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水市政府工作报告
焦点天水站 11-29 10:24 小
2017年天水市政府工作报告。
一、天水市六届政府工作回顾
天水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天水发展历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通力协作下,市政府坚持“主动作为、稳中求进、赶超进位、务求实效”的工作总基调,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天水的目标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这五年,我们坚持以主动作为促赶超进位升级,是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全市大部分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排名逐年前移。预计201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01.7亿元,经济总量由2011年的全省第5位上升到去年的第3位;年均增长10.3%,增速由2011年的全省第13位上升到去年的第2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4亿元,是2011年的2.3倍,年均增长17.85%,增速由2011年的全省第7位上升到去年的第6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8.1亿元,是2011年的1.9倍,年均增长13.98%,增速由2011年的全省第5位上升到去年的第1位。大口径财政收入121.49亿元,是2011年的2.02倍,年均增长15.0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29亿元,是2011年的2.22倍,年均增长17.25%,增速由2011年的全省第11位上升到去年的第3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2.96亿元,是2011年的1.83倍,年均增长12.83%,增速由2011年的全省第7位上升到去年的第1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82元,是2011年的1.73倍,年均增长11.7%,增速由2011年的全省第12位上升到去年的第6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26元,是2011年的2.04倍,年均增长15.3%,增速由2011年的全省第4位上升到去年的第2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39.4亿元,是2011年的2.1倍,贷款余额734.18亿元,是2011年的2.7倍,增速均位居全省前列。直接融资58.94亿元,是2011年的15倍。
这五年,我们坚持以结构调整促提质扩量增效,是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的五年。一是农村经济全面发展。“48113”现代农业推进计划深入实施,预计2016年果品、蔬菜、畜牧业总产值和劳务收入分别达到90亿元、68亿元、71亿元和120亿元,是2011年的2.58倍、2倍、2.94倍和1.9倍,农业四大主导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比重超过80%。八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100个科学发展示范点累计完成投资46.2亿元,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95家,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422家、家庭农场461家,武山县、甘谷县分别创建为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和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花牛苹果”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累计建成农村公路7141公里,完成生态造林63.55万亩,新修梯田163.39万亩,建设堤防510.2公里,解决了176.0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工业经济质效同步提升。预计2016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8亿元,年均增长12.5%。五年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47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54亿元,华天科技、长城电工、星火机床三大产业园一期相继建成,天水卷烟厂易地技改、太极集团羲皇阿胶生产线、西电高压电工触头生产基地、国家高低压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莺伦电动车武山生产线、三峡新能源张家川一期49.5兆瓦风电等项目建成投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增容步伐加快,铁路电缆、长控公司等企业出城入园有序推进。众兴菌业、成纪药业成功上市,风动机械在“新三板”上市挂牌,108户企业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我市被确定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城市,命名为“全国十大质量魅力城市”,获批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有效商标总量达到2381件,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6件,甘肃省著名商标116件,新增甘肃名牌产品56个、总数达到77个,名牌产品新增数和保有量居全省前列。三是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预计2016年三产增加值达到297亿元,年均增长20%。商贸物流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天水商贸城、甘谷浙江商贸城、秦安中国西部小商品城、武山中乾物流园、天水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等项目加快实施,天水国际陆港建设有序推进,铁路物流中心可研通过评审,一批省外果蔬直营店建成运营,天水众创空间暨电子商务中心投入运行,武山县被列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11年的41%提高到51%。四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麦积山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伏羲庙等7个景区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武山县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我市牵头的陇东南五市旅游联盟成立,麦积翠湖公园、金龙山文化旅游园、甘谷大像山文化主题公园、张家川回乡风情园、武山宁远生态园、清水轩辕文化产业园一期、麦积山温泉度假酒店等项目建成运营,麦积山石窟研究所科研基地、黄河雕漆文化产业园、佳·水岸小镇、台湾士林不夜城、峡门风情小镇、天水华昌欢乐城、娘娘坝丝路风情小镇、街亭古镇保护开发等项目顺利推进,天水火车站客车整备所建成投入使用,天水至兰州“麦积山号”、天水至西安“天水号”、天水至敦煌“伏羲号”等4列旅游列车开通,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4.48%,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8.2%。
