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科学家们的例行聚会在罗恩看来十分无聊。那个小女孩的父亲博伊斯·伊万诺夫也来了,罗恩认为他并不是什么吸引人的类型,对女孩子们来说。金丝边眼镜难道可以让他显得更博学吗?这个研究所里最主要的就是赫敏。是的,他的赫敏。
研究所里和赫敏走的比较近的还有瓦西里·泽伦纳亚,也就是那个上次回莫斯科帮着研究所在那边打扫的人,被请到莫斯科大学做讲座的那位先生。他夸着赫敏的手艺很好——这是他第一次上她家来参加这种聚会。罗恩看得出来,泽伦纳亚可能并不是出自真心。
还有一个大学生。罗恩不知道为什么在这种应该上学的时候那个叫做玛尔塔的学生会出现在这里。不过赫敏解释说是莫斯科大学放了一段时间的假,而和她在读书会上认识的玛尔塔就趁此机会来了喀山,目前还借住在泽伦纳亚家里。
其他还有那么两三个人,但罗恩不想记住他们的名字。等仗打完了,他就会和赫敏结婚。在莫斯科有一套大房子,而赫敏不用再在这种无聊的研究所里上班了……
然而他忘了,他们家根本没钱。
“博伊斯·阿列克谢维奇,今天工作效率怎么样?”研究所所长洛克所夫斯基咬了一口土豆,问道。
“嗨啊,脑子一点都不听使唤。我一个劲地在想着奥尔西娅,有时觉得一切会平安无事。但自从我和妻子离了婚以后,我总是在做噩梦。梦见奥尔西娅出了什么事或者是自己出了什么事。”博伊斯打了个寒战。
“奥尔西娅之前一直一个人待在家里,的确很可怜。”玛尔塔插嘴道,她看向那个小女孩的眼神中充满了怜悯。
“我了解您。不过奥尔西娅在格兰杰小姐这里,显然不会出任何事情。”泽伦纳亚点着头。
多么奇怪啊,他和伊万诺夫就认识了几个星期,可是伊万诺夫认为自己已经把能透露的关于自己的消息,全都告诉了泽伦纳亚。
伊万诺夫是个才华出众的人这点没错,说话文绉绉的,谈什么也都喜欢长篇大论。博伊斯想,他是个善良而高尚的人,懂得体谅别人,可是脸上的表情却显得狡猾又严酷。
接下来他们聊起了工作上的事情。基本上一直都是赫敏和博伊斯在讲,其他人—包括所长,全都在倾听。而罗恩根本插不上话。他郁闷地叉起一块土豆放进嘴里,嚼都不嚼就咽了下去。
他们又不知道为何谈了起来。从索洛维约夫到梅列日科夫斯基,从罗扎诺夫到吉皮乌斯、别雷、威亚切斯拉夫·伊万诺夫。
赫敏想,这些人好像把早已沉没的一个书籍、绘画、哲学体系和戏剧场景的世界从海底打捞了出来。
泽伦纳亚忽然把她的想法说了出来:“咱们好像把早已沉没的帝国从海底捞出来啦。”
“是啊,是啊,不过您们是俄罗斯的考察者,我却已经随失落的帝国一起沉到海里去了。”
“这没什么,”玛尔塔接嘴道,“战争已经把一些人从亚特兰蒂斯捞回到水面上来啦!”
“是啊,等到战争胜利了,国际主义者们就要说:我们的俄罗斯祖国是全世界的领袖!”
博伊斯忽然岔开话题,讲了讲他新写的那篇论文,赫敏知道因为什么。而且他的论文一般由赫敏来宣读。赫敏常常感到惊讶:一个人能这样细致、大胆地思考,这样简洁地表述和证明极其复杂和细微的原理,平常说话竟那样啰嗦。
但是博伊斯不爱谈论政治,尤其是在打仗期间。他在站前一谈到这个话题,也会立刻沉默下来,或者立刻岔开话题。刚才的情形便是这样。
他的性格中仿佛有一种奇怪的顺从态度,在他研究中也可以看出。博伊斯·阿列克谢维奇有时会因为他的神经质所以令人无法忍受,但是,当然啦,他依旧是一个难得一见的天才。当然这种顺从也体现在对当今世界强者的顺从中,表现在他与别人的个人关系中……也许尤其是他的妻子。