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纳雄耐尔联合会吧 关注:329贴子:2,544
  • 1回复贴,共1

【共运中国】谈谈春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年一度的中国农历春节越来越近,人们逐渐把注意力放在一件大事上:回家过年。
这个从农耕时代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并没有像某些其他传统节日那样,在现代化经济的冲击下丧失核心概念而沦为实质的“购物节”或“吃货节”,而是体现出一种别样的活力。每逢这时,全球十多亿华人都会放下工作、放下学习,购置年货,带上子女,买好车票,踏上归乡路。
为过年而进行的准备工作中,归乡的车票是绝大多数人倍加重视的一项。节前节后的火车票可谓一票难求。公路、铁路、航空运力全开,把一批批乘客安全地送回家乡。这种被称为“春运”的现象,是如假包换的“中国特色”。据报道,昨天(腊月廿八)铁路春运迎来节前最高峰,北京三大火车站发送旅客突破60万人次大关。据北京铁路局统计,截至昨天,春运13天来,北京铁路局共计发送旅客超千万,其中北京三大火车站已累计运送650余万旅客离京。
春运现象是工业化和农耕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因为人们平常的工作和学习与家乡不是一个地方了,加上春节回家过年的文化传统使然,所以才会有春运,它具有历史性——随时代变迁而出现,也会随时代变迁而消失。在古老的封建社会,农耕文明将人口流动看作对社会生产和稳定的威胁,给予“流寇”、“流民”、“流窜”等称呼。为让农民留在自己的土地上,当时的封建政权创立了户籍制度,进行人口登记,以此为依据征收税赋与劳役,防止流民外逃。在以自然经济为经济基础的封建时代,绝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就生活在家乡的一亩三分地,甚至一辈子没有出过村庄,从经济基础,到国家制度,再到文化风俗,都在以强制或非强制的、政治或道德的力量,让人们与土地绑定在一起。在这种社会条件下,自然谈不上什么春运——因为人们从生到死,一直都在故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对生产要素进行有计划的安排,其中必然也会包含对劳动力的计划分配。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劳动者几乎没有个人的生产资料,每个人都是公有经济单位中的一员,脱离公有经济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本没有谋生的物质手段(个人不掌握生产资料),也无法获得必需的生活资料。这个时期,新中国建立起了第一批现代化大工业和现代教育体系,大量农业劳动力进入城市,由此真正出现了大批在外工作、学习的人群。正是由于工业化,由于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工业劳动力,出现了人与家分离的情况,“回家过年”才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需求。但是,直到1978年,中国仍有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在工业部门中,如果有人员转岗,一般也是“人”和“家”一起迁出迁入,而且上山下乡、全国“串联”、政策性移民等政治运动式的人口流动也让“春运”显得十分不突出。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力量越发强大,那些具有优越基础设施和自然条件的地区被市场所青睐,率先迅猛地发展起来,对劳动力的需求迅速增加;农业生产力提高使大量农民变为过剩劳动力,“包产到户”的个人耕作,已经无法和“种粮大户”或集体农场相竞争,劳动力自然而然地由农村流向城市,由县城流向省会,由小城市流向大城市,由中西部流向东部。这是一场巨大的人口流动浪潮,人与家乡的分离,此前从未达到过这种程度。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的推进,随着国家计划的退出与政治运动的中止,“春运”规模也越来越大。
工业化令“春运”诞生,工业化也会令“春运”消失。正像此前所说,“春运”的原因是工业化、市场化造成的“人”“家”分离与“回家过年”这一文化传统的综合,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预见,这两大原因会被取代而归于终结,“春运”也将被更为平常的劳动力流动所取代而不再显眼。一方面,户籍制度将慢慢取消或调整,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生活在农村的老一辈人会自然离去或随子女迁入城市,常住城市的劳动力将定居下来,他们的子女也不会再“留守”;另一方面,农耕传统文化会因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日趋消解,“关系社会”、“熟人社会”将被“法治社会”、“陌生人社会”取代。就像已经发生在其他一些传统节日的变化上一样,农历春节和与之相伴的“春运”也必将该换其内核,转变家庭小生产的遗存形式,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历史趋势。
祝大家吉祥如意!


IP属地:上海1楼2017-01-28 09:5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