这五年,我们坚持以投资拉动促基础条件改善,是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的五年。全力实施“3341”项目工程,累计实施上亿元项目724个,总投资6915.4亿元。加强交通水利能源项目建设,天平铁路、十天高速、宝天高速过境段及街亭出口、庄天二级公路、洛礼二级公路、张家川县城至恭门火车站二级公路、凯迪生物质能源发电、中卫至贵阳天然气管道天水段、750千伏输变电、社棠330千伏输变电等重大项目全面建成,城区应急供水工程通水运营,宝兰客专天水段、国道310秦州至武山段升级改造、甘谷至麦积二级公路、城区引洮供水等项目加快建设。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市县之间实现二级以上公路连接,4个县区通高速公路,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年共实施城建项目260项,总投资385.7亿元,已建成168个,完成投资276亿元。累计建成城市主次干道26条,建设桥梁24座,新建改建广场4个,硬化亮化小巷道280条,新建改建公厕104座,新增绿地500万平方米,赤峪路改造、藉河南路西延段、成纪大道、马跑泉大道东延段、藉河孙家坪大桥、藉河山水一号大桥、藉河双桥大桥、渭河峡口大桥、渭河社棠大桥、渭河甘谷杨赵大桥、渭河武山西关大桥、秦安宋场葫芦河大桥、天水建筑科技中心、成纪新城输配水管网、马跑泉公园提升改造、麦积区区府路西延段、西十里藉河生态公园等重点城建项目相继建成,秦州大道、麦积山大道、东柯大道、成纪新城路网一期、藉河罗家沟大桥、固体垃圾处理循环产业园、麦积污水管网改造、天水高铁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及站前广场、市体育中心、秦州热源厂、成纪新城地下净水厂、有轨电车一号线、藉河红桥、甘肃建投天水总部经济城、藉河风情线一期延伸等项目加快建设,城区供热管网改造、秦州至三阳川隧道、藉河二十里铺大桥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全面启动,我市荣获“中国十大最美城镇”称号。预计2016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到68平方公里、建设范围扩大到380平方公里、开发建设用地面积达到1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5.2%,较2011年提高12个百分点。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试点,全市12%的村建成省、市级新农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39%的村建成整洁村。
这五年,我们坚持以深化改革促体制机制创新,是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的五年。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完成分类工作,工商质监、食品药品、卫生系统、文化广电等管理体制调整理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已完成市直部门车辆封存。农村改革稳步推进,甘谷县全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和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进展顺利,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05万亩、流转率19%。完成撤乡改镇54个,建制镇占乡镇总数的89.4%。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顺利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开始实行。市场主体达到11.7万户,是2011年的1.71倍,年均增长11.33%。交通银行、甘肃银行、兰州银行、浙商银行、中信建投证券、西部证券、平安养老、新华保险等15家金融机构入驻天水或设立办事机构。项目投融资方式不断创新,市级投融资平台累计融资103.26亿元,争取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贷款658.2亿元,通过“PPP”、“EPC”等方式实施项目77个、总投资590.53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累计签约招商项目1126项,新建续建项目到位资金预计达到1561.6亿元,年均增长40.5%。对外交流合作不断加强,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深入实施,天水机场开通天水至重庆、天津、大连等地航班,天水至西安形成每日三班“航空快线”,2016年旅客吞吐量预计突破10万人次,是2011年的20.5倍。公祭伏羲大典、环青海湖自行车赛天水赛段、全国山地自行车冠军赛、全国少儿乒乓球比赛、中国龙舟公开赛、麦积山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国际传统射箭锦标赛、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天水行、影像丝绸之路·天水国际摄影双年展等活动成功举办,“中国绿色催化专家智库”组建成立,“麦积山论坛”永久性会址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2016绿色及可持续发展麦积山论坛成功举办。外贸进出口稳中向好,成立了天水海关办事处,预计2016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5亿元,是2011年的1.48倍。
这五年,我们坚持以重视民生促全面小康建设,是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五年。精准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整合投入各类资金223.3亿元,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双助贷”工程、“三户一孤”人员大病救助保险全覆盖项目、“三社合一”改革和“农户贷款、带资入股、就业分红”金融扶贫等模式,五年累计减贫101.37万人,贫困人口将由2011年底的133.15万减少到31.78万,贫困发生率由43.26%降低到10.33%。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872项,取得科技创新成果706项,专利授权量2437件。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五年共投入教育经费203.2亿元,增幅达108.5%,实施教育项目3532个,建设校舍110.32万平方米,学校D级危房全面消除,建成行政村幼儿园538所,市一中麦积校区、市三中迁建、市一幼改扩建等项目加快建设,秦安县建设陇城教育园区的做法得到国家和省上的充分肯定。医疗卫生基础条件持续改善,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1366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和职工周转房宿舍95个,市妇幼保健院和秦州区人民医院迁建、市全科医师临床培训基地和儿童病区综合楼、市三院重症精神病住院楼、407医院内科楼全面完工,麦积区中医院和市二院实现合并,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33%。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建成“乡村舞台”249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13个、城市影院7座、农家书屋2557个、“历史再现”博物馆63个、“文化集市”7个,建成乡镇及社区体育惠民工程41个、行政村农民健身工程1031个。《天
