畏寒暑。不过越练到后来,越艰深奥妙,进展也就越慢,第三卷整整花了一年时光、最后第四卷更练了三年多,方始功行圆满。书末虽说尚有一个大关,方始【大功告成】,但这大关十分难通,他无人指点,不知如何方能通过,试了几日无功,也就置之度外。』
        『原来便在这顷刻之间,张无忌所练的九阳神功已然【大功告成】,水火相济,龙虎交会。须知大布袋内真气充沛,等于是数十位高手各出真力,同时按摩挤逼他周身数百处穴道。』
        觉远修炼九阳大成,是指大的成就,很可能达到九阳神功七八成的功力。并不能保证觉远已经通过最后一个大关。
        反过来说,张无忌修炼九阳大功告成,是指已经通过最后一个大关,修炼完毕,肯定不能保证张无忌已经达到十成功力,盖过觉远。
        不过个人认为觉远确实没有通过最后一处大关,觉远毫无武学基础,无人指点很难通过大关。觉远也没有获得快速恢复内力、伤势的九阳要义,在这两方面都不及张无忌,也因此而死。不过觉远的修炼时间远胜,内力精纯度肯定超过张无忌。
        『这《九阴真经》中所说的,并非脱苦涅盘的圣谛,也不是说空及非空的中观之道,更不阐明缘起大义及诸法实相,小僧【无人指点】,也不敢去求方丈以及寺中高僧教诲,只好熟读记诵,依法修习,闲来也传了一些给小徒君宝。』
        『他修习九阳真经数年,虽得窥天下最上乘武学的秘奥,【但未经明师指点】,只自行暗中摸索,体内积蓄的九阳真气越储越多,【却不会导引运用以打破最后一个大关】。本来不加引发,倒也罢了,那圆真的幻阴指却是武学中极阴毒的功夫,一经加体,犹如在一桶火药上点燃了药引。』


      IP属地:浙江9楼2017-01-25 21:45
      回复
          大成不等于大功告成。不少武民参考连城中丁典的对白,自认为二者等同,恐怕是原文理解存在偏差。因为这一理解,与不少原文相矛盾。
          『丁典见他练得起劲,笑道:“练成神照经,天下无敌手。难道是这般容易练成的么?我各种机缘巧合,内功的底子又好,这才十二年而得【大成】。狄兄弟,练武功要勤,那是很要紧的,可是欲速则不达,须得循序渐进才是,尤须心平气和,没半点杂念。你好好记着我这几句话。”』
          『于是我加紧用功,苦练神照经,要早日功行圆满,能不受这铁铐的拘束。我只盼得脱樊笼,带同霜华出困。只是这神照功讲究妙悟自然,并非一味勤修苦练便能奏功。我给穿了琵琶骨,挑断了脚筋,自然比旁人又加倍艰难。直到你自尽之前的两个月,这才【大功告成】。这些日子之中,全凭这一盆鲜花作为我的慰藉。』
          丁典自认为把《神照经》练成,就等于大成、功行圆满。这里的大成是指大的成就,丁典对练成、大成的标准,似乎还是很高的,不像武敦儒、武修文只学了点一阳指的皮毛,就认为自己练成一阳指。按照他的标准,丁典与后续的狄云都已经把《神照经》练到大成。
          后文中的大功告成,是指丁典已经达成修炼《神照经》功行圆满的预定计划。当练成《神照经》的那一刻,对于丁典来说,等于大工程、大功业宣告成功。类似于张无忌原先的计划是修炼完整部《九阳真经》,当五年后的张无忌修炼完最后一本的那一刻,在他眼里也是大工程、大功业宣告成功。虽然此时张无忌的九阳造诣,也只有三四成而已。
          『在这谷中左右也无别事,【我照书修习便是】。便算我猜错了,这部经书其实毫无用处,甚而习之有害,最多也不过一死而已。』
          『他在练功之时,每日里心有专注,丝毫不觉寂寞,这一日【大功告成】,心头反觉空虚,兼之神功既成,胆气登壮,暗想:“此时朱伯伯便要再来害我,我也已无惧于他,不妨去跟他说说话。”』
          参考谢逊认为七伤拳大成,以及射雕周伯通武艺大成的旁白,大成是一个范围,其最低标准,距离极限恐怕有不少的距离。大功告成是指大工程、大功业宣告成功,也不能保证练到人力极限。而且大功告成用于人物的独白、对白时,往往只是指原著人物预定的目标达成。二者根本就是两个概念。


        IP属地:浙江10楼2017-01-25 21: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