焦点天水站 11-29 10:24 小
2017年天水市政府工作报告。
一、天水市六届政府工作回顾
天水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天水发展历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通力协作下,市政府坚持“主动作为、稳中求进、赶超进位、务求实效”的工作总基调,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天水的目标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这五年,我们坚持以主动作为促赶超进位升级,是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全市大部分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排名逐年前移。预计201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01.7亿元,经济总量由2011年的全省第5位上升到去年的第3位;年均增长10.3%,增速由2011年的全省第13位上升到去年的第2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4亿元,是2011年的2.3倍,年均增长17.85%,增速由2011年的全省第7位上升到去年的第6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8.1亿元,是2011年的1.9倍,年均增长13.98%,增速由2011年的全省第5位上升到去年的第1位。大口径财政收入121.49亿元,是2011年的2.02倍,年均增长15.0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29亿元,是2011年的2.22倍,年均增长17.25%,增速由2011年的全省第11位上升到去年的第3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2.96亿元,是2011年的1.83倍,年均增长12.83%,增速由2011年的全省第7位上升到去年的第1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82元,是2011年的1.73倍,年均增长11.7%,增速由2011年的全省第12位上升到去年的第6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26元,是2011年的2.04倍,年均增长15.3%,增速由2011年的全省第4位上升到去年的第2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39.4亿元,是2011年的2.1倍,贷款余额734.18亿元,是2011年的2.7倍,增速均位居全省前列。直接融资58.94亿元,是2011年的15倍。
这五年,我们坚持以结构调整促提质扩量增效,是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的五年。一是农村经济全面发展。“48113”现代农业推进计划深入实施,预计2016年果品、蔬菜、畜牧业总产值和劳务收入分别达到90亿元、68亿元、71亿元和120亿元,是2011年的2.58倍、2倍、2.94倍和1.9倍,农业四大主导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比重超过80%。八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100个科学发展示范点累计完成投资46.2亿元,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95家,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422家、家庭农场461家,武山县、甘谷县分别创建为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和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花牛苹果”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累计建成农村公路7141公里,完成生态造林63.55万亩,新修梯田163.39万亩,建设堤防510.2公里,解决了176.0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工业经济质效同步提升。预计2016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8亿元,年均增长12.5%。五年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47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54亿元,华天科技、长城电工、星火机床三大产业园一期相继建成,天水卷烟厂易地技改、太极集团羲皇阿胶生产线、西电高压电工触头生产基地、国家高低压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莺伦电动车武山生产线、三峡新能源张家川一期49.5兆瓦风电等项目建成投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增容步伐加快,铁路电缆、长控公司等企业出城入园有序推进。众兴菌业、成纪药业成功上市,风动机械在“新三板”上市挂牌,108户企业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我市被确定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城市,命名为“全国十大质量魅力城市”,获批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有效商标总量达到2381件,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6件,甘肃省著名商标116件,新增甘肃名牌产品56个、总数达到77个,名牌产品新增数和保有量居全省前列。三是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预计2016年三产增加值达到297亿元,年均增长20%。商贸物流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天水商贸城、甘谷浙江商贸城、秦安中国西部小商品城、武山中乾物流园、天水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等项目加快实施,天水国际陆港建设有序推进,铁路物流中心可研通过评审,一批省外果蔬直营店建成运营,天水众创空间暨电子商务中心投入运行,武山县被列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11年的41%提高到51%。四是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麦积山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伏羲庙等7个景区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武山县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我市牵头的陇东南五市旅游联盟成立,麦积翠湖公园、金龙山文化旅游园、甘谷大像山文化主题公园、张家川回乡风情园、武山宁远生态园、清水轩辕文化产业园一期、麦积山温泉度假酒店等项目建成运营,麦积山石窟研究所科研基地、黄河雕漆文化产业园、佳·水岸小镇、台湾士林不夜城、峡门风情小镇、天水华昌欢乐城、娘娘坝丝路风情小镇、街亭古镇保护开发等项目顺利推进,天水火车站客车整备所建成投入使用,天水至兰州“麦积山号”、天水至西安“天水号”、天水至敦煌“伏羲号”等4列旅游列车开通,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4.48%,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8.2%。
这五年,我们坚持以投资拉动促基础条件改善,是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的五年。全力实施“3341”项目工程,累计实施上亿元项目724个,总投资6915.4亿元。加强交通水利能源项目建设,天平铁路、十天高速、宝天高速过境段及街亭出口、庄天二级公路、洛礼二级公路、张家川县城至恭门火车站二级公路、凯迪生物质能源发电、中卫至贵阳天然气管道天水段、750千伏输变电、社棠330千伏输变电等重大项目全面建成,城区应急供水工程通水运营,宝兰客专天水段、国道310秦州至武山段升级改造、甘谷至麦积二级公路、城区引洮供水等项目加快建设。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市县之间实现二级以上公路连接,4个县区通高速公路,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年共实施城建项目260项,总投资385.7亿元,已建成168个,完成投资276亿元。累计建成城市主次干道26条,建设桥梁24座,新建改建广场4个,硬化亮化小巷道280条,新建改建公厕104座,新增绿地500万平方米,赤峪路改造、藉河南路西延段、成纪大道、马跑泉大道东延段、藉河孙家坪大桥、藉河山水一号大桥、藉河双桥大桥、渭河峡口大桥、渭河社棠大桥、渭河甘谷杨赵大桥、渭河武山西关大桥、秦安宋场葫芦河大桥、天水建筑科技中心、成纪新城输配水管网、马跑泉公园提升改造、麦积区区府路西延段、西十里藉河生态公园等重点城建项目相继建成,秦州大道、麦积山大道、东柯大道、成纪新城路网一期、藉河罗家沟大桥、固体垃圾处理循环产业园、麦积污水管网改造、天水高铁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及站前广场、市体育中心、秦州热源厂、成纪新城地下净水厂、有轨电车一号线、藉河红桥、甘肃建投天水总部经济城、藉河风情线一期延伸等项目加快建设,城区供热管网改造、秦州至三阳川隧道、藉河二十里铺大桥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全面启动,我市荣获“中国十大最美城镇”称号。预计2016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到68平方公里、建设范围扩大到380平方公里、开发建设用地面积达到1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5.2%,较2011年提高12个百分点。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试点,全市12%的村建成省、市级新农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39%的村建成整洁村。
这五年,我们坚持以深化改革促体制机制创新,是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的五年。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完成分类工作,工商质监、食品药品、卫生系统、文化广电等管理体制调整理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已完成市直部门车辆封存。农村改革稳步推进,甘谷县全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和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进展顺利,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05万亩、流转率19%。完成撤乡改镇54个,建制镇占乡镇总数的89.4%。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顺利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开始实行。市场主体达到11.7万户,是2011年的1.71倍,年均增长11.33%。交通银行、甘肃银行、兰州银行、浙商银行、中信建投证券、西部证券、平安养老、新华保险等15家金融机构入驻天水或设立办事机构。项目投融资方式不断创新,市级投融资平台累计融资103.26亿元,争取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贷款658.2亿元,通过“PPP”、“EPC”等方式实施项目77个、总投资590.53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累计签约招商项目1126项,新建续建项目到位资金预计达到1561.6亿元,年均增长40.5%。对外交流合作不断加强,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深入实施,天水机场开通天水至重庆、天津、大连等地航班,天水至西安形成每日三班“航空快线”,2016年旅客吞吐量预计突破10万人次,是2011年的20.5倍。公祭伏羲大典、环青海湖自行车赛天水赛段、全国山地自行车冠军赛、全国少儿乒乓球比赛、中国龙舟公开赛、麦积山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国际传统射箭锦标赛、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天水行、影像丝绸之路·天水国际摄影双年展等活动成功举办,“中国绿色催化专家智库”组建成立,“麦积山论坛”永久性会址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2016绿色及可持续发展麦积山论坛成功举办。外贸进出口稳中向好,成立了天水海关办事处,预计2016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5亿元,是2011年的1.48倍。
这五年,我们坚持以重视民生促全面小康建设,是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五年。精准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整合投入各类资金223.3亿元,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双助贷”工程、“三户一孤”人员大病救助保险全覆盖项目、“三社合一”改革和“农户贷款、带资入股、就业分红”金融扶贫等模式,五年累计减贫101.37万人,贫困人口将由2011年底的133.15万减少到31.78万,贫困发生率由43.26%降低到10.33%。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872项,取得科技创新成果706项,专利授权量2437件。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五年共投入教育经费203.2亿元,增幅达108.5%,实施教育项目3532个,建设校舍110.32万平方米,学校D级危房全面消除,建成行政村幼儿园538所,市一中麦积校区、市三中迁建、市一幼改扩建等项目加快建设,秦安县建设陇城教育园区的做法得到国家和省上的充分肯定。医疗卫生基础条件持续改善,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1366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和职工周转房宿舍95个,市妇幼保健院和秦州区人民医院迁建、市全科医师临床培训基地和儿童病区综合楼、市三院重症精神病住院楼、407医院内科楼全面完工,麦积区中医院和市二院实现合并,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33%。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建成“乡村舞台”249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13个、城市影院7座、农家书屋2557个、“历史再现”博物馆63个、“文化集市”7个,建成乡镇及社区体育惠民工程41个、行政村农民健身工程1031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